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出口增长] [出租车燃油附加费] [公车拍卖不带牌]" />

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2014汽车频道 > 原·创

广汽丰田致炫之城市传奇杭州站

2015-01-29 06:18:00  来源:央广汽车  说两句  分享到:

  原标题:广汽丰田致炫之难忘中国之声城市传奇杭州站

  本期的广汽丰田城市传奇来到了著名的杭州市,白蛇传、雷峰塔、断桥残雪、钱塘观潮,提起杭州可以想到无数的关键词, 杭州是个历史悠久且充满浪漫和传奇色彩的城市,关于杭州的故事流传多年经久不衰,本期活动我们将开启一段穿越之旅,从几百年前的古城到钱塘江大桥的修建再到雷峰塔的重建,回溯历史,感受传奇。

  杭州古城保护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杭州开始了历时三十多年、轰轰烈烈的旧城改造工作。曾经是江南城市风格代言的杭州,大片传统街区和古建筑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1999年3月,曾经是南宋都城皇城根儿的河坊街也被列入了拆迁名单。传说中的许仙在此当过伙计,红顶商人胡雪岩建立的“庆余堂”中药房等老字号更是赫赫有名,众多杭州市民对于河坊街的命运忧心忡忡。曾经参与拆迁方案讨论的杭州市规划局副局长刘晓东讲述了那时的情景,“要建七八层楼高的住宅和商业设施,方案都已经出来了,人也都搬掉了,一片狼藉。”

杭州市规划局副局长刘晓东

  得知浓缩千年文化的古街即将消失,民建会员、《浙江市场导报》原副总编辑黄小杭直接向杭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写信,要求立即停止“四拐角”及附近地区的拆迁工程,信中疾呼:“文物不能再生,毁之将千古遗恨”。上任仅6天的杭州市代市长仇保兴接到信后,第二天就做出批示,并迅速组织现场勘察,拆迁工程被暂停,河坊街终于被保留了下来。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陈晖回忆当时的情况,“最强大的一次,轰动性最大的一次,居然能够保下来,以后更多人的站出来保。”

  河坊街保护的成功,让正在为孩儿巷98号四处奔走的钱希尧老人看到了希望。在这座同样面临拆迁的建筑里,南宋诗人陆游曾写下了著名诗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消息传出后,许多市民来这里寻访,要求保留的呼声越来越高,2000多名市民甚至史无前例地签署了联名信。参与了保护的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戎玉中说:“我们坚决不同意。这个官司打了整整八年。仇保兴召集专家开会,专家说要保下来。这是民间力量与各方面合作的一个典型。”

 

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戎玉中

  从“建设性破坏”到“恢复性保护”,杭州此后走上了“保老城、建新城”之路。杭州昔日的繁华,已沉淀在一座座古朴的建筑中,延续着一个城市的记忆。

  刘晓东:“我们杭州经过这些过程后,整个社会上下达成了一个共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个整体的保护,不仅有骨头还要有肉。”

  我们在广汽丰田致炫的带领下走访了被保留下来的河坊街,古老的建筑搭配仿古的街巷,整个街区让置身其中的人能够真实的感受到杭州多年前繁荣富庶的古风古貌,而回身看看一路之隔的现代化建筑,却并不觉得冲突,古城新城的融合让古城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也让新城沾染了历史的厚重气息。从杭州的古城保护也能看出杭州人对于城市的热爱和出于本能的保护意识,这样的情感保下了无数的古老街巷,也促成了雷峰塔的重建,圆满了缺憾良久的“西湖十景”。

  雷峰塔的重建

  1924年9月25日下午,西湖南岸颓败不堪的雷峰塔轰然倒塌,号称西湖十景的“雷峰夕照”从此名存实亡。鲁迅先生随后发表影射时局的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 让雷峰塔就此扬名天下。此后,虽然屡有提议重建雷峰塔,但由于种种原因,重建一事一直被耽搁了下来,直到解放后。原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陈文锦说,杭州人对于重建雷峰塔一直情有独钟。 “解放后我知道就有两次。一次是八十年代,刚改革开放,但没有搞成功。第二次是九十年代末。”

原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陈文锦

  1999年,雷峰塔的重建工作终于启动。但新塔该建成什么样子?一时间众说纷纭。杭州专门邀请清华大学等单位设计了多套建筑方案,全城市民也被动员起来为此投票。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谭启晓回忆当时的情景,“雷峰塔倒塌以前的方案,修旧如旧。百分之八十认为这个好。”

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谭启晓

  百分之八十市民的选择,最后却并没有入选。因为大家不知道,雷峰塔倒塌前,已非原貌,而是经过了明代倭寇的焚烧。南宋画家李嵩的《西湖图》成为对于雷峰塔的唯一记载。文史学者丁云川为我们介绍了这个情况,“雷峰塔最初的原貌就是楼阁式的塔,要建的话就要按照宋代原貌重建。”

