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宣城郎溪:非遗传承与保护,他们在行动……

2018-02-25 15:55:00来源:央广网
   位于南漪湖畔的郎溪县飞鲤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以皖南花鼓戏、幸福人灯、龙灯、湖滨小马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百年前就出现在这里。虽然近年来,不少地方的非遗正面临着消亡的危险,但在飞鲤镇,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却有着另外一番景象。该镇副镇长潘荣智告诉记者,每逢佳节,这些非遗民俗活动就会在各村各户轮番上演,深受大家的喜爱,这其中除了有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更有一批非遗传承人多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追求与行动。

      女团长:  市场中找到花鼓戏的路子

  作为市传承戏剧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的彭意红,从去年开始,又有了一个新职务,皖南花鼓戏教育传习基地负责人,对年近半百的她来说,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从16岁入行拜师学艺,到23岁组建郎溪县振兴剧团,再到后来成立戏剧公司,彭意红的一生与皖南花鼓戏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缘。也正是这份情缘,让她在50岁之时再挑重担,决心在皖南花鼓戏的传承上再尽自己的一份力。

 “刚来的时候,这里杂草到腰。”2月初,在基地所在的原幸福中学,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彭意红,谈起第二次“创业”,她感触颇多。

 “选择飞鲤,一方面是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郎溪人,对这里充满着感情。另一方面是因为这里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当地党委、政府更是非常支持。”彭意红告诉记者,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皖南花鼓戏教育传习基地入选2017年省级文化强省建设专项资金扶持项目,在项目选址的过程中,她经过多番考虑,决定落户郎溪。

 “已经投入50余万元。”虽然大家非常支持,但基地建设的过程却并不顺利。由于年久失修,原幸福中学内杂草丛生,很多设施都无法使用,为此彭意红自掏腰包,请人清除杂草,重新装潢,经过一番忙碌,基地才有了现在的样子。

  基地建起来了,如何在皖南花鼓戏的传承与保护中发挥真正的作用,成了彭意红想的最多的事情,对此她也有着自己的打算。

 “基地建设之中,就和学校进行对接,让皖南花鼓戏走进校园。”彭意红告诉记者,想要皖南花鼓戏传承和保护下去,关键就要在传、帮、带上做文章,为此她发挥身为戏剧公司负责人的优势,多次组织皖南花鼓戏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从小就接受熏陶、感染。

  与此同时,彭意红深知,皖南花鼓戏要实现长远发展,仅靠“输血”还远远不够,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增强自己的“造血”功能。为此她每年都会组织五六百场次演出,足迹涉及宣州、广德、宁国、泾县、郎溪等地,也正是依靠着商演,她的公司才有了稳定的收入,才能聚集一大批皖南花鼓戏专业演职人员。“现在公司有44个演职人员,每个月工资就要有40多万。”彭意红介绍说。

  一手抓基地建设增添新的血液,一手抓商业演出增加“造血”功能,现在的彭意红,心血全部投入到皖南花鼓戏的传承与发展之上,她告诉记者,下一步,她打算在基地里建设一所皖南花鼓戏史料馆,希望通过史料陈列方式,向大家再现皖南花鼓戏的来源和辉煌……

      12位老人: 同心协力再现湖滨小马灯

  年龄最大的张绪富90岁,年纪最小的蒋厚荣也有55岁,在飞鲤镇湖滨村,有这么一群特殊的老人,他们在73岁的马灯文化传承人黄朝智的组织下,成立马灯协会,让已经消失20余年的湖滨小马灯再次出现在郎川大地。

  湖滨小马灯历史悠久,据相关史料记载,可追溯到明成化年间,历史已有500余年,2010年入选安徽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太公开始就代代口传玩马灯的技巧和玩法。”儿时的耳濡目染,令黄朝智对玩马灯懂得颇多,也令他对小马灯有着很深的感情。

  1978年,33岁的黄朝智和本村高龄老人张晓通通力合作,成功举办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马灯表演。随后的40年时间,湖滨小马灯表演时断时续,到今年仅举办了九届。“第六届和第七届中间相隔了20年时间,第七届和第八届隔了5年。”虽然已经年近古稀,但黄朝智对每届马灯表演的时间却记忆犹新。

  “去年,我们专程找到黄老,希望他们牵头,把湖滨小马灯再次演起来。”潘荣智告诉记者,他们一找到黄朝智,老人就满口答应,但同时也说出了困惑,那就是没钱,为此镇里专门提供了5万元,用作启动资金。

