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媒体评论
“走转改”,我们在路上……
[打印本页]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2011年8月9日,中宣部等5部门联合发起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4个多月来,本报记者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走转改”活动的热潮中,走进基层厂矿,深入田间地头,穿行城市社区,写出了一篇篇怀有真情实感、带有泥土芳香的新闻作品,截至目前,已刊发记者采写的“走转改”稿件120余篇。在2011岁末之际,本报特推出“走转改”专刊,以激励全市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新的一年中以更大的热情投身“走转改”,因为,基层是新闻永不枯竭的源泉,走进基层也应该是新闻人永不停息的使命!穿行上党:感受平凡岗位与普通劳动者
三百六十行,组成了社会运行的肌体;无数个社区,构成了城市发展的细胞。对于以记录社会百态为职责的记者而言,近距离感受行业艰辛,沉下去体验社区生活,既是挖掘新闻素材的好机会,也是提升业务水平的好平台。
自“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本报记者穿行上党,走近三百六十行,体验平凡岗位的酸甜苦辣,倾听来自普通劳动者的心声,写出了一篇篇鲜活、生动的新闻稿件。
11月29日,一场瑞雪降临我市,给市民带来了冬的诗意的同时,也给很多行业的工作者带来了不便。记者冒着风雪,走进一些平凡岗位,同他们一起体验工作的不易,感受生活的艰辛。
年轻记者闫婷婷在当晚前往紫坊菜市场,走访摊主、菜贩、卸菜工、运菜工,感受他们的苦乐生活,目睹新鲜蔬菜如何走进千家万户。
“19时23分,气温2℃左右,雪停后记者来到紫坊市场”
“气温在逐渐降低,不少人围到火炉边上来”
“23时24分,气温-2℃左右,大车陆续进入紫坊市场”
“0时40分,当记者离开时,仍有买菜的车辆进出菜市场”……
读着她的报道《风雪之夜探访紫坊市场》,让人不禁赞叹,是什么让这个身子单薄的小姑娘有这样的勇气,在大雪纷飞的夜里独自在菜市场呆5个多小时采访蔬菜进入菜市场的全过程!她的描写又是如此的细致、感人,仿佛读者也随着她的文字、身临其境般同送菜、搬菜、买菜的菜农们度过了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
如果没有亲身体验,写出的报道如何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无独有偶,11月30日,同样是年轻记者的王鹏也同送报工人一道,走上了亲身体验送报工作的路程。
“上午8点,投递员陈桂芳骑着从老父亲那里借来的电动三轮车到了长治日报社门口……陈桂芳摘下裹得严严实实的围巾和手套,跟记者聊了起来,‘你要不改天再采访吧,今天跟我出去可真是活受罪哩。’她一边往三轮车上搬运报纸,一边说。在我多次表示不碍事后,陈桂芳才勉强答应了带我一起去送报纸。”、“一路向西,走到紫坊村一带的时候,陈桂芳放慢了速度,虽是零下的气温,我俩却满头大汗。”
记者在特写《陈桂芳的十年送报路》中没有很多描写送报的艰辛内容,但是当天雪大路滑,平常送报时骑自行车的“老干家”都换成了电动三轮车送报,我们的记者却骑着自行车在连机动车都刹不稳车的马路上,跌跌撞撞地赶了两个多小时的路,采访完毕后,记者的身上几处都磕成了淤青。
记者原腊苗在采访报道青年志愿者张雷帮助空巢老人的事迹时,为了报道的真实性和可读性,早晨6点半就跟随张雷一道踏上了志愿服务之路。正是因为亲眼所见,她采写的《甘当社区志愿者》中,有很多细节感动人心:“进屋后,换拖鞋、挽袖子,张雷麻利地帮沈大爷干起了家务活”、“‘真是个好心的孩子!’老人蹒跚地送他到门口,口里不住地念叨着”……记者不辞辛苦,与采访对象同行,通过亲身体验、亲眼所见写出了生动感人的报道。
而记者丁维丽、实习生秦楠楠采写的《“爱心护工”赵纪兰》则是一篇通过细节打动读者的作品。“住在这里的老人们大都是从农村来的五保户,刚被送到这里来的时候不会用马桶,卫生间里又脏又臭,赵纪兰就每天收拾打扫,还不厌其烦地告诉老人们怎么用,整整两个月才把大家的生活习惯纠正过来”、“记者看到远处有一个正在拖地的中年妇女,蓝色的工装夹克,洗到发黄的袖套,半旧的青色料子裤,老人们告诉记者那便是赵纪兰”,如果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又怎么能看得到这些细节和闪光点呢?
