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城市转型
“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推动淮南转型发展,最关键的是要坚持创新引领,把创新作为切入点和发力点,把创新摆在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使创新成为淮南最鲜明的特色、最强劲的动力。”11月23日下午,淮南市委书记沈强在接受“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采访团集中采访时表示,淮南将深入学习、广泛宣传、精准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安徽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做到学有深度、干有实招,确保五大发展见行动、见成效。
以创新引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淮南市为加快转型发展步伐,瞄准“五个创新”发力。
着力创新产业。一方面,创新培育新兴产业。该市以大数据产业基地为引领,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建设经省政府批准筹建的安徽大数据交易中心,推动上下游产业链企业集聚发展。另一方面,创新转型传统产业,打好“四张资源牌”,即打优煤电资源牌,建设煤化工基地;打强数据资源牌,建设大数据产业基地;打好科教资源牌,打造“双创”平台;打响文化资源牌,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着力创新平台。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加快中科院大气所淮南研究院建设,投资3.6亿元,建设淮南大气环境科技产业园,目前一期建成投用,二期基本建成;加快中科院新能源研究所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建设,一期基本建成,投资17亿元的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等项目正在入驻;加强与中电科八所合作,建设光纤光缆产业园,一期产值可以达到5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产值可以达到20亿元,项目年底开工。创建国家级煤化工产业基地。恢复启动投资267亿元的中安煤化一体化项目,积极争取中煤集团与皖能集团合作,力争开工建设总投资300亿元、年产40亿立方米的煤制气项目。这两个项目上马,可望实现淮南工业的爆发性增长。加快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建设,主动融入合肥都市圈,发挥紧邻合肥的区位优势,把国际产业园打造成合淮同城化的桥头堡。目前园区累计引进企业102家,协议引进资金470亿元,完成投资190亿元。
着力创新融资。一方面大力推广运用PPP模式,把民间资本的源泉激活。目前,该市进入财政部PPP信息平台的项目共计52个,总投资678亿元,项目数和投资额位居全省前列。其中7个PPP项目,明年上半年可望开工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创新融资方式,多渠道破解资金制约,把金融活水汇入实体经济。目前共为企业融资39.9亿元。
着力创新政策。大力推进去降补、调转促、全创改、放管服等一系列政策落地,做到科技孵化有平台、“双创”工作有舞台、招才引智有政策、扶持企业有实招、招商引资有力度,用足政策的含金量,发挥政策的正效应。
着力创新落实。从问题清单中找差距,在创新落实上出新招,扛起责任勇担当,干在实处争先进。坚持“四督四保”制度,实行双月经济工作督查和重点项目调度机制,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创造性地抓好工作落实。
从“大能源”到“大数据”
安徽图联科技有限公司在移动物联等新技术领域融合创新,是国内覆盖基础数据空间信息全产业链的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商。该公司在“大数据”的海洋里挖掘“金矿”,数据业务已覆盖新疆全域。
淮南实施“云海战略”,率先将云计算纳入城市发展战略。2016年,淮南“智慧谷”产业园建成投用,为产业发展筑巢引凤,为城市转型厚植沃土。今年8月,淮南大数据产业被确立为安徽省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目前,该数据中心已先后入驻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徽商银行等互联网公司和大中型企事业单位400余家。数据中心具有强大的平台处理能力、存储能力、云计算能力和移动通信服务能力,能够有效集聚上下游企业,形成“互联网+”类型企业的集聚效应。
该市先后与国家信息中心、贵阳市政府、科大讯飞、中兴通讯、达实智能、中关村数海数据资产评估中心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大数据项目。安徽视频云运营基地是淮南市委、市政府创新运用大数据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的政策优势,依托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行业优势资源,集中中国卫星资源应用中心、浙江大华、北京易华录、安徽星知星觉等产业相关方主体合力,优化基础设施资源配置,建设面向通信网络、信号采集、工业园区、施工现场、商贸中心等场景的实时转码、多空间控制、内容识别、智能分析等功能为主体的多极化分布式综合管理运营平台。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卫星综合应用信息集成服务平台、21世纪空间遥感信息平台、淮南电子商务产业园、物流产业园、淮南文交平台数据交易、中国能源大数据中心……在淮南,一个个龙头企业处于产业链核心环节。
“四足鼎立”打造转型发展增长极
没有企业的转型,就没有产业的转型;没有产业的转型,就没有城市的转型。
消防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管道机器人……这些用于特种作业、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智能机器人项目是平安开诚智能安全装备公司转型发展的丰硕成果。这家面向煤炭行业提供装备的企业,在煤炭行业严重萎缩的情势下谋求转型发展并取得积极成效。
淮南生物医药工业园是安徽省第一家生物医药工业园,被批准为安徽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一期2平方公里已建成,20余家医药生产企业落户于此。国瑞药业、山河药辅、绿十字等龙头企业发展快马加鞭,产品涵盖原料药、医药中间体、药用辅料、中成药、西药制剂、生物制药等多个领域100余种。2015年,山河药辅在创业板成功上市,开创了淮南非煤产业企业上市的先河。
在“十三五”规划中,淮南市确定大力发展以现代医药为载体的大健康产业,启动大健康产业园建设,大力引进药品生产、医药保健、医药器械制造、医药物流等产业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完善建立现代大医药产业体系。
作为全国13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淮南致力于做大做强煤电产业链,向煤炭深加工要效益,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目前,淮南正发挥煤炭、水、市场、技术、区位、交通等综合优势,走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利用道路,重点发展煤炭基石化产品、替代燃料产品、高端化工产品、基础化工产品四大板块,努力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中部唯一、安徽骄傲”的新型煤化工基地。到2020年,新型煤化工基地预计将完成投资1175亿元,实现年销售收入638亿元,利税141亿元。届时,淮南将成为推进皖北振兴的重要平台,更是安徽省GDP由2万亿向3万亿跨越的重要增长极。
在做精做优非煤产业群的格局中,淮南以煤机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为主导产业,将发展机械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如今,淮南规划建设3平方公里汽车产业园,打造淮南汽车城;引进世界500强美国卡特彼勒、美国久益环球等龙头企业,以及万向集团、凯盛重工、平安开诚、舜立机械、华印机电等20多家国内一流制造企业,久益环球采矿设备还将产品整机出口到了澳大利亚。
随着陕汽新能源专用车、江森自控等10余家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配套企业入驻,相关产品已涵盖整车、轴承、电子、内饰件和排放系统。陕汽淮南公司是陕汽集团在华东地区唯一的新能源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年产5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一期已建设投产。
目前,淮南正积极探索新路径,把装备制造和“互联网+”紧密结合起来,把现有装备制造企业的兼并重组和改造提升结合起来,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升级。
从发展现代医药,到发展大健康,从打造生物医药园,到打造医药健康产业园,淮南市在做大做强煤电产业链的同时,做精做优非煤产业群,积极促进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发展,加快了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铿锵步伐。
记者手记
创新激情迸发产业活力
一个能源城市的转型,似乎有着更多的“瓶颈”。因为多年来对能源产业的依赖,造成了“一业独大”的格局,给城市转型发展带来产业结构严重倾斜的困扰。然而,记者在淮南市采访中发现,创新的激情迸发出的产业活力,驱动该市从“大能源”向“大数据”的美丽嬗变,由“一业独大”形成“四足鼎立”的产业格局。
中国移动(安徽)数据中心,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淮南大气环境科技产业园……58家高新技术企业集聚淮南高新区,成为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着标志性引领作用。
如今,淮南市8大国家级创新平台、7大院士工作站、9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所高校、10余家科研院所、2家省级孵化器,为城市转型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