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内容
在生活中积攒温暖《板车女孩》获五个一工程奖
中广网 2018-01-24
    
 
/安徽广播电视台 吕卉

   一个6岁的农村女孩,爸爸高位截瘫,妈妈远走他乡,奶奶几乎双目失明。小女孩能不能撑起这个贫弱的家?她是以泪洗面,还是奋力前行?

   荣获14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的广播剧《板车女孩》,就从生活中挖掘并展现了这样一个故事。

  《板车女孩》以“中国好人”黄凤为原型,讲述这个安徽农村小女孩用自制板车拉着爸爸千里求医的动人故事,颂扬中华孝道,展示新时代少年儿童懂得感恩、自强不息、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也体现了社会各界对于弱势群体的爱心,以及基层党组织“精准扶贫”的人性化关怀和有力支撑。

  最突出的是,这个剧塑造了一个在困境中积攒温暖、凝聚力量的女孩形象。她是感动中国的“板车女孩”,是托起一个家的超级女生。

  父亲全身瘫痪,母亲远走他乡,她踩着小板凳上灶台炒菜做饭,没力气帮爸爸翻身,她就用头拱,用牙咬着衣服拽,那一年她6岁。

  听说北京能够治疗高位截瘫,她央求村里的铁匠做了辆板车,带着家里仅有的27元钱,拉着爸爸去北京求医,这一年她12岁。

  小凤拉着板车,两次带着瘫痪的父亲进京治病,得到了北京热心市民、媒体的关注,爱心和帮助纷至沓来,北京武警总医院减免了小凤父亲的手术费,成功进行了干细胞移植手术,小凤的爸爸能坐起来了!

  小凤为了照顾父亲,萌生了辍学的念头。刚到任的镇党

  王书记到村里来做精准扶贫调研工作,发现了小凤家的困难,从基本生活保障和人生规划上,给小凤许多帮助,小凤亲昵地叫他王大爷。王大爷对小凤说:“小凤啊,你的家庭情况,大爷也不要求你学习多优秀,在孝心、责任面前,成绩是可以让路的。但有一点,你要完成学业,小学中学大学,受完整的教育,不管怎样都不能辍学。你自己成才,才能帮家里摆脱贫困和困境,这个家才能真正有希望!”

  新学期,小凤上中学了,镇里帮她在学校旁边租了一套房子,小凤上学的时候,爸爸躺在家里,能听到学校的大喇叭。在学校举办的校园十佳歌手比赛,小凤唱了一首歌《隐形的翅膀》。她特别喜欢这首歌,那么多帮自己的好心人,有的人甚至不知道叫什么名字,还有很多连见都没见过,他们就像一双双“隐形的翅膀”,带着小凤飞过艰难的路程,给她希望。

  小凤领悟到:这么多好心人,也帮自己长出一对隐形的翅膀,可以守护支撑这个家。这个家是大家帮着才有的。

   在采访中,黄凤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阿姨,有一个人,对我帮助特别大……阿姨,还有一个人,对我帮助也特别大……”

  于是,王大爷,铁匠、北京阿姨,车老板,嘻哈宝贝,安医生……诸多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物,通过黄凤的叙述,栩栩如生出现在我脑海中,也渐次出现在我们的广播剧里。

  所有人都能想象她一路走来受过多少苦,但她说得更多的是那些曾经温暖了她的人和事。对有的人而言,这些点点滴滴的温暖不过是偶尔滴落在干涸地里的水滴,瞬间便消逝不见。而她,却成长为一个充满爱心,懂得感恩的阳光女孩,只是因为她学会了积攒温暖。从幼年时乡亲们的一碗饺子,到拉着板车去北京途中陌生人的点滴关照,她积攒了一路上所有细小的温暖。这些细小的温暖在她的心里积攒成了一轮太阳,不仅温暖了她自己,也温暖了别人。这也是《板车女孩》这部广播剧打动听众的力量。

  反观我们的创作,也有同样的道理。在历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中,安徽广播电视台创作的10部广播剧《红枫树》、《大岭村的故事》、《永远的恰巴山》、《阳光行动》、《新秦琼卖马》、《母亲的童谣》、《傻子传奇》、《举起你的右手》、《爸爸的脊梁》、《板车女孩》等,连续9届获此殊荣。这些精品广播剧无一不是在深入生活中积攒温暖、从人民实践中汲取力量的结晶。

