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内容
创作者说——广播剧《南京审判》录制中台前幕后的故事
中广网 2015-09-10
    
  
   
   

    广播剧《南京审判》是由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玄武区委宣传部、南京广播电视集团三家单位联合制作,受到南京市各界领导的高度重视,聘请了在国内广播剧行当知名的导演王锐,编剧邹雷、戴然进行创作,在创作规模上属南京首例:710三家制作单位的主创人员前往北京参加《南京审判》剧本研讨会;827日三家单位的主创人员再次前往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楼广播剧录音棚,进行精益求精的录制。

  1.案头工作、细致入微。广播剧《南京审判》洋洋洒洒两万多字,出场人物近二十余位,这样一部气势宏大的广播剧精品在录制之前,案头准备工作尤为重要。27日当天在录音棚外,导演与诸多邀请来的演播人员整整研究准备了一个上午,对台词、校字音、感受剧本人物情感表述、体会故事脉络节奏起伏。特别是在该剧中扮演石美瑜的总政话剧团国家一级演员翟万臣老师,他曾经演播过很多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大作品,如《周恩来在重庆》、《中原突围》、《黎明前的暗战》等等,他将这些宝贵的经验与在座演播人员分享,促进他们对人物更细致的了解。同时,他对广播剧《南京审判》中石美瑜的人物形象又有自己的一份理解,他在演播前查找了大量的资料,这让他对人物细节的拿捏更为精确、活灵活现。

  2.男主人公,画龙点睛。广播剧的制作,和传统艺术作画有几分类似。编剧不辞辛劳的上万字编写,好似在画纸上辛辛苦苦地白描做底稿;而演播人员生动、富含感情的演播,就像在为底稿绘上色彩,使艺术形象立体突出;这最为关键的点睛之笔就要落在扮演剧目主人公的演员身上了——广播剧《南京审判》叶在增的扮演者赵岭。广播剧《南京审判》中主人公叶在增是一个很难演播的角色,这个人物形象十分复杂,作为年轻的军法官,他老成持重、温文尔雅;在与谷寿夫厅堂审判时,他又要气势汹汹、精明强干;在收集证据时,他的性格又细腻、较真起来。这样一个难啃的角色,导演请来了著名的配音演员赵岭。赵岭本来就是江苏常州人,对《南京审判》这部大戏自然怀揣着对家乡的浓浓情意。他的声音音色独特悦耳,儒雅斯文,却又刚毅有力,这正符合了男主人公叶在增的人物形象。赵岭参演的广播剧作品,有十几部都获得过“五个一工程”奖项,如《首义三杰》、《伟大的转折》、《歌唱祖国》等等。他精彩的演播,使得全剧画龙点睛,传神有力。

  3.真情流露、感人至深。早在剧本研讨的时候,导演和编剧就对李琳这一人物形象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剧中李琳是一位被日军侵犯过的女性,南京大屠杀后将近十年的时间让她心灵受到的创伤稍有平复,但此番南京审判需要证人出面指正,这让李琳十分挣扎。一个内心活动如此纠结的人物,导演和编剧意见各不相同,导演觉得李琳这一人物应该带有一点歇斯底里、应该更有力度;而编剧却担心李琳的过分突出,会影响故事情节的悬念性。但是到了演播棚,演员伍凤春出色的演播让所有人都对这一形象彻底放心了。在演播李琳时,她真情流露,彻底将精神世界进入到角色的躯体之中,声泪俱下的表演,让在场的主创人员都为之动容。但是导演还是从中听到瑕疵,让她再演一遍。反复的演播,没有磨灭演播人员的热情,反而激发她用更为饱满的真情打动听众。

  而广播剧《南京审判》的核心反派——谷寿夫,也同样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一日本军国主义的战犯,他虽然被押解至南京,但身上傲慢无礼,拒不认罪,对中国人的蔑视感,很难去演播。而著名配音演员郭政建老师,对这一人物形象拿捏极准。他嗓音沙哑刚劲,曾经戏言:最擅长配音的角色就是疯子、老人和神经质。而谷寿夫就是一位带有神经质的日本军国主义老人,他的疯狂、野蛮、傲慢与郭政建的演播一拍即合。

  在录制万人集会的场面时,除技术人员外在场的无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人员都参与其中,哭喊声、呐喊声充满整个录音棚,在场人员都被剧情感动,落下眼泪。

  4.正视历史、珍爱和平。广播剧《南京审判》主题重大且有很深的现实意义。在迎来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众多广播人能联手合作这样一部有着深度艺术性的广播作品来之不易,很多演播人在演播前,对发生在南京的这次著名审判并不了解,对剧中出现的人物叶在增、石美瑜、谷寿夫等等也所知甚少。南京三家合作单位的领导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陈炜副部长、南京广播电视集团谢海翔副台长也正是想通过广播剧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南京,了解在南京发生的事情。正如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去年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的讲话一样: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

  广播剧《南京审判》已经录制完成,9345日在南京各频道重要时段滚动播出。

                                      (南京台宋泽夫供稿)

责编:万华 来源: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简介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联系我们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系地址
邮编:100045
地址: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二号楼三单元107室
电话、传真:010-86096439
电邮:xiaochen007@vip.sina.com
网址:www.zggbj.com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86093114 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