坚守岗位的交警、走街串巷的民间艺人、精明能干的“水果王”、辛苦工作的公交车售票员、快乐生活的报亭售报员、数十年如一日坚持送报的送报员、精于业务的银行柜员、默默无闻的铁路抑尘站工作人员、无私奉献的智障儿童教导员、敬老院里的爱心护工……通过近距离体验生活,一个个平凡岗位上的普通劳动者在记者的笔下鲜活生动、呼之欲出。
在走基层采访的过程中,本报许多年轻记者在一次次的生活体验中快速成长,他们用眼睛记录现场、用心灵思考新闻,笔下的文章变得真实、质朴、鲜活起来,带有了更多泥土的芬芳和真挚的情感,报纸的版面也更加丰满起来,记者手里的笔杆、镜头,真正成为了基层群众的“传声筒”,成为了沟通基层群众和社会生活的桥梁。走进农村:在希望的田野上
农业是国家发展的根基,农村是孕育改革的摇篮。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始后,记者积极深入农村,走在田间地头,倾听农民声音,感受乡间变化,写出了许多带有泥土气息的精品稿件。新农村“五个全覆盖”、村里的趣闻轶事、农民们致富奔小康的汗水与欢乐……一组组生动的镜头被记者们捕捉,一件件发生在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被记者们记录,组成了《长治日报》上一幅最美的田园风景。
2011年的山西农村,新农村“五个全覆盖”不可不说。省委、省政府为加快农村基础建设,改善农民生活实施了这项惠民工程,那么这项民生工程在上党大地开展得如何?农民对它的反映又是怎样?本报记者郭震海深入平顺县西沟村探寻答案,写出了《喜看西沟“户户通”》一稿。文中,记者用农民的眼睛去记录“五个全覆盖”,用一句句“土”味十足的百姓语言表述着农民们对这项工程的期盼:
“63岁的老党员张相和站在家门口,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他说,想想过去修一段路多不容易啊,扛着镢头、挑着箩头、啃着窝头、斗着石头。如今不仅村村通了水泥路,还要‘户户通’,党和政府真是一心为咱百姓着想呵!”
党的政策好,农民致富的脚步也越来越快。有一批先行者,他们用智慧和辛勤劳作走在脱贫致富的快车道上,记者也将视线对准了这些人,倾听他们致富路上的经验与艰辛。记者冯波采写的《李红刚:肉驴给咱趟富路》就是一篇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我到很多地方考察过,全国的驴肉市场都非常好,而且驴肉的价格一直往上涨,每年一斤驴肉涨三块钱是没问题的。只要咱的肉质好,肯定能赚钱!’正是看中了肉驴生意中的商机,李红刚决定发一次‘驴’财。”
“2010年5月,一个占地面积100余亩的大型养殖企业在潞城市店上镇红岭村落户……”从项目到养殖,再到未来发展思路,记者所关注的不只是人物本身,更是他走向致富的整个过程。可以说,这既是一篇典型稿件,更是一篇致富经验的介绍稿。
靠收购药材山货过上好日子的马淑丽,“坐”在农机上奔小康的张元魁,养蝴蝶兰走上致富路的李保录……一个个田野上的致富能手登上了报纸,一个个生动的致富故事吸引着读者。这些来自最基层的稿件,不只是简单的民情传递,更展示了新一代农民的风采与智慧,读来令人振奋。
改革开放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它还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阵痛,而这些阵痛是农民们正在经历、正在困惑的。在走基层过程中,记者以独特的视角反映了农村发展建设中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记者王见平的《夕阳下的杨家庄》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仲秋时节,沁县县城通往长太高速的公路上,两边都是绿油油的庄稼地,今年雨水勤,庄稼长得好,又是一个丰收年。”
诗意的开头,渲染出了一幅宁静悠然的田园美景,但是在这片宁静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时下农村普遍存在却难以解决的矛盾。
“老李说,老马的苦日子过到头了,这些年,两口子辛苦劳作,挣的钱全都供两个孩子念书了,今后可以好好享福了,也可以盖个好房子,改善改善生活条件了。很少说话的老马笑着说,就这样将就住吧,盖了谁来住呢?”
