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平9月7日消息(记者 寒温) 下梅,福建省武夷山下的一个小村,位于武夷山风景区以东4公里处,是武夷山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下梅村不大,不足千米的人工运河穿村而过,沿河两岸建有凉亭阑杆美人靠,古街、古井、古码头、古建筑、古民居、古集市,加上古风淳朴的民情风俗,造就了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
  清代康熙、乾隆年间,梅溪下游的下梅村曾是武夷山最为重要的茶市,盛极一时。同时,下梅村是著名的“万里茶路”的起点。
  “万里茶路”横跨亚欧大陆,被誉为“中俄茶叶之路”,是继丝绸之路后又一条国际商路,虽然其开辟时间比丝绸之路晚了千余年,但是其经济意义以及巨大的商品负载量,并不逊色于丝绸之路。17世纪,这条“万里茶路”被喻为联通中俄两国商贸友谊的“世纪动脉”。
  据载,最早来到武夷山贩茶的,是山西省榆次市车辋镇的常氏。晋商常氏与闽北隔万水千山,商业嗅觉却异常敏感。清康熙年间,以常氏为主的山西商帮看中了武夷茶的生意资源,把经商触角探往武夷山下梅的茶坊街市。据《崇安县志》载:“康熙十九年间,其时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盛时每日行筏三百艘,转运不绝。”由此可见当年以茶叶交易为中心的经贸活动在下梅十分活跃。
  1718年,晋商常家与邹氏达成协议,共同经营“万里茶路”北线(武夷山茶运往蒙古及俄罗斯)。邹氏与常氏共同出资在下梅的芦下巷景隆宅、新街巷、罗厝坊设立了茶号,雇请当地茶工,还将散茶精制加工成红茶、乌龙茶、砖茶。每年茶期,在下梅制作并精制后的茶叶通过梅溪水路汇运至赤石渡口,经双方共同验押后,雇用当地工匠达千余人,用车马运至江西河口(沿山县)。再由船帮改为水运至汉口,达襄樊,转唐河,北上至河南社旗镇,而后用马帮驮运北上,经洛阳,过黄河,越太行,经晋城、长治,出祁县子洪口,于鲁村换畜力大车北上,经太原、大同,至张家口、归化,再换骆驼至库伦、恰克图。
  下梅邹姓,原是古村第一大姓,下梅现有人口500多户,其中邹姓超过半数。邹氏一族原籍江西南丰,清代顺治年间移居下梅,经历了几代人的艰苦创业,邹氏才发展为闽北有名的商贾。
  地方史料记载,下梅邹氏与晋商合作每年获利百余万两银子,取得成功后,建豪宅七十余座,修当溪建码头,立家祠设文昌阁,大兴土木,传教化,重教育。邹氏家祠是下梅村标志性古建筑,也是武夷山境内保存得最完善的一座祠堂建筑。
  下梅邹氏与晋商精诚合作100多年,邹氏以经营茶叶发家致富,诚信经营是基础。晋商强烈的外贸意识、敢与洋人做生意的胆识,极大地鼓舞了邹氏。
  “万里茶路”全长达5150公里,随着茶叶生意向境外扩张,茶路不断延长,武夷山下梅邹氏与晋商常氏建立贸易伙伴关系之后,其过境从武夷山下梅至中俄边境的贸易城恰克图,约4500公里。与此同时,邹氏借福州、广州口岸开放之机,租用洋艘,将武夷茶贩运到东南亚各地,有的还销往欧洲,其南下贩茶的路程也有1000多公里。
  只是,鸦片战争后,由于当时清政府被迫开放五个通商口岸,武夷岩茶只要顺闽江而下就可出口。于是,武夷山的茶市中心从下梅转移到赤石,盛极一时的下梅渐渐走向衰落。伴随着“万里茶路”的衰落,恰克图的贸易开始减少,与此同时晋商这个群体也逐渐解体消失。
  如今,穿行在下梅村当溪两旁的骑楼边,当年的商店门楣、码头旧址尚在,然而时光飞逝、物是人非,原来整日舟楫往来的繁忙已落寞凄凉,就连游人也是人迹罕至。修建在骑楼边的美人靠至今风韵犹存,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除了几家经营茶叶的店铺,下梅村昔日的商业的氛围已荡然无存。映入眼帘的只有骑楼上迎风招展的衣服,以及桥头晾晒着的红菇、竹笋等林产品。
  导游龚小姐10年前从甘肃嫁入下梅村,在她屋外的稻田里,一畦畦水稻长势喜人。屋内,水汽氤氲、茶香四溢,她的先生正在将肉桂、水仙等茶叶包好,再装入快递袋,等待发往全国各地。由于游客少,作为导游的她喜欢邀请每一位游客到她家中去品茶——既是一种热情,也希望自家加工的茶叶可以得到游客的认可。
  ”来下梅村的人一年比一年少!“在下梅村一家茶业公司已从事5年制茶工艺的章伟直言不讳。为了增加销量,他在制茶之余开始直播带货,并与一些主播进行合作。
  站在下梅村刻有”晋商万里茶路起点“的巨石前,二百多年前人声鼎沸、舟楫往来的繁华景象似乎就在眼前。然而,这一切似乎又很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