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广播剧优秀精品剧目展播已经从九月下旬开始在全国近60家电台拉开了空中舞台的大幕,盛况空前,这是中国广播剧人用自己的创作成果向十九大献礼!
新中国的广播剧诞生于1950年,六十多年来,中国广播剧作为一个独特的艺术门类,走过酷暑严冬,历经春华秋实,在社会主义文艺的百花园中,缤纷璀璨,姹紫嫣红。令我们欣喜的是广播剧的多项评奖,特别是一九九六年开评的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广播剧奖,为广播剧艺术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发展平台,对于辛勤耕耘在这片园地的广大广播剧艺术工作者来说,可谓是“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前不久颁奖的本届“五个一”获奖的八部广播剧,是从全国选送的大量广播剧精品中优中选优,精益求精,评选出来的,其实还有大量的相当水平的广播剧精品,由于获奖名额有限,失之交臂。我们这次在中国广播报连续深度推介的八部获奖作品,就是以此为代表,展示当前广播剧的最高水准,本期推介的是深圳台飞扬971制作的获奖广播剧《罗湖桥》。
中宣部第十四届、广东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结果公布,由深圳台飞扬971制作的广播剧《罗湖桥》相继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
关于获奖的台前幕后,《罗湖桥》主创团队如是说——
刘强 (广播剧《罗湖桥》编剧)
《罗湖桥》是一个标志、一个窗口,它很有代表性,但是从剧作的角度来看,搭建结构是比较难的,就是你要写出什么东西来表现这些内容?后来选择了一家人、一座桥、一张照片这样一个三一律的结构。
我觉得最精彩的是广播剧的第二集,就是老外公去见外孙女的那段戏。那个是最有人情味的,作为广播剧来说,一老一小的声音也挺好听的。那一段从构思上来讲,是最难的,但也是最出彩的地方:女儿跟父亲的感情、外孙女跟外公的感情。在那种特殊的环境下,一个罗湖桥的卫士担着风险,为他们对这一家人照照了一张相。那种朴实的感情,是最出彩的。
高明洁 (广播剧《罗湖桥》编辑、广电集团音乐频率监制)
在融媒体时代,人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怎样可以让广播剧吸引到更多的人?是我们在创作《罗湖桥》时的思考。我们希望大家能够有一种闭着眼睛听电影的感觉,所以对剧本、台词、音乐都精益求精改了很多次,为了体现剧中场景的变化、年代的变迁,我们想了很多的办法。
这部剧年代的跨度非常大,从1949年到2003年,人物的性格成长也非常大。除了演员的台词、他们自己的声音变化,我们还运用了各种声音,比如说汽笛、海浪、火车声、雨声等等,来体现年代的变迁、场景的变化,让听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
剧作者刘强老师在刻画人物的过程当中,采访了很多同一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当事人,我们收集了很多很多的资料,力求非常真实、细腻地完成剧中人物的形象塑造。
和电视相比,广播剧是一个纯粹的听觉世界。《罗湖桥》的对白,我们力求非常的生动和简练,白描式的声音让人身临其境。剧中人物的性格,我们也希望非常鲜活,能够有一种呼之欲出、如在眼前的感觉。我们也充分地展现了岭南地方特色、地域风情,觉得能够更加贴近听众的欣赏心理、收听习惯。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市委宣传部给了很多具体的指导意见,深圳广电集团的领导也多次带领我们全剧组的创作人员,深入深港两地的街头巷尾,搜集了很多的历史资料。经过反复多次的酝酿策划、剪裁取舍,最终我们确定以一座桥、一家人,还有一张全家福照为核心线索,来表现剧中人物爱家、爱党、爱国的朴素情怀。
刘洋 (广播剧《罗湖桥》导演、广电集团音乐频率副总监)
广播剧《罗湖桥》最初的策划缘起,正是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后。总书记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习总书记的讲话给了我们很深的触动和启发,为我们的广播剧创作指明了方向。
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作为深圳的新闻工作者,我们希望紧扣时代脉搏,抓住重大题材,用广播剧这种形式来记录这片热土上发生的可歌可泣的故事,通过典型人物、典型故事、典型场景,映射出大时代的洪流所向。
罗湖桥是深圳的地标,是连接深圳河两岸不同社会制度的土地上历史与未来的时光桥,是将深港一家人血脉相系的民心桥。发生在罗湖桥上的故事,能够淋漓尽致地体现深港人民的爱国情怀。所以,我们将罗湖桥确定为表现的主题,让这座使命不凡、经历传奇的“桥”通过广播剧的声音艺术,在听众心目中立起来。
