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昌:中广联学术委员会原秘书长。著书20余部,完成国家和省部级课题7项,广电十佳理论人才
引言
开篇点题诗,取自王国维《咏史》诗之十二,诗曰“西域纵横尽百城,张陈远略逊甘英。千秋壮观君知否,黑海东头望大秦。”写的是东汉时期甘英奉班超之命出使大秦(即罗马)的事件。他从龟兹(今库车)出发,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经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大月氏、安息(今伊朗)等地,抵达当时属于罗马叙利亚行省的条支(今属土耳其),隔海远眺雅典,行程万里,比张骞出使西域还远两千里。晚清以前,国人基本不知罗马的存在,更不了解罗马的价值,因此从未有人写出这样的诗句。所以,当清末国学大师罗振宇发现这一振聋发聩的诗句,竟出自当时年仅22岁的王国维之手,便收其为徒并资助他东渡扶桑深造,最终成就新一代国学大师。经现代多国学者考证,甘英当年所到位置应是地中海,而非黑海,但这无伤王国维诗中所体现的全新史观。用这句诗来概括当下广播剧创作状况和研究水平十分贴切,即中国广播剧无论是选材还是录制水准均已具备走出国门、环视世界的能力,但仍要精益求精,追求更为精准的定位,提高表达的技巧和理念。
具体说来,第十四届广播剧论文评析活动共收到各会员单位报送的论文22篇,经审核,有2篇不符合参评资格,20篇进入评析流程。经全体评委审读、评议、投票,选出19篇入围作品。其中,特别推荐论文6篇,重点推荐6篇,推荐7篇。评委会认为,本届参评论文较之往届,质量、数量均有所提高,涵盖艺术评论、审美研究、创作元素分析,以及广播剧生产机制、市场化探索等相关领域,大部分论文观点鲜明、言之有物、体例规范,具有问题意识,针对当下广播剧选题、制作、运营发展等一系列环节,结合本地创作实际,作出较为深刻的理性剖析和总结,反映出广播剧人勇立潮头、勤于思考、砥砺前行的意志品质。一些高校教师、博士研究生加入广播剧研究队伍,反映出广播剧创作与传播日益得到高校理论界的重视。随着研究水平的逐步提升,我们有理由相信,将推动广播剧高质量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在艺术评论方面,河南台周冰的论文《浅析主旋律广播剧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以该台创作的连续剧《一泓清水北上》为例,分析主旋律广播剧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在机理。该剧将南水北调这一重大国家工程生动呈现给听众,传达出强烈的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文章基于这部剧的创作过程,从策划选题、叙事特点和艺术表达三个层面进行独到的阐释,总结讲好中国故事的经验和规律,其概括的“选材发时代新声、叙事用青春视角、音效高质呈现”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对于主旋律创作有借鉴意义。
在创作元素分析方面,海口台张敏的论文《声音元素在广播剧创作中的共情艺术研究》,通过融媒体时代广播剧创作中声音元素与画面感的结合、及其在共情状态的艺术价值和共情艺术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广播剧创作过程中,有效利用声音元素,将听众带入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艺术空间,让听众在感受剧情故事、人物形象、地域氛围的同时,达到共情的效果。论文由表及里,系统阐述声音元素对剧情气氛营造、情感烘托、空间再造的作用,证明其有助于将受众带入广播剧情境当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并有效拉近传受距离。此外,还提出声音元素的灵活运用,能够展现多样化表达方式和技巧,涉及视觉听觉转换、后续制作技术元素融入等,成为近几年对广播剧声音语言共情研究较为全面的力作。
黑龙江台吴凌云、于冠楠合作的《简析影视剧与广播剧(有声剧)有声语言创作的差异性与未来展望》一文,从影视剧和广播剧两种文化产品有声创作的共通性与差异性研究入手,以大量实例分析论证影视剧录制存在“口型”限制和“声线”依赖,因而制约了有声语言的创作空间。而广播剧更重演技匹配度、音色兼容度,赋予有声语言以更大的创作空间。还提出,现代影视剧后期录制无法实现同场真实交流,广播剧则可以“实现现场真听真看真感受”的观点,并展望了包括演员和整个录制流程在内的前后期融合制作的趋势。这篇论文从工作中来,到工作中去,以亲身工作,亲身体验,升华理性思考,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展示他们带着体温的理性思考和发现,体现出当今广播剧人“上马能征战,下马能赋诗”的多维素质与品格。
