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世界”里,歌声能传多远?
“小世界”里,歌声能传多远?
新华社新华原音传媒、原音网总经理 王轲
作家王小波如果活到现在,也许晚上能睡个安稳觉了——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一篇文章中,他曾痛苦地提及隔壁邻居彻夜大唱卡拉OK,害得他“躺在床上听到OK之声,一面把脑袋往被窝里扎”。
人类的科技在那个时候,已把歌声从两道“圪梁梁”之间,压缩到了三寸长的话筒尖上,任凭我们自娱自乐。
但如果王小波活到现在,也可能失眠得更为严重:微博、微信、朋友圈、摇一摇、32个赞……不断升级的技术,把我们的精力和时间捆绑在巴掌大的一部手机里面。另一头,则连着最时髦的“云端”。
我们的世界变小了。正如“小世界”理论的创立者邓肯·J.瓦茨(Duncan J. Watts)所言,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小世界”里,通过手机你可以很快联系到另一个人,甚至可以“间接”联系到奥巴马,但是你和另一方之间几乎完全没有情感联系:我们处在一个日趋冷漠的、随机的网络社会中。
这与千百年来祖辈们积淀的社会是多么不同。他们曾依托相对稳固的部落社会、邻里社会,世守其业,对酒当歌;歌声是古老的媒介和工具,是凝聚并传递知识、血缘、爱情和友谊的DNA。大迁徙和商贸往来虽然催生了许多“变数”,但在时空尺度上还是缓慢而微不足道的。
如今,碎片化生活与遽变的社会,改变了我们的传承,也改变了文化的传播方式。曾经在我们的土壤、牧草和渔网上弥散的歌声,也在这个被缩小的世界中慢慢尘封、远去,或变异。
而当我们日益依赖现代传播技术的便利时,真正走心的歌声能传多远?最好的结果是,它们仍在乡野、酒吧、公园乃至自家的浴缸里传唱。它们也可能在某款最潮的音乐APP(移动客户端)、在某个草根微信公众号里、在虚拟“云端”的某组二进制代码里微微流淌。
它们也可能成为我们大脑的某段回忆。莫言说,一句“二呀嘛二郎山”瞬间把自己拉回到荒草甸子里、牛背上、用葱叶到井里盛水喝的童年时光。
莫言还讲过一个故事。那时他刚到军艺,上音乐欣赏课:“一个叫李德伦的人来用交响乐普及我们。我说老师你能对着录音机给我们比划几下子吗?他不高兴地说,我能指挥乐队,但不能指挥录音机。同学们都笑我浅薄,我一想也真是胡闹,怎么能让人家那么大一个指挥去指挥录音机呢?”(《声音带给我的》)
于是我想到,这些音符和歌声更可能在某种仪式化的传递过程中戛然而止,悲壮而略带黑色幽默。
编辑:刘敬敏
关键词: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