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屏障东南,襟带江淮。 ”素有皖东南门户之称的宣城市,是我省唯一同时与江苏、浙江毗邻的省辖市。
改革开放以来,宣城冲破观念藩篱,勇立时代潮头,坚持“东向发展”战略不动摇,坚定不移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实现了企业从蜗居山沟小打小闹到上市翱翔跨国并购,产业从小而散到大而强的华丽蝶变,一跃成为我省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从“小三线”发源到“主板”挂牌
——民营企业接连上市,构筑资本市场“宣城板块”
秋高气爽,位于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鼎工业园里,厂房林立,车来人往,一派火热的生产场面。
“这是汽车谐振块生产设备,能在高温环境下降低振幅峰值,达到抗震降噪的目的。 ”在威固技术(安徽)有限公司生产线旁,总务部经理谢进自豪地向记者介绍产品。威固是欧洲抗震降噪技术方面的领军企业之一,2015年被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收购,2016年回宁国“反向投资”建厂,迅速引进、消化、吸收国外高端技术,打破了国外厂商对市场的长期垄断。
从一家只有几间平房、几把电烙铁的乡镇作坊发展成为旗下企业30余家、海外企业10余家、员工2万余人、资产超百亿元的现代化民营跨国企业集团,中鼎集团30多年的发展历程是宁国市从“小三线”起源、从乡镇企业发轫再到民营企业异军突起的见证。
“宁国民营企业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源自于‘小三线’带来的先进理念和创业精神。”宁国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上海市响应国家政策相继在宁国兴建了15家“小三线”企事业单位,职工及家属达3万人之众。
“小三线”撤退后,当地对其资产的利用改造,突破国有资产只能让国有企业经营的政策界限,“谁发展快,就把资产让给谁;谁干得好,就把经营权交给谁”成为乡镇企业勃兴的先声。
1979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35岁的夏鼎湖从无锡辗转宁国,接手濒临倒闭的乡镇企业宁国液压密封件厂,这位与鲁冠球、步鑫生等齐名的全国乡镇企业改革的榜样小试牛刀,连续打出一套“主营橡胶密封件,实行绩效工资”改革组合拳,企业很快起死回生。数九寒冬,夏鼎湖裹着军大衣坐三天三夜火车到东北,肩挑手扛几十公斤产品拜访客户。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改革开放以来,缺乏资源和交通优势的宁国市先后学习借鉴“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大办乡镇企业,推进企业改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早在1995年,当地乡镇企业产值就占工业总产值的71.5%。就在这一年,宁国跻身全国百强县,成为安徽唯一的全国百强县。
23年后的今天,宁国市拥有A股上市公司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6家,居全省县域首位。 “我市民营经济高速发展的40年,彰显了‘开放包容、敢为人先、艰苦创业’的宁国精神。 ”宁国市副市长马亮有感而发。
截至8月底,宣城市共有9家企业在A股上市、18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45家企业在省股交中心挂牌,初步形成多层次企业上市挂牌体系,构筑了资本市场“宣城板块”的“全民营阵容”。
从羡慕“山那边”到看好“山这边”
——集群式承接产业转移,力促县域经济快速崛起
1995年7月28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山这边,山那边……》的通讯。“山”是伍员山,其东西两侧分别是江苏溧阳市社渚镇洑家村和安徽郎溪县凌笪乡下吴村,文章反映的是两村“同饮一溪水、同砍一山柴”,发展差距却越来越大的故事。
23年后,“山这边”转变观念、奋力追赶,一改旧观。
驱车行驶在凌笪乡下吴村境内,一条宽阔的景观大道横贯全村,道路两侧绿树成荫。 “这条路是2008年修的,由下吴村直达溧阳天目湖景区。我们从这里 走出去,也把那些实力雄厚、愿意投资兴业的客商 请进来,带领群众共 同致富。”下吴村党总支书记蒋福金说。
郎溪县长期饱受水患困扰,乡镇企业屈指可数,经济发展滞后,一度成为皖东南经济洼地。
2004年底,该县把招商引资作为“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谋长远发展”的现实路径,积极筹划建设经济开发区。
2008年,由于城市发展,无锡市大批企业面临搬迁。
“机遇不容错过,郎溪转变思维模式,创新工作机制和招商方式,强力推进集群式承接产业转移,专门在经开区建设无锡工业园,创造了轰动一时的‘郎溪现象’。 ”郎溪县经信委主任张治国回忆说。
“我们是2012年7月搬过来的,这里政府服务高效,土地、用工等要素齐全,当时有近200家无锡企业抢着落地。 ”谈及当年无锡企业扎堆入驻郎溪的盛况,曾任郎溪无锡商会首任会长的凯灵日化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剑星记忆犹新。近10年来,无锡工业园共签约项目748个,协议内资458亿元、外资1.75亿美元。
如今郎溪、宁国、广德、宣州等地通过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民营经济持续壮大,县域经济快速崛起。在日前发布的“2018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报告”中,宁国市上榜“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居全省之冠;宣州区上榜“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此外,宁国市、广德县跻身“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行列。
从“我与长三角”到“我的长三角”
——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旭日东升,位于宣城市城区东部的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新塘羽绒产业园”迎来一缕晨光。杭州市萧山区新塘街道驻产业园联络办公室主任喻国强早早地来到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忙碌。
“最近忙着推进羽绒污泥的回收利用,这是初步提取的活性炭材料,还要进一步加工。 ”喻国强拿出一小包黑色颗粒,闻着没有丝毫异味。
致力于打造国内乃至世界最大的羽绒特色产业集聚地,杭州人喻国强已在宣城工作5年。
“我们创新‘园区共建’新模式,不仅两级政府共投基础设施建设,还成立了联合领导小组,入园企业只需提供企业设备清单,我们帮办所有的审批环节,让新塘羽绒企业在宣城快速生根发芽。”走在羽绒产业园内规模最大的安徽新桥羽绒有限公司厂区,找不到一根飘浮在空中的羽毛,禽类的异味全无。 4条全自动生产线开足马力,除尘、水洗到烘干、分毛各个环节,都看不到工人的身影。 “这是全国最先进的自动化羽绒加工生产线,可节约60%的人力成本。 ”公司总经理陈琨介绍说。
截至目前,新塘羽绒产业园已有5家企业建成投产,6家企业在建,10家企业12个项目即将开工建设,预计到2019年8月实现一期项目全面建成投产。
“开展园区共建,是推进全市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明智之举,有利于加快形成与长三角产业互补协调的发展格局。”宣城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市13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均与沪苏浙园区签订共建协议。
“以前习惯说‘我与长三角’,现在要共建‘我的长三角’! ”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宣城市迎来新机遇。今年6月1日,上海松江举行G60科创走廊第一次联席会议,宣城市正式成为G60科创走廊高端“俱乐部”成员。3个月后,宣城智谷众创空间有限公司总经理俞佺在家门口领到了由上海市松江区市场监管局核发的上海市宣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执照,这也是宣城市在全国率先发出的首张异地办理的营业执照,标志着G60科创走廊“一网通办”全面投入运行。 “以前宣城市民到上海办理营业执照,可能需要来回奔波半个月,现在不出门一键搞定。 ”
东方风来满眼春。改革开放以来,宣城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正是得益于始终坚持“东向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推进招商引资和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作为全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市,无论是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及规模以上民营企业个数,还是民营企业拥有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个数,宣城市都位于全省前列。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按照‘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的工作总要求,持续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努力打造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宣城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张敬波 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