《罗湖桥》以小见大,通过沈氏一家人的聚散离合,于无声处听惊雷,通过3个历史的切面,以一张寄托亲情和希望的“全家福”为线索,描述了一家人在历史浪潮下几经离散,最终受益于时代风云,从而了却夙愿的动人故事,正是一部紧扣爱国主义主线、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心声的作品。我们把爱国主义作为创作的最大公约数,为作品奠定了坚实的背景和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
从隔岸对盼到阖家团圆,《罗湖桥》全景立体扫描出一个普通人家在改革开放的大变局中所经历的命运画卷,表现了“一国两制”的历史必然性及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性,弘扬了热爱祖国、走向富强、深港同心、血浓于水的重大主题,是对中国不断繁荣富强继续走向复兴的时代献礼。
广播剧《罗湖桥》共3集,却让我有“追剧”之急切,迫不及待地将3集连续听完,之后还不忘咂摸着剧中余味,久久未能释怀。沈德仁那一波三折、空留遗憾的归国梦,阿勇在家国情怀之间的内心撕扯和坚定无畏,小静静眼波中的深港变迁与家运沉浮……更有那张记录了大时代背景下沈氏家族悲欢离合的桥上合影,无不牵动着我作为一名普通听众的心。
好的文艺作品,必然是小处切入,高处观照,以情动人,发人深省。创作于深圳的广播剧《罗湖桥》,从这块在当代中国历史留有深刻印迹的土地上挖掘故事,激发灵感,选取了一座桥、一家人、一张照片,用声音为手段,集中勾勒出三段故事,描述出沈家在波谲云诡的历史浪潮下几经离散,最终相聚于时代之桥头的动人故事。在我看来,《罗湖桥》的编创者用他们的声音艺术实践,印证了一部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规律——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必须扎根现实生活,必须坚持艺术创新。
在广播剧《罗湖桥》的故事背景上,铺陈出的是一张内地与香港纵然时代变迁依旧血浓于水的、跨越半个世纪的历史图卷。作为故事的发生地,罗湖桥虽然其形不显、其貌不扬,它却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在它身上,承载着中国百年现代史的风云变迁,见证过深港两地人民的命运跌宕。这是一座连接深圳河两岸不同社会制度的土地上历史与未来的时光桥,是将生于斯、长于斯的粤港一家人血脉相系的民心桥。
在“大历史”的高度上,《罗湖桥》观照出了沈家人物群像的命运流转。商人出身的沈德仁站在罗湖桥头,耳朵里是儿女们的进劝,内心是故土情怀与现实忧虑的交战,最终作出的仍是保守的选择。在封闭年代里与外孙女在工地上的偷偷见面,感人的亲情互动的背后,又交织着他复杂的内心斗争。直到香港回归祖国,沈德仁终于下定决心重归故土时,却又意外梦断他乡,最终由子女们抱着他的遗像在末班列车通过的老罗湖桥上合影,了却心中夙愿。这个牵动人心的故事,是曾经发生在深港土地上的无数家庭中故事的典型。凡经历者,必有共鸣。
时代的风雷,裹挟着每一个人。是应时而动,还是背道而驰?都会在个体人物的命运河流中激起不一样的波澜。《罗湖桥》的3集,正如一条时代的河流,转过一个又一个河湾,在每一个漩涡、每一处激流中,都暗合了时代的节点。创作者敢于从历史纵深处立意,勇于向人性闪亮处发掘光辉,看似只是聚焦沈氏一家人的聚散离合,实则以小见大,于无声处听惊雷,在广阔的视野中映射出了大时代的洪流所向。
在我的心目中,《罗湖桥》中的人物群像犹如一组玲珑浮凸的历史题材浮雕,电波中的声音艺术手段,是编导者手中的刻刀,用于去除不必要的浮华材料,留下最有力的故事线条,对不同年代的每一次悸动、每一次悲欢交集,进行情节的聚合、艺术的提纯,使得人物形象更集中,性格更鲜明,感染力更强。
在这一点上,《罗湖桥》的对白是最吸引我的。虽然着墨不多,却简练生动,在白描式的声音语汇和令人身临其境的氛围烘托中,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呼之欲出,如在眼前。尤其是剧中人物语言和场景元素,充分调动声音艺术的多元化手段,引入具备岭南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贴近听众的欣赏心理和收听习惯,为全剧的艺术表现力增色不少。如今这个各种多媒体手段层出不穷的年代,广播剧作为纯粹以声音为呈现手段的艺术,能够不忘初心,坚持以生活为源泉、以时代为指针的根本艺术精神,实为难能可贵。大桥不言,电波有声。罗湖桥——一座使命不凡、经历传奇的“桥”,在广播剧的声音刻画和艺术再现下,以昂立挺拔的形象印入了听众的心中。
从隔岸对盼到阖家团圆,《罗湖桥》全景立体扫描出一个普通人家在改革开放的大变局中所经历的命运图谱,揭示了“一国两制”的历史必然性,弘扬了热爱祖国、粤港同心、血浓于水的重大主题,是对中国不断繁荣富强、继续走向复兴的时代献礼。更关键的是,它走进了如我这样普通听众的心,让我的心潮随之澎湃,情感随之涌动,在一个半小时的听觉历程中,我感觉与他们的命运共振,与我的时代同在——没有什么比这更珍贵的欣赏体验了。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系地址
邮编:100045
地址: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二号楼三单元107室
电话、传真:010-86096439
电邮:xiaochen007@vip.sina.com
网址:www.zggb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