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内容
第七届广播剧论文专家评析综述(关玲)
中广网 2010-11-25
    

    2010813日,第七届广播剧论文专家评析会在北京香山举行。参加评析的论文共有17篇,除了有一篇是同一个作者送评,而每个作者只能有一篇参评,另一篇被取消了资格以外,其它的16篇都不同级别地获了奖。此举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研究会想通过奖项来鼓励、支持大家在一线创作之余多思考、多研究、多写作,用论文写作带动创作的深入,用深入的创作带动广播剧论文的繁荣。可以说,广播剧创作的繁荣是理性思考的结果,同样,广播剧论文的繁荣,反映的是广播剧创作繁荣的局面。两者应该是成正比的。电视剧的创作和研究就是这样的。

  长春台刘国君在他论文里列举了一个数字,就是从最权威的中文信息网站CNKI(www.CKKI.Net)上搜索与广播剧相关的论文竟只有130多篇,少的可怜。实际上广播剧方面的论文并没有少到这种程度,几十年来,广播剧研究已经有应当多的成果。但这几年论文确实不多,尤其是好论文不多。其中有广播剧影响力不足,繁荣局面尚未形成的原因,同时也与在座的大家不写或写不好有关。刘国君有个观点我非常同意,就是“理论的薄弱必将导致创作的衰落”,这是是很有道理的。

  今年的17篇论文以及近几年的广播剧论文让我感觉到一个突出的问题,就大家不知道写什么好。论文要有观点,好的论文要在有观点的基础上还要有新观点,能够反映我们创作和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到哪找论点呢?论点从哪来?

  理论上说,广播剧的论文可以从五个大的方面去考虑,第一是历史,第二是基本理论、第三是热点现象,第四是创作手法创作规律,第五是受众接受。

  这次获得一等奖的四篇论文,就是从这几个方面找到自己的切入点的。

  上海台徐国春的《回顾历史 关注今天——谈上海广播连续剧的生存和发展》从上海台1980年开办的、至今从未间断、每天播出半小时的“广播连续剧”栏目说起,分析了八十年代广播连续剧最兴盛时期的上海广播剧的发展状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走过九十年代,进入当代之后,尤其是在网络小说发达、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广播连续剧的生存和发展策略。论文以上海东方广播有限公司制作的,两部根据网络人气推理悬疑小说改变的50集广播连续剧《雅库玛的诅咒》、《猫的复生》为例,介绍了目前广播连续剧剧本来源的最新动态,提出了网络时代广播剧新的创作思路。研究历史的目的不是为了过去,而是关照现实,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广播剧的发展背景,是找到现在发展出路的重要方法。

  长春台刘国君的论文《纪实广播剧与广播剧的纪实化——广播剧纪实美学初探》,从创作现象提升到基本理论的层面上探讨广播剧的特性问题,从广播剧的纪实性、广播剧的纪实化、进而提出了“广播剧纪实美学”的概念。他的核心观点是广播剧应该更加接近真实生活,具有生活真实之上的美学价值。而不仅仅是现实题材的直白表达,或者是真实生活的戏剧化表达,广播剧要以还原广播剧的本质真实,通过音响再现和表现生活真实,并从生活真实中看到有价值的、有趣的、甚至是戏剧化的多义人生,让广播剧具有哲学层次上的美感,而非媚俗的、功利的或者故作深沉的所谓作品。纪实美学在电影、电视领域研究了很多年,讨论得非常充分了,将纪实美学理论引进广播剧得研究中确实不多。这篇论文观点鲜明,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电影诞生之日,电影的创始人卢米埃尔就为所有人呈现了电影纪实的魅力,20世纪20年代苏联的维尔托夫创立了电影眼睛派,二战之后的五十年代又出现了意大利现实主义和相关理论。安德烈·巴赞总结了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经验,提出了法国纪实派的整套美学思想,与巴赞有相同观点的还有德国电影理论家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

   纪实性美学强调电影的照相本性和纪录功能,它的特点是以忠实的、客观的态度摄录生活,保持生活客体的完整性,力求逼真地再现生活的本来面貌,揭示生活本身的多义性,发掘生活自身蕴含的诗情和哲理。

  现场感、长镜头、景深镜头、纪实风格,表现生活本质的真实是纪实美学的关键词。但是否能够只用声音来纪录生活,完全还原生活真实是对广播剧创作的挑战。

  事实上,纪实美学的提出不仅仅呼吁技巧层次的变革,还从创作的角度带来了一次次思想上的冲击,形成一个个思潮,建立了很多著名的流派。中国当代电影自80年代的社会思想改革后,第四代导演就把中国电影推向还原现实真实的现实主义之路,为中国电影的巨大飞跃提供了许多出色作品,如《沙鸥》等。到了第五代,导演却很快地由纪实风格转向了表现风格,《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红高粱》在表现手法上都摆脱了纪实美学的束缚,赋予画面形像强烈的主观意识,利用超常的色彩与构图处理,运用各种非现实主义的变形手法和独特构图的影像符号,将大块的写实与大块的写意结合起来,从某种程度上极大地拓展了影像镜语的震撼力。“第五代”的后期,部分作品反正了自己,主张以非冲突的形式去表现生活,追求近乎自然状态的生活化表演,强调真实背景前的随意性和自发性,贬低一切看来像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东西,最大限度地去掉表演的痕迹。到了“第六代”,纪实美学指导下所带来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能够从贾樟柯的作品中看到。

