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生 底蕴深厚 门类齐全的 大理白族音乐
杨红斌
白族的民歌
白族民歌的演唱代代相传,逐步形成了一种风俗,每逢“石宝山歌会”“三月三歌会”“本主节”“三月街”“栽秧会”“绕三灵”“观音会”“渔塘会”“葛根会”“蝴蝶会”“莲池会”“耍海会”“花子会”以及众多的民俗活动都有对唱、独唱、合唱等形式的民歌演唱。
在白族民间流传着大量的民间歌曲,有“白族调”“白族小调”“对口山歌”“本子曲”“风俗歌”“青姑娘调”“哄娃娃调”“儿歌”“汉调”“咏物歌”“祭祀调”“丧葬调”等,也有各种体裁、形式的叙事歌曲以及大量诙谐幽默的“反意歌”(即正话反说的歌曲),从中可体现出白族人民开朗活泼、乐观自信的民族性格。所唱的民歌一般用三弦、唢呐、笛子或树叶伴奏,有的是民间流传的抒情短诗,还有许多是即兴发挥,随口现编演唱的歌词,但它非常讲究格律和声调的押韵,用白语演唱,生活气息浓厚。在对歌的过程中,如一方没有按格律演唱或演唱时声调不押韵就算唱输了。
大理的白族民歌从音乐风格上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鲜明地保持着白族民间传统音乐特色的民歌,如“大理白族调”“剑山白族调”“洱源西山白族调”“鹤庆白族调”“云龙白族调”以及“祥云(禾甸)、宾川(乔甸)的白族调”等。二是在和其他民族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民间音乐元素而产生的具有两个民族音乐特点的民歌,如“剑川东山调”等,就融合了邻近鹤庆白族的山歌音调,并成为这一地区白族及其他民族所共有的民歌。而“山后曲”则因和普米族相接近,因此,在白族民间音乐语言的基础上,又融入了普米族的民间音乐元素,两者相互交融,形成了另外一种风格的民歌。三是由于白族与汉族长期相处,汉族的有些民歌在白族人民中也广为流传,如大理、邓川一带的汉调(汉族山歌、汉族小调)“滴泪坡”“相思调”“十二属调”等。
1.白族调:在白族民歌中,白族调是白族民间最为普及最受白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演唱艺术,几乎男女老少都会唱,即便唱不出口的人也会背上几首歌词。山区或半山区的白族人,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时,也常通过教唱白族调来进行。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风格的“白族调”,这类民歌旋律优美,演唱内容丰富,多在山野、田间演唱,既可伴随栽秧、砍柴、放牧等生产活动,也可用于男女相互表达爱情,节奏自由、旋律悠长,有着浓郁的山野风味,有山歌类民歌的特点。
2.白族山歌:白族的山歌白语称“白儿枯”,意为白曲,是各年龄层次的男女在野外或节日以及庙会等各种场合对唱的一种白族山歌,一般用三弦伴奏、大嗓演唱,因地域和支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除这种民族特征较强的山歌外,各地白族中也有一些融合其他民族音乐成分的山歌调,如邓川汉调、大理汉调、甸南调等,音乐形式、特征和风格等都与“白儿枯”有别,常用唢呐、竹笛或月琴伴奏。
3.白族小调:白族小调与白族调不同,主要区别在谈情说爱的内容较少,因此,它可以在山野、田园甚至家中任何地方演唱。还有一些受汉族民歌影响较大的白族小调,类似于汉族小调,这些白族小调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主要流传于大理、剑川、鹤庆、云龙及祥云等地,有用白语演唱的,也有用汉语演唱的。白族小调的旋律十分丰富,有的委婉动听、优雅悦耳,有的高亢悠扬,而有的又如泣如诉。白族小调的歌词内容想象力丰富,感人肺腑,可表现欢乐、激动、悲伤、离别、思念、抗争等各种复杂的内心情感。
4.汉调:在白族民歌中,除了用白语演唱的调子外,还有用汉语演唱的小调,白族因接受汉文化较早,所以在白族民歌中有许多白族化了的汉族民歌,白族人民将它称为“汉调”。属于有一定白族特色的汉族民歌,汉调的伴奏乐器有小锁呐、小三弦等。
5.白族的儿歌:在白族民歌中还有一种歌词语言生动、旋律简练优美的儿歌,如:哄娃娃调《小宝宝》《我的孩子真乖呀》;儿歌《阿滇滇》《游戏歌》等,也都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6.白族的祭祀歌:白族的祭祀歌种类较为丰富,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祭祀活动就有什么样的祭祀歌,它的旋律古朴委婉,如泣如诉。如:哭丧调《阿波阿嬷离我去》、挽歌《紫竹林里白鹦哥》、悼亡人《母亲四月得病到七月》、神调《三塔寺上金鸡栖》等。
