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现场报道

汶川地震4周年:北川工业园的“造血细胞”

中广网 2012-05-15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中新社绵阳5月14日电 题:北川工业园里的“造血细胞”

  作者 杨超 周洪攀 杨勇

  走进北川-山东产业园,崭新的生产线、忙碌不停的身影和嗡嗡的机器轰鸣声,合奏出跳跃的乐章。

  拖着残疾的双腿,北川丰煜食品公司董事长单煜芝穿梭于生产车间。四年间,这位年过半百的山东汉子完成了从“援建者”到“新北川人”的角色转变,把当地的山珍特产请出了“深闺”。

  “大灾过后,百废待兴。尤其是对原本就基础薄弱、又遭受灭顶之灾的北川工业,更是如同白手起家。”绵阳市副市长经大忠说,北川-山东工业园是绵阳灾区变“对口援建”为“对口合作”、变“输血”为“造血”的标志和试验田,首批签约入驻的33家企业就是最先发力的“造血细胞”。

  “发展产业、扩大就业、扶贫帮困是灾区重建以来的三项重点工作。对于新北川,发展北川-山东工业园、高山特色农业和旅游则是其产业重点。”中共绵阳市委常委、北川县委书记刘少敏表示。

  在2009年圆满完成援建任务后,单煜芝卖掉自己在山东淄博的企业,举家迁移。投资9000余万元人民币成立的北川丰煜食品公司成为首批入驻工业园的山东企业之一。

  “我瞄准的是北川的特色山珍。这些农副产品因为缺少深加工企业,往往在当地就被低价卖出,甚至烂在山里。”单煜芝敏锐地嗅到了商机。

  2010年初,丰煜公司向北川农民免费发放价值600多万元的魔芋良种、农药、肥料,建立了2万多亩魔芋种植基地和5000多亩猕猴桃基地。同年6月,随着年产1000吨的魔芋深加工生产线建成投产,魔芋精粉、魔芋胶、魔芋挂面、魔芋素食等系列产品相继面世,投放国内市场,并出口日本,使种植户每亩收益由原来的6000余元增加到上万元。

  日前,通过单煜芝牵线,中国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北京新发地前往北川考察。“不用多久,北川优质山货将源源不断地进入北京的‘菜篮子’和‘果盘子’。”谈及考察结果,单煜芝兴奋不已。

  同样兴奋的,还有园区内的北川虹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增军。“当地政府牵线搭桥,我们成为长虹公司的配套企业。去年企业产值达到4900多万元,今年还要新上4条年产200万套LED液晶模组的生产线。”

  北川-山东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斌说,目前,有32家企业入驻产业园,其中18家已建成投产。“今年园区将实现销售收入过10亿,这相当于震前北川全县的年工业总产值。”

  同为园区企业的北川羌泉啤酒有限公司灌装车间里,职工黄怀军忙着将啤酒灌装入桶。这位新县城普通居民和妻子终于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现在家庭月收入三四千元。只要人不懒,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截至目前,产业园已有1500多名像黄怀军这样的“居民工人”。今年底,这一数字将增加到3000多人。

  在北川新县城的另一边,永安镇、香泉乡荣获中国石材协会授予的 “中国米黄大理石之乡”称号,这让当地居民有了新的憧憬。6月底前,永安、香泉工业集中区将完成基础设施主体工程建设,新开工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6个,建设投产3个。

  “集中发展特色和优势产业,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用发展产业带动就业。这是园区建设带给北川灾区的启迪。”中共绵阳市委书记吴靖平说,通过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工业园区向城镇集中,打造产业发展的新高地,绵阳灾区“一县一园区”的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完)

责编:李沛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央广独家

全国百家电台再访北川灾区

记者风采>>

记者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