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中广网首页  |  快讯  |  评论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乳制品 > 正文

恒天然事件发酵 起底中国式“断奶”

2013-08-12 15:12  来源:中国网我要评论 

  近几年来,进口奶粉在中国市场来势汹汹,而根源被公认地指向5年前的“三聚氰胺”事件,正是这一事件,让消费者对国产奶粉品牌丧失信心,转而选择“洋奶粉”。

  然而,近日爆发的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让“洋奶粉”也遭遇信任危机。不过受制于奶源,专家认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奶源还是要依赖恒天然。

  问题不止于此。在标准方面,我国生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堪称是“世界最严”,但同时,生乳国家标准却是世界“最松”。在营销方面,目前还处于重扩张、重产品时代的国产奶粉企业,大多通过提升配方、口感等产品层面的因素来制造新的消费概念,进而扩大市场份额,而进口奶粉企业却更有针对性地推行了第一口奶策略,强化高端品牌营销。这些因素让中国后三聚氰胺时代的进口奶源依赖症愈加严重。

  恒天然事件发酵 中国乳业进口奶源依赖症亟需破解

  身陷肉毒杆菌风波的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集团又有了新麻烦。

  据斯里兰卡媒体报道,斯里兰卡工业技术研究院近期在对该国进口乳制品进行检测时,发现多家新西兰奶粉中含有化学成分——双氰胺,其中包括恒天然集团旗下安佳品牌。

  虽然新西兰政府承诺食物中低含量的双氰胺不会危害消费者的健康,但斯里兰卡政府还是下令所有新西兰进口奶粉产品在48小时内全部下架。同时,斯里兰卡卫生部还要求所有进口奶粉商家必须提供由指定实验室出具的其产品不含有双氰胺的证明。受此风波波及,斯里兰卡邻国马尔代夫也对恒天然的产品下了逐客令。

  不过,恒天然方面昨日(8月11日)声明中表示,恒天然斯里兰卡分公司澄清,安佳产品并未在斯里兰卡遭到全面禁售。恒天然斯里兰卡消费乳品总经理LeonClement表示,斯里兰卡卫生部只是要求召回上个月由ITI检测的两个批次产品。

  而这些产品是否涉及中国市场?对此,记者联系了恒天然中国区相关负责人,但截至记者发稿前,尚未收到相关回应。

  事实上,近年来恒天然不断因乳品安全问题在世界各国“惹上麻烦”,这个标榜健康安全的企业,5年前就曾因持有三鹿奶粉43%股份,被卷入我国的三聚氰胺“毒牛奶”丑闻。

  恒天然再次陷双氰胺风波

  斯里兰卡是新西兰第五大奶粉出口市场。新西兰出口到斯里兰卡98%的产品都是乳制品。2011年3月至今,新西兰对斯里拉卡的乳制品出口额达3亿多美元。

  据了解,双氰胺是一种复合含氮化肥的成分,将这种化肥喷洒到草地上,可以促进牧草的生长,同时牛羊吃了这种草可以减少二氧化氮的排放。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恒天然乳制品第一次被检测出双氰胺。2012年9月,恒天然公司在抽检时发现牛奶和奶粉中含有双氰胺化学残留。

  2013年1月,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宣布,该国牛奶和奶粉中(涉及恒天然的产品)发现存在低毒的化学物质双氰胺残留物。恒天然集团引用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官员表述,称因牧草使用双氰胺而造成产品中含有微量双氰胺残留,并不会构成食品安全问题,也不会对人类健康和动物健康带来任何风险。但恒天然公司因隐匿信息3个多月,备受质疑。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新西兰政府随后下令禁售所有含有双氰胺的奶类产品。新西兰初级产业部亦成立了工作组,评估双氰胺有关事宜。

  2013年2月,据新西兰负责食品安全的初级产业部发布的全面检测结果显示,去年11月中以后从新西兰牧场采集的牛奶不含任何双氰胺,而此前所有检出的含量远远低于欧盟的双氰胺日摄入量。

  对于此次被斯里兰卡政府检测出双氰胺,恒天然方面预计所有相关产品将在未来48小时内完成下架。

  LeonClement表示:“斯里兰卡卫生部只是要求我们召回上个月由ITI检测的两个批次产品。虽然独立的、获国际认证的权威实验室针对在斯里兰卡的恒天然消费乳品进行了202次检测,且均未发现DCD(双氰胺)残留;但我们还是根据斯里兰卡政府的指令,着手将这一小部分产品下架。”

