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仁
1924年生人,河北冀县人。在中国大学文学系毕业后,1949年3月北平解放,又考入以延安鲁艺为班底的华北大学第三部戏剧科,后调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文艺科所属广播文工团,在广播剧组开始编播广播剧节目。后组织逐渐扩充,1954年组建中央广播剧团之后,在剧团一直做编剧工作,前后创作改编过的主要剧目有:《妇女自由歌》、《小人书》、《朝鲜丹娘》、《苍蝇是怎样变成大象的》、《皇帝的新装》、《故乡》、《白居易》、《第二次考试》、《保尔柯察金在波耶卡车站》、《刘文学》、《向秀丽》、《十三陵水库的黎明》、《迷路》和《阿丙》等,其中除播出外,有的在刊物上发表或出书。此外,还写过些评论文章及一篇五万字的艺术总结稿。
1960年,参加中国戏剧家协会为会员。
此后电视开播,剧团开始做电视剧。1983年,又组建为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当时,评定职称为一级编剧。参加电视艺术家协会为会员。离休后,中央电视台建立审片组,调去做电视剧终审工作,一直工作到76岁。
此后,创作了几部电视剧和广播剧互用剧目,更摸索了两种艺术形式表现特征。
鲁迅系列:1、广播剧《惜别》,黑龙江台播出。2、电视剧《龙舌兰》,与厦门台合作。后改为广播剧,主要写鲁迅与许广平的关系,是《两地书》的广播剧版。3、广播剧《地火》,北京台播出,得政府奖三等奖。4、电视剧《耕夫》,电视剧中心播出。
8集电视剧《刘天华》,后改为16集广播剧,在北京台播出,得年度政府奖二等奖。
4集电视剧《竺可桢》,剧本已由原竺可桢基金会通过,后将剧本扩为8集,准备同时写成20集广播剧。
现在正写:剧团的广播剧17年艺术史(1949-1966)已完成初稿。
在材料与思想准备基础上拟写作《广播剧审美实践论稿》,在理论上做些探讨。
刘雨岚
1934年生人,北京人。1954年调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57年开始从事广播剧导演工作。为每日播出所需制作了大量的文学与广播剧节目。早期影响较大的作品有:广播剧《没有织完的筒裙》、诗剧《康巴人》等;自己编剧或参与编剧的广播剧《中国医生在非洲》、《不尽的长街》、《栾茀》、《爱的抉择》等,在评选中获奖。在多年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刘雨岚突破了“解说是广播剧必不可少之要素”的传统,编剧并导演了运用音乐音响参与叙述、交代环境、转换场景,不用解说而使戏剧情节顺利进行的广播剧《警长的儿女》,该剧被选为广播学院广播剧写作教材。
1980年参加了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筹建工作,并兼任干事会秘书。1983年当选为广播剧研究会第一届理事、秘书长,从此脱产主持研究会工作,为推动全国广播剧的交流与发展做了大量工作,贡献突出:创建了第一个全国性广播剧大奖《丹桂杯》奖;开办全国广播剧编剧、导演、音乐、音响、制作研讨学习班,为各地电台培养了一批专业广播剧制作骨干;写出了《广播剧结构及其技巧发展》、《关于广播剧美学的几点思考》等理论文章;代表中国中央电台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在意大利举办的欧洲广播电视联盟评奖大会。
1988年回到广播剧编导工作岗位后,编剧的广播剧《红橄榄》获年度广播剧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其间还有为地方台编写的连续剧、单本剧、小品等四部作品同时获奖。
1990年离休。1997年以后编剧的《红枫树》、《永远的恰巴山》均获“五个一工程”广播剧奖,2006年编剧的《状元办厂》获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奖金奖,2007年获“政府奖”全国广播剧最佳编剧奖。
蔡淑文
1940生人,江苏宿迁人。中央台高级编辑。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65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同年到江西省文化艺术学校、吉安地区文工团任导演。1973年调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任导演,从事广播事业近40年,制作过诗歌、散文、小说及几百部(集)广播剧。其中《史圣司马迁》在1980年全国第一次广播剧展评中列为五部优秀作品之首。
其它获奖作品有:《红橄榄》获得第一届广播电视学会举办的全国“蜀秀杯”广播剧奖一等奖,个人获最佳导演奖;《可爱的大熊猫》获亚广联儿童教育节目“亚广联广播奖”,也是中国第一次获此奖项;《妈妈回来了》在由计生委、文化部、广电总局、中国妇联、中国文联、中国作协联合举办的“文化奖”评奖中荣获最佳导演奖;《深山信使》获欧广联等二项国际奖及“五个一工程”和政府奖等国内大奖。
此外,还有几十部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及广播剧“政府奖”、“专家奖”等奖项。其中代表作有《一月的哀思》、《雪浪花》《哥德巴赫猜想》、《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珊瑚岛上的死光》、《居里夫人》、《评剧皇后传奇》、《延安来的孩子》、《李白》、《陈妙常》、《桃花扇》和《沙宝》等。
胡培奋
1941年生人,上海人。中央台高级编辑,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组成员。1960年考入原北京艺术学院导演系,1964年毕业后分配到原北京市文艺工作团工作。1977年调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作广播剧编导,曾任广播剧组组长。1998年退休后,仍从事广播剧导演工作。30多年来,其编导、导演的广播剧近900部(集)。题材广泛,涉及古今中外,执导过正、喜、悲、儿童、荒诞等各种风格的剧本。获奖作品百余部。
