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内容
2022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年会专家评析大讲堂(第四课)蔡晓江
中广网 2023-06-30
    
 

2022年度广播剧专家评析综合组点评

   各位广播剧同仁大家好!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一直秉承着培养人才,繁荣创作,促进发展的宗旨,把广播剧作品创作播出,人才发现培养,作品水平的提高当做核心任务,不论媒体环境、创作环境如何变化,始终坚持以评析带创作,用创作练队伍,凭队伍育人才的工作思路,多年来,一直坚持把评析工作不断地深化细化。这次我就代表综合组的评析专家,把在评析中总结出的优秀经验,发现的创作问题和今后剧目创作的趋势给各位同仁做一个粗浅的分析,希望在广播剧创作实践中发挥作用。

  综合组包括单本剧(915集)、儿童剧(917集)、超长剧(9567集)、微剧(4179集)几个类目。经过专家们的听评审议,深入探讨,总的听来,2022年的广播剧作品有那么几个突出的特点:

  题材丰富

  在以往的评析中我们提出过题材范围过窄,集中在好人好事和红色题材,有的甚至题材撞车的问题。本次评析发现,这个情况得到极大的改善。除革命历史题材外,农村振兴的,反腐倡廉的,科技攻关的,保护环境的,爱护动物的,民族团结的,关注老年人和留守儿童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抗疫的,英模的,刑侦的,反诈的,传奇的,童话的等等不一而足。说明我们的广播剧创作者通过不断地学习,思想境界提升,眼界大开,思路大开,观察和体验生活的角度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生的历史性成就和变化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真切,对广播剧表现现实生活的艺术能力的掌握更加稔熟,大大丰富了广播剧创作的题材范围。

  主题鲜明

  不论什么样的题材,这些剧作的主题都紧紧围绕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着力展现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从民族解放迈向民族复兴的艰辛历程。蚌埠台制作的《大河湾》通过荆山湖蓄洪区人民“舍小家为大家”的自我牺牲生动表现了中国普通百姓面对困难的乐观态度;安徽天津联合制作的儿童剧《足球少年》通过乡村少年对足球梦的追求,展现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动故事;南京台的超长剧《雨花英烈传》形象地将革命先烈的精神世界呈现出来;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制作的《妈妈,再叫我一次》以对亲情的眷恋表达了对阿尔兹海默症群体的强烈关注,等等等等,这些创作都丰富了时代主题的内涵。

  角度新颖

   广播剧因其艺术特性,适宜表现的领域非常广泛,而表现的角度却因不同的编导创作者呈现不同的面貌。我们在这次参加评析的剧目中,发现揭示题材角度的新颖性和价值的独特性非常突出。天津台制作的超长剧《我的名字叫大白》,一改抗疫题材的悲壮沉重,寻找了干部下沉社区为群众服务中的温情、风趣、幽默的一些片段,以核心人物串联,提供了新鲜的收听感受;武汉台制作的儿童剧《牧歌》则是从一个敏感脆弱的儿童通过参加冼星海合唱团的经历走向坚定和博大的人生道路的角度,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中央台的《山里·山外》是一组扶贫攻坚题材的微剧,表现的角度都是独特而具体的,把非常容易“大路货”的套路题材写得入情入理。

  风格多样

   李京盛老师曾撰文批评过现实题材的“伪现实主义”问题,这个创作通病一度造成广播剧作品风格上的极度同一化,因为风格的单一,造成创作套路的模仿与重复,既模仿别人,又重复自己。听众听前知后,人物性格堙没,千人一面,情节大同小异,甚至几部剧目能够听“串”了都发现不了毛病。经过这几年的讲评培训,本次评析发现广播剧创作呈现出喜人的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这个繁荣主要还是体现在艺术风格上。我们既有《你笑起来真好看》《盐碱地上稻花香》等表现当代生活的现实题材的正剧,也有运用“听场”差异形成巧妙剧情的《父与子》,还有《五胡枭雄》这样题材独特,表现方式采用了多人“小说剧”的形式的传奇之作。风格上的五湖四海从艺术的侧面显示了广播剧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现状。

