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剧研究会顾问 孙以森
我分四个方面谈谈本届参评的单本剧和连续剧。
一、概况
参加今年广播剧专家奖评选的剧目,总数是69部,269集。其中单本剧22部,连续剧25部,共47部。此外还有儿童剧10部,短剧5部,超长系列剧、连续剧7部。单本剧和连续剧加在一起,占了参评作品的2/3以上,数量是比较大的,质量也比较好。纵向的自己和自己比,应该说比前几届有一定的提高;横向的和儿童剧、短剧、超长剧相比,总体质量也要好一些。
广播剧参评作品数量比较多,质量比较好,可能因为今年是“五个一工程”奖和广播影视大奖的评选年,各级领导重视,大家都下了功夫。据我所知,各地电台这两年生产的好戏,远不止这些,还有相当一部分优秀剧目参加了“五个一工程”奖和政府奖评选,没有参加专家奖评选。如果把这一部分加进来,两年来广播剧生产的数量和质量都是相当喜人的。总之,2008、2009这两年,是广播剧的丰收年。这是我要讲的第一点,就算是参评节目概况吧。
二、选材
从选材方面看,今年参评的剧目似乎有这么个特点:反映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的剧目比较集中,数量比较多,写先进人物的戏也比较多。选材方面形成这个特点是很自然的,也在许多人的意料之中。这主要是因为:
第一,2007下半年到2009上半年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国家的重大事件比较多,包括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首次举办奥运会、嫦娥一号奔月以及汶川地震和南方冰雪灾害等等。这些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广播剧不可能不反映。
第二,一般都认为,参加全国性的大奖评比,题材十分重要,在选材时首先想到的一般都是重大事件和先进人物、模范人物。
那么,对这个选材特点应该怎么评价,有没有值得总结和思考的东西?我个人的看法是:首先是应当充分肯定。广播剧工作者以巨大的热情关注国家的大事、关注社会的热点、难点,歌颂先进人物值得肯定。这些广播剧的选材和创作过程,浸透着创作人员的使命感、责任心和爱心,让人敬佩。与此同时,这也彰显了广播剧灵巧简便,善于迅速、及时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特点。我个人认为,不论在“五个一工程”奖、广播影视大奖等全国性奖项评选中,这类题材的戏最终有几个获奖,广播剧选材关注并迅速反映社会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关注并及时反映社会热点、难点的好传统应当肯定、应当坚持。这个大方向是对的。其次,在充分肯定广播剧关注社会、贴近生活的选材方向的同时,建议也作一些具体分析,看看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我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我们文艺创作总的方针还是提倡主旋律,坚持多样化。我们广播剧的选材,在关注社会重大事件的同时,还应当开阔视野,扩大选材范围,使内容更丰富、更多彩。现在的情况是,题材过于单一,视野比较狭窄。重点剧目主要是集中在几个重大事件和好人好事方面了,显得单调。
第二、反映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作品,应当随着事态的发展变化和认识的深入,在艺术创作上相应地作一点沉淀和思索,应当有一些新的思路、新的角度、新的手法,切不可写来写去都是一个面孔。迅速及时地反映生活固然重要,但在事件过去以后如何在更深的层次上认识它、反映它,更加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广播剧反映出来的生活,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更带普遍性”。
第三、要尽量避免选材撞车重复。这两年,有好几个戏的题材是重复的。一种是因为信息不畅,无意中撞上了,经过沟通,作了调整,但放下已经比较成型的选题,损失还是不小的。建议各台今后在确定重点选题之前,设法打探一下军情,尽量减少损失。另一种情况是,明明知道这个选题还有别人在做,双方都不退让。省台写这个人,市台也写这个人;南方一家电台已经写了,北方一家电台再写。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好像是一定要比出个高低胜负。我不大赞成这么做。现阶段广播剧的生存条件还相当艰难,不如把极其有限的人力、财力用来多写几个不同题材的新戏。
第四、同一个事件或同一个人物,电影或者电视剧已经有了作品,广播剧还要不要再写,恐怕应当慎重。我个人的意见是,尽量避免重复,特别是一些并不能发挥广播剧特长的题材,不必去和电影、电视剧比拼。我们还是要扬长避短。选材就讲这些,算是第二点。
三、介绍几个有特点的戏。