其中,获国际奖四部:广播特写《一场特殊的音乐会》(导演)获1993年亚广联第30届广播大奖,广播特写《东方神话——从哑女到神童》)(导演)获1997年亚广联第34届特别推荐奖,广播剧《人与狼》(导演)获2001年亚广联第36届娱乐大奖,广播剧《心缘》(导演)获2007年亚广联第42届娱乐大奖。
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导演)的作品约50余部(1997——2009年)如:《纸月亮》、《共和国赤子》、《永久的思念》、《京城第一家》等。
获全国性广播剧评比一等奖的作品约40余部。如:《红庙村的故事》、《山里娃的老师,儿的娘》、《永远的深情》、《生命的交响》等。
在执导过程中,曾4次获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广播电视学会颁发的最佳导演奖并获中国广播剧研究会2009年度最佳导演奖。
1985年曾被评为全国广播电视系统优秀工作者,1989年被评为全国广电系统先进女职工,曾四次被评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年度先进工作者。
宋铁铮
1934生人,上海人。中央台高级编辑。1955年毕业于西安音乐专科学校作曲专业,分配至河北省群众艺术馆音乐工作室。1957年调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学戏剧部任配乐。从事配乐工作40年,制作过(含选乐、作曲)广播剧、广播文学(含小说、散文、诗歌)、话剧、电视剧等多种形式的节目千余部。主要曲目有:广播剧《杜十娘》、《二泉映月》、《求索》、《真与假》(1982年获全国优秀广播剧奖)、《红橄榄》(1990年获“蜀秀杯”一等奖)、《听到的世界》(1992年获“蜀秀杯”一等奖及最佳音乐奖)、《古墓遇险》(1993获第30次亚广联广播儿童节目大奖);广播连续剧《便衣警察》(1986年获“丹桂杯”奖)、《浮躁》(1988年获“西凤杯”一等奖),配乐长诗《一月的哀思》,配乐散文《长江三日》等。1989年参与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8集农业系列报道《深情的黄土地》的制作(1989年获第八届全国优秀广播节目一等奖),1990年制作8集系列广播特写《民族正气歌》(1990年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广播节目特等奖),1991年制作8集系列报道《煤海之魂》,并任音乐导演。从1996年起曾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广播剧奖。发表有《奇妙的声音组合》、《电影音乐中的选乐工作》、《广播剧中的音乐》等论文。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简燕屏
1933年生人,广东顺德人。1952年分配至广播事业局,是中国广播系统第一批高级录音师。在近40年里,一直从事录音专业技术工作,如广播语言及各类文艺节目的录制,录音设备维扩,录音技术讲课,录音调度业务管理等工作。70年代初开始担任录音技术教学培训工作,并多次应邀为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全国录音音响进修班、山西太原广播电视工作技术学校等单位授课。80年代初开始将立体声技术应用于广播剧和广播特写节目之中。先后录制了30多个单声道和立体声广播剧及广播特写。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第一个立体声广播剧《海迪》(1983年)及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采的第一个立体声广播特写《心爱的二胡,心爱的学生》(1986年)。1985年任全国第一届广播剧大赛“丹桂杯”的评委。1989年在《广播播控设备》一书中担任《广播剧和语言节目录制》章节的编写工作。其录制的作品据不完全统计,有30余个剧目,50余集,其中获世界大奖的节目有:1986年录制的立体声广播剧《减去十岁》,获1987年第十届“柏林未来奖”广播剧比赛大奖。1986年录制的立体声广播特写《难以忘却的歌声》,获1987年“柏林未来奖”第十届广播特写大奖赛的推荐奖。此外,1985年为河北台录音的儿童广播剧《多妹子》,获全国优秀儿童广播剧“金猴奖”三等奖。其他主要作品还有,《大侦探卡莱和小不点》、《如何捕捉和运用信息》、《啊!昆仑》、《戴口罩的姑娘》等。
朱宝贺
1937生人,天津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1963年7月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文艺专业,分配到江苏省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从事编导工作。1975年调入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系任教,兼任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理事。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会员。1988年获北京市高教系统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称号。1989年应日本大学邀请赴日讲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广博的专业知识,踏实的学术作风和扎实的理论功底,自从事高等院校教学工作以来,为广播电台、电视台培养了大批文艺编导人才。1994年出版专著《广播剧编剧艺术》,1997年出版专著《电视文艺编导艺术》,先后获得部级优秀教材奖。2001年与林长风合著出版《广播剧导演艺术》。2009年与董旸合著出版《广播剧编导教程》,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儿童文学辞典》撰写辞条,为《广播电视辞典》撰写辞条并担任编委;参加《中外广播电视百科全书》撰稿工作;编选五册《广播剧选集》出版;发表数10篇论文,累计百万字。并多次担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承办的“国家级政府奖文艺节目评奖”的评委和论文评奖的评委;新闻出版总署和教育部联合举办的“全国优秀教育音像制品奖”的评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中国电视金鹰奖”的评委;中共中央宣传部主办的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评委。现在继续从事有关广播剧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王雪梅