“是啊,盖了谁来住呢?杨家庄是沁县次村乡的一个大村,120多户,530来口人,村里的年轻人都到城里念书、打工去了,有不少人还在城里买了房子,把根扎在了城里,只是逢年过节来家里住住,看看老人;没买房子的,也在努力着,虽然户口是杨家庄人,心早就留在城里了。”
“滚滚而来的城市化,抽走了这个小村庄的精华,像角落里晒着太阳的一头老牛,依偎在公路边的土山上,显得有些无精打采。”
……
结尾的描写留给读者深深的思考,怎样去寻找城市化和农村发展的平衡点,也许是我们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走转改”活动开始以来的4个多月、120多天里,本报记者在基层汲取了营养,开阔了眼界,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但是,这并不是终点,基层还有更多的人民呼声等着我们去倾听、反映,有更多的改革变化等着我们去发现、描写,走在基层的脚步永远不能停息,因为,我们的根就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深入企业:见证转型跨越的滚滚热潮
11月6日,市委书记田喜荣在出席全市庆祝第十二个“中国记者节”暨“走转改”活动表彰大会时,曾语重心长地寄语全市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对企业家、投资者“高看两眼、厚爱五分”,要多关注企业,多关注企业家和投资者,为把长治建设成为全国一流宜居和最宜发展城市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本报积极响应,随即在一版头条连续推出了记者深入全市重点企业采访的“走转改”稿件。
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机器轰鸣的建设工地、沸腾喧哗的车间厂矿……记者走入一家家大型企业和一个个重点项目建设工地,感受着全市加快发展、转型跨越的滚滚热潮,感受着企业家与一线建设者的劳动与奉献。
《“三大主攻方向”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在三条转型路径上谋求再一次大飞跃》、《“一体两翼”打造煤销集团旗舰企业》、《打造世界一流精品长材生产研发基地》、《以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为基础壮大新兴产业》、《“六大转型项目”构建大型能源集团》等一批稿件先后见诸报端,向全市人民呈现了潞安、潞宝、三元、首钢长钢、沁新、襄矿等大型重点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美好蓝图与奋斗目标,彰显了大企业集团在我市转型跨越发展大潮中勇做排头兵的坚定决心和非凡魄力。
而作为“走转改”栏目开栏之作的《生产部长的一天》,见习记者王涵则在10余个小时的亲身体验后,用质朴真实的文字,记录了一位企业干部普通的一天,切身感受了他日常工作的辛苦与忙碌。记者丁维丽和秦楠楠采写的《蓝领精英吴冯胜》,从一个内有一千六七百摄氏度高温钢水的钢包开始,介绍了长期从事高危钢铁焊接工作的“蓝领精英”吴冯胜。记者在深入生产车间、亲身感受紧张有序的工作氛围后,真实记录了时刻警惕、严谨细致的一线工人。他们所从事的工作艰巨而辛劳,有危险、有困难,可他们日夜钻研新技术、克服生产难题、排查安全隐患的同时却换来一个个项目的成功建设、一个个企业的蓬勃发展。