   以上四点是我对综合组剧目的一个基本认识和评价。

   下面我结合几部剧谈一下本次评析作品的艺术特点。

  一、         塑造形象是广播剧的核心任务

   广播剧是剧作,其艺术品属性要求其必须塑造艺术形象。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一些创作者片面理解了广播剧在宣传上的功能,出现了一些用广播剧包装的好人好事的新闻报道。创作时主题先行,找一个正面的符合宣传要求的现实事例,设置好主要人物和相应的配角,先声夺人地写一个情节进入编导人为设置的戏剧矛盾,然后主角自带光环地不断地解决矛盾,更多的时候不是依靠人物关系解决问题,而是用台词,大段的感人的台词加上煽情的配乐,在我们还没听清这大段台词的内容逻辑时,矛盾就已经轻而易举地化解了,于是阴霾过去,太阳升起,全剧结束。越来越多这样缺乏艺术创造,没有人物灵魂的“爽剧”替代了广播剧的现实主义优秀传统。我们已经很长时间记不住一个广播剧中诞生的典型形象了。因为我们的编导已经不会塑造形象了。可喜的是我们在这次的评析中听到了优秀广播剧创作传统的回归,以《足球少年》为例,一部儿童剧的架构,4集的体量,编剧驾轻就熟地写活了一众人物,依靠这些人物形象支撑起整部剧的主题。我们从女体育老师吕侠的言行里得到的是一位基层教师活生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切片,围绕着给乡村中学的孩子们建一座足球场,吕侠老师的戏剧行为的核心是给孩子们树立起面向生活的信心和健康人生的基础,她没有唱高调、喊口号,而是训练、走访,苦口婆心、体贴入微,给男生洗臭袜子刷球鞋,把一位母亲般的老师形象塑造得恰到好处,让人认可,容易接受。可贵的是她用勇争冠军激励孩子们,实际上当三义中学队并没能夺冠而是给后来学弟学妹们创造了一个标准足球场时,足球少年们已经因为吕侠老师的启迪获得了美好人生的起步,这是最宝贵的体验。可能足球少年这个题目并不准确,叫做《女侠和她的足球少年》能更为准确地表达这部剧的人物形象。

  二、         讲好故事是广播剧的底层逻辑

   广播剧作为一种诉诸听觉的艺术品类,其核心还是戏剧,剧本就是它的基础,所以它遵循的创作规律就是要讲好故事。一个故事的开始、经过和结尾的整个过程能否让听众移情于故事人物,沉浸于故事节奏,专注于故事发展,满足于故事结局才是“讲好”故事的全部。没有这个基础,设计再好的主题和思想意义都不能传达到位。讲故事能力编导的艺术创造力的体现。《大河湾》讲述了淮河荆山湖大河湾第九次开闸蓄洪的揪心故事。1991年淮河大水的时候,我曾经到蚌埠、淮北、合肥、颍上、寿县等地采访,对蓄洪区人民群众舍小家保大家的奉献和牺牲有深切体会。《大河湾》编导为了让听众了解蓄洪,特意安排了从城里到乡下爷爷家探亲的小孩思源的角色,他的切入,使剧情有了旁逸斜出突兀之处,增强了听众的理解力。让听众从开始不理解为什么蓄洪区还要住人进行农业生产,到“上半月抗旱,下半月蓄洪”的瞬间沧海桑田的变化,逐渐与剧中人物共情,仿佛我们自己就置身在大坝上,一边是漫漫洪水,一边是丰腴家园,听众开始关注洪水,关注什么时候开闸,关注蓄洪区老百姓的生活,逐渐理解“水退人进,人进田绿,不留一分白茬地”的含义。故事讲得既紧凑又舒缓,有回忆有对比,引人入胜。

  三、              讲究结构是广播剧的进阶体现

   剧本结构的讲究与否是一部剧的编剧艺术是否成熟的标识。作为广播剧的创作者,不仅要按照自己的意图把所掌握的材料营建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还要思考怎么布局、剪裁、调节、润色,使之合理。相对于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广播剧的剧本创作要复杂、难办得多,要想达到精巧则更是难上加难。广播剧没有画面的辅助,听众看不到文字提示,只能全部诉诸于听觉,于是就要求编剧必须调动起所有可以利用的声音素材来为作品服务。本来声音艺术的特性提供了非线性结构剧本和故事的优质条件,编剧完全可以充分发挥利用,既是对自身创作能力的考验,也是通过精巧的结构给听众提供高质量声音艺术产品的契机。天津台制作的微剧《父与子》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总共时长8分钟,第一段是爸爸小王与儿子阿毛的对话,是父子情深的画面的声音版,甚至有些平淡无奇,直到第一段结束,儿子抢食了爸爸定的外卖烤串,让听众在比较大的疑惑当中进入了下一段。下一段是第一段的现实世界版,阿毛是小王的贴身宠物狗,小狗对爸爸无限依恋,狗的敏锐让它发现爸爸定的外卖的肉有问题,为了保护爸爸,它毅然决然地抢食了烤串中毒身亡。编剧把在新闻里听来的故事依靠声音制造“迷局”,通过精巧的两段平行蒙太奇结构写成了人与动物的深情故事。既俏皮又合理,既新奇又感人,小中见大,显微知著。