1940年生人,河南范县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1963年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曾担任十几年的电台文艺编辑,后调回北京广播学院任教,从事广播剧艺术和广播文艺研究。主要著作有《广播剧艺术论》、《中国广播文艺广播剧研究》(上下册)等;主编《中国广播文艺学》、《中国广播电视文艺学》、《广播剧史论》和《广播文艺理论研究》;其学术论文、广播剧作颇丰,并屡屡获奖。有的剧目曾受到曹禺先生的高度评价,并为其撰写评论。多次担任广播剧政府奖、广播文艺政府奖、“五个一工程”广播剧评奖评委。
朱安琪
1941生人,山东单县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6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同年到部队从事宣传文化工作。1979年调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从事广播剧编导工作,直至1999年退休。曾编导广播剧200多部(集)。自1980年以来,在全国各项广播剧评比中(含“五个一工程”奖)有10多部广播剧获奖,其中有《大海情》、《普通老百姓》、《没有歌声的春天》、《大潮的后面》、《妯娌之间》、《爱的奇迹》等。
刘 青
1941年生人,天津人,国家一级导演。1958年进入天津广播剧团成为专业演员。1962年到播音组作播音员。除了担任政播节目以外,开始播讲中长篇小说。所播讲的《阮文追》《雷锋》《火种》等深受广大听众的欢迎。基于本身良好的声音条件,再加上表演功力的发挥,在演播中能多方吸取其他艺术门类的营养,开拓了语言的表现力,使得所塑造的人物更鲜明,色彩更丰富,生活气息浓厚,立体感、动作感强,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1978年参与创建天津广播电视艺术团。 70年代末开始播讲长篇小说。每年录制2~3部。《青春之歌》播出时,轰动津门及北京,辽宁等省市,并得到作家杨沫好评。此外《火种》(重录)、《假若明天来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等长篇小说,都受到听众热烈欢迎。《野火春风斗古城》在全国开创了二人对播的新形式。1991年第一批被授予“全国长篇小说演播艺术家”称号。
1981年成为天津台第一个专业广播剧导演。为推动天津台广播剧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由她导演的《金鹿儿》《劳模和他的影子》《石头说话》等多部广播剧均在“五个一工程”等全国广播剧评奖中获得大奖。《王乐天系列广播剧》《林溪作品》等作品的演播都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杨书渔
1938年生人,广东潮州人。原为广东电台文艺部戏曲编辑。自1970年开始从事广播剧工作。历任广播剧编导、广播剧组长、广东电台文艺部副主任,主任编辑职称。
上世纪八十年代为探索广播剧通俗化改革,杨书渔与同仁创办微型广播剧栏目《人间百态》,继而创办连续系列剧《西关人家》,得到广大听众好评和业界肯定。
多年来杨书渔发表有关广播剧的论文、剧评数十篇。其中《从〈人间百态〉到〈西关人家〉——广东电台广播剧改革之路》获全国广播电视奖(理论类)三等奖。杨书渔参与策划、制作的数十部剧作获省级和全国性奖项。其中短剧《母亲》、儿童剧《军伢子》获全国广播剧一等奖和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杨书渔退休后仍致力广东广播剧的发展,协助广东地区的地方台创作、制作广播剧精品。
孔祥玉
又名孔玉。1940年生人,上海人。国家一级导演,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196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任广播剧编导期间,先后编导广播剧600多部(集),在全国广播剧评比中获奖的作品有20余部(集)。担任导演兼编辑的《拨响生命的琴弦》,在全国首届广播剧“丹桂杯”大奖赛中获优秀剧目、优秀剧本、优秀录音制作和优秀编辑4个奖项;《在人生的跑道上》在全国比赛获奖作品中排列第一;广播连续剧《战争与命运》在“白玉兰杯”全国广播剧大奖赛中获一等奖,广播连续剧《零的蜜月》获二等奖;12集广播连续剧《郁达夫之死》在全国“石松杯”大奖赛中获二等奖,并在上海首届广播电视政府奖评比中获一等奖。在全国广播剧评奖中获奖的还有:《远去的月亮》、《太太学堂》、《地铁卖唱女》等。从1990年开始,执导了大型系列广播剧《刑警803》,该剧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全国许多电台纷纷转播,受到广大听众的欢迎,被评论界称为“广播史上的创举”。此外,撰写过《广播连续剧导演的总体把握》、《浅谈改编》等多篇学术论文。
戎雪芬
1941年生人,上海人。高级编辑,1964年自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后分配至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工作,1998年退休。
三十余年来,戎雪芬曾分别在电台文学组、少儿组、新闻早班、广播剧组从事采访、编辑、导演等工作,较全面熟练地掌握了广播的专业知识和宣传规律,尤其在广播剧方面,集编、导于一身,共录制广播剧近三百部(集)。其中在全国性评比中获奖的有《至高无上的爱》(1982年),《一封将要寄出的信》(1983年),《黄金心》(1984年),《橡胶大王传奇》(1985年),《阮玲玉》(1986年),《火车在黎明时到达》(1989年)等等。获奖的论文有“论广播剧的听觉感受特性”等。
