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内容
2016中国广播剧专家奖论文评析
中广网 2016-09-29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 关玲

  2016年中国广播剧专家奖共收到论文13篇,其中3篇获二等奖,10篇三等奖,一等奖空缺!

  可以从中看到全国广播剧优秀论文的稀缺,和从业者论文写作水平有限的现状。

  而论文写作,是促进广播剧创作的重要环节。它对广播剧创作问题的思考、思考的方法、观点,对问题认识的高度、深度、广度,直接影响广播剧创作的水平,也是中国广播剧研究会重要的职责。

  研究,从评析开始;评析的结果,可以促进创作在思考的基础上呈现更高高水平。

  这次参评论文出现的几个共性问题:

  一、 视野不够开阔,不知道有哪些有价值的选题、有价值的样本,眼前只有自己的栏目和自己的工作。

  二、 不是论文思维,不知道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三、 方法不得当,不知从哪下手、如何结构、如何论证、如何比较分析、如何得出结论。

  四、 论证不够充分,资料数据不够翔实,往往流于空泛。

  五、 逻辑性不强,推理进行不下去。有的方法正确,但逻辑性、或数据不充分。

  六、 观点不正确(致命!)。尽管学术观点多元,自圆其说即可,但不能是错误的。

  七、 写作不规范。

  如何写论文,从两个两个例子开始。

  1、《湖心亭看雪》明朝张岱的文章。

  这篇作品曾经是一道考研题,题目是:该作品的精妙之处在哪里?

  精妙之处仁者见仁,但可以有以下内容:

  文字精妙,情景交融,有意境。文章中有色彩、有音响、有音乐、有画面、有构图、有留白,它带来惊喜,让人物我相忘,感受到无功利的美。

  观点,该作品具有中国古典美学特征。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到,作品分析的关键是作品本身需要具有可分析的价值。作品赏析首先要有可分析的有价值的样本,其次要有具体分析过程,最后要有观点。我们习惯了写散文,张岱那样的美文,也会写专题赏析,但离论文写作还有距离。

  全国有很多获奖作品都具有分析的价值,不要只盯着自己的五亩三分地。抬起头,放眼望去,可以发现更多好作品可写。

  2、以一部作品为例,分析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

  这是一个命题,上来先给了你任务,观点也基本是共识的,是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关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最浅显的参考书籍有艺术概论,还有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全国统一教材)。在任务明确,观点基本也是明确的前提下,我们要做的是细节,对观点进行阐述的具体分析,案例、数据等,并且要在一定的逻辑下,将这些片段有条理、按照学理结构起来。(以电视剧《士兵突击》分析为例)。

  上面第一个案例,是如何从散文到论文的例子。第二个例子,是如何在明确观点的基础上进行论证。

  这次参加评析的13篇论文中的选题丰富,涉及:广播剧的生存发展及前景、广播剧的艺术性与新闻性、融媒体时代生存策略、文学性、意识流、微剧创作、新媒体传播、地方台广播剧创作之路、市场及营销等领域。从标题上看,选题有一定的广度,也有一定的前沿性。那问题出在哪里了?先就理论研究包括哪些领域开始说起。

  任何一个学科的理论研究都会涵盖以下几个部分,而广播文艺、广播剧、电视文艺、电视剧,还有电影,在研究领域都同样包括:历史、基本理论、热点问题,创作问题。

  这次参加评析的论文中,在一篇文章中囊括四个方面的只有董慧临的《把微剧产品做成垂直——关于微广播剧的产业链构想和实践》。

  一、 发展史

  13篇参评论文中有两篇有关发展史,都是关于微剧的发展史的。

  非常有价值,是当下不容错过的选题。微剧正在发生,不记录是罪人。

  《融媒体时代微广播剧发展浅见》(殷满仓、马健、曲纪芝)

  《把微剧产品做成垂直——关于微广播剧的产业链构想和实践》(阿宝)(另:标题“把微剧产品做成垂直”是病句!垂直成啥?还有“微剧,作为浙江广电集团的原创融媒体产品”,也是病句。微剧是种类型或体裁,不是作品。)

