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内容
新戏画廊三
中广网 2009-11-30
    

 

 

“嫦娥一号”与广播剧《青春轨道》

 

2004年,我国探月工程启动,北航研究生、外号“小葱”的80后女孩何叶淙淙过五关斩六将,经过一连串面试、笔试,进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轨道室工作,从此,在这支平均年龄29岁的青春团队里,“小葱”经历了和同事“鼠标”、组长王晓月、“01”指挥员曹旭、总设计师萧老等人相互磨合、相互扶持的精彩故事,共同创造了我国航天飞行控制的奇迹,他们精确遥控着“嫦娥一号”卫星的飞行轨迹,嫦娥奔月的美妙身影,在浩瀚的宇宙中画出他们绚丽的青春轨道!

广播剧《青春轨道》跳出以往航天题材作品局限于高层科学家攻克技术难关的窠臼,以轻松活泼的格调,着重塑造了战斗在一线的、千千万万普通科技人员中年轻群体形象,通过这些年轻航天人的生活和工作细节,生动表现了“嫦娥一号”的升空历程,开掘出这一题材的时代内涵——我国的航天事业后继有人,前景光明!

该剧由镇海广播电视台录制。            

 

链接——

故事背景

20071024185分,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奔月”的远古神话终成现实,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嫦娥一号”卫星为中国航天事业树起了第三座里程碑。

据报道,嫦娥一号卫星领航人八成是‘70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党委书记张声远说:“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研团队是一支朝气蓬勃的群体,青年人约占80%中心274个关键岗位上,大多是1994年以后毕业的大学生,主要课题的负责人平均年龄仅有30岁。”

责编:万华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简介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联系我们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系地址
邮编:100045
地址: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二号楼三单元107室
电话、传真:010-86096439
电邮:xiaochen007@vip.sina.com
网址:www.zggbj.com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86093114 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