戎雪芬曾任电台文艺部副主任,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副秘书长。1995年负责筹建上海有线戏剧台,创办了全国首家专业戏剧频道,任戏剧台总监,1998年退休后仍先后在局、台审片把关,继续发挥余热。
丛 林
1940生人,黑龙江集贤县人。1959年到黑龙江省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历任播音员、记者、编辑、副组长、副主任、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厅副总编辑、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常务副台长。1985年任电台领导以来,除分工负责新闻报道、文艺宣传组织领导工作之外,还负责广播剧总体规划、组织生产和剧本的修改编审工作。先后修改编审了《水浒》、《赖宁的世界》、《马铁匠、冯鞋匠和他们的女人》、《紫藤》、《接站》、《远去的琴声》等400多部(集)、近200万字的广播剧本。在他的组织指导下黑龙江台制作的广播剧《马铁匠、冯鞋匠和他们的女人》、《二龙河畔有条坝》、《接站》、《冬冬、雪雪和小猫咪》、《远去的琴声》、《秋别》、《屯里来了个大画家》在连续四届的全国广播剧评奖中获一等奖,使黑龙江电台实现了“十九连冠”。为推动全省广播剧的发展,他多次组织主持全省广播剧评奖活动、征文笔会、讲学班、研讨班,还撰写了《从<紫藤>的成功看广播剧的特点》、《北国燃起“一把火”——中国广播奖“黑龙杯”广播剧评奖、颁奖侧记》、《十年艰辛路,竞创新辉煌——黑龙江广播剧发展回顾》等20余篇文章。现为黑龙江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全国广播剧研究会顾问、黑龙江省广播剧研究会会长。
郑书琴
1938生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满族。1956年参加工作,曾任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演员和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剧部导演。在《家》、《阿Q正传》、《金珠》、《李自成》、《西沙》、《小英雄雨来》等数百部剧中担当主角,演播长篇小说《新来的小石柱》、《第二次握手》等数10部,其导演注重儿童广播剧的制作和立体声广播剧的探索。导演了《坏心肠的小猪》、《寻找时间的脚》、《拜访无花果》、《赖宁的世界》等数10部(集)广播剧。其中,《拜访无花果》1983年获全国首届儿童广播剧一等奖。《赖宁的世界》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引起很大反响。广播剧《序幕刚刚拉开》获全国首届广播剧“丹桂杯”大奖、单项导演奖。1985年赴意大利参加国际广播电视评奖活动,1987年、1989年两次赴德国参加国际广播电视“未来奖”评奖活动,并担任评委。1991年编、导、演的儿童广播连续剧《赖宁的世界》获全国一等奖。1992年编导的立体声广播剧《纸船》参加国际广播剧“森繁奖”的评选,名列第三,许多国家电台将其译制播出。现为中国新闻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广播剧研究会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赵琮婕
1931年生人,上海人。1947年参加革命,1949年参军,1952年毕业于中南部队艺术学院戏剧系。先后在中南部队艺术剧院(后改为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从事话剧、广播剧、小说的编、导、演和播讲工作。1993年起任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老年栏目主持人。处女作话剧《向全世界人民广播》(与人合作)发表于1951年10月的《长江文艺》。主演了话剧《母亲的心》、《杜十娘》、《龙马精神》等。参加演播的广播剧《赤脚踢球的孩子》1979年获首届黑龙江省广播文艺一等奖。《噢,我是你的》、《青草地绿油油》(与郑如文合作编剧)、《追随》(与郑如文合作编剧,任导演)、《荷花》(任导演)、《追光的人》(任导演)评为1980、1981、1982、1983年全国优秀广播剧。《序幕刚刚拉开》1984年获首届广播剧“丹桂杯”一等奖,《马铁匠、冯鞋匠和他们的女人》获1990年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播剧一等奖、黑龙江省第三届广播剧“飞龙奖”最佳女主角奖。《接站》被选到中央电视台,在1993年春节小品晚会上播出。《冬冬、雪雪和小猫咪》获1992年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蜀秀杯”一等奖。《二龙河畔有条坝》获1992年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蜀秀杯”一等奖。播讲的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四世同堂》、《芙蓉镇》等受到欢迎,获“全国电台听众喜爱的优秀演播艺术家”称号。
高广义
