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贴心百姓

汶川印象:回访都江堰震后灾区学生陈娇

中广网 2011-04-22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丁晓松):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近两个月后,我作为抗震救灾志愿者奔赴都江堰。那个夏天里,我目睹了人类面对灾难时的渺小与无力感,更见证了人类面对灾难时的坚强、乐观与担当。尤其在面对那些灾区孩子们的时候,我被生命的激情与活力深深感动着。

  再次见到陈娇之前,种种不安在我心头涌动:我生怕自己的到来会让她想起那段伤心的日子。可仅仅是刚见面的几句寒暄,就让把担心抛诸脑后了。

  陈娇说:“现在我初三功课忙,很多很累啊!现在就想能天天在家里面看看电视,吃吃零食,睡睡觉。其实我现在的想法挺简单的,考个好高中,找个好工作。到自己组建家庭的时候呢,就可以有个很幸福的家。”

  三年前的那个夏天,还在玉堂镇铁军小学就读的小陈娇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身为班长的她,除了自身学习成绩优异以外,还会偶尔表现出异于同龄人的成熟思维方式。作为陈娇的灾后心理救援导师,团中央暖光咨询中心的侯燕春至今仍与陈娇保持着联系,每每提到这个孩子,侯老师的欣慰之情便溢于言表。

  侯燕春说:“当时陈娇这个孩子从一开始就高度关注我们的课程,上课的时候她来,给别的班级上课她也会来,她很重感情,她总是表现出很愿意和我们在一起,因此她很喜欢也很重视与他人情感上的联系,特别是经历过大灾之后,她在自己的家庭里也变得十分注重亲人之间的那份情感。她会突发奇想地问我:‘为什么人会离开这个世界?’她也会跟我探讨她自己存在的意义,对于家人,尤其是对于老人的意义,尽管并不深入,但她会与我展开这方面的探讨。相比较当时的其他孩子,她的确乐于做出这方面的表达。”

  “为什么人会离开这个世界?”——随着和陈娇谈话的不断深入,我逐渐了解到了这个问题背后的故事。去世的爷爷一直是陈娇最为钦佩的人,虽然只是普通的农民出身,但他对于整个家庭的担当和包容在小陈娇的心底烙下了深刻的印记。谈起爷爷,陈娇数次哽咽……

  陈娇说:“2008年地震发生之后,因为担心我们这边的紫坪埔水库有决堤的危险,我爸爸决定带着全家人上山。当时,重病在身的爷爷已经没有办法走动,为了家里人,他就说你们留下我好了,都赶快离开吧!我当时的心很痛,可这件事情对我的触动真的特别深……”

  尽管水库危机有惊无险,但重病缠身的爷爷还是在一年后离开了小陈娇。现在每每提及爷爷,小陈娇都如鲠在喉。因此对于爷爷的事情,我也不便继续追问下去。可敏锐的小陈娇似乎是察觉到了什么,反倒安慰起我来:“没关系的,我爷爷可是家里面对我最好、最好的人了!”

  陈娇说:“那时的家庭条件挺困难的,爸爸的工作不太稳定,爷爷在外面很辛苦。可是那时妈妈已经怀上了我。那时候的爷爷又得着重病,但他那时候却更加努力在外面工作,并且把自己多年的积蓄都用在了培养我身上。”

  爷爷虽然永远地离开了陈娇,但爷爷的为人处世之道却在小陈娇的身上得以延续——一份担当,一份包容,这让原本就已经天性乐观的她即便是生活在一个重新组建的家庭中,也能和继母如亲母女般和谐相处。甚至是在继母和自己的亲生女儿产生矛盾的时候,她也能扮演好一名“倾听者”的角色。

  陈娇说:“她(继母女儿)有点叛逆的嘛,经常会和她的母亲吵架。他母亲也管不了她,只能跟我来谈她了。我们还会聊一些其他的问题,总之我会把她当成我的好朋友一样。现在我叫我的继母妈妈,以前是叫阿姨,因为继母对我很好。”

  三年的光阴在填补了地表震痕的同时,也弥合了亲情的伤痕。看到自己家庭所发生的变化,陈娇的父亲陈彬也是倍感宽慰。面对我,略显兴奋的他用“响鼓不用重锤”来形容自己的女儿,尽管这种形容用在这里并不是那么贴切,但是作为父亲的那种自豪感却早已溢于言表。

  临别之际,我将早已准备好的一份礼物送给了陈娇,有些感动的她以一种略带调侃的语气向我表达了她对生活的热爱。

  陈娇说:“现在有那么多的人在关心我,我自己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这也算是力所能及的一种回报吧。不过回报可能也说远了,我只想在再次遇到困难的时候自己能尽快振作起来,毕竟困难只是一瞬间,只是人生中的一块碎石绊住了脚,把它用力踢开不就没事了嘛!”

  四月里的四川,我迎来了一个难得的艳阳天。公园里的莲花不知何时就已经悄无声息地绽放了,蓬蓬勃勃,红的似火,艳的似霞。我不由感叹:原来生命之美在不知不觉中便可以忽现于眼前。

  岁月留痕,花开无声。

责编:刘梦 来源:国际在线

央广独家

灾后青川:孩子在微笑 老师来支教

记者风采>>

记者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