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题材是文艺创作中的难点,广播剧的工业题材难上加难。我们既要写技术术语,包括攻关的那些专用名词,又要通俗易懂,把专业说得明白。在看似冷硬甚至机械的技术攻关背后,蕴含着人物有血有肉的闪光瞬间。
一切生动的细节,来自脚力和眼力,脚力到达了,眼力才能到位。细节源于深入的采访,深入的体验,甚至是反复的访谈、观察、调研之后。
制作人的选题策略:
1.人无我有,让独家题材“亮”起来。稀缺性永远是竞争的关键,它能够凸显传播的较高价值。选题规划时要回避一拥而上,必须保持冷静的选择以及学会放弃。两年前,正是典型人物黄大年宣传比较热的时候。黄大年老师确实是个好题材,是我们国家的时代楷模、战略科学家,故事素材也比较多,但最后我们放弃了这一题材。原因是当时省里多个艺术单位都在写黄大年:拍故事片、连续剧、纪录片,话剧也上了,甚至还有了吉剧的版本。蹭热点是常用的方式,但是独辟蹊径才能保证题材的“不一样”。比如《宝贝回家》这种打拐寻亲的题目,在2016年、2017年的时候,广播剧届就很少有人写它,是一个相对冷门;比如《大国工匠》,专门写产业工人家国情怀的剧目,这两年也不是很多。所以我们强调:题材相对的特殊性、稀缺性,为精品创优“过关斩将”起到重要作用。
2.人有我优,让同类题材“特”起来。重大主题、热点人物年年有,如果流于一般的表达就会使剧目“似曾相识”。不是不可以在“热点”题材中,选择自己的故事。但在切入点上,在故事的叙事方法上要有自己的思考与创造。更要做出自己特色,要尽量避免与全国各台的选题“撞车”,也要避免省内同一题材的雷同。比如《山湾小站》,有的同类作品写到村委会争取铁路列车在当地乘降所停车一分钟就结束了。但我们反复提炼和推敲,继续挖掘。作品的最后,党支部书记王德山带领乡亲们历尽千辛万苦,打通了村里通往大山之外的道路,并且决定把铁路部门给“照顾”的一分钟停车时间退回去了,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主题。
二、山重水复疑无路 :剧本提炼(怎么写?)
选材的确重要,但题材本身的意义只是主题的基础,还要通过编剧的精准解读和深入挖掘,才能使它的意义充分显示,并且得到升华。
广播剧是声音艺术,考虑到容量,虽然可以充分发挥声音的优势去展现浩大的场面,却不宜全方位、多线索、宽视野地进行艺术描写,更适合小切口大主题,选取独特视角去进行艺术化处理。使大题材表现得集中、具体、生动,形成浓烈的戏剧气氛,具有诱人的艺术张力,这需要把控编剧质量。
提炼剧本,就是用广播剧的规律来构架故事。好题材是一回事,能不能把好故事讲好是另一回事。讲好故事,从制作人的角度把握,至少有以下几个维度:
1、作品导向是否正确?
作品中蕴含的价值观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方向的正确并不能取代具体环境的适宜,要考虑因时因地制宜;是否存在隐含的导向问题。有时一句话,一个情节都会成为“硬伤”。
2、作品的客观真实是否可信?
故事素材的挖掘深度与故事细节之间的逻辑要经得起推敲;艺术的真实性与生活的真实性要有关联;形象的可信度与情节的生动性要经得住琢磨。
3、戏剧冲突是否精彩?
如果一个剧没有冲突没有矛盾,就会平淡无奇。冲突是一个剧的核心。我对于冲突的理解,前提就是困境——让主人公陷入困境,产生冲突;然后再让人物通过奋争,也就是对抗;在不断的进展纠葛中达到必然选择,达到高潮;最后产生结果,完成主题的升华。这是我们常见的法则,重点是贵在贴切,难点在于创新。
4、作品的语言是否朴实鲜活?
