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近一年的工作,使我们看到了进一步坚持融媒体思路,坚守创作导向,广播剧发展的利好形势。
一、一年来的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各会员单位和全国广播剧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研究会在评奖创优、信息交流、录制口述历史、日常推广、筹备年会等方面的工作扎实推进,成果显著。这里不仅有研究会秘书处的努力,研究会团体的志愿者们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再次表示由衷的感谢!
1、评奖创优,精品广播剧持续呈现“井喷”态势
9月上旬,由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主办的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第十七届广播剧专家评析初评结束,原定9月下旬举办的终评根据总局要求暂缓,待十九大以后再评。
本次评析共收到全国60多家会员单位选送的89部多样风格的广播剧作品,分单本剧、连续剧、儿童剧、超长剧、微剧5种类型。本着对每部参赛作品认真负责的精神,此次评析继续分初评、终评两个环节,由全国各会员台的14名副秘书长和专家组成初评委组,由北京有关专家、领导和地方台评委组成终评委组。因送评剧目较多,本届评析仍旧采取分组评析的方式,将五类参赛作品分成两个组进行评析,十四位初评委高效、科学地完成此次评析的初评工作。
虽然今年的终评还没有进行,但从初评委的反馈中可以感到今年的广播剧创作水平又攀新高,的的确确是评奖创优的“大年”,虽然今年的广播剧“五个一”和“中国广播影视大奖”都名额骤减,但大家创作积极性仍旧高涨,不受评奖影响,做到了“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
本次参评作品中,参评连续剧仍旧数量最多,共有32部,质量也尤为突出,题材范围之广阔,近年难得一见,(此处略举数例)制作,开掘得有深度有新意;整体作品演播水平高、制作精益求精,很多作品水平难分高下,特别是连续剧。初评就大大超过了85%的入围率,评委们普遍反应要实事求是,不能简单化处理,把好戏硬性淘汰。很遗憾,今天不能为我们的广播剧颁奖,可是今天是五个一工程获奖广播剧的公布日,其中有七部是参评今年广播剧专家评析的剧目,这七部作品中河北台制作的《太行山上新愚公》因为超过了送评截止日还没能参评。微剧今年参评30部,比去年增加10部,而且有两部是十集的系列微剧,像湖北台新闻广播部的十集系列微剧《2016防汛记忆》,中央台的十集系列微剧《生死关头》,这种大阵容的微剧很好地发挥了微剧短平快,及时、连续反映现实生活的优势。
此次评析,儿童剧数量最少,和上届相同,仍旧只有5部,质量参差不齐,其中有获五个一大奖的《板车女孩》儿童连续剧。也有质量较差有可能被淘汰的作品。希望大家要继续努力,知难而进。为孩子们写他们喜闻乐听的作品。
2、融媒体时代,广播剧上手机势在必行
早在去年年底召开的秘书长工作会议上,大家就精品广播剧
的市场开拓与新媒体融合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最后研究决定拟将近年来全国各台生产的800多集精品广播剧,通过网络手机平台进行传播,供用户在线收听和下载,占领市场,形成导向,促进广播剧的健康发展。并提出和音频网站的合作分两步走:第一步,做公益,授权规定时间;第二步,再谈分成收益,利用鱼饵效应培养市场。除了社会上的音频网站,还要发挥各台APP的作用,开设广播剧专区,进行行业展示,让精品广播剧攻占所有能占领的平台等等。这次会议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强调广播剧与时俱进,融合新媒体,既注重内容生产,也要注重经营推广,在内容、渠道、平台几个方面做组织者和领跑者。
最后形成由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代表全国各会员台和相关音频网站签订合作协议,将精品广播剧传播到互联网手机平台的共识。研究会整合力量,盘活现有广播剧创作与播出资源,形成合力,共谋发展。
2017年伊始,“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发出倡议,号召全国各会员台将所属版权广播剧授权给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委托“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龙脉影艺影视有限公司”具体负责与“懒人听书”、“蜻蜓FM”等新媒体对接广播剧推广项目。合作方式为:新媒体平台免费展播,公益出击,进行中国广播剧品牌项目推广,扩大中国广播剧的影响力。
此举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黑龙江龙脉影艺影视有限公司迅速投入与新媒体的对接工作,上海台等广播剧大台也在第一时间展开动作。全国广播剧人聚积了多年的合力,终于可以借助新媒体这个爆点得以迸发。
