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资源禀赋得天独厚。

近年来,福建走特色路、打特色牌,发展茶叶、蔬菜、水果、水产、食用菌等十大乡村特色产业,已走出一条独具福建特色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为了讲好福建产业富民故事,传播八闽乡村振兴声音,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福建总站与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下,央广网福建频道经过两个月的实地调研采访,从11月16日起推出“乡村振兴看福建|特色小镇的产业富民故事”系列报道。

大樟溪从重峦叠嶂的大山深处飘然而来,孕育了钟灵毓秀的嵩口古镇,这是一个梦境般遥远而真实的古老村落——气势恢宏的古民居、印满苍苔的古码头,无不传递着嵩口昔日的繁华和富庶,诉说着千年古镇的风雨沧桑。

嵩口,隶属于福州市永泰县,位于福建省中部,三面环山,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造就了一方丰饶的物产——芙蓉李。

永泰芙蓉李,有着700年的栽培历史。永泰是全国最大的“芙蓉李”产地,嵩口镇则是永泰最大、最优质的产区。每年6-7月,青中带红、个头饱满的芙蓉李挂满枝头,漫山遍野,景色瑰丽壮观。

嵩口镇古民居(央广网发 嵩口镇人民政府供图)

家庭农场里的“四季果园”

嵩口作为“李果大镇”,李果产业的发展与乡村振兴紧密相连,已成为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重要支撑。

灯架山家庭农场位于嵩口镇东坡村,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种植、养殖、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农场占地面积570亩,其中芙蓉李、猕猴桃、油茶、柑桔、百香果种植面积达350亩。

走进灯架山家庭农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李树,虽不是李果成熟的季节,但农场内的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淡淡的果香。走在农场新建的水泥路,道路两侧不时会看到高挂枝头的黄金百香果,以及猕猴桃、柠檬等各类水果。

“目前农场里的李树种的时间比较短,以后会通过疏果等科学管护办法,让每棵树的产果量控制在80—100斤,这样就能在保证产量的同时也能保证李果质量。”灯架山家庭农场负责人刘治先说,“随着树龄的逐渐增长,李子口感会越来越好,收成也会越来越好。”

刘治先有着多年经营农资的经历,相比嵩口镇大多数的芙蓉李种植户,他堪称果树种植方面的专家。

目前,东坡村80%的种植户都在种植永泰本地的芙蓉李品种,为了最大程度保证果子的品质,灯架山农场采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施用有机肥、人工除草等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让产出的果子原生态、水分足、甜度高。

灯架山家庭农场刘治先堪称果树种植方面的专家(央广网记者 罗晓英摄)

“我们都是用物理防虫,这个架子是刚搭的,后面还会盖上防虫的网,为了不影响果树生长期间对日照的需求,一般会在李果成熟期期间使用一个月左右,果子一旦被果蝇叮咬,这个果子就坏掉了。”刘治先手指搭好的防虫网架子向央广网记者介绍。

让刘治先颇为自豪的是,通过几年来的科学种植,灯架山农场鲜食果的经济价值非常明显,每斤芙蓉李可以卖到8-10元,而普通农民采用传统管护方式种植的鲜食果每斤只能卖几毛钱。与此同时,灯架山农场还引进了新品种——福红李。

立足嵩口古镇的文旅资源优势,灯架山农场下一步将以休闲农业为主,打造“四季果园”,采取体验式采摘的模式,让游客既可体验采摘乐趣,同时也能吃到最新鲜的应季水果。

与灯架山家庭农场一样,在山的另一侧,佛手松家庭农场的陈益财也开始了休闲观光农业的新布局。

形态饱满、晶莹剔透的芙蓉李高挂枝头(央广网发)

电商很近,人才很远

嵩口镇李果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年产量近2万吨。除了鲜果的酸甜可口,芙蓉李经过“选果、摇青、摊晒、腌渍、焙李”等工序精细加工,摇身一变又成为颇受欢迎的休闲食品——芙蓉李干。

永泰芙蓉李干,色泽丰润,口味独特,在国内及东南亚一带久负盛名,深受海内外顾客青睐。

谈起从事李干加工的源起,已从事蜜饯制作25年的林立忠直言,当初就是看到芙蓉李种植户成片成片的李果卖不上价格都烂到了树上,令人心痛,所以才辞掉供销社的工作,转头创办了三丰农产品精制厂。

嵩口镇芙蓉李种植户自制李干(央广网发)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三丰农产品精制厂的产品已远销全国各地,成为当地最大的李干加工企业。即便如此,林立忠还是有些遗憾,因为自己企业的产能依然难以解决嵩口镇每年芙蓉李采摘季庞大的库存量。

为了帮助父亲扩大李干的销量,95年出生的林志卿今年从外地回乡,当起了三丰农产品的电商主管。开直播、发物流,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现在日销售额大概在2-3万左右,预计年销售额可以实现接近1000万,目前电商的收入占整个工厂收入的10%左右。未来的话,更希望能够达到一个自产自销的一个情况。” 林志卿表示。

作为刚刚试水电商行业的新人,林志卿的电商路并非一帆风顺。因电商行业的特殊性,团队需要吸纳更多的年轻人加入,但当地的年轻人更愿意去大城市发展,很少有愿意留在县城或者镇上就业的,因此在招聘方面成了一大难题。

他希望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有更多年轻人能返乡创业,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大舞台施展才华,助力农业产业的发展。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走进嵩口古镇,横街和直街商铺林立,在这里有古镇民俗博物馆,展示着古镇的历史,可以看到传统的线面制作过程,买到古镇的手工艺品和美食。而被称为网红路的鹤型路,在全国古镇独一无二,按照鹤脖子的形状设计,全长150米,路面中间为土层,象征着鹤的食道,两侧及墙基为大小一样的鹅卵石砌成,寓意鹤吃的米。

嵩口镇网红打卡点——鹤形路(央广网发 嵩口镇政府供图)

嵩口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古有“小荆州”之称,缔造了众多人文景观,是宋代著名词人张元干的故乡,也是福州市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桃花争红色空深,李花浅白开自好……每年三月,雪白的李花将嵩口镇装点的如诗如画,“李花十里纵长围”成为一场远近闻名的视觉盛宴。

近年来,嵩口镇以李果为媒,探索出了一条“农业+旅游”的产业融合发展道路,推出了嵩口古镇“畅游李乡”主题旅游产品,引领休闲农业转型升级,每年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成为特色乡村旅游的领跑者。

2019年,永泰以福建省第一的成绩获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庄寨建筑群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永泰县拥有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数量均位居全省第一。

游客体验芙蓉李采摘乐趣(央广网发 永泰县嵩口镇政府供图)

“近年来,嵩口依托‘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李果之乡’的优势,抓住被列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契机,积极融入永泰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探索‘农文旅’结合发展新模式,通过整合自然资源和古镇文化,致力于打造极具古镇特色的研学基地,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嵩口镇乡村振兴的主要引擎。”永泰县嵩口镇党委书记连萍表示。(央广网记者 罗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