  四、 运用声音是广播剧的终极技能

   广播剧是声音的艺术,这句话已经听得没感觉了,但在我们进行广播剧创作的时候是否真正想着是在进行着声音美的创造呢?是不是我们的精神都集中在如何完成一项节目录制工作,按照本子录好就是实现了对声音艺术的最佳开掘了呢?其实声音里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可能。人声里我们就可以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形象塑造和戏剧推进:音色可以区分人物,音量可以表现情绪,音质可以突显性格。环境声更是我们常用的创作元素:表明环境,转换时空,显示人物关系。动效也是强化戏剧冲突,还原故事场景,增加听感真实性的有效手段。音乐更是广播剧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不论主题音乐还是情绪配乐都能够起到强烈的烘托、感染、加强的艺术效果。这些是我们广播剧从业者的共同认知和基本创作规律。但把这些声音元素有机综合运用,使其达到有助于塑造形象,有利于揭示主题,有益于剧情进展的艺术效应,则需要大量的艺术实践和对声音艺术孜孜矻矻执着追求专业精神。这次评析中,龙江台的《黑毛与核桃的故事》就把声音元素运用得很饱满适度,一开始就用口琴、鸟鸣、水流、风飒、虎啸、熊吟、甚至蝴蝶的扇翅声有机融合,营造出完达山麓冰雪消融时的一派春光。用拟人化的动物形象表达了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倡导生态文明,为建设绿色中国做出卓越贡献的主题。

   综合各位参与评析专家的意见,我把节目中出现的一些普遍性的和趋向性的问题也摆列出来,供大家对照。

   一、 思想深度不够。一般情况下认为,囿于广播剧的体量,不适宜表现重大事件、众多人物的题材,适宜从身边小事着眼,去挖掘平凡生活中的闪光之处。这个道理没毛病。但小题材并不意谓可以浮于生活的表面而不深刻,小题材也应引发重大主题和深刻思考。我们的剧目大多是小矛盾开始,大团圆结局,欢乐祥和,形势一片大好,很少揭示现实矛盾。尤其是写现实题材的剧目更是如此,脱贫帮扶一定是以电商加入,全村共同富裕为美好剧终。写党的好干部,一定不顾家玩命干,身患重疾不下火线,最后身边人都受到感动,落后人物受到“道德惊吓”而转变,主人公人去精神在,但听完后能记住英模的名字就算不错。这样的写法,即使是宣传效果都达不到,遑论艺术感染力了。

   二、 编剧套路浅显。因为我们片面理解广播剧创作手段的受限,一般都采用线性结构,从开始写到结尾。总觉得广播剧不适宜采用多时空或频繁转换时空的手法,于是当我们习惯于浅来浅去,写扁平的人物,编简单的情节,设置浅显的矛盾的时候,就很容易落入创新思维少的窠臼,更不敢实验、实践。

   三、创作方法粗糙。缺乏生活的底蕴,不能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营养,只能依靠影视剧中的俗套,人物概念化脸谱化,没有来自生活的灵气,为了刻画人物,以为多说粗话脏话就是生活化。缺乏提炼主题的功力,对所掌握的素材与资料不舍得精炼提纯,盲目堆砌,以至于进戏慢,皮太厚,咬了好几口还尝不到馅,让人索然无味,或是喧宾夺主,枝蔓太多,影响了主线的进展和发挥。

   这些有的是通病,有的是个别情况,大家对照着听,不一定准确。前面三位专家讲得都非常好,言之有物,值得反复学习。我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希望在今后的广播剧创作中发挥优长,避免毛病,磨炼出高质量的广播剧作品,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繁荣贡献我们广播剧人的力量。

责编:王玲 来源: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简介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联系我们

中国广播研究会通信地址
邮编:100866
地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业务楼511室
电话:010—86096784
电邮:gbjyjh@sina.com
网址:http://www.cnr.cn/gbyj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86093114 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