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樱花盛开的武汉迎来了一场与广播剧的浪漫邂逅。3月23日,中国广播剧领域的专家与138位来自全国和全省各级广电系统的采编播人员、各大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广播剧爱好者们相聚一堂,开展了为期两天半的广播剧实战培训。
本次培训班由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与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主办,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部承办。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邵明义,湖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王彬,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执行副会长高坦,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宣传处处长范体群、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部总监张忠刚等出席开班仪式。
近些年,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几乎每年都与各地联合举办广播剧培训班,到今年已是第六届。今年的培训班由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部承办,不是偶然。一来,新闻广播部(湖北之声+湖北经广)这几年在广播剧创作领域不断努力,不断收获。二来,新闻广播部抓广播剧创作的氛围浓郁,有领导重视,有专班力量,有新老传承,有激励办法,有经费扶持,有节目支撑,有宣传推广。三来,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大力发展网络文艺,加强文艺阵地建设,推动优秀文艺作品走出去,是主流媒体的责任。新闻广播部希望以此带动和培养一批省内的广播剧创作人才,汇聚更多力量,为本省的文艺创作添砖加瓦。可以说,承办广播剧培训班,是水到渠成,地利人和,责任担当。
这次广播剧培训,有一个重点方向,即:微广播剧的制作。融媒体时代,生活节奏加快,网络、手机媒体便捷化,受众要求戏剧要“短”,于是,5分钟左右的微剧应运而生。人们在驾车中、在候机室、在工作之余,一边做着自己的事,一边听着微剧,从中思考社会,品味人生,顷刻间获得精神的愉悦与享受。作为最早实现融媒体传播的广播产品之一,微剧拥有市场开拓的无限可能。目前,全国已有的微广播剧作品网络点击量总累计达亿次量级,单部作品最高点击分享量一年累计达300万次,最低点击分享量一年累计也在20万次左右。微剧的发展方兴未艾。针对微剧制作开展培训对于学习微剧、研究微剧、推广微剧,壮大微剧创作队伍,提升微剧制作水平,都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这正是此次培训班受到热捧的一个原因。在报名过程中,各单位的热情让承办方措手不及,在报名截止、人数超出的情况下,依然有不少单位打电话甚至“托关系”希望增加名额。为此,新闻广播部毅然决定贴补费用,尽一切可能在报名费不增加的情况下帮忙解决食宿,以满足需求。最终,参加这次培训的学员人数达138人(湖北省外56人、省内42人、旁听40人)。
这次培训,采取集中授课与分组辅导相结合的形式,开设《微广播剧与融媒体》《广播剧的人物塑造》《用规定素材创作故事的技巧》《微剧的创作、导演和制作》《广播剧的创新创优》等多项课程,邀请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执行副会长高坦,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组成员王锐,中国微剧大赛首席策划阿宝,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副秘书长吕卉,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部副总监梁延、交通广播部资深主持人、业务指导郭正卿等6位专家担任理论授课老师和实战辅导导师。他们都是知名的广播剧导演、编剧、制作人,都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成绩。
注重实战是这次培训的一大特色。近年来,湖北好人层出不穷,“湖北群星”现象引人瞩目。主办方从中发掘整理真实、感人的故事,作为这次培训实战的素材,要求每个学员用一部微剧讲述一个好人的故事,生动阐释“好人好报”的人间正道。学员们分成6组,每组13-15名学员。他们白天集中听课、讨论,晚上依据素材写剧本初稿,完成作业,提交导师。当晚导师对学员的作业一一批改,第二天分组讨论,一对一辅导。
因为时间短、课程多、作业难、任务重,所以这次培训的安排相当紧凑。无论导师、学员,还是会务人员,都“白+黑”、连轴转,从体力到脑力都接受高强度的考验。
导师高坦,刚刚出院就赶来武汉加入导师团队。第一天晚上收到最后一份作业已经是深夜11点半。导师王锐第一天晚上八点从飞机场直奔酒店,晚饭也不吃,行李一放,就立刻投入作业批改中。晚上十点半,会务人员弱弱地问他,又收了一份作业,还看吗?这位东北汉子豪爽地答:没关系,看!导师梁延凌晨一点半还在批改作业,不仅把每一篇的修改意见列出来,还将共性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导师郭正卿,家中亲人在重症监护室,他加夜班看完每位组员的作业,次日从汉口赶到武昌和大家现场交流,然后又匆匆赶回病房。导师吕卉,耗费大量精力准备授课内容,她的课件,你很难说是PPT,而应该看作写在PPT上的文稿,满屏文字,将要讲的内容,一字一句写得非常详细。导师阿宝,授课任务最重,四节课外加担任导师。他早在一周前就开始研究本组学员的13篇素材,把每个素材的资料都百度了一遍,并下载了主人公图片。敬业精神让人感佩!
而138位学员这两天半又如何度过?头一天,他们上午12点下课,中午来不及过多的休息,下午2点课程就继续。6点下课,学员们吃完晚饭,就直接冲回房间写剧本。有的捧着平板电脑,有的抱着笔记本电脑,有的甚至直接用手写!他们得在两个小时内完成故事梗概或者剧本初稿并提交给导师。第二天,分组讨论,继续听课。你可能想象不到,在这些学员中,有正在哺乳期的新手妈妈,把婆婆和儿子丢在酒店,课间回去喂奶。有挺着7个月大肚子的准妈妈,两天半的课程一课不落。也有不少学员请年假、自费来学习。还有众多广播剧爱好者(包括高校学生、现役军人、外企员工等)过来旁听。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岗位,但在这个班上,他们都是“广播剧人”。
新闻广播部郑晖、易星、刘飞、向晶晶、王佳文等多名工作人员为培训班提供了热情、高效的服务。从报到接站、代定机票高铁票,到食宿安排、电工扩音设备安装,到材料收集、整理、打印、装订、分发,他们忙前忙后。每天工作结束已是凌晨,回不了家的他们就在会务房里打地铺。
3月25日中午12点,培训班圆满落幕,但培训仍在继续,导师和学员们的第二轮一对一辅导即将开始……学员们在一周内将完整的剧本发送给导师,由导师再次提出修改意见。学员们最后完成的微剧作品,可参与即将举办的湖北省“好人好报”系列微广播剧展播及评选活动,以及全国第五届微广播剧大赛。
这次培训班,时间虽短,可对参与的每个人来说,都充实愉悦,收获满满,记忆难忘。看看他们或直白真诚、或幽默风趣、或诗意盎然的点赞吧:
导师高坦在QQ群里激动地说:“报告大家感人的消息,武汉培训班第一天的课程之后,所有学员加班加点做作业,导师连夜批改,会务连轴转一直在工作,这情景让我感动的心脏病都要犯了。现在的年轻人太可爱了,广播剧后继有人!”
导师阿宝在微信公众号“中国微广播剧”里说:“武汉的早餐人人一碗热干面。武汉微剧培训今天上午热(热情高涨)、干(动手动嘴干起来)、面(6大导师面对面辅导怎么写出剧本)。”
学员冉涛(湖北荆州台)在培训结束返程的路上口占一首《江城学微剧》:“三月樱花漫珞珈,江城温婉迎大咖。四方达人聚江城,百位英杰点兵沙。深入浅出述理论,实战培训连夜抓。谁说微剧阳春雪?见微知著乃大家!”
有这样的热爱,有今后的坚持,我们相信,(微)广播剧的事业,定会春光明媚,一如樱花盛开的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