在当前经济发展背景下,传统产业升级是关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手。如何在我市传统的煤电产业增加技术含量和经济附加值,逐步摆脱低端生产,高耗能、高污染的老路子,记者姜国栋走进沁新集团煤矸石发电厂采写的《循环经济:把资源“吃干榨尽”》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记者从一个小小食堂入笔,引出了资源循环利用这个大话题。记者关注的不仅是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更是力求通过企业不断探索与创新的实际行动,反映我市大型企业如何在结构调整中实现发展与提升。
对于风景如画、山水秀美的长治,打造具有长治特色的品牌旅游业,则是建设全国一流宜居城市的重要体现。从武乡八路军纪念园的红色旅游到太行山大峡谷的绿色休闲,记者也在满目的景色中,积极发掘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记者徐姍采写的《圪芦湖畔的美好生活》,通过对“莱茵湖郡”项目的详细介绍,描述了我市得天独厚的水源优势,也展望了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光明前景。
……
在工地、在厂矿、在大山、在农场,本报记者在基层的职业坐标上,将足迹洒在一个个新兴的项目、发展的企业里,用真挚的情感去感受一线工人在建设生产中的勤劳勇敢,用生动的笔触去记录时代浪潮下的有为企业家。“走转改”活动中的本报记者,不只是我市企业转型升级的“瞭望者”和“记录者”,更是转型跨越伟大实践的“见证者”。他们的文字将会沿着我市蒸蒸日上的发展轨道而愈发有力,永绽光芒。根植春泥气自华王鹏
今年8月9日,中宣部等5部门联合对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了部署,一场轰轰烈烈的作风革命在全国新闻战线掀起。
记者为什么要“走转改”?
因为我们的新闻行业中普遍存在着沉不下去,作风不正,文风不实的问题,有些记者满足于转会场、看文件,写稿套路化、程序化,通篇大话空话,这样枯燥乏味的新闻,作者不愿写,读者也不愿意读。
“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踩着泥土行走的记者才真正懂得群众的需求,带着真情的新闻才会得到百姓的认可。
新闻界素有深入群众、扎根基层的优良传统。上个世纪,范长江深入大西北,写出的不朽名著《中国的西北角》,穆青名作《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之所以感动几代人,就在于穆青长着“八路军的腿,老百姓的嘴”。“一头汗、两腿泥”跑新闻,应该是新闻人永不丢失的品格。
但是,“走转改”的全部意义绝不仅是作风品格的培养,它更是新闻人纪录时代的责任。
基层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毛细血管,最新鲜的事在这里发生,最壮阔的变革在这里呈现。当今社会纷繁复杂,记者想要把准时代的脉搏,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就必须沉下去,站在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只有这样,记者才能勾勒出一个有血有肉的社会。
那么记者应该怎样“走转改”?