在中国广播剧史上,这是一次破冰之举,也是一次涅槃。破冰,必定有些艰难,目前我们签约的电台只有不足20家;但如果破冰之后是柳暗花明,我们就会是又一境界。我们要利用年会的机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排忧解难,破冰前行。
3、开展广播剧优秀作品全国展播,把精品力作奉献给广大听众
2017年金秋的中国,让人满怀期待,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为迎接这次盛会,充分展现精神文明建设领域里取得的丰硕成果,从今天(9月21日)起,由上海东方广播中心倡议、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发起、全国五十五家电台共同参与,时代之声——全国广播剧展播盛大开播。
首轮展播的内容为荣膺2015年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的八部作品,之后,还将继续选播全国各地制作的优秀的广播剧作品。
世界上第一部广播剧《危险》(英国BBC)诞生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而建国后第一部广播剧诞生迄今也有67年的历史。在广播发展的历史上,广播剧这种艺术形式曾经以其独特的魅力对社会和人类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而新中国广播剧无论在传播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还是为人民提供优秀的文化精神产品,提升人民的审美趣味、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方面都发挥了巨大而深远的作用。
多年来,全国广播剧同仁齐心聚力,以广播剧这一听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弘扬主旋律,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心制作了一大批优秀作品。“时代之声——全国广播剧展播”正是一次顺应时代发展、向全国听众展示当代中国广播剧精神硕果、深厚积淀的绝美盛会。
本届“时代之声——全国广播剧展播”所呈现的作品质量之高、题材之丰富、制作之精良、影响之广,亦达到中国广播剧史上之最,将引发、推动新一轮业界人员从传播和制作两个角度探讨广播剧的生产和发展。
广播剧艺术经过百年发展和沿革,进入互联网时代迎来了自身发展的最佳契机,最美声音、最优作品、最强制作,让我们籍时代之声——全国广播剧展播之际,展望美好未来,发展广播剧艺术事业!
4、《声·生不息——广播剧口述史》第一季制作成功
大型口述历史文献纪录片《声·生不息——广播剧口述史》由长春广播电视台与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合拍摄。该片如实记录下一个个亲历者亲历和了解的关于广播剧鲜活生动的真实故事。用口述历史的方式记录广播剧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记录新中国广播事业发展的历史,更可以为新中国声音的历史留下珍贵的视觉资料。这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是广播剧人义不容辞的担当和责任。
这项工作通过摄制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于2016年9月初圆满完成了前期的拍摄工作。辗转五座城市共采访38人,拍摄时长近5000分钟。目前大型文献纪录片《声生不息——广播剧人口述史》第一季(十集)已经制作完成,于2016年7月21日--7月30日长春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进行了首播。各集独立成章,其中人物篇八集,作品片一集,制作机构一集。这是纪录片历史上第一步也是口述历史上第一部以广播剧人为对象的纪录片,该片的拍摄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特别是以口述历史的方式,将个人与历史结合起来,通过个人经历反映大的历史事件,在大的历史背景下反映个人的命运,更会使刚刚过去的历史不失鲜活和生动,为广播剧历史留下一部鲜活的历史遗产。下一步,拍摄组竭尽全力把握好手里的资源,待条件具备时完成第二季。
5.研究会日常工作高效有序运行
在会员台广播剧同仁的大力支持、热心参与下,有效地保障了研究会日常工作顺利开展。手机QQ群和微信群给广播剧人的日常联络、信息发布创造了更加便利的平台。研究会秘书处建立的秘书长微信办公群更加方便快捷,每周一期的中国广播报“广播剧吧”版面编辑和研究会网站的日常维护,研究会公众号的定期发布都有序进行,过去大家对制作新剧及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广播报宣传还有些被动,现在已大大改观,主动性有所提高,文章越写越好,公众号越做越美,图文并茂,但还需大家继续努力,希望大家养成主动踊跃投稿良好习惯。
