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方炳桂接受记者采访,谈福州民俗文化
昨日20时16分,福州著名民俗专家方炳桂在家中辞世,享年86岁。老先生从事民间文化研究50多年,曾表示愿意工作到最后一刻,昨天,他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他辞世的消息一经微信传出,许多人惋惜地说,那个满嘴虾油味、擅讲民俗故事的老爷爷再也回不来了。
猝然倒在工作场所
昨日上午,方炳桂受邀到福州大饭店参加纪念福州市获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0周年座谈会。一名参加会议的人士透露,当时老先生发言结束5分钟,就显得很不舒服,但他很敬业,未提前离场,而是认真聆听其他嘉宾发言。没过多久,他突然捂着胸口,发出呻吟,往后一倒靠在椅子上。
“我们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医护人员很快到场急救。”这名与会人士说,当时老先生情况非常危险,经急救才恢复了一点生命体征,接着就被送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福州晚报记者很快闻讯前往该医院急诊科,他的亲朋好友也陆续赶到,为他祈福。“情况很不好,心率非常低,有衰竭迹象,全身不时抽搐,人已无意识,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他的家属告诉记者,近年来老先生身体一直不好,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病缠身,曾接受过心脏“搭桥”手术,前段时间在医院接受输液治疗。为了参加昨天的座谈会,他调整了输液时间,本打算下午再去医院,不料发生意外。
“我们都劝他,身体不好就少参加一些活动,但他就是闲不下来。”老先生的一名朋友说,他给自己的印象就是“太拼了”。
昨日14时许,医护人员痛心地告知家属,老先生基本已无康复希望。家属紧急商议,决定将老先生接回家,让他在自己最熟悉的地方走完人生最后一程。15时30分许,老先生被送出抢救室。20时16分,噩耗传来,老先生在家中逝世。消息一传出,不少人表示,老先生是福州“民俗活字典”,他的离去太可惜了。
2012年9月,本报专访方炳桂老人谈福州小吃。记者 叶诚 摄
与晚报结下不解情缘
方炳桂与福州晚报结下了不解情缘,他曾多次接受本报记者采访。1998年,方炳桂在《福州晚报》副刊开辟专栏《故事画廊》,在长达三年半的时间里,为该专栏撰写福州俗语故事。他的《郑唐传》《闽海魂》《乌龙江传奇》等根据民间故事改写的长篇故事,也相继在晚报以专栏形式连载。他因此家喻户晓,深受福州读者的喜欢与认可。方老先生共有13本专著在晚报刊登。
《福州晚报》创刊25周年纪念日之际,方老先生曾寄来感谢信,写道:“没有晚报的鼓励和器重,就没有我的创作信心和劲头,也没有我今天的成绩。我的成就历程正好与晚报创刊同龄,这不是一般的巧合,而是晚报带我走上了民俗研究之路的见证。”
本报记者綦芬回忆,方老先生2000年主编《福州老街》一书时,选用了她刊发在晚报上的一篇关于老天华乐器的文章。老先生亲自将样书送给她,并附上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老天华》一文已录入本书,现送上样书一本,稿费待发。”这张字条她至今还保留着。
前几年,方老先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自己年事已高不适合奔波劳碌,但他愿意为福州民俗文化的研究传承不遗余力、工作到最后一刻。如今,他的确做到了。(记者 徐强/文 记者 叶诚 陈建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