   资金问题解决了,黄朝智马上召集张绪富、蒋厚荣等人商量。没想到,大家的心思一致,湖滨小马灯协会成立了。

   做就要做出个样,由于上次演出距今已有5年时间,很多服装道具都已经不全,为此黄朝智等人不顾年事已高、车马劳顿,三次前往苏州,订购衣服和道具,这其中很多道具和衣服都是他们凭着记忆还原出来的。“骑什么样的马,拿什么样的兵器,穿什么样的衣服,样样都有名堂,不能让人说我们不懂行。”黄朝智说。

  “咚咚锵,咚咚锵。”2017年7月15日,郎溪县飞鲤镇湖滨村文化广场鼓乐喧天,观众齐聚,20余个十多岁的孩子“粉墨登场”,他们“身骑”竹马,表演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马灯”。三国时期的刘备、关公、张飞、诸葛亮等人物形象,随着孩子们的演出重现在人们眼前,引得村民和游客连连喝彩。喝彩的背后,凝聚着黄朝智等12位老人多年来对湖滨小马灯的浓浓感情。

  “以后我们要年年跑。”去年的表演,让黄朝智等人了解到了小马灯其实并非没有市场,喜欢看的人还很多,他们的信心更足了。黄朝智告诉记者,今年,他们计划腊月廿六点灯,明年正月初二开灯,一直跑到学生上学。他同时也告诉记者,伴随着政府的重视,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心,现在加入协会的年轻人是越来越多,湖滨小马灯后继无人的现状正在改变。


    退休乡干: 与幸福人灯的不解之缘

   73岁的原幸福乡党委副书记徐德华,从来没想过自己退休后还会和当地失传20多年的幸福人灯有一段不解之缘,他仍然记得2012年春节时发生的那件事。

  “书记镇长找到我,希望我把幸福人灯重新组织起来。”徐德华告诉记者,2012年撤乡并镇,原来的幸福乡合并到了飞鲤镇,那年的春节期间,镇书记、镇长在走访慰问老干部时向他提出了这一希望。

   幸福人灯又叫“车连轿灯”,相传起始于百姓纪念大禹治水成功,唐宋时期延续,明朝时兴旺发达,但从1987年起,幸福人灯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之中。对幸福人灯,徐德华也是一知半解。

   徐德华多方打听,了解到在徐湾和黄泥荡两个村还有人会玩,他专程来到村里走访,找到了62岁的王治安和83岁的徐大顺,但两位老艺人的答复却让徐老大失所望。

  “他们都讲不容易。”徐德华介绍说,由于幸福人灯以演唱为主,分小生、花旦、丑角等角色,玩法多样,所以对演员要求很高。

   没人就招。凭着一股认真劲,徐德华在所在小区的菜市场支起了一张桌子,开始“招兵买马”。听说徐乡长要招人演出幸福人灯,短短几天,附近30多名群众踊跃报名。

   但学歌的成效却让徐老“大跌眼镜”。“学了五天,一首歌都没学会。”徐德华介绍说,由于幸福人灯所唱的曲调一直都是口口相传,发音又是方言等原因,大家学了很久也学不会,积极性遭到严重打击,“30多个人,几天下来就剩下十几个了。”

   学不会就创新学习方法。徐德华找来纸、笔和黑板,让王治安唱给他听,唱慢一点。每唱一句,他就记下来,写在黑板上,让大家对着黑板学。方法简单,效果却很好,通过这一方法,大家很快就学会了30多个歌。

   在徐德华等人的努力下,2013年春节,消失长达20多年的幸福人灯再次出现在了村民面前。而此时的徐德华,也由当初的“门外汉”成了行家里手。

  “去年,镇里计划举办秋捕节,就再次找到徐老。”飞鲤镇副镇长潘荣智告诉记者,对幸福人灯这一独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一直非常重视,也通过多种渠道加以保护和传承,为此2017年,他们专门找到徐德华,希望老人牵头,再把幸福人灯组织一次。

   面对第二次任务,徐德华没有任何的推辞,他不顾年事已高,再次挑起重担。招人、找老艺人、购买道具、寻找场地,短短的几天时间,他就再次把队伍“拉”了起来,并顺利在当年的“美丽郎川行”文艺巡演走进飞鲤镇的活动现场中精彩亮相,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希望能够一直坚持下去,让这个非物质遗产一直延续下去。”谈起幸福人灯的现状,现在的徐德华是信心满满。

编辑: 徐鹏

宣城郎溪:非遗传承与保护,他们在行动……

位于南漪湖畔的郎溪县飞鲤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以皖南花鼓戏、幸福人灯、龙灯、湖滨小马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百年前就出现在这里。虽然近年来,不少地方的非遗正面临着消亡的危险,但在飞鲤镇,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却有着另外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