  5年前被卷三聚氰胺事件

  事实上,5年前恒天然曾因持有三鹿奶粉43%股份,被卷入三聚氰胺“毒牛奶”丑闻。

  2005年,恒天然集团注资8.64亿元人民币,认购了三鹿43%的股份。与三鹿联姻后,恒天然也将自己的高端奶粉 “安满”、“安怡”品牌使用权、经营权交与三鹿旗下的子公司安力嘉进行运营管理。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恒天然所有在三鹿集团的投资均化为灰烬,包括其自有奶粉品牌安怡、安满也因由三鹿集团经营、部分奶源由三鹿供应,而被迫退出中国市场。

  虽然在中国市场跌了大跟头,但恒天然的回归却非常迅速。2009年,恒天然旗下品牌安怡、安满在退出一年后,重返中国市场。2012年,恒天然第二次尝试大规模扩大在华业务,斥资8830万美元在河北省兴建2座新的大型牧场。2013年6月,恒天然表示正准备在中国市场推出自己品牌的婴儿奶粉“安曼”。

  恒天然中国区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确认,公司计划到2020年,在中国拥有30个自有牧场。目前恒天然在中国已经有3个牧场建成,另外两个还在建设中。

  业内人士表示,恒天然将其资源优势巧妙地演化成“两边下注”的形式。在中国,恒天然一方面参股三鹿,和国内的奶粉企业形成紧密合作,推广自己的品牌奶粉;另一方面,通过乳制品原料的供应,控制着终端品牌。

  “如果三鹿没有在三聚氰胺事件中倒掉,恒天然如今应该在中国市场有很大的收获;但是三鹿倒掉后,恒天然迅速将合作的品牌和企业踢掉,继续回归其最擅长的供应商角色。”上述业内人士解释道。

  乳品专家陈连芳坦言,消费者不得不面对的是,至少从目前来讲,中国离不开恒天然,没有第二个选择,中国增长的需求都是靠对恒天然的进口来满足。

  据了解,尽管恒天然不是全球最大乳企,但却是全球最大的奶制品出口商,在2012年,恒天然产品占全球奶制品市场出口额的21%,全球全脂奶粉出口额的46%。

  在艾格乳业分析师陈渝看来,在全球,新西兰奶制品作为一个产业出口,而其他地区虽然产奶量不小,但更多都已经被内部消化掉,往外输出的很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奶源方面还是要依赖恒天然。

  营销策略不敌进口奶粉 中国奶企“助”对手做大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伴随着三鹿的应声倒地,国内乳企遭遇空前的信任危机。随后的5年间,外资奶粉企业迅速在中国市场攻城略地,在高端领域占据了绝对市场优势。

  面对高端奶粉需求的“井喷”,各大国产奶企也先后推出其高端产品。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国产高端奶粉几乎全部选用进口原料,强化“进口奶源”这一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助推了进口奶源在中国市场的开拓。

  对此,有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外资奶粉在中国市场的压倒性优势,一方面是因为国内乳品质量问题频出,消费者信心殆尽;另一方面,外资品牌采取了非常有效的销售策略,迅速占领了中国市场。

  国产乳品同质化严重

  有报道称,一些知名乳企的竞争力来自于成功进行了“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探索。某公司在与中国营养协会联合开发了一系列新产品后,没有按照惯例投巨资上厂房、引设备,而是着力通过广告宣传品牌,然后以托管、承包、租赁、委托生产等办法,把区内外8个中小型乳品企业变为自己的生产车间。

  而在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看来,如果一家企业破坏了规则,其他企业不跟上,这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应该是有限的。

  但不幸的是,众多乳企纷纷效仿这一理念。

  营销专家李志起告诉记者,10多年内,众多乳企按照这个惯性在市场上拼杀。大家甚至都还没有来得及沉淀下来,反思这个模式的问题。

  “乳业的高速回报吸引了更多的资本参与进去,从北到南,各个乳企都在进行股份制改造,甚至一些企业从其他行业重新杀入乳业,这一轮投资高潮也带来不小的投资泡沫。”李志起解释道。