1935生人,山东平阴县人。曾任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主任编辑、广播剧部二级编导、黑龙江省广播剧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1952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哈尔滨市松江罐头厂、解放军沈阳军械学校、36军政治部、9520部队政治部、福州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任秘书、学员、文艺干事、创作员等职。这期间,主要作品有话剧《一把洋镐》(获济南军区文艺汇演二等奖)《夜练》、《在前沿阵地上》(获福州军区文艺汇演创作二等奖);中篇小说《路》等。1960年转业到共青团哈尔滨市委,先后任文体部、青年宫文艺干事、组长;1963年调入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先后在市台部、文艺部、广播电视艺术团、广播剧研究会、广播剧部任编辑、记者、创作员、编导并担任《中国广播剧》、《黑龙江广播剧》期刊副主编等职。30多年来,先后与人合作,独立主编了《广播剧是编导艺术》、《黑龙江优秀广播剧本选》、《全国优秀广播剧作》、《优秀儿童广播剧选》、《外国广播剧作》、《太阳、月亮和吉它》等七本书,创办了《中国广播剧》、《黑龙江广播剧》大型期刊、编发400多万字;撰写并发表广播剧论文述评30多篇。还独立或与人合作编、导了话剧、广播剧200多部(集)。自1982年省和全国开展广播剧评奖活动以来,每年都获得省和全国大奖。代表作品有:《菲菲的梦》、《唐赛儿》、《英雄的遗孀》以及儿童广播剧《冬冬、雪雪和小猫咪》,为实现黑龙江省在全国广播剧评奖中获得“十连冠”做出了突出贡献。为黑龙江赢得了荣誉,受到省委、省政府的奖励。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曾任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副秘书长,为全国广播剧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刘玉森
1927年生人,河北霸县人。高中毕业后于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调至南海舰队文工团,1958年到黑龙江省电台广播电视艺术团任副团长兼导演,1975年调至哈尔滨市电台任广播剧队队长兼导演,并做编辑、演播工作。多年来,在组织、领导广播剧剧目生产的同时,导演、演播了100多部广播剧。他导演的《选择》获1989年黑龙江省第二届“飞龙奖”优秀剧目奖,《小步舞曲》获1990年全国“蜀秀杯”广播剧评奖银奖。他参加演播的《序幕刚刚拉开》获全国首届广播剧“丹桂杯”大奖、全国广播剧“蜀秀杯”二等奖,《空巢》获全国广播剧“黑龙杯”二等奖,《二泉映月》灌制了唱片,在全国发行。60年代他曾在《革命一家》、《龙马精神》、《青年一代》中扮演主要角色。在省级电台演播的长篇小说有《烈火金刚》、《红岩》、《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暴风骤雨》、《欧阳海》、《王若飞在狱中》等40余部,其中《播火记》、《烈火金刚》、《森林支队》应邀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演播。现为主任编辑、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曲艺家协会名誉理事、黑龙江省广播剧研究会名誉理事。
郭银龙
1941年生人,哈尔滨市人。回族。1958年考入哈尔滨电影制片厂,次年考入长影制片厂电影学校,大专毕业后分配到长影剧团工作。先后参加了电影《十级浪》、《炉火正红》、《达吉和她的父亲》的拍摄工作。1965年调回哈尔滨,在省广播艺术团工作。现为黑龙江电台二级导演。由他编导的广播剧《你是共产党员吗?》1981年获全国广播剧大奖。执导的几百部广播剧中,《妻子》、《法律的尊严》、《英雄的遗腹子》、《山神》、《远方来的山里客》、《花芝麻,开门吧》等先后获省级一等奖。执导的《来历不明的人》(与人联合导演)和《水浒》均获省文艺大奖一等奖。与人联合编剧的广播剧《急流》、执导的《许穆夫人》均获全国第二届广播剧“丹桂杯”大赛一等奖。执导的单本剧《家乡人》、《紫藤》、《远去的琴声》等先后获全国评奖一等奖。此外,他还执导过话剧、电视剧、电视专题片等。曾被聘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客座导演。为黑龙江广播剧全国评奖“十九连冠”做出过突出贡献。
王 烈
1940生人,河北肃宁人。高级编辑。毕业于中国电影函授学院。退休前在吉林市台从事广播剧编导和大型节目的总编导工作,于1987年加入“民盟”,现为吉林市政协委员。
王烈同志多年来从事文艺创作和导演工作,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吉林省广播剧研究会副秘书长、吉林市著名剧作家。他先后创作了大量广播剧、电视剧、小说、歌词等作品。
主要作品有:电视剧《五个半月厂长》、《吉星高照》、《对待》,以上三部作品均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黄金时间播出,其中《吉星高照》受到中央组织部的表扬,中共吉林省委把该片定为吉林省农村整党教育片。广播剧《赤爱的心》、《秒针历险记》、《心灵深处》均在全国广播剧评奖中获得好成绩。广播剧《在景深中》、《独辟蹊径》被评为国家级二等奖。广播剧《春游》,荣获国家级三等奖。广播连续剧《撞击》荣获“吉林省长白山文艺大奖”创作二等奖。此外还有大量作品荣获省级一、二等奖。
王烈同志除创作大量文艺作品外,还潜心文艺理论研究,先后在国家级刊物发表了关于广播剧论著的五篇论文。由于王烈同志的业绩突出,除连续三届被评为“吉林市拔尖人才”,还被评为“吉林省非党人士有突出贡献人士”。
冯福宽
1939生人,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人。回族,经名穆罕默德·阿里,陕西人民广播电台高级记者。1963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3年)、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1984年)。陕西省第八届政协委员。中国回族学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穆斯林对外文化经济促进会副会长、陕西河北商会名誉会长。