好戏很多,不可能一一介绍,选几个有特点的戏说一说。
先说说长沙音乐台的《唐山兄第》。
这出戏写的是唐山青年农民宋志永带领同村12位兄弟,赶到湖南郴州参加抗击冰雪灾害的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事情是很感人的。以这件事作为原型写戏,如果只是写出他们历尽艰险吃尽苦头,参与了抗击冰雪灾害的历程,不是广播剧的长处,写出来恐怕也就是一个过程,很难比当时各种媒体的报道高明到哪儿去。长沙音乐台选取了既写事又写人,以写人为主的创作思路。既保留了这件事的轮廓以及其中最感人的情节,又把主要笔墨用来写人,写他们的思想、观念,塑造新一代的农民形象。
长期以来中国农民无非就是种好自己的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眼光也就看那么远。这种状况在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有了变化。农民的眼光渐渐地看到了村子外面,看到了全国,看到了世界。以宋志永为首的唐山兄弟自费到南方抗击冰雪灾害,其实就是因为他们关注了、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最初的动因主要还是感恩——当年唐山有难,全国支援帮助,那是大恩大德,今天人家受灾了,唐山人参加抗灾,理所应当。感恩是一种美德,当然可以写,但单纯的感恩、报恩,毕竟还是比较狭隘的。我们的主创人员并没有让他们停留在这个层面,而是写出了十三位兄弟的思想境界,以及他们在这场斗争中自身境界的升华。唐山兄弟是去支援灾区的,但灾区的兄弟姐妹们又无时无刻不在关怀帮助他们;重灾区的同胞们尽管已经承受着极大的痛苦,但只要国家需要、全局需要,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进一步做出牺牲。抗击冰雪灾害既是唐山兄弟奉献爱的过程,又是他们感受人与人之间真爱大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唐山兄弟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我以为《唐山兄弟》这出戏很值得记取的一条经验是,他们写的是真人真事,但并没有被真人真事捆住手脚,做到了既保留某些纪实的特点,又有较多的艺术提炼、加工;既能保持事件的真实性,又能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写出人物的境界。尽管这出戏在某些细节上也有疏漏,但瑕不掩瑜。
我要介绍的第二出戏是深圳宝安台的《拂尘》。这也是一个单本剧,是写当代军人的。近几年写当代军旅生活的戏比较少,很可能因为现在是和平年代,写军人难度比较大,出现这么个戏,难能可贵。
《拂尘》这出戏说的是西藏军区最边远的医疗站女军医梁依慧退伍前到边防站作最后一次巡诊的故事。她所去的十步棋哨卡,距离国境线最近,海拔5400米,水烧得翻了花也到不了100度,饭煮不熟,极度缺氧,战士们的生活十分艰苦。作品并没有着重去写边防哨卡的苦,而是把这种常人难以承受的苦,推向背景,在这个大背景下写美。写雪域高原的美,写用鲜血和生命守卫边疆的战士们心灵的美,写传说中的雪域之神拔鲁的美。作品通过这些告诉人们,美是需要创造的,美又是需要细心呵护的。我们的边防战士正是为了创造美、升华美、呵护美,献出青春,甚至献出生命。
深圳宝安台创作这个戏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剧本一改再改,录制后又多方听取意见,作了几次加工。这个戏的剧名,报送专家奖时叫《拂尘》。拂尘是一种用牦牛尾做的、用来掸拂尘土的工具,戏里曾多次出现。梁依慧退伍以后,战士彭大海特意把自己和藏族同胞一起制做的纯白的拂尘寄给了她。梁依慧收到这份珍贵的礼物以后说:“拂尘……好像能扫荡这世上的诱惑、焦虑、名利和所有的灰尘,只留下清水般的洁净……”“我把这柄拂尘摆放在写字台上,天天能看到它。它能扫去我心中的杂念,让我懂得爱、懂得责任。”应该说,剧名叫《拂尘》寓意也很好,我是同意用这个剧名的。但也有人提出,叫《拔鲁》更朴实,更具西藏风情。宝安台经过再三斟酌,报送“五个一工程”奖的时候,改名《拔鲁》。我以为,选用哪个剧名,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们也很难断定《拔鲁》这个剧名就一定是最好的,倒是他们那种勤于思考,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借鉴。
近几年,在广播剧创作中有人提倡简约,这种主张当然是有积极意义的。简约一些,不要每做一个戏都搞得十分铺张,十分复杂,可以节省一点人力、财力、精力,多做几出戏。但我以为,有两点应当注意:一是,提倡简约的本意,是希望节俭、高效,不要所有的戏都平均用力,提倡开动脑筋,巧妙地利用能够利用的资源。提倡简约不是提倡马虎草率,简约不等于粗制滥造;二是要学会区别对待,该简约的简约,该精细的还是要精细。
我介绍的第三个单本剧叫《老扁担》,是福建石狮台生产的。