  如果谈发展史,无论是作品还是类型的原创,就要有第一部作品诞生和播出的证据,并且被公认。第一部作品被公认,是一个过程,需要全国同行来论证,大家都拿出自己的作品证据,一起讨论确定。也有学界通过调研,由学界拿出理由来确认的。比如说电视文艺的娱乐节目时代的标志和里程碑定为1997年的《快乐大本营》而非1993年东方电视台的《快乐大转盘》,是有学理依据的,行业公认。

  论文中提到2011年的什么广播剧会?时间地点人物应准确。话语引用要经本人认可。

  “正是由于安会长的一锤定音,使得微广播剧有了业界认可的“出生证”,由此,中国微广播剧大赛也拉开了帷幕,从2012年开始,一年一届,直至现在。”这段话中,“出生证”的说法不准确!微剧已经出生,只是名字有争议,从此定了名号。

  “微剧已经磨平了音视频的界限,天然具有了题图、插图、尾图的表现领地”,这个提法绝对了。不可能磨平,只是音频在网络传播时具有了增加视频的优势。

  第一部微剧是谁?发展分为几个阶段?代表作品有哪些?的确是我们研究会和行业同仁,尤其是当事的创作者应该及时搞明白、写出来的。不然,真对不起这段历史了。

  二、 基本理论

  1、界定、概念、特性。。。

  《融媒体时代微广播剧发展浅见》(殷满仓、马健、曲纪芝)的论文中涉及了微剧的概念和界定。

  “微广播剧,即微型广播剧,又称微剧。顾名思义就是有完整策划、完整故事情节、有演员角色对话以及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传统广播剧的微缩版时长十分钟以内,一般三、五分钟。适合在微信、手机终端、网络等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是一种在短时间休闲状态下收听的声音产品。”这个界定有几个问题,一是“质”的问题,微剧是传统广播剧的微缩版吗?二是“量”的问题,时长到底是几分钟?需要定个时长界限吗?三是“功能”问题,为什么只能在“休闲状态在收听”?

  阿宝文章中引用刘国君的观点,“刘国君认为,微广播剧和广播微剧是有本质区别的,微广播剧与微博、微电影、微视频等同属互联网传播的新媒体艺术样式,而广播微剧只是鉴定了时间长度,并没有体现互联网传播的特征。这也印证了笔者对“微”的理解:微数字技术的简称。对于互联网音视频的呈现来说,时间之“微”仅仅是表象之一,而非本质特征微数字技术的音视频(包括图片和文字)同步呈现并非水火不容的,而是可以共呈共现并联传播的。这个传播特征与互联网技术是密不可分,跟模拟技术的电波传播大相径庭。”这段关于微剧性质的论述中,谈到了微剧的网络特性、传播特征、技术特征,非常重要,是微剧和广播剧的重要不同点,但它不是界定。

  王喆文章:“随着新媒体的稳步发展和移动化趋势的加快,“微时代”来临了。在众多“微产物”中,微广播剧应运而生。而微广播剧,顾名思义就是有完整故事情节及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传统广播剧的微缩版。”也采用刘国君的观点,用了“微缩版”的提法。

  什么是微剧?用一句话来界定微剧,是不是可以从微缩版+网络、技术、传播等性质考虑?

  期待明年有正式的概念诞生。

  2、特性:

  殷满仓文章

  微广播剧相对传统广播剧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微”特征,使得过去曲高和寡的单向度的艺术殿堂回归到了真正具有互动和体验特点的、人人皆可参与的“草根秀”时代。它低门槛,广谱性和参与性强,适合新经济时代人们追求精神自由和互动体验交流的感性诉求。

  微广播剧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三微”特征:

  第一,微时,一般播放时间大约为3分钟至10分钟;

  第二,微周期制作,它的剧本创作方便,录音制作一半天就可完成;