好故事往往是使用生动明了的语言,来说明复杂深刻的道理。从制作人的角度,要努力把握“三个话语体系”即官方话语体系、学者话语体系、群众话语体系。必须把握好党中央的方针政策,精准传情达意的话语,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充分释放广播语言传播特点和优势,力避概念式、宣教式语言。
以《宝贝回家》为例,在与人贩子作斗争的惊险故事中塑造了一位有情有义、机智勇敢、幽默风趣、甘于奉献的新时代女性。在悬念逐个揭开的剧情发展中,既有紧张的矛盾对峙,又有心平气和的人物对白,浪高风疾与波澜不惊交替出现,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通过善与恶的强烈对比将不同人物的性格、心理和个性表现出来。剧中人物的语言便也体现出鲜明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张巧燕说的“光听蝲蛄叫还能不种地了”“俺山里人实称”等语言很容易让听众入戏,十分接地气,增强了本剧的亲切感。
语言在广播剧中不仅仅是传情达意、叙事解说,还有一个更深的要求,即产生语境空间,在广播剧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语言口语化,体现东北地方特色,又兼顾了全国听众,浅近、晓畅、通俗、易懂。表情达意更加明朗,声情并茂,清新自然。
剧作者的思想高度、人文情怀高度,决定了其提炼人物的高度,王德山成为“这一个”典型人物,是编剧通过历史、环境、语境等多方面的还原,以文学的包容和洞察,使剧中人物比生活中的人更有血有肉。
5.业内专家为剧本“把脉问诊”
仅仅依靠编剧的思想和力量还不够,一部好剧需要更多方面的支持。这些年来,吉林电台的广播剧剧本创作过程中,都会在本地或者北京邀请业内专家召开广播剧剧本论证会,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去年12月中旬,由吉林广播电视台主办的广播剧项目《大国工匠》剧本研讨论证会在北京举行。各位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安景林、李京盛、高坦、关玲、熊生民、赵德全、何善昭等多位老师,集聚一堂为《大国工匠》剧本问诊把脉。
专家们认为,《大国工匠》剧本与当今比较热门的农村戏、改革戏、好人好事戏差异开来,选题比较独特。工业题材近些年来稀缺,而“复兴号”意义重大,当代中国的招牌产品高铁,焊接技术能手,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戏里涉及的人和事,都是正能量,值得好好塑造。
专家们也从故事架构、主题思想、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讨,以深邃的专业眼光、开阔的视野格局,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实践性的意见建议,为进一步优化剧本、锤炼精品广播剧奠定了基础。
山重水复疑无路,在反复修改提炼之后,当编剧能真正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感动着人民的感动时,笔下的文字自然有温度、接地气。才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为伊消得人憔悴:编导与录制(怎么演?)
首先,要选好导演和主要演员,选好录音师。广播剧的前辈孙以森老师曾经讲过:广播剧精品创作,应当抓好三个环节,“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录制要精。”吉林台广播剧录制合成一直秉承高标准,重视打磨的过程。多年来吉林台与胡培奋、王锐等全国著名导演合作,邀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录音师权胜、王敏、房大文、邢建华、张贻力等录制音响设计的高手加盟,演播阵容也都是国内一线配音演员,像邓小鸥、齐克建、季冠霖、林美玉、洪涛、任杰等。《大国工匠》中的法国专家,我们还特约了中国音乐学院外聘法语歌剧理论专业老师博固担任剧中法语专家的配音。
其次,要充分尊重导演在艺术创作中的主导地位。制片人一旦选择了一位导演,就要坚决信任导演,支持导演工作,要与导演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乃至深厚的友谊。胡培奋导演的导演本,总是密密麻麻写满了字,每次我们一到北京,主创都会先与胡老师沟通、切磋。包括演员的安排,音乐的设计,音响的要求等等,基本上都要先把全剧所有环节细细地讲解一遍。在今年《大国工匠》录制前,王导在阅读完剧本之后,也专门撰写了导演阐述:
再次,在音响的效果追求上要选好作曲和音响拟音。从2011年的《山湾小站》开始,吉林台跟中国戏曲学院青年作曲家于祥国连续合作了四届。每部广播剧都是需要原创几十段音乐,这些音乐都是有版权的音乐。
广播剧一切都是用声音来完成的,演播者语言表达的生动性,音乐和音响效果的空间拓展性和时间流动性,都为听觉艺术向视觉艺术转化提供了一个多层次、多侧面、多方位的空间,这就是广播剧的艺术效果。
1、用音响呈现画面感。很多听众反映《山湾小站》《野鸭岛》《大国工匠》等广播剧聆听的时候,仿佛看到事情发生在眼前,很生动,很有画面感,这缘于在创作广播剧的过程中我们注重音画效果的展现,积极从听觉艺术向视觉艺术转化。
2013年创作广播剧《野鸭岛》时,为给听众以身临其境的音响效果,吉林电台广播剧音响采集团队以最好的立体声高清录音设备,连续多日,在零下30多度的寒冷的松花江边,多角度、近距离,精心录制了大量音响素材。(赤麻鸭、秋沙鸭等野鸭怕人,录音话筒的防风罩也很像野鸭的天敌白尾海雕,所以野鸭们不敢靠近。于是我们做了伪装重新上岛,录制到了满意的音响。)从各种数量的野鸭起飞落地到蹒跚行走,从野鸭的戏水觅食到小鸭子的嗷嗷待哺,甚至细化到走在冰面上和水边不同的声音、早晨和晚上野鸭鸣叫的不同音调等等全部细腻收录,并从几十个小时的音响素材中精选了近百条备用音响。回来后全体发烧感冒,连司机都不例外。
1、用音乐渲染、拓展表现空间。在剧本创作中,音乐的布局,音效的加入,给剧情发展留出了充分的空间,音乐音效的感染力,语言是无法替代的。
《宝贝回家》中,我们专门创作了感人至深的主题歌,歌词精致、旋律悠扬、曲风高昂,悲悯却透着希望之光,既奠定了全剧情感的主格调又暗含了剧情的起承转合。女声与童声共同的演唱情感真挚、饱满,动人心弦。
四、东风夜放花千树:收尾与宣推(怎么播?)