1991年被评为陕西省先进统战工作者,1995年荣获陕西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1993年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称号,2010年荣获全国少数名族古籍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著有诗集《山花赋》、《穆斯林之歌》、《黄土魂》、《绿色的黄土高原》;散文集《回坊风情录》、《艰难的脚步》;广播剧集《消失在声音里的青春》、《苍茫的高原》、《从文学到艺术—— 兰花花》;长篇小说《大迁徙》;专著《陕西回族史》、《丝绸之路上的回响》;中、英、阿文画册《中国·陕西回族穆斯林》、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作词、合作)等。叙事长诗《兰花花》改编成广播、影视作品,在全国各地电台、电视台播、映,改编成大型叙事表演合唱,由陕西乐团搬上舞台,参加《西北音乐周·西安音乐会》、《西北音乐周·兰州音乐会》、第二届《北京合唱节》。改编的同名诗剧、叙事表演合唱出版了CD光盘。散文《丝绸之路,回回民族的摇篮》、诗歌《阿,回回,我的回回啊!》被选作穆斯林中等专业学校汉语教材。诗剧《兰花花》获陕西省首届开拓奖创作奖,合唱《兰花花》获陕西省1986年合唱作品一等奖,叙事表演合唱获第二届《北京合唱节》演出奖,诗集《绿色的黄土高原》获陕西省少数民族团结进步奖。
特别是广播剧。他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白手起家,一干就是20年。他和导演向东、音乐编辑李长任一起,探索制作了各种形式的广播剧。如诗剧样式的广播剧《兰花花》,是“戏剧、诗歌、音乐融为一炉的新颖作品”,被中国传媒大学选作教材;还有陕西方言广播剧《六斤县长》,音响式广播剧《秦俑魂》,都在全国获奖。所制作的广播剧《史圣司马迁》,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广播剧比赛,并被介绍到德国、英国、法国;广播连续剧《风雪昆仑山》、《延安之声》、《大地长龙》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对于冯福宽的创作,《人民日报》、《陕西日报》、《民族文学》、《回族文学》、《中国穆斯林》等报刊杂志发表了上百篇评论文章。《回族文学》评论说,他的作品“是回族儿女从胸中喷发出来的心灵之火”,“是回族历史的形象化再现”。《民族文学》评论说,“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回族人民的灵魂,传达了回族人民的风韵”。《人民日报》评论说,堪称是“穆斯林的生活史、命运史、心灵史、风俗史”。
冯福宽的作品,收藏在北京国家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介绍、流传到中亚、阿拉伯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他的传略收入《中国回族大辞典》、《中国少数民族专家学者辞典》、《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辞典》、《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国音乐家名录》等10余部辞典,同时入选《中国回族文学史》。
雷杰超
1939年生人,江西南昌人。1962年毕业于新疆大学中文系维吾尔语专业,分配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从事新闻工作,1979年转入电台文艺部从事广播剧创作,1989年调到天山电影制片厂从事电影创作,获国家一级编剧职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6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创作发表过中、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广播剧、电影、电视剧,以及广播剧论文,电影和电视剧评论多种。三部广播剧蝉联三届全国优秀广播剧奖,其中,《诗人纳扎尔》获1981年度优秀广播剧奖,《慕乡之心》获1982年度优秀广播剧奖,《喜剧演员》获1983—1984年度“丹桂杯”奖,剧本获创作单项奖;广播连续剧《法德曼》获1987年度“全国广播剧好剧目奖”。长篇电视连续剧《华丽瞬间》获1998年度全国电视剧《飞天奖》,剧本获中央电视台第一届优秀电视剧本征集奖;电视剧《爱是春天的别名》和《第二个秋天》分别获1991年和1992年度“全国电视剧骏马奖”。1998年被评为“新疆十佳电视艺术家”。
陈本仁
1947年生人,云南昆明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云南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曾任原昆明军区国防话剧团创作员。1978年以后历任云南台广播剧组组长、文艺部副主任、卫星广播副总监等职。长期从事广播剧的组织和导演创作工作,先后创作录制了200多部(集)广播剧,培养了一支有艺术追求的广播剧编剧和演播队伍,曾多次荣获国家级和云南省的广播剧艺术奖项。作品风格坚持地域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强调广播剧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可听性,选材广泛,以戏剧性和情感性见长。主要代表性导演作品有:连续剧《聂耳在故乡》获全国优秀广播剧奖;单本剧《打工女中校》获首届中国广播剧奖(黑龙杯)一等奖、导演单项奖;连续剧《关肃霜》获第五届“五个一工程”奖;单本剧《山娃看戏》获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戏曲广播剧《红裙子》获中国广播文艺奖一等奖;连续剧《西南联合大学》获云南省文化精品工程优秀作品奖;连续剧《周保中将军》获云南省广播文艺一等奖等。2006年获云南省文学艺术贡献奖。
毕 玺
1925生人,四川云阳人。四川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1950年毕业于重庆大学中文系,先后在西南、西康、四川人民广播电台任编辑、文艺组副组长、文艺部副主任。曾任四川省广播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广播剧政府奖评委等职。