走,就是用脚底板去跑新闻,基层的人是鲜活的,事是生动的,记者只有沉下去,踩下去,才能真正汲取到基层的营养;转,就是用感情去看新闻,只有记者自己首先被基层的人、百姓的事所感动,写出的新闻才能丰满有物,才能耐读,也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改,就是改变空话加套话全是废话的文风,用新闻短、平、实的文风取而代之,多用一些百姓语言,多讲一些生动事件,这样的新闻作品才能受到群众的欢迎。“走转改”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的前提和基础在于“走”。“接地气才能有灵气”,好新闻是用脚底板“写”出来的,记者必须要放下自己“无冕之王”的官架子,与群众打成一片,倾听百姓的呼声,感受时代的脉搏。记者只有走出去,沉下去才能看到能触动感情的人和事,才有了转变作风的基础,在写新闻的时候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不至于东拼西凑,无所适从。
基层如同一片春泥,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营养,记者只有不怕脏,不嫌累,扎根在这片泥土里,才有可能写出活的新闻作品,才能成为受人尊敬的好记者。
因为行走,我们得以辨清脚下的路;因为行走,我们方才领略广袤大地的沃土。
2011年8月9日,中宣部等5部门联合发起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4个多月来,本报记者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走转改”活动的热潮中,走进基层厂矿,深入田间地头,穿行城市社区,写出了一篇篇怀有真情实感、带有泥土芳香的新闻作品,截至目前,已刊发记者采写的“走转改”稿件120余篇。在2011岁末之际,本报特推出“走转改”专刊,以激励全市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新的一年中以更大的热情投身“走转改”,因为,基层是新闻永不枯竭的源泉,走进基层也应该是新闻人永不停息的使命!穿行上党:感受平凡岗位与普通劳动者
三百六十行,组成了社会运行的肌体;无数个社区,构成了城市发展的细胞。对于以记录社会百态为职责的记者而言,近距离感受行业艰辛,沉下去体验社区生活,既是挖掘新闻素材的好机会,也是提升业务水平的好平台。
自“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本报记者穿行上党,走近三百六十行,体验平凡岗位的酸甜苦辣,倾听来自普通劳动者的心声,写出了一篇篇鲜活、生动的新闻稿件。
11月29日,一场瑞雪降临我市,给市民带来了冬的诗意的同时,也给很多行业的工作者带来了不便。本报记者冒着风雪,走进一些平凡岗位,同他们一起体验工作的不易,感受生活的艰辛。
年轻记者闫婷婷在当晚前往紫坊菜市场,走访摊主、菜贩、卸菜工、运菜工,感受他们的苦乐生活,目睹新鲜蔬菜如何走进千家万户。
“19时23分,气温2℃左右,雪停后记者来到紫坊市场”
“气温在逐渐降低,不少人围到火炉边上来”
“23时24分,气温-2℃左右,大车陆续进入紫坊市场”
“0时40分,当记者离开时,仍有买菜的车辆进出菜市场”……
读着她的报道《风雪之夜探访紫坊市场》,让人不禁赞叹,是什么让这个身子单薄的小姑娘有这样的勇气,在大雪纷飞的夜里独自在菜市场呆5个多小时采访蔬菜进入菜市场的全过程!她的描写又是如此的细致、感人,仿佛读者也随着她的文字、身临其境般同送菜、搬菜、买菜的菜农们度过了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
如果没有亲身体验,写出的报道如何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无独有偶,11月30日,同样是年轻记者的王鹏也同送报工人一道,走上了亲身体验送报工作的路程。
“上午8点,投递员陈桂芳骑着从老父亲那里借来的电动三轮车到了长治日报社门口……陈桂芳摘下裹得严严实实的围巾和手套,跟记者聊了起来,‘你要不改天再采访吧,今天跟我出去可真是活受罪哩。’她一边往三轮车上搬运报纸,一边说。在我多次表示不碍事后,陈桂芳才勉强答应了带我一起去送报纸。”、“一路向西,走到紫坊村一带的时候,陈桂芳放慢了速度,虽是零下的气温,我俩却满头大汗。”
记者在特写《陈桂芳的十年送报路》中没有很多描写送报的艰辛内容,但是当天雪大路滑,平常送报时骑自行车的“老干家”都换成了电动三轮车送报,我们的记者却骑着自行车在连机动车都刹不稳车的马路上,跌跌撞撞地赶了两个多小时的路,采访完毕后,记者的身上几处都磕成了淤青。
记者原腊苗在采访报道青年志愿者张雷帮助空巢老人的事迹时,为了报道的真实性和可读性,早晨6点半就跟随张雷一道踏上了志愿服务之路。正是因为亲眼所见,她采写的《甘当社区志愿者》中,有很多细节感动人心:“进屋后,换拖鞋、挽袖子,张雷麻利地帮沈大爷干起了家务活”、“‘真是个好心的孩子!’老人蹒跚地送他到门口,口里不住地念叨着”……记者不辞辛苦,与采访对象同行,通过亲身体验、亲眼所见写出了生动感人的报道。
而记者丁维丽、实习生秦楠楠采写的《“爱心护工”赵纪兰》则是一篇通过细节打动读者的作品。“住在这里的老人们大都是从农村来的五保户,刚被送到这里来的时候不会用马桶,卫生间里又脏又臭,赵纪兰就每天收拾打扫,还不厌其烦地告诉老人们怎么用,整整两个月才把大家的生活习惯纠正过来”、“记者看到远处有一个正在拖地的中年妇女,蓝色的工装夹克,洗到发黄的袖套,半旧的青色料子裤,老人们告诉记者那便是赵纪兰”,如果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又怎么能看得到这些细节和闪光点呢?