与往年相比,今年有若干篇博士、博士后和博士生撰写的论文参评,广播剧能得到庙堂级学者关注,可喜可贺。这些论文涉及广播剧接受美学、创新路径研究等方面,经仔细研判,我们从中选出一篇佼佼者。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博士研究生李立伟撰写的《广播剧传统在中国电视剧中的传承与创新》,其选题立意,始于他发现在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剧本的左上角标注有“广播剧”字样,这引发他对我国电视剧的诞生与广播剧有何关联问题的思考。通过翻阅大量资料,他梳理了“一口菜饼子”从小说到广播剧、再到话剧,最后由话剧搬演成电视剧的时间线索,取得早期中国电视剧与广播剧“融合创作”的实证材料,进而论证广播剧传统在电视剧中的传承与创新,并展望视听融合时代“电视剧的广播剧传统”在未来的重构。这篇论文切口不大,但工作量不小,且多是被人遗忘在故纸堆的“杂物”。作者不以“物小”而不为,而是躬身求索,从小物件里挖掘出“大道理”。这种做学问的方式,正是当下教育理念要求“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具体体现,代表了高等教育及其理论研究的正确方向。
在广播剧生产机制及市场化探索领域,北京台李卓的论文《广播剧精品创作与市场化探索的思考》,以北京台广播剧创作实践为例,深入研究了广播剧创作与市场化探索的相关话题。论文开篇提出广播剧行业面临的种种挑战,包括精品创作与市场化的二元割裂、市场规模的局限、版权成本高昂和盈利模式单一,等等。这些问题导致广播剧行业发展受限,专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链不完整,人才流失……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系列行业发展建议。首先,加强行业引导与扶持,通过政策杠杆激励从业者,涵养人才队伍;其次,创作与运营主体抱团取暖,媒体与商业平台进行更广泛的合作,共同做大行业蛋糕;再次,通过分级制作和深度运营来缓解版权困境。论文提出坚持原创和剧集创作分级管理,面向特别群体专业化运营等措施,为广播剧行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思路。
同类论文中,沈阳台孙阁的《融媒改革如何赋能 广播剧人向新而行》,系统诠释了该台推行以“创新试点赋能原创基地”为核心的媒体融合改革实践,从广播剧破圈拓展网络文艺生产等方面,介绍创新做法和业绩,展示传统广电机构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内容生产革新,创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发展路径。论文提出,广播剧人应紧跟国家关于媒体融合的政策导向,设立专职团队攻关融媒精品原创;内容生产拓展多样态音视频产品;整合媒体矩阵,通过项目制联动,盘活优势资源;以全国视野建立协作体,着力合作深融;推动市场运作模式不断转型。这些策略和建议具有操作性,实证研究增强了结论的说服力,对于理解和认识新时代广播剧发展走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今年8月14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2024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典型案例中,“沈阳广电原创基地实践案例”从345个上报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全国十大典型案例,成为广播剧团队唯一入选的媒体融合典型案例。
以上是几类论文中代表作品所呈现的特点。同类中的其他论文与之相比,要么观点不全、语言有瑕疵,要么论述逻辑不通畅,因而排列其后,不再赘述。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适逢广播剧诞生百年节点,全国广播剧人正踔厉奋发,倾力打造精品,通过顺应政策导向、创新机制体制、建设专业团队、革新生产流程、拓展运营手段等,在总结经验中修正不足,以期在融合发展中创造更多可能。
虽然本届论文评析产生了值得称道的优秀作品,但是仍有部分论文存在认知隐患和逻辑缺陷,乃至理论观照缺失。