我们的中国广播剧精品选第二部U盘版,已经制作成功,其中收集了广播剧精品剧本 83部,征集、校对、统一体例工作十分繁重,广播剧的新老专家为此付出了很大心血,U盘版携带便捷,收藏方便,经济实惠,我们免费发给各会员单位每家一份,可自行回去给有需求广播剧人拷贝,凡是有剧本收集在内的编剧,研究会赠与一份。
先出的纸质的八卷本《中国广播剧精品选》(一)和这次出的U盘版《中国广播剧精品选》(二)中收录了上个世纪50 年代至2010年长达半个多世纪的252部作品;其中有儿童广播剧、短剧、单本剧和广播连续剧。这些作品都是广播剧有代表性的作品和历年全国性广播剧评奖中名列前茅的精品。思想性、艺术性、可读(听)性较好,播出后深受听众好评。在选择编辑这两部“精品选”时,充分注意了作品的题材、形式和风格的多样化,同时也考虑了广播剧生产的地域分布情况,在水平相当的前提下,作了适当平衡。
为了进一步集思广益,发挥研究会集体领导的作用,把研究会工作做好,去年年会结束以后,年底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年度秘书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研究会主要领导和副秘书长们一起结合年会研讨会上各位代表对研究会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就广播剧的评奖、广播剧的市场开拓与精品创作、广播剧人才培训、广播剧年会创新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一年一度的广播剧年会,是全国广播剧同仁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交流艺术的盛会;是承载着广播剧人事业梦想,推动广播剧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活动。为了把2017年广播剧年会开得更有成效,承办年会的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频率总监梁延介绍了2017年武汉年会办会思路:走出去,请进来,尝试新形式下广播剧的跨界和产业拓展,广播剧和市场、和融媒体的对接。考察武汉光谷动漫产业基地,名导名编进高校,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融媒体时代广播剧的发展与突围。
秘书长工作会议,为2017年的各项工作奠定了基础,有效地保障了研究会工作顺利开展。研究会秘书处克服了人手少、头绪多等诸多困难,在一批热心的志愿者鼎力支持下,出色地完成了研究会的各项任务。
每年的年会,是秘书处工作的重头戏。为了把年会办成聚人气、促交流、谋发展的,即简朴又红火的会议,秘书处和承办台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今年的年会由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之声FM104.6湖北经广FM99.8承办,他们克服了诸多困难,工作很见成效,并有多项创新。在此让我们对他们承办会议的出色工作表示感谢,为他们点赞、鼓掌喝彩!
二、2018年的工作
借融媒体之势,走市场化的道路。融媒体的到来为广播剧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适者生存,就广播剧而言,培养壮大创作队伍,使其有能力生产出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制作精良、数量可观的广播剧作品;搭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交互的传播平台;培育稳定且有高粘合度的受众群体,可持续地不断壮大是我们的一贯努力的目标。
研究会明年的工作的重点仍然是继续解决好精品和市场两条腿走路的问题,广播剧的真正繁荣,两者缺一不可。今年年会内容多,时间紧,没有更多时间对这个问题展开热议。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我们的年会群为我们的广播剧发展建言献策。研究会在年底召开的秘书长工作会议中将认真研究大家的合理化建议,进一步确立研究会的工作目标,通过脚踏实地的扎实工作,推进中国广播剧事业的发展。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
2017年9月21日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系地址
邮编:100045
地址: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二号楼三单元107室
电话、传真:010-86096439
电邮:xiaochen007@vip.sina.com
网址:www.zggb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