这出戏写的是个小人物,主人公老扁担是个在城里帮人挑担子、搬东西的老农民,后来又改做收废品。老扁担诚实、厚道。挑担子实实在在,不怕苦不惜力;收废品老老实实,绝不占人家一点便宜。老扁担也很有个性,不该得的,一点也不要;应该得的一分也不能少。他挑担子、当“扁担”的时候就在花桥苑一号居民区,闹了一些误会、受了一些委屈之后,他离开了那里。老扁担爱读书,仰慕文化,有强烈的求知欲。他希望自己以及自己的后人都能成为有知识、有品味的文化人。后来,他重返城市收废品,还是选择了花桥苑。原因就是这是一个知识分子扎堆的居民楼,在这里他可以接触到文化,学习到知识,闻到书香味。老扁担靠收废品过日子,生活很苦,但劳作之余,读书看报,自得其乐。花桥苑的居民们从误解、嫌弃、抵制老扁担,到最终接纳他、喜欢他,而且尊重他。“城里人”和“乡下人”相互理解了、相互融合了。这出戏并没有大人物、大事件,但生活气息很浓,很有味道。
还有一些单本剧也是很有特点的。比如广东台的《木棉花开》和宁波台的《包玉刚的婚床》都是写改革开放的,两个戏各有特色。
《木棉花开》讲述了广东思想解放的开启者之一任仲夷,在上世纪80年代初那样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勇于探索、敢为天下先的感人事迹。作品描绘了任仲夷突破一个又一个禁区,引爆一个又一个响雷,终于在广东“杀出一条血路”的历史,比较好的塑造了这位勇于担责任,敢于说真话,认真办实事的领导干部的形象。这出戏的特点是浓墨重彩、大开大阖,很有震撼力。这出戏的不足之处是开掘得还不是很深,略嫌不够满足。原因大约是因为,任仲夷是个大人物,涉及的事件也很大,短时间内我们还很难掌握比李春雷报告文学更多的资料,即使掌握一点,应该如何评价也无把握。这恐怕就是写大人物、大事件的难处吧。
《木棉花开》这出戏倒是给我们出了一个研究课题,即像任仲夷或者比任仲夷官位还要大一点的当今人物,广播剧能不能写,应该怎么写?其实,这个问题影视界早已进行探讨。不久前热播的《人间正道是沧桑》几乎涉及了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到解放战争所有的重大事件,包括中山舰事件、4·12清党、南昌起义、西安事变、重庆谈判、皖南事变、闪击延安、辽沈战役等等,但全剧没有一个真实人物出场。重大历史题材创作领导小组的一位负责人说:“这个电视剧找到了一个结合点”。“这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一般革命历史题材……杂交的新品种,一个非常有生命力的‘变种’”。我想《人间正道》的创作思路,也许可以给广播剧写重大题材,写真人真事一点启示。
《包玉刚的婚床》则是把80年代初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作为背景,选择了一个很小切口,把寻找包玉刚几十年前特制的七弯婚床这么件“小事”与“动员全世界的宁波帮建设宁波”这件大事结合起来,视角独特,构思精巧。全剧洋溢着宁波人对海外炎黄子孙的亲情,是一部清新淡雅、以小见大的佳作。
单本剧里无锡台的《申奥日记》、南昌台的《回家》、张家港台的《河阳魂》也各具特色,时间关系不可能一一介绍了。这些戏的录音都已上传中国广播网,希望各位关注。
我要介绍的第一出连续剧是镇海台的《青春轨道》。这部戏是写嫦娥一号飞天的。我们的广播剧工作者多年来一直关注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并且力求用广播剧反映这个领域的动人事迹。应该说,写这类科技含量很高、保密性很强的行业,难度是很大的,但还是出现了不少优秀作品。比较著名的有中央台和四川绵阳台联合制作的《共和国赤子》;黑龙江台的《托起神州的云》;北京台的《向天歌》;镇海台的《静静的胡杨》。这四部戏都是写老一代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默默奉献精神的,都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就艺术水平而言,我以为《青春轨道》和这四出戏是在同一个档次的。
《青春轨道》以“嫦娥一号”卫星发射轨道的设计为主线,展现我国三代航天人沟通、理解、融合的过程,着重讲述了一批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科技工作者们,为祖国航天事业所做的鲜为人知的贡献。通过卫星发射轨道设计过程的思想碰撞,既表现了老一代科学家对年轻一代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也写出了年轻人给这个团队带来的活力和朝气。这出戏着意塑造的两个人物形象,“80后”女硕士何叶淙淙热情开朗,时尚、自我,还有那么点儿桀骜不驯,但她勤奋好学,痴迷航天事业,有很强的进取心和责任心;“70后”的博士马树标踏实、敦厚、执箸、少年老成。在这个团队里,他们既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发挥了年轻人的特长,又逐渐地真正理解了老一辈科学家们的高尚情操,在嫦娥飞天的同时,他们也完成了自身性格的完善和思想的升华。听这出戏,青春气息扑面而来,让你感到我国的航天事业后继有人,前景宽阔!
