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圳水库大坝两岸绿树环绕,呈现一派美丽生态画卷。许金珊 摄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在莆田东圳水库赏落日,放眼望去,层峦叠嶂、波光潋滟,美不胜收。水库坝头东圳精神教育基地文化广场上,夕阳余晖洒在思源亭上,时刻提醒后人谨记饮水思源,不忘60多年前为建水库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前辈。
东圳水库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松峰村、木兰溪支流延寿溪的中游,是一座大Ⅱ型水库,被称为莆田人民的“大水缸”。一座水库,凝结着无数干群的血汗,留下了“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东圳精神,绘就“人水和谐”的生态新图景。
万人协作 斗志昂扬
据记载,1952年到1956年的4年内,莆田南北洋就遭遇4次旱灾、8次水灾,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为了更好地蓄水防洪、保障供水,解决旱涝灾害,1956年秋,通过初步勘测,当时的莆田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木兰溪支流延寿溪中游兴建东圳水库。
同年,相关方案得到水利部的支持,作为福建省重点水利工程得到立项审批,由福建省水电设计院完成勘测设计。1957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莆田东圳水库列入1958年施工计划,成为当时福建省的第一大水利工程。
1958年4月,莆田东圳水库指挥部成立,集结了莆田13个人民公社,组建13支民兵团,在库内、库外、坝头、溢洪道和输水涵洞5个工区同时分工“作战”。资料显示,每天在工地上劳动的民工多达2万人,最高峰有10万多人。
“当时条件非常艰苦,吃地瓜干,住临时搭盖的草棚,雨天还漏风漏雨。”曾任东圳水库广播员的林西庚回忆道,那时,工地上数万名干群顶风冒雨,每天早出晚回,突击时通宵达旦,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热情很高。
在当年物资条件极其匮乏的情况下,建库民工肩挑土石,人力打夯。工地还掀起工具改造热潮,大家自造独轮车、胶轮车、土火车、木龙门架等运输和吊装器械,十几支民兵团你追我赶,斗志昂扬。
不畏困难 精益求精
在当时,要建成一个水库谈何容易。
时任东圳水库库区工区副主任的闵庆昌,负责坝头物料运输工作。“那时候物资很匮乏,没有船,县里就从公社筹集来50多条木船,还临时搭建了修船厂。”闵庆昌说,为了保证夜间航行安全,工区想出了空船挂马灯的方法,避免其与相向而来的运载船相撞,可见当时工程量之大。
“那时候民工们缺柴少锅,带着一点粮食一干就是一天。”当年参与建库的陈士墉说。尽管条件艰苦,工地上却出现了只有歇人、没有歇工具的热火朝天场面。
在施工条件简陋的情况下,指挥部提出“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土法上马、因陋就简”的口号。当时的水库坝头工地总工程师高宝善,抽调技术员驻扎在工地,每天在坝头检查工程质量,做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随着库区建设的推进,库区移民也拉开了序幕。常太镇人民踊跃支持东圳水库建设,2666户13382人仅用2个月就主动迁移完毕。
10万人的忘我奋斗,1万多移民的离家舍业,终换来1959年12月16日东圳水库主体工程提前105天全部完成。长360米,高58米,顶宽8米,总库容4.35亿立方米的水库大坝,像一座巨大的屏障,横亘在天马、地龙两山峡谷之间。至此,前后持续22个月的东圳水库工程胜利竣工。1960年8月,东圳水库首次蓄水成功。
圳湖映碧 传承精神
东圳水库建成后,上汇千岛万顷碧波,下引89公里总干渠和24条支渠,辐射1461条分、斗、毛渠,满足灌区47.5万亩用水,受益人口达153.7万人。如今,东圳水库已成为发挥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生态等综合效益的大宝库。
为弘扬、传承东圳精神,以建设“精神家园、人文景观、生态休闲”的多层级水情教育基地为目标,当地在东圳水库坝区内建设了东圳精神教育基地。
进入基地的东圳精神厅,落地弧幕里播放着建库纪录片,再现当年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展厅仿建了一处草房工棚,展示当年民工使用的锄头、铁锹、燃油灯、手电筒等劳动工具和装备,墙上挂满了当年民工们手挑肩扛、战天斗地的现场图像。此外,通过展示“一批水利工程新面貌、东圳水库沙盘及建设美丽莆田战略”,展现当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久久为功,接力奋斗。
走出展厅,在东圳精神教育基地群雕前,耳边仿佛还能听到大坝上建设者此起彼伏的号子声,那是一幅干群凝心聚力、艰苦奋斗的动人画卷。
截至目前,东圳精神教育基地已接待261批次9541人,散客9725人。来东圳水库参加主题研学的团体越来越多,在绿水青山间,东圳水库的红色教育作用正在显现。
讲述
保护好水源守护好家园
