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巷镇利用淮河行蓄洪区岸线资源,打造南北两条绿色长廊,突出“凤五路”沿线环境治理,清理河道、沟渠,清运村庄垃圾,镇区环境明显改善了,村民环境卫生意识也得到提升。”凤阳县枣巷镇党委书记郑树锐说。
今年以来,凤阳县在全力“战疫”的同时,按照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布局,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建设美丽乡村,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
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凤阳县因地制宜,打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春季战役”,将农村环境整治“五清一改”“两绿”村庄清洁行动与爱国卫生运动相结合,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城乡一体推进。重点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清运、河塘沟渠清理、禽畜养殖粪污等废弃物清除以及沿线乡镇道路补绿植树。据统计,全县已投入资金600万元、投入各类机械设备3000多台次,清理河塘495口,沟渠165公里,清除淤泥1875吨、农村垃圾近万吨;在县乡道路补植桂花、樱花、海棠等6500余亩,播种花草1600多亩,种植花卉896亩,绿化、美化农村人居环境,让群众看到环境改善的成效。
推进农村改厕工作。今年3月,凤阳县印发了《农村改厕问题排查整改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全县各乡镇逐户排查,摸清改厕底数,重点排查不达标、管护不到位、改而不用等突出问题,对发现发现的问题,积极推动整改。其中,已对123座农村公厕排查出的26个问题进行整改,并整改美丽乡村户改厕问题百余个,推进了农村改厕工作的有效开展。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村容村貌,实现生态宜居、促进乡风文明同时,围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文明优良传统,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评选好儿女、好婆媳、文明户,讲述好人故事,弘扬传统美德文化,引导群众崇德向善,提高群众文明素养,推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新风尚。
截止目前,全县共建成县级及以上文明镇15个,文明村108个,并常态化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工作,以治环境倡新风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曹泽东 殷兆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