首先,从参评论文主题分布上看,本届乃至近几年涉及广播剧研究的论文当中,研究各种创作元素、剧作分析和探讨融合发展等方面的论文偏多,唯独缺少正面论述编剧、导演艺术的论文,更缺少基础研究的扛鼎之作。大家知道,编剧乃一剧之本,导演是决定声音呈现品质与作品完成度的重要一环,这两个关键环节研究的缺失,可能会导致广播剧生产沦为一种作坊制加工方式,难以形成宏大气象。而基础理论研究的缺失,使得某些创作机构的产品总是在广播剧、有声剧和配乐小说之间摇摆,拿捏不准之间的边界。这一现象值得各级决策者高度重视。
其次,在论文写作态度、艺术创作理念层面,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在新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如果不对AI文字生成技术加以限制,使其得到善用而不被滥用,我们的研究就有被这把“双刃剑”反噬的可能;二是部分作者对历史缺乏全面、正确的把握,尚不能较好地以辩证唯物史观的立场阐述故事,传达人文情怀;三是部分作者对国家大政方针缺乏深入学习和领会,本着一知半解阐述“一带一路”和其他一些涉外题材,使得以广播剧为内容的媒体外交游离于国家大外交的主航道,不能形成立体交叉的传播合力。下面分而述之。
当今世界,技术创新所推动的媒介迭代已成大势所趋,倒逼各类媒体主动汇入融合大潮,布局适应新技术演进的生产方式,搭建以全媒体技术为支撑的沉浸式传播场景。新技术虽然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新动能,但如果不能善加利用也会带来极大风险。以AI文字生成技术为例,如果将其用于论文写作,利用其“混合+打散”以及“再混合+再打散”的特长,可以大大提高论文的产出效率,虽然其语言毫无个性,但赖于机器高密度加工,几乎找不到错别字和语法错误,还可以轻松地在“查重”系统过关,一时成为某些C刊的宠儿。但仔细研读,会发现其文字佶屈聱牙,知识堆砌,且多是别人咀嚼过的冷饭,读来毫无获得新知的喜悦。对此,广播剧理论研究者要保持警惕,研判媒介迭代过程中的文化安全、道德伦理和法律边界等伴生问题,倡导学术自律,通过建立预防机制、奖惩机制,来保护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安全边界和成果不被技术反噬。
按照黑格尔的说法,历史剧乃“向过去的时代取材”的艺术,并把“维持历史的忠实”作为一条重要的创作原则。历史题材承载的是历史,历史体现的是文化,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可以说,历史题材是展示价值观的艺术。一部历史剧没有价值观就没有灵魂,更谈不上审美。历史剧之所以受到大众青睐,是因为一方面可以借助这种艺术形式了解一段陌生的历史、调动深度回忆并产生共鸣,一方面可以体味历史剧中蕴含的现代价值,引起思考和启迪,其成功之处取决于叙述历史的态度。历史真实是艺术真实的基础,一旦离开历史真实,便谈不上艺术真实。因而,历史题材创作必须体现真实历史观和主流价值观,否则便会沦为没有灵魂的游戏或廉价的圈钱工具。
历史题材创作应当秉持书写史诗的胸怀和觉悟,这离不开创作者对历史的正确认知,法乎其上,拒绝消费和戏说历史。首先,主体剧情应取材于历史事件,这要求创作者有一定的历史修养和正确的史观,厘清不同物质基础、生产环境下形成的文化差异,并分析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人们的生存结构、生活形态,理解与当代生活不同的原因,挖掘其蕴含的可以超越时空的精神价值。其次,要遵从艺术创作规律,允许适当、有节制的虚构,以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本届个别参评作品中,曾出现文革时期造反派要找上级党委做裁决的情节,这与文革初期“踢开党委闹革命”的史实不符;还有,二战初期即投降德国的某欧洲小国,数十年后该国钢厂的一位老工人竟然说出,他国生产的钢,二战时期就用来生产飞机大炮“打纳粹”,这完全颠倒了历史真相。此类屡屡令受众“出戏”的桥段,由于虚构了不该虚构的历史,违背了那个时代的基本样貌,既谈不上艺术欣赏,还会让受众质疑播出平台的严肃性。
历史剧虽然并不要求作品拘泥于历史事件的自然进程和具体细节,但历史人物的传真性和历史精神的写实性,仍然是评价历史剧优劣的基本尺度。对待历史题材创作,要对大量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从中选取符合历史真实的事件进行戏剧性加工,适当运用想象、虚构等手法补充剧情,构成冲突,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引领受众感悟历史人物的光芒,享受先进文化的滋润,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而走向更高的审美层次。