编筐织篓,全在收口。广播剧更是如此,收口是个关键节点。1、必然对整体合成后的音频再次审听、把关,对整体中的小问题进行精加工。2、协调好播出平台。3、组织评论文章,召开记者会等。
广播剧录制完成后,我们都会邀请北京、吉林相关专家和听众代表审听,提出修改意见。今年,广播剧《大国工匠》在京制作完成之后,成品播出前吉林台又特地在长春与北京召开了成品听评研讨会,在业内专家听评讨论之后,进行了21处修改。这也体现出我们追求的精雕细刻。
近年来,我们制作的广播剧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吉林广播电视台九套广播频率、及各省兄弟电台播出之外,还注重多媒体传播手段,在吉林广播网、沐耳FM、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及吉林台微信公众号广泛传播,在学习强国等平台推出,播出后收到大量听众和网友反馈。同时,吉林省直各家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台、网站都进行大力宣推,资深艺术家撰写评论发表在《光明日报》《中国艺术报》《吉林日报》等报刊。
这些都体现出吉林台的广播剧人对创新追求,广播剧的发展在于创新,策划思维的创新、编导理念的创新、制播手段的创新、传播渠道的创新。
创作和打造精品广播剧,是一项极为艰苦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广播剧项目从立项调研,到最终的成品制作和后期宣推,中间环节多,耗时长,涉及到的人员也比较多。把控预算至关重要,要开源节流。这其中也获得多方支持:吉林省委宣传部的支持、吉林省重点文化项目扶持基金的扶持,也包括过去的新闻出版广电局和现在广播电视台的支持。
吉林台一直非常重视广播剧创作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我们成立专门的广播剧创作小组,包括了60后、70后、80后的梯队结构,注重培养年轻的编剧及制作力量,定期开展项目研讨,召开选题会及业务沙龙,将广播剧列为每年的重点项目在全台各编播部门开枝散叶。
由编剧王阿木创作的广播剧《埋枪》获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广播剧专家评析单本剧金奖,由吉林旅游广播创作的《冬天里的一碗热馄饨》获得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老木帮的春天》和吉林新闻广播创作的《吉林好人》也在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广播剧专家评析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另外,吉林教育广播也成立了儿童广播剧创作小组,在课本剧改编、儿童剧方面进行探索。
对制作人职责的几点总结:
1、 广播剧创作项目的创作组织者和行政领导者——要勇于担当。
2、 先期剧本的创作管理——吹糠见米,故事讲得怎么样?
3、 中期全剧音频录制管理——一丝不苟,尊重导演艺术创作。
4、 后期合成制作管理——精雕细刻,咬定青山不放松。
5、 播出与推介管理——凝心聚力,百花齐放。
6、 法律事务管理——以理服人,有法可依。
7、 经费预算管理——开源节流,保证重点环节支出。
我一直认为,广播剧是集体智慧与劳动的结晶。而广播剧中的制作人,这个“第一个参与、最后一个离开”的角色,也像一个工匠一样不仅要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创作追求,而且还要有严谨、细致、专注的工作态度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我们广播剧人也是工匠,让我们带着这种工匠精神,继续奋斗前行。
2019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