  李志起告诉本报记者,与国外主打区域型的乳企不一样,一些国产乳企定位全国市场,考虑到中国宽广的地域条件,国内乳企先后走上了常温奶这条路。

  “常温奶帮助乳企实现了快速增长,但是乳企间的相互竞争也很快将产品的利润稀释。很快,常温奶、巴氏杀菌奶不赚钱,乳企被迫开发新产品,进行新一轮的循环。”李志起解释道。

  有行业专家坦言,目前国内乳企的产品同质化很严重,企业只能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制造新的消费概念,这属于恶性竞争,企业间相互模仿,相互打破平衡,然后竞争又重新开始。

  有报道称,乳制品行业正常增长速度在8%~12%。加上乳制品饮料,乳制品行业正常的增长速度也不应超过20%。而2005年~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前,某些乳企的发展速度远超这个行业20%的增长率,这必然出现问题。

  尽管三聚氰胺的教训深刻,但中国乳企如今的重点还是在如何推广产品、扩展市场上。

  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某知名乳企全年收入373.89亿元,全年的广告和宣传支出占到了总收入比例的7.6%,换算出金额为28.4亿元。而据AC尼尔森公司的报告显示,2011年另一乳企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2.66亿元,营销投入约占收入的30%。

  对此,有业内人士坦言,国产乳企关注的是产品本身而不是品牌,对上游的奶源建设,企业大都没有足够的耐心,因为根本来不及,如果不跟上竞争的节奏就会被淘汰。

  “无孔不入”的外资乳企

  相比国内乳企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制造新的消费概念等同质化营销手段,外资乳企的眼光放得更为长远。

  普天盛道公司品牌营销机构董事长雷永军对记者表示,外资奶粉企业在管理、品牌和营销上比国内奶粉企业更有优势。

  据了解,在一、二线城市,外资奶企从准妈妈开始就进行产品推介,此外,当准妈妈们去医院体检时,医生会建议其参加类似“准妈妈课堂”、如何正确喂养母乳等讲座,医院通常会为孕妇免费提供孕婴常识讲座,前去听课的孕妇们只要参加,便会获得进口奶粉的一份样品。

  不仅如此,外资奶粉企业还涉足各类早教机构。

  “在消费者还没有开始产生消费之前介入,通过医院开设这种免费妈妈班的形式,而消费者一般对医生的话往往甚为信赖,借此外资乳企进行产品推销。”雷永军告诉记者,外资奶粉企业都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医务销售系统。

  曾在一家外资奶粉企业工作过的管理人员对记者表示,医务销售系统是外资奶粉企业销售奶粉的一个重要渠道,其实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这是不允许的,但是很多企业都在做,所以就采取了妈妈早教课堂,育婴知识讲座等形式,实际上还是进行奶粉推销。

  不过,上述管理人员表示,事实上,外资奶企的这种医务渠道,国内奶粉企业也在效仿,只不过因消费者的不信任,所以只能往三、四线城市推广。

  而在消费者的跟踪系统建设方面,外资奶企更是煞费苦心。

  “从消费者未购买之时开始接触,到购买后不断跟踪,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而国内奶企更多时候是在终端着力,忽略了前期培养。”雷永军认为。

  高价格策略:越贵越安全

  在中国消费者普遍不信任国产奶粉品牌的情况下,外资奶粉企业采取高价格策略来提高利润,竭力打造一种“价格越高,越安全”的消费理念。

  李志起认为,不管是恒天然还是雀巢,国外乳企非常敏锐地抓住了中国消费者的心理,不断放大消费者的危机感,外资奶粉的价格也顺应中国消费者需求而水涨船高。

  纵观三聚氰胺之后外资奶粉企业的发展路径,从最初的半年一提价,到一季度的一提价,都在一步步推高中国奶粉市场价格。“在奶粉领域,国内奶粉企业通过降价、促销和让利都难以换取市场份额,反而洋奶粉的高价格策略获得了市场认同。”雷永军说。

  上述外资奶粉品牌管理人员也对记者表示,在中国消费者对奶粉安全的普遍担心下,不管洋奶粉价格多高,都会有消费者埋单。而且为了保证各个环节的利润,高价格也是必须的。

  东方艾格乳业分析师陈连芳对记者表示,这种不信任让消费者开始盲目相信外资奶粉品牌,更加助推了外资品牌奶粉的高价格。

  “最严标准”难为国产奶粉正名

  自2009年开始,进口奶粉的质量安全问题不断。不过,进口奶粉的一系列问题,未能使得进口奶粉在中国市场上的利润受损。从2008年到现在,进口奶粉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30%上升到60%。

