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建成投产(央广网发 詹照宇摄)
央广网福州8月24日消息(记者 龚雯) 乙烯等主体生产装置打通全流程,一次投料开车成功,产出合格产品……随着海峡两岸最大的石化产业合作项目——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于18日正式建成投产,位于福建省漳州市的古雷石化基地加速崛起,闽台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深化。
作为推动两岸石化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以建设生产高端化工产品为主,是全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古雷石化基地的龙头项目。2016年初,该项目由中国石化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和台资企业旭腾投资有限公司合资建设,同年11月成立福建古雷石化有限公司。
2017年12月,该项目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总投资278亿元,主要包括百万吨级乙烯、60万吨/年苯乙烯等9套化工装置,以及配套公用工程、码头泊位等,生产聚丙烯、乙二醇、苯乙烯等18种主产品。

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全景图(央广网发 詹照宇摄)
据介绍,该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超过260亿元,可实现年利税40亿元,将拉动上千亿元下游产业,优化国家炼化产业布局,对推动扩大两岸经贸往来、增进两岸同胞共同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生产出的上游石化产品,将与台湾中下游石化企业深度融合,这对探索海峡两岸石化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和深远的影响。”福建炼化公司总经理、古雷石化公司副董事长刘向东说。
目前,此项目二期工程正在加快推进,预计乙烯产能将提高至140万吨/年,产品总量将增加至420万吨/年,着力打造两岸石化产业深度合作的标杆。

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全景图(央广网发 詹照宇摄)
福建作为台胞主要祖籍地,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一直以来,福建在两岸经贸合作上迈在前沿。
上世纪80年代,首家台资企业“诏正水产”落户福建;1993年,知名台商李瑞河来到祖籍地福建漳州寻根谒祖,后投资兴业……台湾“百大企业”半数以上在闽投资,福建自贸区率先对台开放了金融、增值电信、医疗、旅游、人力资源、电子商务等50多个领域,闽台产业合作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
近年来,福建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进一步探索闽台产业融合发展新路,越来越多的台商选择来到福建创业投资,投资额持续增长。在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响、经济发展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台商来闽热度不减。
据统计,当前,福建有台资企业1.1万家,累计引进台资项目达2.1万个。今年上半年,福建省新设台资企业702户,同比增长24.9%,占大陆各省市新设台资企业数24%。
福建官方6月通报,迈入“十四五”,福建将从强化闽台经济合作、拓宽应通尽通路径、健全政策服务体系、增进祖地情感文化认同四方面,加快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