文史学者丁云川

  五层塔的造型选定了,但应该建多高,才能重现雷峰夕照的美景?原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陈文锦还记得,为了慎重起见,修复领导小组用氢气球做了多次模拟试验。“一起搞了几个氢气球,放了45米那么高,我们都到断桥去看看这个高度是不是合适,有没有把山压得很低,影响景观。”

  最后的难题,是新塔如何选址。是在原址重建、还是为了保护文物而建在旁边?这个官司一直打到了国家文物局。

  陈文锦回忆道:“最后是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郑欣淼同意我们这个方案。把遗址含盖在新塔的地平面之下。遗址保护要盖个棚子,新塔另外去盖——这么一个小山头,根本不可能有那么高的建筑密度。”

  2002年11月1日,在原址上重建的雷峰塔正式对外开放,一段78年的断层,一片西湖十景的残缺,终于在这一天宣告结束。

  断桥残雪、平湖秋月、南屏晚钟……西湖十景可以说是西湖美景的精华所在,可这十景中的“雷峰夕照”却残缺了78年,对于杭州人来说这78年是缺憾的一段时光,大概没有一个时刻他们不希望“雷峰夕照”重现西湖吧,尽管历经坎坷,最终雷峰塔得以重建,用采访中一位杭州市民的话说,“西湖十景圆满了,杭州也圆满了”。采访中我们多次乘坐广汽丰田致炫在西湖景区取景,不得不说如此盛景确实需要“圆满”来呈现。除了西湖,每年农历八月份到杭州观钱塘江大潮也是杭州的一大盛事,除了这一胜景,钱塘江上一座如今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大桥也值得一看,这就是被称为“桥坚强”的钱塘江大桥,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现代化桥梁。

  保护钱塘江大桥

  在杭州,有座被亲切地称为“桥坚强”的大桥,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现代化桥梁——钱塘江大桥。

  1934年,茅以升年仅39岁。迎着汹涌的钱塘江怒潮,他打破外国人“此处不能建桥”预言,开始搭建这条连接浙赣交通的大动脉。但仅仅建成89天,茅以升就忍痛炸毁了让国人为之骄傲的钱塘江大桥。杭州历史文化学者仲向平为我们讲述了这段历史:“12月23日这天,日本人的骑兵已经到了大桥北岸,在危机关头,最后由茅以升拍板,在预先埋设两吨炸药的前提下,毅然摁下按钮,把钱塘江大桥炸毁了。”

杭州历史文化学者仲向平

  当晚,望着大桥残影和点点火光,茅以升满腔悲愤地写下8个字:“抗战必胜,此桥必复”。1946年,尽管战乱不断,他依然艰难地启动了大桥的修复工作。然而,历时两年多刚刚修复好的大桥再一次面临生死劫难。

  仲向平:“国民党军败如山倒,要通过钱塘江大桥撤退,这个时候又面临炸桥的问题,阻止共产党渡江。”

  解放杭州前夕,保护钱塘江大桥的重任,落在了地下党的身上。原杭州铁路区委书记袁雪道的爱人、同为地下党员的卢月梅老人回忆:“保护三样地方,电厂,一个是钱江大桥,一个是雷达。钱江大桥是重点之重,是个战略性的桥,要保护下来。有个出面的人,叫余森文。”

  余森文,曾担任国民党丽水专员,后加入地下党组织。在他的斡旋下,负责炸桥的工兵营长最终同意,偷偷将炸药量大幅削减,只在桥面上炸了个洞,根本没有炸断。

  卢月梅:“研究好了,骗骗他们的,稍微炸炸。放了两个地方,他们就逃走了,已经是快要胜利了。”

原杭州铁路区委书记袁雪道的爱人、同为地下党员的卢月梅老人

  在解放杭州的战斗中,夺取钱塘江大桥成为所有任务中的重中之重。为使大桥免于战火,解放军战士们甚至连火炮等重武器都没有使用。

  仲向平回忆当时的情况,“解放军战士既要攻桥又要保桥。战士们都是用轻武器,轻机枪步枪警告性的射击,所以在南岸的建筑物上有很多枪眼,但是没有开炮。”

  如今,雄伟壮丽的钱塘江大桥依然屹立潮头,默默地守望着一个城市的记忆和历史变迁。

  这里是由中国之声和央广网联合出品的大型系列节目城市传奇,本期节目由广汽丰田致炫特别支持。每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都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和看不完的风景,古老的传说,屹立的建筑,鲜活的人物,无数的人和物守望和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关于城市的传奇也像一首口口传唱的歌曲一样,一直回响在城市的每一次呼吸里。

编辑:郭文静作者:

头条推荐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