  相比之下,国产奶粉的情况令人担忧。

  虽然在2013年 “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工信部主题日上,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宋昆冈曾公开表示,我国生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堪称“世界最严”,在一些元素指标上,甚至超过欧盟的婴幼儿奶粉标准。但是,“最严奶粉标准”却一直无法为国产婴幼儿奶粉正名。

  与婴幼儿奶粉 “最严标准”相反,中国的生乳国家标准是世界“最松”标准。

  不过,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中国规模较大的奶粉生产企业已经意识到生乳国标过低。目前,规模较大的奶粉企业在生乳标准上都有自己的企业标准,这些企业自控的生乳标准早已与欧盟的生乳标准持平,有些甚至还高于欧盟标准。

  质量问题频现 涨价势头不减

  其实,即便是纯正的“洋奶粉”也并非是“质优”的代名词。从2008年到现在,“洋奶粉”也爆发了类似雅培“甲虫门”、美赞臣“金属门”和明治“召回门”等众多质量事件。然而,即使不断爆发出质量问题,但进口奶粉在中国市场的价格普遍高于国外市场。

  乳业知名专家王丁棉在接受记者表示,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进口奶粉品牌在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销售总额的比例骤然提升,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洋奶粉已经占领了绝大部分市场。据工信部最新的数据显示,在高端奶粉产品市场中,国产奶粉品牌份额仅为25%。

  正是缘于市场地位的强势,拥有话语权的洋奶粉频频涨价。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以来,进口奶粉平均涨价幅度已经超过60%,其中有多款相同品牌、容量的进口奶粉在国内外的价差已超过两倍。

  以2011年以来为例,洋品牌奶粉一直轮番提价,美素、雅培和惠氏先后直接提价或者通过更换包装的方式提价,涨幅在10%左右;2012年4月,已两年未提价的美赞臣也换装提价。此外,雀巢奶粉及谷物产品的价格也上涨10%左右。多美滋也以“优阶”系列更替“金盾”产品的方式平均提价10%。

  “近年来,中国市场的洋品牌奶粉普遍比国外贵1~2倍,是全世界价格最高的。”王丁棉对此表示,这纯粹是靠市场营销手段和炒作造成的,这些国外品牌抓住中国人对国产品牌的不信任心理,疯狂提价,导致进口奶粉价格过高。

  干法工艺引质疑

  与拥有自建奶源的国产奶粉采用湿法工艺不同,洋奶粉多使用干法工艺,这也使得后者的营养价值引发了业内质疑。

  一位不愿具名的奶粉企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除了原装进口的产品以外,其余的进口奶粉产品都是改用了简单的干法工艺,从国外进口的大包粉,在国内工厂重新还原成奶以后,向还原奶中加入微量元素再喷出奶粉。

  据王丁棉透露,进口奶粉企业的产品中,原装进口的产品是很少的。根据AC尼尔森数据显示,进口奶粉企业在国内工厂用干法工艺生产的产品,占中国市场销量大概七成。而处于中国市场支配地位的几家进口奶粉企业的产品中,九成以上的产品都是企业的国内工厂用干法工艺生产的,原装进口的少之又少。

  相比之下,国产奶粉,如飞鹤、伊利、完达山等有自建奶源的企业,运用的工艺均是湿法工艺。据上述企业人士表示,湿法工艺是把从奶牛身上挤下来的鲜奶放到投料罐中,再把各种营养素加入罐中搅拌,搅拌均匀后通过加热喷成奶粉。

  “国际上公认的看法是,干法工艺的奶粉搅拌不均匀;而湿法工艺喷成的奶粉才是合格的高品质婴幼儿奶粉,营养均衡性比较好,也比较新鲜。”据上述奶粉企业人士表示,虽然不方便透露企业名称,但是只要是国内没有奶源的奶粉企业,除了原装进口的产品外,其余产品的工艺均是干法。

  中国奶粉标准“世界最严”

  除工艺以外,宋昆冈表示,中国奶粉标准也是“世界最严”。

  据宋昆冈介绍,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的制定参考了 《世界食品发展委员会的标准》和《中国城镇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表》,“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是世界上最严的标准之一”。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含有64项指标,包括营养指标、微量成分、维生素、矿物质、微量成分,还包括卫生指标,像微生物,包括环节污染这些项目在内。