坚守岗位的交警、走街串巷的民间艺人、精明能干的“水果王”、辛苦工作的公交车售票员、快乐生活的报亭售报员、数十年如一日坚持送报的送报员、精于业务的银行柜员、默默无闻的铁路抑尘站工作人员、无私奉献的智障儿童教导员、敬老院里的爱心护工……通过近距离体验生活,一个个平凡岗位上的普通劳动者在记者的笔下鲜活生动、呼之欲出。
在走基层采访的过程中,本报许多年轻记者在一次次的生活体验中快速成长,他们用眼睛记录现场、用心灵思考新闻,笔下的文章变得真实、质朴、鲜活起来,带有了更多泥土的芬芳和真挚的情感,报纸的版面也更加丰满起来,记者手里的笔杆、镜头,真正成为了基层群众的“传声筒”,成为了沟通基层群众和社会生活的桥梁。走进农村:在希望的田野上
农业是国家发展的根基,农村是孕育改革的摇篮。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始后,本报记者积极深入农村,走在田间地头,倾听农民声音,感受乡间变化,写出了许多带有泥土气息的精品稿件。新农村“五个全覆盖”、村里的趣闻轶事、农民们致富奔小康的汗水与欢乐……一组组生动的镜头被记者们捕捉,一件件发生在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被记者们记录,组成了《长治日报》上一幅最美的田园风景。
2011年的山西农村,新农村“五个全覆盖”不可不说。省委、省政府为加快农村基础建设,改善农民生活实施了这项惠民工程,那么这项民生工程在上党大地开展得如何?农民对它的反映又是怎样?本报记者郭震海深入平顺县西沟村探寻答案,写出了《喜看西沟“户户通”》一稿。文中,记者用农民的眼睛去记录“五个全覆盖”,用一句句“土”味十足的百姓语言表述着农民们对这项工程的期盼:
“63岁的老党员张相和站在家门口,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他说,想想过去修一段路多不容易啊,扛着镢头、挑着箩头、啃着窝头、斗着石头。如今不仅村村通了水泥路,还要‘户户通’,党和政府真是一心为咱百姓着想呵!”
党的政策好,农民致富的脚步也越来越快。有一批先行者,他们用智慧和辛勤劳作走在脱贫致富的快车道上,本报记者也将视线对准了这些人,倾听他们致富路上的经验与艰辛。记者冯波采写的《李红刚:肉驴给咱趟富路》就是一篇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我到很多地方考察过,全国的驴肉市场都非常好,而且驴肉的价格一直往上涨,每年一斤驴肉涨三块钱是没问题的。只要咱的肉质好,肯定能赚钱!’正是看中了肉驴生意中的商机,李红刚决定发一次‘驴’财。”
“2010年5月,一个占地面积100余亩的大型养殖企业在潞城市店上镇红岭村落户……”从项目到养殖,再到未来发展思路,记者所关注的不只是人物本身,更是他走向致富的整个过程。可以说,这既是一篇典型稿件,更是一篇致富经验的介绍稿。
靠收购药材山货过上好日子的马淑丽,“坐”在农机上奔小康的张元魁,养蝴蝶兰走上致富路的李保录……一个个田野上的致富能手登上了报纸,一个个生动的致富故事吸引着读者。这些来自最基层的稿件,不只是简单的民情传递,更展示了新一代农民的风采与智慧,读来令人振奋。
改革开放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它还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阵痛,而这些阵痛是农民们正在经历、正在困惑的。在走基层过程中,记者以独特的视角反映了农村发展建设中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记者王见平的《夕阳下的杨家庄》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仲秋时节,沁县县城通往长太高速的公路上,两边都是绿油油的庄稼地,今年雨水勤,庄稼长得好,又是一个丰收年。”
诗意的开头,渲染出了一幅宁静悠然的田园美景,但是在这片宁静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时下农村普遍存在却难以解决的矛盾。
“老李说,老马的苦日子过到头了,这些年,两口子辛苦劳作,挣的钱全都供两个孩子念书了,今后可以好好享福了,也可以盖个好房子,改善改善生活条件了。很少说话的老马笑着说,就这样将就住吧,盖了谁来住呢?”