40多年来,创作编导广播剧145部(集),其中108集全本《三国演义》广播连续剧,被国内40多种报刊书籍报道和评介,两次在有关的国际学术会议上被介绍,列为当代“三国”改编的三大艺术工程之一,此剧从80年代初着手设计、规划,到1995年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全套剧本80万字,历时13年,为当时全国最长的广播剧。相继在全国和全省获特别奖、一等奖、“五个一工程”荣誉奖。并在建国60年时,被评为60年来全国有影响的60个广播电视节目之一。
建国初期在西南、重庆电台时,将反映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苏联小说《贡献》、中国小说《新的家》等改编为广播剧。60年代在四川电台时,深入基层创作的广播剧《在激流中》,得到中央电台的关心和大力帮助,到北京修改剧本后,由中央广播电视剧团演播,在全国电台播出。全国性期刊《广播业务》全文发表剧本,被列为我国广播剧发展史上的优秀剧作之一。70年代到80年代,深入雪山草地和大巴山革命根据地,创作了《回雪山》、《松苗》等剧。对此,在大连召开的全国广播剧创作座谈会给予充分肯定,天津《广播电视杂志》作了报道。与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周克芹合作改编的广播剧《山月不知心里事》,中央电台在播出时给予肯定并作了介绍。深入到四川邛崃、自贡等地创作的《卓文君》《为了祖国》等剧,由张国立等演播,分别参加了第一、二届“全国广播剧展播月”,在全国各台播出,后者在全国第一届广播剧评奖中获优秀奖。改编的广播剧《三千万》获四川省优秀文艺作品奖。
在全国性期刊发表的长篇论文有《古典名著的稳定性与艺术再创造》《广播剧场景建构的美学特征》等,并在全国获二等奖、省一等奖。撰稿制作了数十部电影、话剧录音剪辑和一批文学名篇赏析在电台播出并出版盒带。在著名老作家艾芜解放前主编的《大公晚报》副刊和解放后的《星星诗刊》等报刊上发表过小说、散文、诗歌、歌词、唱词等作品。并著有长篇小说《东隅记》32万字。
周 军
1943年生人,安徽歙县人。高级编辑。曾任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1967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解放军农场锻炼。1970年1月分配到安徽人民广播电台从事新闻工作,历任记者、编辑、新闻部副主任、文艺部主任、副台长等职。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采写和编辑了大量新闻稿件和文艺节目,多次组织重大采访报道,策划录制了一批大型文艺节目,多篇作品获得中国广播奖。
自到文艺部工作以后,对广播剧的创作和录制紧抓不懈,倾注很大精力,上下沟通,多方协调,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积极组织,认真策划,从选题的确立到剧本创作、编辑及录制工作都身体力行,具体参与,通过共同努力,取得了安徽台广播剧的突出成绩,先后录制了《红枫树》、《大岭村的故事》、《永远的恰巴山》、《阳光行动》、《新秦琼卖马》、《边防团长》等一批精品广播剧,多次获得中国广播剧奖,连续四届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周军曾担任安徽省广播电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广播文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副会长,多次担任中国广播文艺奖和中国广播剧奖评委。1995年享受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2年被评为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和安徽省“四个一批”拔尖人才。2003年退休。
安书贤
曾用名石佳,1943生人,河南许昌人。1962年入伍,1984年调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专职从事广播剧编辑和编剧工作。曾荣获“河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河南省优秀文艺工作者”、“河南省十佳广播文艺工作者”、“河南省省直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在职期间,曾任广播剧组组长,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副总监。国家二级编剧,2005年退休。
从事广播剧工作以来,共创作和编辑广播剧200余部(集),获省一等奖以上作品80余部(集)。其中,由他编剧的四集广播连续剧《瓜棚风月》获全国“丹桂杯”奖,名列榜首;四集广播连续剧《山野的风》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广播剧《老光棍与俏寡妇》获全国广播剧评奖一等奖;广播剧《多了一笑》、《绿色的太阳红色的大海》、《对得起百姓》、《紧急拦截》获全国政府奖二等奖。20集广播连续剧《蹚将白朗》、20集广播连续剧《白居易》、76集广播连续剧《红太阳白月亮》、10集广播连续剧《红灯、绿灯、油灯》、3集广播连续剧《因为我们当过兵》、3集广播连续剧《老海失踪》、3集广播连续剧《太行赤子》分别获省广播剧评奖一等奖和特等奖、“五个一”优秀作品入选奖。论文《广播剧的含蓄美》获中国广播剧研究论文奖二等奖。此外,由他创作的大型现代话剧《远山的日出》获得河南省演出优秀剧目奖和剧本创作奖,他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请戏》、《野茉莉》、电视剧《冷惊》,均由央视相关频道拍摄播出。
韩 英