沈阳台的《国歌响起》也有几个特点。
一是剧本写得好。这个戏是写北京残奥会全盲跳远和三级跳远冠军李端的,也是真人真事。但剧本不是单纯的写事、写成就,而是着重写人,写人的内心,写人的思想和情感的变化。李端原是国家青年篮球队的主力后卫,全国扣篮冠军,已经被“八一”男篮选中,即将调入。十八岁那一年,在一次偶然事故中,他双目失明了。从一个风头正劲的篮球国手到双目失明的残疾人,这个落差太大了。他从医院里甦醒过来以后的唯一想法就是尽快解脱,不要拖累父母,不要成为部队的包袱。但他并未走上这条绝路,而是历尽磨难最终成为雅典和北京两届残奥会的双料冠军。剧本成功地写出了李端从失落绝望到振作奋起,再到全力拚搏,最终让国歌在北京响起的艰苦历程。李端十二年的磨砺拼搏的过程,恰恰也是他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升华的过程。写出了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思索、斗争、追求、嬗变,写出了李端为什么一定要让国歌响起并且是在北京响起,写出了他为什么能够实现国歌响起的梦想,正是这出戏的特色。
这出戏的第二个特点是,从剧本到导演,到音乐、音效制作,完全是沈阳电台本台制造的土特产。这一点很可贵。我所说的所谓本台制造、土特产,当然不排斥听取别人的意见,请专家帮助指导,但首先是要自己投入力量,并且在创作过程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我并不主张养上一批专职的广播剧创作人员,《国歌响起》的主创人员,也各有自己的岗位。参与创作既可以充分发挥这些编辑、记者、主持人的才华,也可以使得他们得到更多方位的培养和锻炼。
漳浦台的《海峡情思》也是一出有特点、有新意的连续剧。这个戏取材于长篇小说《海峡之痛》。原作讲述了国民党军上尉罗进和解放军连长杜荣林之间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恩怨情仇,内容是好的,但稍嫌陈旧。漳浦台薛伟强改编时,抓住了小说里杜荣林收养罗进上尉的女儿,60年后又把女儿送还罗进这样一个闪光点,铺陈全剧。戏的情节生动曲折,富有传奇色彩,也很好听。杜荣林几十年里,为抚育罗进的女儿,吃尽了苦头,做出了很大的牺牲,但他无怨无悔。他始终认为,这是一个战士应该做的。战争是你死我活的,但战争不应当伤及无辜,战争不应当伤害孩子。戏里,作为一个战士,杜荣林果敢机智,英勇善战;作为一个普通人,他热爱生活,纯净善良,珍惜生命,是一个情感丰富,很有人情味的艺术形象。这出戏的完成稿,只保留了原著的某些情节,大部内容已经是自己的创作了,改编者下的功夫之大可以想见。
再说说《“傻子”传奇》。这个戏是写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九的。有人说,改革开放30年,有一个省最值得玩味,这个省就是安徽省。安徽省出了两个人物,都对中国的改革产生过深远而且值得思考的影响。一个是小岗村的严俊昌,他是中国农村的第一包;另一个就是“傻子”年广九,人称新中国第一商贩。有人说,年广九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符号;也有人说,年广九是一面多棱镜,他身上可以折射出一个时期中国的历史、政治、文化、情感、世俗观念以及国民的劣根性等等丰富的内容。且不论这种说法是否准确,但年广九以及年广九现象值得研究、值得回味,则是肯定无疑的。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农民变成在全国产生辐射作用的商贩,他是改革开放30年一个方面的重要见证。
《“傻子”传奇》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生动真实的年广九,包括他的勤劳直率,聪明机智,也包括他的贪婪狡黠,幼稚疯狂,乃至他的滿身伤痕。年广九的时代已经过去,但回味和思考并未到尽头,我们仍然需要《“傻子”传奇》。
1998年,安徽台推出了以小岗村为原型的广播连续剧《大岭村的故事》,那时候吕卉还只是三个责任编辑之一。10年后她已经能够独立完成《“傻子”传奇》等一系列优秀剧作了。历史在前进,广播剧人也在成长,也在前进。
参评连续剧还有一些也是很精彩的,比如福建台的《共和国不会忘记》,内蒙古台的《拆迁》,包头台的《阿拉坦汗传奇》,杭州台的《突然寒冷》,淄博台的《闹市里有一片湖泊》等等,真可以称得上好戏连台。篇幅有限,不可能一一介绍,但有两个戏我还是要说几句。