  时长、制作周期太具体,还不统一。草根性质只是微剧的特征之一,它完全可以高大上,既可以精英,也可以主旋律,不完全是草根的。

  王喆文章:

  

  这篇文章除了谈到制作成本低以外,还谈到了参与性和互动性。

  阿宝文章:

  微剧的制作周期短,制作设备要求低,制作技术含量不高,硬件无需专业级,用智能手机加笔记本电脑就能完成一部微剧的所有制作环节。与传统广播剧相比,制作门槛几乎为零,轻资产特征适应了自媒体的时代特色。。。。。。微剧音频的数据包存量很小,便于点听和分享。。。。。。以音频为主的微剧,具有传播快、下载快、流量花费少的优点,从受众消费心态来讲,其障碍性大大低于视频的传播和点击。

  。。。。。。微剧的音频伴随性具有较强的移动场景适应性,相比需要视觉高度专注的文字和视频,其获取的便捷性是显而易见的。

  这段论述中总结出了有“轻资产”、“设备非专业”、“便于下载分享”、“伴随性强”的提法。但这些并非是“障碍性大大低于视频传播和点击”的绝对优势,受众选择点击谁,还是由内容、兴趣以及作品的影响力决定的。电视剧流量大、下载不方便,真要有感兴趣的热剧,他会下好在路上、飞机上看,一点也不嫌麻烦。

  在“新媒体背景下微广播剧的制作与传播——以贵州故事广播《美德少年》为例”(王喆)一文中,提出了以下几个微剧的特征:

  (1)迷你性。即:第一,微内容(单集时长短);第二,微周期(制作时间短);第三,微规模(制作资金少)。

  2)草根性。可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集,这种自由性打破了以往制作平台和观赏平台的壁垒,使得受众在传播中享有主动权,人人都可成为创作者、评论者和观赏者。拉近了距离,提高全民热情。

  3)商业性。与广告植入有机结合——广告内容、生产过程、广告投放都从故事出发,“润物细无声”地将广告主的产品理念传播出去。既避免了以往硬把广告植入作品当中导致受众抵触的状况,还可多频次的把产品理念深根植入受众心中,让其对号入座,默默接受产品特性、主动传播。

  在“谈广播剧栏目《开心朋友圈》艺术性与新闻性的结合(广东省四会市广播电视台 潘良)”一文中提出了广播剧有艺术性与新闻性结合的特征,但从标题上看有些空泛:

  一、选题的新闻性

  1、新闻来源

  2、新闻导向

  二、日常新闻的艺术化创作

  1、做好策划。

  2、出彩演绎。

  3是精心制作。

  4是立体传播。

  湖北之声易星的《“微”创新,“剧”收获》一文中谈到,作为新闻广播,他们拥有丰富的新闻资源。一是播出平台上的多种新闻信息,二是是记者掌握的各类新闻线索,三是听众们提供的新闻爆料。围绕新闻富矿,选择最具典型意义的素材,选准创作视角,进行艺术再加工,也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好剧选题。文章也谈到新闻来源与艺术创作的关系问题。

  特性,是艺术创作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可以围绕它展开论述,论文就会具备起码的理论气息。

  一、 热点问题

  殷满仓、杨加锋、殷晨的论文《以陕西广播剧创作生存与发展现状为例》一文中,谈到了广播剧目前的热点问题,但涉及面大,没有深入,内容空泛。

  1.创作队伍青黄不接,编剧人员严重匮乏

  2.政策支持严重短板

  3.编剧创作环境不好,待遇低,积极性不高,创作氛围不浓。4.选题起点不高,剧本先天不足,导演、演员层次不高,后期制作不精,冲奖乏力。

  5.资金短缺,营销手段不积极

  6.经济回报率太低,不能吸引社会大牌编剧加入。

  想说的问题太多,每一个都没说清楚。而解决方案更是又简单、又无新意,基本上是人人皆知的方案,无需再论证:

  1.政治上关心、政策上引领和大力支持

  2.重视选题创新,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战

  3.加强广播剧创作制作队伍建设

  4.着力打造关中系列广播剧品牌建设

  5.创新广播剧营销模式

  广东广播电视台羊城交通台黄健瑜的论文《从热播剧的成功看广播剧的新前景》,谈到了广播剧的生存和现状问题,是当下热门话题。她找到一个角度,从小切点开始深入,也有研究方法,采用了比较法。但是,她选的三个案例之间的关联度小,可比度低。三部热播剧《Serial》(译《连续的》)、《大吉利车队》、《欢乐颂》放在一起比较,仅仅是因为他们都热播还不行,要找到内在的可比性,在一个标准下才能比较。另外,比较了半天,得出的观点结论也是完全没有必要进行论证的共识,就像高坦比关玲高,这事毋庸置疑,不需要论证了。如热播剧的成功之处:1、来源于生活,引人入胜的题材;2、创新的表现手法;3、良好的互动方式;4、积极的营销甚至炒作。这几个问题人所共知,就不用费劲论证了。但文章基于新媒体背景,探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如:1、融媒体发展,打造网络播出平台;2、广告的植入,让广播剧极具“含金量”;3、推出会员制服务,对节目播出进行收费,开发二次盈利模式;4、衍生产品的开发。

  新媒体的崛起给广播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通过对热播剧成功之处的探讨,来研究广播剧的发展策略,这也是本文价值所在。

  二、 创作问题

  创作,是这次及以前论文中涉及最多的话题。这次参评论文中,有三篇较为突出的。其中两篇沈阳广播电视台孙阁的“广播剧创作的文学回归探索”和李多娇的“谈广播剧《照片中的回忆》意识流表现手法的应用”都涉及到意识流问题。希望广播剧多一些文学性是对的,但广播剧《照片中的回忆》的的确确不是意识流作品,最多算闪回手法,用10张照片结构起罗阳的全貌,构思巧妙,但作品中逻辑性是明显的,而意识流是无逻辑的。两篇论文中,李多娇所谈的创作体会更多更具体,所以选择这篇进入二等奖。尽管意识流的理论运用不当,但在所有论文中,这两篇是最具理论气质的。尤其是孙阁的论文,理论层面高,难度系数大,对真正理论探讨的勇气值得鼓励。

  马茵、周新文的《宁夏有个“哈喜喜”》一文,生动地讲述了名牌栏目的创作经验,有具体案例,尽管是经验总结,但总结具体,经验值得学习。

  三、 受众,营销、传播

  这次明确提到受众的是湖北之声易星的《“微”创新,“剧”收获》。。其中谈到了坚持受众培养的具体方法、措施、效果。从策划的角度分析受众,是节目创作的基础和根本,可惜这样的论文太少,用数据说话的就根本没有。

  王喆、黄健瑜等文章涉及了传播模式、营销手法等问题。也可惜不够深入,没有作为专题讨论。

  纵观今年参评论文,还是对论文评审的标准认识不够到位。包括博士、硕士、学士论文的所有论文,只要是论文,评审点其实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标准度不一样而已。

  学术论文包括以下几个层面上的考虑: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的可靠性,论文创新之处,写作规范和逻辑性等。论文严禁剽窃他人成果、编造数据。

  1、论文选题,为学科前沿,有开创性,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2、文献综述,反映该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前人成果和前沿动态,归纳总结正确。

  3、创新成果具有新的学术思路,探索了有价值的新现象、新规律,提出了新命题、新方法,创造性地解决了人文社会科学或艺术学中的关键问题。在理论或技术、方法上有创新性。

  4、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基础理论扎实、宽厚;专门知识系统、深入。

  5、科研能力,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能力。能否用相关学科的思想或方法、技术解决科研工作上的难点。

  希望下一届论文评审时,能够看到更多的有理论价值、有学术水准、有实际应用意义的高水平论文。

  

责编:万华 来源: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简介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联系我们

中国广播研究会通信地址
邮编:100866
地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业务楼511室
电话:010—86096784
电邮:gbjyjh@sina.com
网址:http://www.cnr.cn/gbyj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86093114 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