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基层图集

水磨涅槃:汶川灾区的重建奇迹

中广网 2011-04-25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水磨的水墨山水画

 

 

水磨羌城禅城老街

 

 

古色古香羌城建筑

 

 

载歌载舞的羌族姑娘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可能我也不会相信,一个被强震严重摧毁的贫困山区,在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竟能摇身一变而成为风景如画、秀丽多姿的现代版“桃花源”。

  水磨镇地处阿坝州汶川县南部岷江支流寿溪河畔,全镇共辖1个居委会,18个行政村,7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不到2万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镇。三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震使这里的一切在瞬间成了废墟: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房屋坍塌、满目疮痍、妻离子散……三年后,这里面貌一新:山川秀丽、碧波荡漾、绿草如茵,活脱脱的一幅泼墨山水画。

  面对这样的巨变,我们不禁要问:水磨人究竟采取怎样的重建方式,以致能让这样一个重灾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焕然一新?我们抱着这个问号采访了汶川县副县长李杰。据李县长介绍,自地震后,如何开展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就成为他们最大的课题。经过多次讨论、论证和调查研究,县党委最终认为,为了水磨镇的长远发展,应当放弃那种简单性的重复建设工作,进而走向找寻可持续发展的转型升级之路……

  当客车缓缓驶入水磨镇时,我们不断为两旁靓丽的风景和热闹的场面而感叹,虽说访问的长途跋涉让我们感到了稍许疲惫,但水磨镇的巨变景观和风土人情却不断激起我们的好奇。经过一路的采访和询问,我深深的为水磨的变化原因而惊讶——水磨能够实现今天的涅槃性转变,可以说与他们的前瞻性意识和开放性思维不可分离。具体而言,在我看来,水磨镇的这种涅槃性转变原因力可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变外援为内动。佛山是灾后水磨镇的对口支援城市,通过佛山援建工作,水磨镇无论是在产业发展、生态环境,还是在基础建设、公共设施等方面都深得佛山真传,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就有很大的进步。2010年,水磨镇还曾获得联合国人居署授予的“全球灾后重建最佳人居范例”奖、四川名城古镇建设特别奖,就此而言,佛山可谓功不可没。然而,水磨人也深深的知道“借人一鱼不如学人以渔”的道理——要想让水磨持久永恒的发展下去,关键还是要在发展理念上下功夫。于是,镇党委专门请来了大批佛山的领导、专家,认真听取每一场经验介绍,虚心接纳每一条意见建议,踏实做好每一点革新工程……正是水磨人的这种开放心态和虚心精神,才使得水磨镇的重建工作能够在深层次上变“输血”为“造血”,为此后的永续性发展也埋下了伏笔。

  二是化重建为腾飞。灾后的水磨镇,一片废墟,地震中全镇92人死亡,75%的房屋倒塌,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遭到破坏殆尽,产业发展遭到毁灭性打击。然而,灾后的水磨人既没有哭泣,也没有消沉,更没有走“房倒盖房,路坏修路”的简单修复之路,而是进行理性的分析,从长远的观点出发考虑问题。在他们看来,水磨的生命力,在于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因此,重建不仅要解决救急,更要解决长远,不仅要解决当前民生,更要考虑今后发展;在他们眼里,水磨的重建,不应局限于对灾前水磨的重构,水磨的灾难应当是作为水磨的一次涅槃过程——经历了灾难的洗礼,水磨更应当在悲痛中振作,在重建中腾飞。于是,他们主动接受中心城市成都的辐射,主动学习对口城市佛山的模式,开启了一条特色化、自主化的重建之路。

  三是抓特色产业道。重复走别人的发展道路,永远只能紧跟他人脚步,因此,如何利用这次重建契机使水磨飞的更高、更远?这可能是存留在水磨人心中的最大问题。毋庸置疑,要走出自己的道路,关键是要有自己的特色,但水磨的特色在哪里呢?经过重重反思与考察、研究,最终,水磨人在民族与历史的记忆中找寻到了自己的位置:水磨是一个多个民族聚居地,这里有藏、羌、回、汉等民族,民俗文化丰富;而且,水磨还有着悠久文化历史,其有碑文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商朝……正是在这些特色的基础上,水磨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道路——建立了一批像水磨羌城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业,开发了一批像“九大碗”这样的招牌餐饮业,此外还有生态农业、规模养殖业等。今天的水磨发展过程,俨然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水磨模式”。

  四是走生态发展路。据介绍,在大地震之前,水磨境内就拥有63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这里的生态环境危机相当严重,甚至近些年,一些农民的地里颗粒无收。重建中的水磨,伴随发展理念的转变,一举打破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短短几个月间,水磨不仅搬迁、关闭了63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而且积极利用区位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使主导产业由高载能工业转变为生态农业、绿色养殖业、文化旅游业等。在广东佛山市的对口援建下,水磨还注重对自身历史文化的发掘,打造了一批以长寿文化、羌族文化为内涵的新兴旅游项目——水磨寿溪湖、水磨羌城、水磨广场、水磨春风阁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今日之水磨,真的成了一幅“水墨山水画”。水磨人以自己的聪明智慧开拓了一条生态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而今,在新的发展浪潮中,新水磨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苍翠有力。我们衷心的希望,水磨人的那种包容心态、开放心理在此后发展中能够继续发扬光大;我们还衷心的希望,“水磨模式”中所蕴藏的勇于改革、善于创新、开拓进取精神能够保持下去,因为今天,水磨已不仅是水磨人的水磨,而且是所有灾区人的水磨,所有中国人的水磨,它的那种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值得每一个地方去学习,它的每一个前进脚印都将牵动所有中国人的心。

  水磨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检察院)

责编:刘梦 来源:求是理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