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科大主导研制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上天,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揭牌,全球首条千公里级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京沪干线”全线贯通……创新,是安徽最宝贵的遗传基因,也是安徽最闪亮的名片。近年来,我省高温超导、量子通信两个项目先后夺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重要压力容器研制夺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去年,我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5年居中部第一;获授权发明专利15292件,增幅全国第一;2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5100亿元。
原始创新,从“跟跑”到“领跑”
——敢为人先,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传输距离长达2000公里,保密级别全球最高,它就是全球首条千公里级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京沪干线”。在此之前,用量子密钥送信,全世界最远也就几百公里。有了它,金融和政务信息安全将首先受益,刷卡购物、银行转账的安全问题再也不用担心。“目前,北京到上海,已经可以很安全地连起来。 ”“京沪干线”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中科大教授潘建伟说。
去年8月,我国成功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今年年初已完成全部在轨测试工作,并正式交付中科大实验团队开展科学实验任务。去年年底,全球首条千公里级的量子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已全部贯通,将于近期正式开通,结合量子卫星和“京沪干线”将初步构建我国天地一体化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雏形。今年年初,中科大首次实现10光子纠缠,再次刷新光子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潘建伟表示,由于近年来我国量子通信原始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量子通信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在量子通信领域,中国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原始创新是创新发展的基石。真正的核心关键技术,市场换不来、花钱买不来。 “原始创新必须敢为天下先,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多做开辟式研究。 ”中科大教授罗喜胜说。近年来,我省在原始创新领域深耕细作,突破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高温超导、量子通信两个项目先后夺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重要压力容器研制夺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装置多次创造世界纪录;中国电科38所直升机卫星通信终端“照亮”神舟回家路。原始创新,让安徽科技从“跟跑”到“领跑”,成为全国著名的创新高地。随着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揭牌,我省创新发展踏上新征程。目前,合肥拥有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3个大科学装置,是全国除北京之外大科学装置最密集的地区。下一步,在提升现有装置性能的基础上,我省将争取新建聚变堆主机、大气环境立体探测、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等大科学装置,努力产出更多世界领先的原始创新成果。
产业创新,从“盆景”到“风景”
——精准发力,推进“三重一创”建设,打造经济发展源动力
合肥新站区,京东方10.5代线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这是全球首条第10.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合肥高新区,集成电路、智能语音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中国IC之都”“中国声谷”呼之欲出。芜湖市航瑞航空动力装备公司最新推出的6款中小型航空发动机,不仅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还填补了国内国际行业空白。 0.4毫米、0.2毫米、0.15毫米……“最薄的那块玻璃,跟一张A4纸差不多厚,薄得都快看不见了! ”在蚌埠中建材信息显示材料有限公司展厅内,参观者无不惊叹。如今,这一世界最薄的触控玻璃已经实现量产。
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是必须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近年来,我省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多点开花、由弱到强。去年,全省2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5100亿元,增长26%,高于全省开发区工业增速13.5个百分点。今年1月至2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累计实现产值279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1%。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机器人、生物医药、语音技术等一批重大新兴产业基地。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我省谋划成立了中科大先研院、合工大智能院、中科院创新院等多个协同创新平台,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并加快建设一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打造共性技术研发圈,为释放创新效益铺路架桥。作为创新之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揭牌后,合肥正以创建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为龙头引领,建设超导核聚变中心、联合微电子中心、分布式智慧能源平台等七大创新平台,力求催生更多新兴产业。
“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省将准确把握技术变革和产业发展方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梯次推进,滚动发展,培育建设一批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专项,探索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向主导产业转变。
制度创新,从“被动”到“主动”
——排除障碍,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打造创新驱动先行区
2月27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合肥市高新区揭牌,这是继上海之后国家正式批准建设的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我们将为科学中心建设量身定制一些特殊政策,在科研管理体制机制、高端创新人才引进、科研人员激励、科研机构评价等重点难点领域先行先试。 ”省发改委主任张韶春表示。
为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科研生产两张皮”等问题,我省先后出台“1+6+2”配套政策,一改过去“科技部门先立项、拨款,企业再做项目、搞研发”的做法,转向企业先投入、市场再评价、市县先补助、省里后补助,只认条件和绩效;由过去自由申报、专家评审、注重项目自身科技含量和水平,转向合同管理、绩效评价、注重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极大地调动了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去年,我省全面展开76项创新改革任务,在创新高校院所工资激励机制、科技金融、编制“周转池”试点等方面形成一批制度性成果。
“政府投资入股、上市后股份奖励”“政府出资引导企业建实验室、购买研发设备,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试点”……为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推动更多成果从“实验室”走向“车间”,我省正探索建立有利于成果转化的国有资产估值和分类管理等机制,试点科技成果所有权确权和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管理,推动中科大先研院等单位排除成果转化的障碍和方方面面的积弊,建立企业化、市场化管理的运行机制,搭建成果转化的桥梁。而营改增、出口免抵退税、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也有力支持了我省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以更大的力度完善人才政策,在人才引进、使用、激励、评价、流动、服务等方面,制定更多针对性强、影响力大的特殊支持政策。对引进国际、国内顶尖人才和特殊需要人才,现行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或按照常规程序不能满足快速引进需要的,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特殊政策,实现精确引进。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安徽将砥砺前行、永不停息,依托自主创新的强大动力,继续演绎令世人惊叹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