7.白族的叙事歌:在白族民间还流传着几种叙事性的民歌,它们以音乐演唱的形式来讲述各种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歌颂英雄人物。如《创世纪》《青姑娘》等。
8.白族的打歌调:《打歌调》是在打歌时演唱的一种曲调,白族的《打歌调》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流行于山区。主要流传在大理剑川的东山和洱源的西山,用白语演唱。《打歌调》虽然在“打歌”这一特定的歌舞活动中演唱,但有时《打歌调》的演唱者却只歌不舞,比如唱青姑娘调:《青姑娘呀阿姐姐》等。
9.白族民歌的歌词结构:白族民歌的歌词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生动活泼,白族民歌的歌词结构与传统歌词的固定模式不同,它有着较严格的句式和格律,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白族民歌的歌词已经形成了本民族所特有的诗歌格律,通称为“三七一五体”,即每节歌词以三个七字句和一个五字句构成。在白族民歌中,也有两段结构的歌词,旋律也由两个乐段组成,一般第二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重复。
白族的歌舞音乐
白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白族歌舞的历史源远流长,古代的白族先民就已创造出了音乐舞蹈相结合的“踏歌”以及诗、歌、舞“三位一体”的原始歌舞“蹈歌”,南诏王异牟寻在唐代就曾将当地的大型乐舞“南诏奉圣乐”敬献给唐朝皇帝,南诏有名的《狮子舞》也在这一时期传入中原。
白族的民间歌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按活动的性质可分为祭祀性和娱乐性两大类。祭祀性舞蹈有巫舞、围棺舞等;娱乐性舞蹈有八角鼓舞、霸王鞭舞、打歌等,一般是在“三月街”“绕三灵”“本主节”等民俗节日活动中表演,音乐都较为欢快热烈。保留至今的白族歌舞有洱源凤羽的“田家乐”、剑川的祭祀舞、云龙“耳子歌”、洱源西山打歌、剑川东山打歌等。
白族的乐器及器乐
白族的民间乐器种类较多,表现力非常丰富,笙管笛箫、胡琴古筝,应有尽有,其中乐器结构和演奏风格最为独特的是吹管乐器唢呐和弹拨乐器三弦。此外,还有别具特色的打击乐器八角鼓(又称“金钱鼓”)。白族的民间器乐曲主要有三弦曲、唢呐曲、白族吹打乐、洞经音乐等,还有古曲和竹笛、口簧、木叶等演奏的乐曲。在白族地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是龙头三弦和唢呐及其曲牌音乐。
白族三弦有大、中、小三种,它的结构与汉族的三弦区别不大,但其音质和演奏方法、演奏技巧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大三弦的音质较为浑厚,主要用于白族民间曲艺“大本曲”的伴奏,常演奏的乐曲有《大摆三台》《小摆三台》等;中三弦(也称龙头三弦)的形制奇特,一般由民间木雕工匠用较坚硬的上等木材精心制作而成。龙头三弦的音色圆润、深沉,穿透力强,音量较大,善于表达人们内心细腻的思想感情。一般采用“二指演奏法”,演奏时主要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弦,左手演奏技巧有滑音、揉音、打音及大幅度的滑揉等技巧;右手演奏技巧有弹挑、滚轮和扫弦等技巧,它是白族民歌和说唱的主要伴奏乐器,同时又是独奏乐器。较著名的独奏曲有《剑川调》《凤羽白族调》《甸北田埂调》等。小三弦的体积较小,音色明亮而妙柔和,演奏技巧丰富,表现力强,演奏时多用揉弦、滑音、波音等技巧,代表曲目有《滴滴调》《埂子调》等。
白族唢呐与汉族唢呐的构造不同,它的正面有七个音孔,而背面没孔,演奏时常采用“借音”的吹奏方法。白族唢呐的哨片与汉族唢呐的哨片也不同,一般较短而且较坚硬,白族唢呐的音色具有明亮、粗犷、强烈的独特风格,它的高音清脆,低音浑厚,音域较宽,表现力很丰富。在民间流传的白族唢呐曲牌非常丰富,流传至今的唢呐曲牌有上百首。有表现欢乐、喜庆的,也有表现祭祀、哀伤等各种情调的曲牌,不同的曲牌有着不同的情绪,在唢呐曲的旋律进行中,常出现四度以上的音程跳进,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