  除了检测指标较多以外,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标准在某些项目上还优于欧盟标准。与欧盟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相比,国标在蛋白质含量的规定上优于欧盟标准。欧盟标准规定的蛋白质含量是1.8~3.5g/100kcal,我国标准规定蛋白质含量为2.9~5.0g/100kcal,也就是欧盟标准平均低于国标1.3g/100kcal。

  虽然奶粉标准中国是 “世界之最”,然而,国产奶粉的市场表现近年来却一直萎靡不振,份额渐渐被进口奶粉赶超。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高级研究员宋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以上现象源于消费者对国产食品信心的下降。

  近年来,中国乳品市场频频曝出质量问题,而进口奶粉趁机在中国市场大行其道。

  如今,当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突然陷入肉毒杆菌风波并跌落神坛之后,洋奶粉质量“百分百安全”的神话也被打破。至此,中国消费者和相关部门在发出种种质疑的同时,也开始对国产奶粉与进口奶粉的标准体系、二者之间的营销策略、中国乳企奶源建设以及奶业扶持政策是否着力得当等诸多问题重新进行审视。

  对此,记者进行了实地调查并采访了相关专家,试图还原并破解中国乳业的“源头之痛”。

  中国乳企“源头之痛”:奶牛养殖户日趋减少

  奶源缺乏,这个中国乳业持续了十几年的痛,为什么至今依然未得到改善和解决?根源到底在哪里?

  近日,记者走访和调查了一些牧场后发现,在中国乳业这条产业链上已经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不少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从奶业发展初期开始,一方面,乳企不愿意付出更高的成本去采购原奶,而另一方面,收益不佳的奶农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再投资更多资金和精力去提高原奶的产量和质量。这样一来,乳企也更不愿意收购奶农的原奶。如此不断地反复并循环下去,犹如恶之花一般,阻碍中国乳业的健康发展。

  而当中国乳企意识到应该提高原奶的产量和质量,愿意付出更高成本购买高质量原奶时,整个产业链已经形成惯性。

  高投入并未带来高收益

  一个炎热的中午,在北京市通州区一家牧场里,记者见到了牧场负责人李胜利 (化名)。李胜利是一个“牛二代”,父亲曾在国营牛场里养了50多年牛。1999年,李胜利的父亲退休之后,决定和李胜利以及老万的弟弟一起投资10万元买了10几头牛开始做这个家庭牧场。之后,开始滚动发展,现在已经拥有200多头奶牛。

  对于奶牛养殖,李胜利说,别看自己养的还不错,但建议不懂的人还是别养,因为这是一个高投入和高风险的行业。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头奶牛价格要2万元,为一头奶牛建立基础设施和设备要1万多元,而且一头奶牛从出生到产奶差不多要两年,在这白养的两年里,还得每天给奶牛喂饲料,一天差不多要30元。

  按理说,高投入加上高风险,带来的往往是高收益。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奶农的收益考验着管理者的技术水平。

  李胜利说,同样的一头牛,好的一天能产出40~50公斤,少的可能就十几公斤,甚至连奶牛一天的饲料钱都赚不回来。

  更为可怕的是,如果碰到疫情,奶牛生病了,生产出来的奶不仅产奶少,而且这些牛奶也卖不出去。如果运气不好,奶牛病死了,前两年的时间投入和资金投入将血本无归。

  李胜利对记者表示,自己的牧场曾在2003年左右遭遇过一次疫情,结果导致自己好几年都缓不过劲儿来。

  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高希贞对记者表示,中国的奶农在管理和技术方面,包括兽医技术服务这方面问题比较大,导致产量和质量都不高。

  他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国外发达国际的奶牛一般可以产奶7年左右,而国内奶牛只能产奶5年左右,相差两年的产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可小视。

  企业变相压价依然存在

  在中国乳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乳企之间的抢奶现象非常严重。一位乳企管理人员曾对记者表示,早些年,一家乳企刚和一家奶农签好协议,这家乳企前脚刚走,后脚就有竞争对手找上门来,并开出高价。

  不过,经过几年发展后,不少乳企对记者表示,这种现象已经很少了,因为大企业往往开始自建牧场,通过参股、合资以及奶联社等方式和奶农直接对接。

  按理说,在中国奶源普遍缺少的情况下,乳企应该保障这些奶农的利益,让他们生产出更多的高质量牛奶。但其实不然,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企业变相压价依然存在。

  “不是说你奶多了,他就都收,人家是买方市场,人家收够了就不收了。说是质量不合格。但质量合不合格,是人家说了算,没有人保护你的利益。”李胜利对记者说,每次往企业交奶时,最怕听到“异味”两个字。因为乳企不收牛奶的时候往往就说有异味。

  说到奶农被乳企拒收,李胜利举了一个例子:“之前就认识一个老板,心里素质差点,有一次连续被拒收三回,所有牛奶必须倒掉,结果一下子得了脑血栓,现在身体垮了,牛也不养了。”

  中国乳业不是奶源不够并且都在抢奶吗?为什么还要拒收呢?

