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铜陵2月24日消息(记者徐秋韵)在安徽省铜陵市中心商业广场,一辆蓝白相间的“政务服务直通车”引人注目。市民王女士仅用5分钟就完成了驾驶证补办手续:“以前跑车管所得大半天,现在家门口就能办,真是省时又省心!”这辆“直通车”自去年底启用以来,已为群众办理业务300余笔,成为铜陵公安深化政务服务改革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铜陵市公安局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阵地升级、科技赋能、服务前移等创新举措,推动公安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快办”转变,连续两年在全市营商环境满意度测评中位列第一,相关改革案例获评“全国政务服务软实力优秀案例”、“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警务创新案例”。
一窗通办,群众办事从“多头跑”变“一站结”
在铜陵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大厅,记者了解到以前办不同业务要跑多个窗口,现在一个窗口就能办结。“方便!快捷!”这是许多办事群众的切身体会。
这样的高效体验得益于铜陵公安在全省率先推行的“一窗办”改革。通过打破警种壁垒、整合23个单一窗口为12个综合窗口,173项跨警种业务实现“一窗通办”。同时,该局选拔培育48名“全科警长”,通过跨部门交叉授权,让窗口民警从“专科医生”变为“全科能手”。目前,全市40个公安综合服务窗口累计为群众办事25万余件,节约办事成本超百万元。
“改革的核心是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铜陵市公安局行政许可服务科科长朱启赟介绍,通过搭建智慧政务平台,户政、车驾管等业务实现“一网通办”,群众办事效率提升20%,平均等待时间缩短10分钟。
科技赋能,政务服务从“窗口办”到“指尖办”
“在公安窗口拍的证件照,没想到跨部门、跨业务也能用,办事更快捷了!”市民鲍先生在市交通运输局政务服务窗口,通过“一照通用”系统下载保存身份证照片后,很快就成功办好所需业务。该系统以全市167万张身份证照片为“母片”,智能生成6种规格照片,累计调用48万次,为群众省去重复拍照的烦恼。此外,铜陵公安还积极拓展“无证明”办事系统应用,接入全市不动产登记等数据资源,在204项公安政务服务中实现证明材料“免提交”。
对于科技赋能的实践,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王勇表示:“智慧警务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要以群众体验为标尺。我们通过‘一照通用’、‘无证明’等系统,推动政务服务从‘可办’向‘智办’跃升,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服务前移,惠企纾困从“等问题”变“送答案”
“我向铜陵公安部门反映了工业园区内车位紧张问题,没想到第二天交警部门就联系了我,并邀请园区管理部门和企业座谈。短短一周就增设了100多个临时停车位。”铜陵经开区一家企业负责人陈先生对公安机关工作效率感到惊喜。铜陵公安创新建立“铜都警企会客厅”机制,实行“企业点单、公安接单、督察跟单、办结消单”模式,通过73期“警企会客厅”解决企业诉求458件。
为精准服务企业,该局推出《优化营商环境50项措施》等政策,并打造“护企110”“为企服务警务室”等品牌。2024年,民警走访企业1200余家,开展法治宣讲820场,解决涉企问题630个。
从“多窗跑”到“一窗办”,从“纸质证”到“数据跑”,从“坐等办”到“上门办”,铜陵公安以一次次刀刃向内的改革,书写了便民利企的暖心答卷。谈及未来,王勇坚定表示:“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我们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绣花功夫’优化服务细节,用公安‘服务指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企业‘发展指数’,为铜陵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贡献更大力量。”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