白族吹打乐是白族地区特有的一种音乐形式,在云南各民族的吹打乐中独树一帜,所用的乐器有白族大唢呐、小唢呐、过山号以及锣、鼓、钹等。在白族人民的生活中,凡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耍龙舞狮、庙会、赛龙舟等都要演奏吹打乐。白族的吹打乐有单吹单打、双吹双打和鼓吹乐几种。单吹单打的编制一般为鼓、锣、钹、唢呐各一件组合而成;双吹双打的乐队编制为鼓、小锣、大锣、大钹各一件,唢呐两支;演奏的音乐一般为欢快热烈的情绪。
白族的曲艺音乐
“大本曲”又名“本子曲”,是白族的曲艺音乐。主要流传在大理的海东、挖色、双廊、邓川、周城等白族地区。“大本曲”历史悠久,曲目、内容丰富,现存最早的“大本曲”抄本抄于清光绪年间。明清时开始有“吹吹腔”“大本曲剧本”和“唱本”,它是白族特有的演唱长篇故事的民间说唱曲艺,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白族说唱音乐代表,演唱内容多取材于白族的民间神话、民间故事、各种传说以及汉族的文学作品,如《白王的故事》等。演唱形式为一人演唱,一人用三弦伴奏。“大本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种流派与唱腔,有着众多的曲牌,按传统的说法,有“三腔”“九板”“十八调”。“三腔”指的是三个艺术流派:流传于大理古城城南的称为“南腔”,流派艺人代表杨汉;流传于大理古城城北的称为“北腔”,流派艺人代表黑明星;流传于洱海东岸的称为“海东腔”,流派艺人代表李明璋。“九板”指的是演唱大本曲的九个曲牌,是大本曲的基本唱腔。南腔婉转、轻柔,北腔高亢、粗犷,海东腔平直、流畅。
白族的戏曲音乐
1.“吹吹腔”:是白族的戏曲音乐,俗名“板凳戏”。是白族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它是在早期“大本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艺术。“吹吹腔”也有不同的流派,大理以南的“吹吹腔”称为南派,以北的称为北派,两个流派的风格各有特色,主要以唢呐和打击乐伴奏,“吹吹腔”的音乐属于联曲体曲式。
剧目有:大理吹吹腔戏《杜朝选》唱段《滚一道来变一样》、洱源邓川吹吹腔戏《黄河摆渡》唱段《大队人马出长安》、剑川吹吹腔戏《柳英晒鞋》唱段《适才小姐把令降》、鹤庆吹吹腔戏《木兰从军》唱段《木兰纺织在机房》、云龙吹吹腔戏《火烧磨房》唱段《昨晚一夜我睡不着》等。
2.白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大本曲”和“吹吹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型民族剧种。“吹吹腔”是白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唱腔有三十多种,唱词仍然采用“三七一五”的民歌格式,表演以歌舞相结合,唢呐锣鼓伴奏;音乐具有高亢激越、欢快热烈的特色。1962年大理州白剧团正式成立,白剧艺术家曾先后以现实生活和白族民间传说为题材改编、创作了《阿盖公主》《望夫云》《红色三弦》等一大批新剧目,深受各族人民喜爱,多次获得国家文化部门的奖励。
白族的宗教音乐
大理自古有“妙香古国”之称,白族的宗教活动一直就很活跃。与宗教或宗教信仰活动有关的音乐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曲目丰富。白族的宗教音乐包括:与佛教信仰有关的“佛教音乐”、与道教信仰有关的“洞经音乐”,还有斋奶(女佛教徒)唱的“拜佛调”“念经调”,巫师祭祀时唱的“祭祀调”“跳神调”以及“原始宗教音乐”等。
总之,大理白族的音乐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内容丰富、风格各异,表现形式多样,是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
作者系大理州音乐家协会主席、大理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编辑:刘敬敏
关键词: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