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宣城8月20日消息(记者徐秋韵 通讯员罗烨)贫困就业路,一步一帮扶。今年以来,安徽宣城市人社局积极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扶贫政策,将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内容,全力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为贫困家庭毕业生开启一扇扇“就业之门”。
岗位安置“稳岗稳心”
“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工作,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我最骄傲的事!”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的宣城市宣州区寒亭镇建卡贫困户子女郝丹告诉记者,毕业后回到家乡发展,但因专业不对口,一直未能找到心仪的工作。宣州区寒亭镇人社所得知她的状况后,积极动员寒亭镇政府开发大学生就业见习岗位,不仅保障其基本工资待遇,还为其购买了人生意外险,建立了见习档案。如今,郝丹已正式成为寒亭镇人民政府的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她说,前路不再迷茫,未来信心满满。
“一个月能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公益性岗位帮我解决了生活最基本的问题,家里生活条件上都有很大提升。感谢人社部门给予我的就业帮助,我一定会踏踏实实地干好这份工作。”与郝丹一样,毕业于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贫困户子女童泽斌,也在宣城市鑫亚压力容器有限公司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上实现了就业。
今年以来,宣城市人社局加大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特别是未就业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全面就业到位,使有需求的其他贫困家庭毕业生全面帮扶到位,有就业意愿的都能实现就业或组织到就业准备活动中。指定专人负责,设立专门台帐,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就业意愿,对有见习需求的全员纳入见习安排,提供能够发挥其专长的见习岗位,增加就业竞争力。对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的高校毕业生,该市还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力度,服务期间还可享受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截止8月14日,全市通过就业见习、公益性岗位安置、企业招聘、岗位推送等累计帮扶第一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19人。
就业帮扶“再送一程”
“接到人社部门的电话,我还不敢置信,惊喜来得太突然!”8月13日,宣城市宣州区杨柳镇建卡贫困户子女张田玉,接到了宣州区人社局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陆晓燕打来的电话。通过电话,陆晓燕了解到张田玉已成功应聘中国移动宣城分公司,并告诉她人社部门还将为她持续提供职业指导、创业培训等服务。
“请问,你有没找到工作?还没工作啊,那你想在哪儿找工作?有什么意向呢?”这是宣城人社部门的工作人员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的对话。每天,他们要一一询问,再将答复填表。这个暑假,“拉网式”地摸排,摸遍了全市所有贫困家庭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不同情况,采取了一系列就业措施,对未就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高校毕业生进行“一对一”帮扶。对因个人原因暂不就业或没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做好思想工作和职业指导,并做好相关登记记录;对有就业意愿并愿意接受人社局帮扶的建档立卡毕业生,为其提供不少于3个工作岗位信息,并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力争使其就业;对多次推荐后未实现就业的毕业生,通过公益性岗位、就业见习岗位等兜底措施,确保其尽快实现就业。
技能脱贫“授之以渔”
“读技工院校,学专业技能,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余欢欢毕业于郎溪县技工学校幼教专业,她的家庭是郎溪县涛城镇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在政府部门和学校的关心和帮助下,她通过自己三年的努力,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在当地一所幼儿园从事幼教工作,现在每月能拿到近2000元的工资。“有幼教专业基础,入职后园区又给我安排了幼儿教育和保育、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内容的学习,帮助我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好地胜任工作。”余欢欢说,在这个岗位上,她把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不断在教学中积累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更好地为孩子们服务,更好地感恩社会,服务社会。
只有将“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才能真正帮助贫困毕业生及贫困家庭“脱贫”。
宣城市人社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脱贫攻坚目标,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进一步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工作力度,鼓励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技工教育,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开设绿色通道,优先落实中职资助政策。对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并开展新技工系统培养的技工院校,按每生每年5000元标准给予培养经费补助;对子女接受技工教育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按每生每年3000元标准给予补助,做到精准到人、发放到位。截止目前,全市技工院校共计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56人,发放技工院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各项资助资金15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