  在组织创作精品广播剧的过程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小小广播剧承载广播人的中国梦

  这些年,我们始终怀揣责任与梦想,深入生活,积攒生活中的温暖和力量,精心创作了一系列中国梦主题的作品,为寻梦者加油,为追梦者鼓劲,为圆梦者喝彩。比如,《母亲的童谣》反映了新中国建设者的梦,《“傻子”传奇》描绘了改革开放先锋的梦,《举起你的右手》呈现了一位普通少年的梦,《爸爸的脊梁》唱响了“两弹”元勋的科技强国梦,所讴歌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国、勇于攀登”“两弹一星”精神,是对一代代中华儿女投身和献身中国梦最感人、最有力的诠释;《板车女孩》中的小凤以瘦小的身躯,拉着板车带瘫痪的爸爸千里求医,用醇厚的亲情和坚韧的毅力,创造了一个奇迹。在每个家庭里,也许都有一个“板车女孩”,遭遇困境时,毫不犹豫挑起家庭的重担。岁月静好,生活安宁,只因有人在负重前行。一个个普通而弱小的他们,正是家庭和社会和谐的有力支撑。这些剧作不是远离日常生活经验的故事,来自于每一个有过梦想、并且为梦想奋斗过、哭过、痛过、笑过的人们。

  二、英模人物激励广播人传递社会正能量

  安徽是一方英模众多、好人辈出的热土,这些人身上闪耀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光芒,他们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的事迹,既为广播剧创作提供了丰富资源,也提升了作品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高度。

  事实上,每一部广播剧的创作过程,都是创作团队经受精神洗礼的过程,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与崇高风范,让我们获得了精神上的丰厚滋养,增添了向上的无尽力量,我们有义务有责任通过自己的作品,把这种温暖和力量传递给广大听众。

  2015年初到2016年底,我们潜心扎入“安徽好人”这座文艺创作的富矿,搜集了10多年来1000多名上榜“安徽好人”的资料,选取具有代表性和戏剧性的人物故事,进行跟踪采访,最终创作了大型融媒体百集微广播剧《安徽好人》,充分运用语言、音乐、音效等广播剧元素,用紧凑的节奏和情感悬念,讲述100位“安徽好人”的动人故事。儿童广播剧《板车女孩》,就是众多安徽好人的一个代表。

  三、遵循艺术规律锻造广播剧精品

  “十年磨一戏”是经过历史验证的艺术创作规律,只重短期效益、片面强调评奖的快餐式作品与经典无缘。因此,我们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中,高度重视对艺术创作规律的尊重和遵循。着力发掘生活的精髓,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注重接地气,从群众的生动实践中提炼主题、积累素材、汲取养分。

  比如,四集儿童广播剧《板车女孩》,就是编剧深入农村采访后掌握的鲜活素材。为了创作这部广播剧,主创人员在春节前的严冬深入安徽五河农村,走进小主人公家被政府修葺好的房子,听乡亲们讲这家人自立自强的故事,和小主人公同吃同住,到小主人公上学的学校,跟她的小伙伴们聊天、吃饭,捕捉那些带有生活质感的细节;为了采访到给予小主人公精神和生活上莫大帮助的当地乡镇干部,我们多方联络,搭上乡镇干部下乡工作的车,奔波一天,在车上跟踪采访,既不打扰对方春节前繁忙的基层工作,又近距离地亲身感受乡镇基层干部为民服务的琐碎中的伟大。事实证明,生活永远是创作的富矿,生活比想像更精彩。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生活和人民会回馈我们丰厚的回报。

  四、整合资源打造广播剧精品

  广播剧是综合艺术,一部广播剧精品的诞生,要经过编剧、导演、演员、音乐、音响、录音、合成、专家论证等诸多环节,所以,我台在精品广播剧的生产过程中,和社会各界建立并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联合各路精英,借助社会力量,共同打造广播剧精品。

  广播剧《板车女孩》中的人物原型带父求医的故事发生在北京,该剧就是和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录制的。录制完成后在北京台、安徽台、中央台、黑龙江台、湖北台、甘肃台、福建台和其他省级电台播出,听众反响热烈,并多次重播。在北京文艺广播的首播中,收听率达0.204%,市场份额达7.652%。北京卫视晚高峰节目预告时间、北京新闻频道《晚间新闻》对该剧进行了多次宣传报道,社会反响良好。

  有人说,广播是一方小天地。而我们认为,这方天地大有可为,精品广播剧更是弘扬先进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打造时代精品、引领审美风尚的一个文化品牌。在生活中积攒温暖,从人民实践中汲取力量,书写和记录下时代的进程,是文艺创作者的责任,也是文艺创作者的幸运。我们将再接再厉,精益求精,努力打造更多与时代特征相融合的广播剧精品。

责编:万华 来源: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简介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联系我们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系地址
邮编:100045
地址: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二号楼三单元107室
电话、传真:010-86096439
电邮:xiaochen007@vip.sina.com
网址:www.zggbj.com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86093114 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