“是啊,盖了谁来住呢?杨家庄是沁县次村乡的一个大村,120多户,530来口人,村里的年轻人都到城里念书、打工去了,有不少人还在城里买了房子,把根扎在了城里,只是逢年过节来家里住住,看看老人;没买房子的,也在努力着,虽然户口是杨家庄人,心早就留在城里了。”
“滚滚而来的城市化,抽走了这个小村庄的精华,像角落里晒着太阳的一头老牛,依偎在公路边的土山上,显得有些无精打采。”
……
结尾的描写留给读者深深的思考,怎样去寻找城市化和农村发展的平衡点,也许是我们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走转改”活动开始以来的4个多月、120多天里,本报记者在基层汲取了营养,开阔了眼界,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但是,这并不是终点,基层还有更多的人民呼声等着我们去倾听、反映,有更多的改革变化等着我们去发现、描写,走在基层的脚步永远不能停息,因为,我们的根就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深入企业:见证转型跨越的滚滚热潮
11月6日,市委书记田喜荣在出席全市庆祝第十二个“中国记者节”暨“走转改”活动表彰大会时,曾语重心长地寄语全市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对企业家、投资者“高看两眼、厚爱五分”,要多关注企业,多关注企业家和投资者,为把长治建设成为全国一流宜居和最宜发展城市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本报积极响应,随即在一版头条连续推出了记者深入全市重点企业采访的“走转改”稿件。
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机器轰鸣的建设工地、沸腾喧哗的车间厂矿……记者走入一家家大型企业和一个个重点项目建设工地,感受着全市加快发展、转型跨越的滚滚热潮,感受着企业家与一线建设者的劳动与奉献。
《“三大主攻方向”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在三条转型路径上谋求再一次大飞跃》、《“一体两翼”打造煤销集团旗舰企业》、《打造世界一流精品长材生产研发基地》、《以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为基础壮大新兴产业》、《“六大转型项目”构建大型能源集团》等一批稿件先后见诸报端,向全市人民呈现了潞安、潞宝、三元、首钢长钢、沁新、襄矿等大型重点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美好蓝图与奋斗目标,彰显了大企业集团在我市转型跨越发展大潮中勇做排头兵的坚定决心和非凡魄力。
而作为“走转改”栏目开栏之作的《生产部长的一天》,见习记者王涵则在10余个小时的亲身体验后,用质朴真实的文字,记录了一位企业干部普通的一天,切身感受了他日常工作的辛苦与忙碌。记者丁维丽和秦楠楠采写的《蓝领精英吴冯胜》,从一个内有一千六七百摄氏度高温钢水的钢包开始,介绍了长期从事高危钢铁焊接工作的“蓝领精英”吴冯胜。记者在深入生产车间、亲身感受紧张有序的工作氛围后,真实记录了时刻警惕、严谨细致的一线工人。他们所从事的工作艰巨而辛劳,有危险、有困难,可他们日夜钻研新技术、克服生产难题、排查安全隐患的同时却换来一个个项目的成功建设、一个个企业的蓬勃发展。
在当前经济发展背景下,传统产业升级是关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手。如何在我市传统的煤电产业增加技术含量和经济附加值,逐步摆脱低端生产,高耗能、高污染的老路子,记者姜国栋走进沁新集团煤矸石发电厂采写的《循环经济:把资源“吃干榨尽”》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记者从一个小小食堂入笔,引出了资源循环利用这个大话题。记者关注的不仅是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更是力求通过企业不断探索与创新的实际行动,反映我市大型企业如何在结构调整中实现发展与提升。