  “压价是指淡季,乳品公司市场消化不了那么多鲜奶。而乳牛又不是自来水,想放的时候放,不想要的时候关,它也有生物规律。”一位地方乳企的管理人员对记者表示。

  乳业专家王丁棉对记者表示,现在一个乳企往往占据一个地区,表面企业规定了一个最低收购价,但企业往往就按最低价格收,这其实就是在变相压价。

  “中国奶农是历次乳业事件的受害者,恒天然公司背后是新西兰70%以上比例的奶农,你看中国奶农参与国际竞争,有竞争力吗?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国乳企和奶农的利益链并不紧密,市场好乳企就抢奶,市场差就压价收奶,在产业链虽处上游但也处于弱势地位。”上述地方乳企的管理人员说道。

  奶牛养殖户不断减少

  处在产业链最低端的奶农没有赚到钱,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放弃养奶牛。

  “以前,我们也是老组织会议,请专家讲课,刚开始几年,开会的人总是那么多,但后来开始减少了,现在会议也不组织了。”李胜利说道。

  高希贞也对记者表示,这几年在全国各地跑,最深的感触是发现养殖户在不断减少,今年在河北做技术指导时,发现很多奶农正在卖牛,开始转行了。

  近几年,随着奶牛养殖户不断减少,也催生了奶牛贩卖这个行业。刘先生是齐齐哈尔市富裕县的一位奶牛经纪人,两年前,他开始从事这个行业。

  他对记者表示,富裕县以前也是一个畜牧大县,前几年号称有20万头奶牛,如今估计也就剩下几万头了。“因为奶价太低,饲料太贵,奶农挣不到钱,只好开始卖了。”刘先生说道。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奶牛存栏预计为1440万头,与2011年持平,奶牛养殖户数(即散户)持续减少,部分散养户陆续退出奶牛养殖环节,奶牛养殖户所占比例持续下降,规模牧场数量和存栏量均有所增加。

  李胜利的牛场因为征地,去年从北京的大兴区搬到通州区,本来周边还有几个朋友一直在养奶牛,结果这一搬迁,这些朋友都不养了。李胜利表示,其实自己也不想养奶牛了,又累又苦,也挣不了钱。

  反思产业政策:集约化名不副实 六成奶源来自散户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暴露了中国的原奶问题,中国原奶质量和产量亟待提高。因此,近年来管理层也在着重加大了对畜牧业养殖,尤其是集约化畜牧业养殖的扶持。

  但是,扶持的效果并不理想。乳品业内人士及企业人士均向记者表示,近几年来,相关部门在乳制品源头--畜牧业产业化上着力不当,方向有所偏颇。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专家对记者表示,近年来,相关部门一直在规模化奶源上下功夫,感觉方向不对了,又开始做奶联社,而奶联社对畜牧业规模化贡献并不大。

  “近年来,相关部门在建立规模化奶源上走了不少弯路。”上述不愿具名的专家向记者表示,如今,中国奶业最根本的问题是建立奶牛养殖业和乳品加工业一体化合作的发展模式。而在规模化上,中国无需过于纠结于大规模,而应以适度化规模、提高单产为主要集约化发展的方向。

  随着国产奶粉市场岌岌可危,近年来,相关部门采取了诸多措施整治中国乳制品市场。就在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九部门联合下发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的通知,开始整顿中国奶粉市场,尤其是乳制品上游产业--畜牧业。

  业内认为,此次整合,或许能改善中国畜牧业生存环境,解决中国奶源质量差、产量少的问题,中国进口奶源的依赖症或能有所改变。

  奶牛平均补贴并不多

  郭庆在企业负责国际法规,他对原奶、牧场建立的法规政策较为了解。在他眼中,相关部门近年来所做的努力可能难以改变畜牧业的恶性循环。

  郭庆所在的企业早在2005年便自建奶源。由于牧场资金投入量和周转周期很长,需要资金量非常大。但当年,相关部门能给与的只有土地优惠政策,建牧场的钱都是企业自己筹来的。