著名印籍华人学者谭中研究员在新近出版的《中国文明观》一书中指出:“国际上只有外国人在讲中国的故事”,这造成中国形象被扭曲。国际社会大量对中国的讲述,多是从China的汉语含义“中国”二字谈起,认为它等同于“中央王国”或者“世界中心”。这不仅是对两个汉字望文生义,更是西方地缘政治学对东方文明的误读。一旦产生对“中央王国”先入为主的“中国观”,即便最平和的叙事,也会把中国往“种族主义优越感十足的国家”归类,极易将当下进行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引流到“中国威胁论”的叙事框架。
其源头肇始于1883年美国传教士卫三畏所著《中央的王国》一书。书中将“中国”定义为“中央王国”,从此,整个世界对中国的认知便被西方学术界的民族主义帝国的深层逻辑垄断。这种逻辑在20世纪又被西方视为头号“中国通”的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进一步强化。他在代表作《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他们自称‘中国',意即‘中央国家',这种称呼一直沿用至今,所为‘天下',不过是隶属于中国的其他地区罢了。”费正清的“中国中心论”是当今西方社会害怕中国崛起的主要理论根源,他们往往把中国人认定为民族国家世界里的种族中心论者,认定中国骨子里就自以为“高人一等”。
部分“一带一路”和其他涉外题材剧目的主创人员,没有吃透国际传播的形势与特征,在某些场景和情节设计中,存在仰视中方、矮化外方的倾向,以致于中方人物有着近乎于救世主般的待遇,在对方国家通过大撒钞票“呼风唤雨”,这不但不符合实际,也有悖于我国的外交原则,会给“中国中心论”“中国阴谋论”等提供口实。须知,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中方一再强调,我们仅仅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者,进入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会结合当地的规划和意见制定方案,所以,整体实施方案的版权属于全世界,以避免“中国阴谋论”。我们推进“一带一路”,是以双边或多边互惠为前提,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不同于以往的援助,更不是转移低端产能,以避免“中国陷阱论”。我们是“一带一路”建设长期化的坚定维护者,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讲求平等相待,不搞短期行为,遵守签约国的法律和风土人情,以真诚可信的形象建立与驻在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如果我们的剧目没有体现上述主旨,便与国家交付我们文化“走出去”的目标背道而驰。
结 语
无论历史剧还是现实剧,都需要弘扬时代正气,都应当具备史诗情怀。尼采说,历史并非已然消失了的东西,它具有一跃而成为现实的无限潜能,还有塑造未来的无穷潜力。这需要我们建构“以我为主”的文化立场,博览群书、深入生活、勤于思考,对历史、当代和将来有较为深入、全面的了解,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展现新时代的人文精神。
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不同文化互相激荡、互相影响、互相融合。只有从历史认知上正本源,才能规避艺术创作中出现的匪夷所思的情节,才能让历史剧传递正确的历史观和先进的价值观。沃勒斯坦在其《否定社会学》一书中谈到:“先前被认定的思想解放,到今天往往被视为对历史、社会研究的核心障碍。”不加约束地表现和过于僵化地接受,都会形成对中国故事传播的梗阻。对此,如果听之任之,则等同于放任其无效传播,同时对受众也是一种精神耗损。广播剧人通过对大量一手资料的潜心研读和思考,找到历史背后的生活逻辑和精神内核,再以建设性和思辨性解读历史,对其进行时代编码,使作品能够在世界舞台上发挥与不同国度进行文明互鉴和文化交流的作用,才无愧于中华民族复兴时代行吟歌者的光荣称号。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中国广播研究会通信地址
邮编:100866
地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业务楼511室
电话:010—86096784
电邮:gbjyjh@sina.com
网址:http://www.cnr.cn/gb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