对于风景如画、山水秀美的长治,打造具有长治特色的品牌旅游业,则是建设全国一流宜居城市的重要体现。从武乡八路军纪念园的红色旅游到太行山大峡谷的绿色休闲,记者也在满目的景色中,积极发掘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记者徐姍采写的《圪芦湖畔的美好生活》,通过对“莱茵湖郡”项目的详细介绍,描述了我市得天独厚的水源优势,也展望了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光明前景。
……
在工地、在厂矿、在大山、在农场,本报记者在基层的职业坐标上,将足迹洒在一个个新兴的项目、发展的企业里,用真挚的情感去感受一线工人在建设生产中的勤劳勇敢,用生动的笔触去记录时代浪潮下的有为企业家。“走转改”活动中的本报记者,不只是我市企业转型升级的“瞭望者”和“记录者”,更是转型跨越伟大实践的“见证者”。他们的文字将会沿着我市蒸蒸日上的发展轨道而愈发有力,永绽光芒。根植春泥气自华王鹏
今年8月9日,中宣部等5部门联合对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了部署,一场轰轰烈烈的作风革命在全国新闻战线掀起。
记者为什么要“走转改”?
因为我们的新闻行业中普遍存在着沉不下去,作风不正,文风不实的问题,有些记者满足于转会场、看文件,写稿套路化、程序化,通篇大话空话,这样枯燥乏味的新闻,作者不愿写,读者也不愿意读。
“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踩着泥土行走的记者才真正懂得群众的需求,带着真情的新闻才会得到百姓的认可。
新闻界素有深入群众、扎根基层的优良传统。上个世纪,范长江深入大西北,写出的不朽名著《中国的西北角》,穆青名作《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之所以感动几代人,就在于穆青长着“八路军的腿,老百姓的嘴”。“一头汗、两腿泥”跑新闻,应该是新闻人永不丢失的品格。
但是,“走转改”的全部意义绝不仅是作风品格的培养,它更是新闻人纪录时代的责任。
基层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毛细血管,最新鲜的事在这里发生,最壮阔的变革在这里呈现。当今社会纷繁复杂,记者想要把准时代的脉搏,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就必须沉下去,站在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只有这样,记者才能勾勒出一个有血有肉的社会。
那么记者应该怎样“走转改”?
走,就是用脚底板去跑新闻,基层的人是鲜活的,事是生动的,记者只有沉下去,踩下去,才能真正汲取到基层的营养;转,就是用感情去看新闻,只有记者自己首先被基层的人、百姓的事所感动,写出的新闻才能丰满有物,才能耐读,也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改,就是改变空话加套话全是废话的文风,用新闻短、平、实的文风取而代之,多用一些百姓语言,多讲一些生动事件,这样的新闻作品才能受到群众的欢迎。“走转改”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的前提和基础在于“走”。“接地气才能有灵气”,好新闻是用脚底板“写”出来的,记者必须要放下自己“无冕之王”的官架子,与群众打成一片,倾听百姓的呼声,感受时代的脉搏。记者只有走出去,沉下去才能看到能触动感情的人和事,才有了转变作风的基础,在写新闻的时候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不至于东拼西凑,无所适从。
基层如同一片春泥,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营养,记者只有不怕脏,不嫌累,扎根在这片泥土里,才有可能写出活的新闻作品,才能成为受人尊敬的好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