  纪实美学不仅仅说的是真人真事的题材选择,也不仅仅是广播剧中的一种制作手法、一种创作风格,它更是一种理念,一种思想,一种创作态度。

  和纪实风格、纪实性、长镜头相对应的是蒙太奇,蒙太奇理论同样是一种手法之上的思想流派,很巧的是,这次获得二等奖的沈阳台的李多娇的《谈广播剧《国歌响起》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正好是和刘国君的观点相对应的另一种理论观点,可惜这篇论文更多的是就《国歌响起》的具体创作而谈,还没有上升到蒙太奇理论的美学层次上。

  这次获得一等奖的,中央台权胜的《广播剧节奏艺术论略》是一篇从创作手法和创作规律方面来写作的论文。从情绪律动节奏、时间律动节奏、场景结构律动节奏来看广播剧内部的节奏韵律问题。从话筒拾音的调度律动、声音的空间变化节奏、场景转换的变化节奏、音乐与音效的律动节奏来看外部节奏的创造和利用这种创造对整部剧进行调整。

  这篇从音响导演的角度论述广播剧创作中节奏把握的论文,在案例的支持下,把实践与理论结合得很好,而且是能动的配合,把技术上升为艺术,论点表达非常清晰和明确。

  一等奖论文,武汉台赵明的《从电视剧产业看广播剧在数字媒体时代产业价值链的构建》,写的是一个非常前沿的话题,同时它也贯穿了创作、市场、播出、接受几个领域,通过与电视剧市场价值链的对比,发现广播市场价值链中每个环节的问题,如电视剧生产环节的规模化、公司化,而广播剧自产自销,产量小没有规模。在播出的中间环节上,由于广播的专业化、类型化之后,播出平台受到很大影响。而在接受环节,广播受众的碎片化、移动化。特点,也带来了广播剧创作的难度。在对比分析之后,作者提出在数字化时代里,通过多元化的新媒体来解决这些问题的观点。如播出平台多元化、受众角色主动化,制作产业集群化,交易市场专业化,上下游产品系列化,希望通过这些方面的尝试,让广播剧有一个数字时代下的辉煌。这是当下最新的话题,论文的观点有一定的新意。

  这次获奖的论文中还有一批属于经验总结的论文,基本上都获得了二等奖。如宁波台王磊的《坚持改革创新弘扬时代旋律——宁波电台广播剧广播剧创作生产谈》,四会台潘良的《“四会出品”的启事——谈地方电台广播剧创作的本土特色》,抚顺台杨树的《广播剧还能走多远》,贵州台杨旭的《创造广播剧的“十六岁花季”》。这些论文能够结合本台情况,结合具体创作谈体会,总结比较规范,有些经验具有普遍性,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这次参评的论文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观点多,范围大,泛泛而谈。大部分论文在论点的提炼上还缺乏经验,一篇论文中,论点多,每一点都泛泛而谈,不深入。有的论文甚至每一个自然段写一个观点,缺乏论证过程。三等奖的获奖的作品中有好几篇存在这个问题。即使是获得一等奖的作品,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上海台徐国春的《回顾历史 关注今天——谈上海广播连续剧的生存和发展》论文的第二部分以《刑警803》为例,论述了二十年来这个作品是如何通过各种手法建立品牌,并通过品牌产生更多的社会效应。事实上,这个部分完全可以独立成篇,单独写一篇论文。

  论文的第三部分写了从低成本运作的角度来考虑广播连续剧的可能性和发展前景,也可以单独发展成一篇独立的论文。

  第四部分写了培养接班队伍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和第一部分结合在一起写。

  以上每一个部分都是一篇好论文的胚子,放在一起就觉得逻辑关系不清楚了。

  2、论证过程缺乏科学性,大多是感想,缺乏数据和其它论据的支持。有很多论文在提出观点后,完全靠感觉来进行分析,感想多于科学分析。 

  还有一些论文在提出观点的时候没有仔细斟酌,有些说法不科学。长春台刘国君的论文《纪实广播剧与广播剧的纪实化——广播剧纪实美学初探》把广播剧只分成纪实体和纪实化两类,观点值得商榷。论文中提出“拒绝戏剧”的观点太绝对,如果把戏剧因素排除掉,或者把它与纪实对性立起来,这种提法欠妥当。文章中提出了虚构广播剧的概念,这一提法也不恰当,艺术都是加工出来的。“创作广播剧”与“原创广播剧”的提出有些混乱,“职业演员容易虚伪”这个观点不全面,还有“没有音响的广播剧还有什么”这种提法也不妥当。这篇论文在提出新概念时界定和论述不够科学。

  论文在文字表述时的不准确,很容易产生歧义和造成误会。如抚顺台杨树的《广播剧还能走多远》,这个设问的答案一般来讲就是“走不远了”的意思,但这篇论文实际上是想说广播剧还能走很远。

  权胜的论文讲的是节奏分类,论点比较新鲜,论述部分略显重复,“没有解说的广播剧是好的”这个观点也有点偏颇。

  3、写作不够规范,尤其是注释的问题很大。很多论文不符合基本的论文写作规范,引文要有注释,或脚注或尾注,不能没有,也不能直接在文章中顺便提一下。

  这次送评的论文整体上还缺乏指导实践的价值,有些论文提出了新问题,但没有解决办法,武汉台赵明的《从电视剧产业看广播剧在数字媒体时代产业价值链的构建》提出的观点鲜明,但对问题提出的解决办法还比较薄弱。    

  这几年,中国广播剧创作、生产过程中,可以研究的问题太多了。期待大家找到自己的角度和切入点,从大处着想从小出入手,写出我们对广播剧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思考和见解。期待下一次见到更多更好的论文。

责编:李奕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简介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联系我们

中国广播研究会通信地址
邮编:100866
地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业务楼511室
电话:010—86096784
电邮:gbjyjh@sina.com
网址:http://www.cnr.cn/gbyj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86093114 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