讲述人:杨国腾 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长基村村民
我叫杨国腾,今年66岁,是一名退休教师。1958年,我跟随父母从东圳水库库区移民到水库上的常太镇长基村,住进了长基集体厝直到现在。
当年移民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集体厝是用库底老家拆下来的木头建的,村里只有一条沙土路,吃水得去井里挑。村里有条溪叫漳龙溪,附近有个古渡口,要去莆田,得乘坐小木船、汽船到东圳水库坝头,再从坝头乘船过去。
以前还想着有一天能从山里搬出去,但现在不一样了,这里变得像画一样美了。
村里的变化源自东圳水库生态环境治理。漳龙溪水连着东圳水库,是东圳水库的主要入库河段,后来被纳入东圳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2014年,东圳水库启动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对全流域开展保护,漳龙溪生态整治工程随之开始。村里启动了入库溪流整治、退果还林、库滨带生态保护、污水一体化处理等工程,村庄的变化更大了。
为了保护水库水环境,村民之前种的枇杷树都退果还林了,村里铺设了生活污水收集管道,户户安装了净化池。如今,村里道路硬化、村庄净化、环境美化。我和父母、老伴一家四口住的集体厝经过几次修缮,条件改善了很多。屋前的休闲广场配了很多设施,可以健身、下棋。尤其是不远处的水系生态公园,建起了生态塘、休闲农业园、观光林、湿地观赏栈道,美景尽在眼前。我和家人每天都去步道上走一走,觉得能住在这,是有福气的。
住在集体厝里,我见证了库区环境越来越好,生活也越来越舒服。几十年下来,我有个最大的感受,那就是保护好水源,才是守护好了家园。
红色传承
科学管理 水库迎“升级”
数据显示,莆田今年1—6月份流域总来水6653.1万立方米,同比减少26.1%。在气候水文年景偏差的条件下,莆田城乡供水总体平稳,被誉为莆田人民“大水缸”的东圳水库除了保障日常生活供给,还有多余的水供给涵江、西天尾等地。
莆田“不渴”的背后,除了“库存”足,还有赖于近年来探索形成的一套科学化、规范化的调度规程。“去年,根据水库的来水量,管理局启动枯水年限制供水方案,根据调度规程降低一些不必要的用水,全力保障城镇供水。”东圳水库管理局工程师张建新告诉记者,与东圳水库同时期开始修建的干渠道,下延8个渠道所,覆盖89公里灌区。从2008年开始,各渠道所相继开展渠道防渗工程建设以提升水源利用率,修复后的灌区渠道年可节约水源5800万吨。
滴水见真章。东圳水库建成61年来,水库的主要功能从最初的灌溉转变为灌溉、供水、防洪、工业生态用水等。近年来,东圳水库相继实施分层取水工程,根据水库水质分层情况综合调度水源,有效保障市民饮水安全;开展大坝渗漏观测工程,并对输水系统进行了除险加固,增加防洪库容约6000万立方米,大大提高了水库调洪能力,减轻了下游城区防洪压力,改善了水库的供水水质。同时,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厚植生态绿土,提升水源地水体涵养能力。
为建设更安全、更高效的用水枢纽,东圳水库还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水安全管理平台,优化水库调度,迎来了科技管水、科技护水的全新升级。
随着2018年11月莆田出台第一个地方性水源保护条例《莆田市东圳库区水环境保护条例》,东圳水库“生态保护、生态治理、生态修复、生态法治”四道防线全面建立,“大坝安全、水质优良、生态优美”的目标逐步实现。
记者手记
让东圳精神不断延续和发展
60多年前,数万名干部群众肩挑土石,斗志昂扬,仅用22个月,就将东圳水库建成。如今,集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生态等重要功能于一体的东圳水库,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莆田大地。它不仅是滋养莆田的生命之源,也流淌出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东圳精神。
追源溯流忆往昔,传承精神在今朝。在新的奋斗起点上,我们更要传承东圳精神,以水利发展为抓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行水源地全方位立体化管控和保护机制,不断加强现代化管理水平,让水库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好地造福于民。
如今,东圳精神教育基地已成为国家水情教育基地、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莆田借力并挖掘东圳水库“红+绿”两张牌,传承东圳精神,保护绿水青山,不断推进绿色发展,倡导全面节水爱水,让东圳精神不断延续和发展,成为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记者 林爱玲 通讯员 何少钦 易振环 林国富)
学生们在基地接受东圳精神熏陶。许武 摄
庄边镇黄龙村连排移民集体厝经过数次修缮,成为美丽乡村里的一道风景线。卢德山 摄
东圳精神教育基地广场的铜雕,展现了当年水库建设场景。何少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