1946生人,河南滑县人。河南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大专毕业。1975年调入电台从事编辑工作。曾任广播剧组组长,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理事。已发表诗歌、评论、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广播剧、电视剧400多篇(部),其中有13件作品获国家级奖,40多件作品获省级一、二等奖。《二八月乱穿衣》1994年获中国广播剧奖一等奖;《新来的校长》1996获全国第五届“五个一工程”奖;《倔老汉与叫驴的故事》1999年获全国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理财组长》2001年获全国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著有诗集《大树之歌》、译著集《夜之声》等。主编演唱集《欢庆胜利》及大型报告文学集《中华星光》等。1984年被评为《中国广播电视》优秀特约记者,1991年和1999年在河南省广播剧评选中获“最佳编辑奖”、“最佳导演奖”,1997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2001年获全国“百优”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称号,200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江 涛
1938年生人,天津人。高级编辑。自幼随父母在北京长大并求学。1956年,被选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培训,后分配到河北人民广播电台从事播音主持工作。1979年调文艺部,从事文学编辑及广播剧编导工作。此后,进修了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后任广播剧组组长兼文学组组长,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电影协会理事。
其制作的广播剧《镢柄成亲》(1981年),广播剧《跨过高度》(1982年),儿童广播剧《多妹子》(1985年),广播剧《杏花》(1995年),分获全国优秀广播剧奖。90年代初制作的广播连续剧《赵四小姐和张学良将军》在河北电台和中央台先后播出,曾引起社会上的强烈反响。
1998年退休。现任教于河北传媒学院表演系播音主持专业。
刘忠一
1944年生人,山西临汾人。高级编辑。1961年毕业于山西艺术学院,后分配到晋东南文工团担任乐队指挥。1977年调山西大学艺术系讲授“民乐合奏”课。1984年调山西人民广播电台,从事广播剧导演及作曲。2004年退休,之后继续从事广播剧及音教工作。
1985年导演的儿童广播剧《小燕子》获全国“金猴”奖,1986年担任音乐编配的广播剧《豆芽庄》、连续剧《新星》均获“丹桂杯”奖;1992年导演及作曲的儿童广播剧《这一半、那一半》获广电部学会二等奖;1994年导演的广播连续剧《八十天环游地球》获广电学会三等奖;广播连续剧《村里来了新乡长》导演及作曲获“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广播连续剧《山里娃的老师儿的娘》(与胡培奋合导)获“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次年获学会一等奖;广播连续剧《未来公公不好劝》(与胡培奋合导)获“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广播连续剧《乡村趣事》(导演及作曲)获“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广播剧《奇花异草》(导演及作曲)获“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广播剧《鸡鸣岗上》《都是狗东西惹的祸》分别获学会“金奖”。广播短剧《卖驴》《借条》均获广电学会一等奖。
此外为地市台制作的广播剧均获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
孙大千
1941年生人,江苏无锡人。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剧编导。1964年参军,在国防科委春雷文工团任团员。1965年曾在张爱萍等首长亲自关心指导下创作的大型歌舞剧《春雷之歌》中担任朗诵,在话剧《走自己的路》中扮演科技人员。1970年转业至南京地方企业工作,1986年调入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从事广播剧编导工作,多部作品先后在全省和全国获奖。被聘为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评委、文化艺术奖评委。
在全国获奖的广播剧主要作品有:十集广播连续剧《徐霞客》获全国广播剧评比“好节目”奖,单本剧《戈壁红柳》获蜀秀杯全国广播剧二等奖,儿童剧《红果》获中国广播剧奖二等奖,三集广播连续剧《情感世界》获中国广播剧奖二等奖,六集广播连续剧《咱当兵的人》获解放军文艺奖二等奖,儿童剧《雯雯撑起的天空》(担任艺术指导,参与了创作全过程)获五个一工程奖,单本剧《厉兵石头城》获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广播剧奖一等奖、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奖一等奖,三集广播连续剧《白衣圣人》获五个一工程奖。其他在全省获奖的广播剧主要有:《翡翠戒指》、《寒柳吟》、《地基》、《迷人的海湾》(音乐剧)、《朱自清之歌》(诗剧)均获江苏省政府一等奖。发表的论文有:《我对广播剧艺术个性的初步认识》、《<翡翠戒指>从小说到广播剧》、《广播剧语言与话剧语言的异同》等。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中国广播研究会通信地址
邮编:100866
地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业务楼511室
电话:010—86096784
电邮:gbjyjh@sina.com
网址:http://www.cnr.cn/gb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