  如今,由于该企业所在省市是畜牧业新政策试点地区,相关的补贴较为丰富。郭庆称,除了土地政策较好外,企业的奶农合作社的基本建设50%可以补贴,农机也有了补贴,但这与企业的争取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他省市的奶农和企业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现在,相关部门给与奶农较多的财政支持,便是奶牛补贴。但看似数额巨大的补贴,一旦平均到每头牛上就“捉襟见肘”了。

  郭庆举例说:中国的养殖保险一头牛一年仅740元,而一头奶牛价值2万元人民币左右;若奶牛生病、死亡出现问题,补贴只能根据一头牛740元来计算,亏得太大了。因为保险数额太少,根本起不到作用,不少企业现在都用外资的保险投保。

  郭庆认为,相关部门未来应该做一些真正对畜牧业发展有推动作用的事情,如配置与畜牧业规模相应的畜牧业优惠政策,做乳品加工业和乳品养殖业一体化的发展,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奶源,乃至乳制品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专家称根本问题未解决

  上述情形的出现,在业内人士看来,或许与产业政策“偏颇”有关。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对记者表示,相关部门近几年对畜牧业的支持,多集中在加强国内奶源建设和奶农增收上。但在上述专家看来,这些政策并没有给中国奶源建设带来预期效果。

  上述专家表示,一方面,中国依旧没有建立起系统化的乳制品监管体系;而另一方面,中国在发展现代化奶源建设方面有些极端。而在发现大规模养殖不可持续后,相关部门又在做奶农合作规模化。但这种奶农合作规模化也未能很好地促进奶农合作的体制建设,也没有促进畜牧业的规模化养殖。

  据上述专家提供的相关资料,如今,企业仍有60%的奶源来自散户,其中包括奶联社、奶牛小区等形式。

  而奶联社等形式的集约化奶牛养殖形式,其实奶农还是养自家牛。虽说是“集约化”,但与散户的形式并无多少区别。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有很多问题,根本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这跟相关部门近年来着力不当有直接关系。”

  上述专家认为,相关部门虽然加强了对奶农的补贴和扶持,但这并不是乳业发展的根本问题;规模适度化、提高单产为主要目的的集约化发展,同时实现养殖业和加工业专业化分工合作和利益关联一体化发展,才是解决乳业发展的根源。

  业界期待政策扶持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在不断拿出措施。

  2013年6月,相关部门一系列针对奶粉行业的政策调整表明,主管部门开始重拳整治乳品行业,中国的乳制品行业或即将迎来大的变革。

  6月18日,在201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提高婴幼儿乳粉质量行动方案,提出建设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行婴幼儿配方乳粉的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管理模式、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等措施。

  据一位企业人士向记者透露,工信部的相关政策将与8月下旬公布。

  6月20日,国务院转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安部、质检总局等九部委《意见》,明确指出“参照药品管理办法严格管理”,全面实施《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并提出一系列措施全面提高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水平。

  同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提出,奶粉生产企业须具备自建自控奶源,不准委托加工,不准贴牌生产,不准分装生产。对距保质期不足1月的配方乳粉必须醒目提示或提前下架。

  一位企业人士在接受 记者采访时透露,相关部门未来将在企业建设GMP管理、企业信息化的经营管控和系统打造上,有各个方面的政策、资金等支持。

  而且,此次相关部门整顿奶粉企业,对有自建牧场的企业以及上游的畜牧行业来说将是利好。

  上述不具名的专家向记者透露,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内奶农损失了不少奶牛,近年来,奶牛养殖业的也没有得到很好恢复。

  此外,由于饲料价格上涨的速度快于原奶价格上涨速度,奶牛养殖的收益有所下滑,也使得大量奶农被迫转行。

  据上述企业人士的不完全统计,现在中国奶牛的数量不到1000万头,而且奶牛的单产量大概是4.5吨,但原奶的平均蛋白含量低于欧盟、新西兰原奶。

  对于畜牧业的发展,上述企业人士认为,未来,畜牧业有关的企业、个人等可能会在用水、用电、牧场建设以及生产设备等方面得到相关政策扶持。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国岩

猜你喜欢

央广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