包头台的《阿拉坦汗传奇》是一出历史剧,写的是明朝嘉靖年间,北元蒙古族民族英雄阿拉坦汗开发丰州,完成蒙汉两族人民通贡互市的故事。阿拉坦汗厌倦战争,崇尚和平,坚持不懈地化解矛盾,促进蒙汉民族团结的事迹值得歌颂。近几年,广播剧历史题材的戏已经很少见到,其实,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东西是值得当代人借鉴和学习的,我建议不要忘记历史剧这个很值得开掘的领域。
还有一出戏叫《突然寒冷》,杭州台制作,写的是公安干警李武林和他的伙伴们的故事。2008年春节前夕,他们押解一名重要嫌疑犯登上了广州开往北京的列车。嫌疑犯安骆中的同伙,策划了绑架人质换取安骆中的阴谋,并在大风大雪之夜,趁着列车停驶的机会开始实施。李武林有勇有谋,在武警的配合下,击毙了歹徒,解救了人质,胜利完成了任务。
据参评单位自己介绍,他们这个戏继承了经典的戏剧结构“三一律”,同时大胆地借鉴了当代西方电影“公路片”的模式,将二者巧妙结合,在有限时间、狭小空间内,非常好地表现了冲突剧烈的故事情节。
我想,采用哪种戏剧结构、表现模式并不是最重要的,这要根据戏剧内容的需要。其实,如果仔细推敲,这个戏的疏漏还是不少的。我想评委们之所以喜欢这个戏,并把它评为一等奖,主要是因为戏的情节集中、紧凑,还有那么几分紧张、几分惊险,人物形象也还比较丰满。总之,这个戏很抓人,很好听。而现在广播剧恰恰缺少具有好的内涵而又很好听的戏,需要大力提倡。
四、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想说说参评节目里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只是提出来和大家探讨,究竟是不是问题,应该怎么解决,请各位共同研究。
第一个问题,如何看广播剧创作中,写真人真事的戏?据粗略统计,在这届参评的47部单本剧、连续剧中,有22部是写真人真事的,这还不包括以真实人物为原型的戏。这里面有好戏,但多数作品似乎都处于下面这种状态:人是好人,事是好事,戏不精彩,不抓人、不好听。因此,我以为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基本认识。
1、真人真事可以写,也应该写。广播剧写的所谓“真人”,绝大多数是先进人物、模范人物,当然应当宣传。
2、应当有选择的写,选择有矛盾冲突,有好的情节、细节,能写出好听故事的人和事来写戏。先进人物肯定做了不少好事,但不一定都有戏剧性,都适合写戏。明明没有戏剧性,勉强去写,往往只能是好事罗列。现在写先进人物的戏,有相当一部分是好事堆砌。比较典型的有四种情况:
一种是只要这个人物一出场、一过问,事情马上解决。这类戏里先进人物的事迹往往是靠解说说出来的,看不出人物的行动;
第二种是写先进人物的多么苦和多么难,写他们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精神。比如,有一出戏里写了这么一位林场老工人,退休以后住进荒山野岭,带着老伴、儿子种树,而且一定要种十万八千棵树。老人生活十分困难,全家就靠他的1200块钱退休金,孙子也无处上学。一家人苦熬苦干,不知道今后的路怎么走。戏写到最后,林场场长来了,记者也来了。场长只说了一句话:你儿子可以当护林员啊;记者也只说了一句话:为什么不培育木耳呢?一下子就帮助老人一家走出了困境!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并没有错,但如果人物除了吃苦受累以外,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懂得,我看未必就是先进的,未必值得提倡。
第三种是写病,写带病工作、有病不医。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一些先进人物一心扑在工作上,忽略了身体健康;也有一些人物得了重病,知道来日无多,于是不管不顾,带着重病工作。这些人物的精神是可贵的。但我们写戏,要不要在这方面做很多文章?我看大可不必。这类事还是不倡导为好,人物是不是先进,恐怕主要也不在于他是否带病工作!
第四种是写生活中的某些特例。比如,有一出戏写了一位盲人,妻子生育后去世了。婴儿本来是他姐姐帮助照看的,满月后他一定要自己养育孩子。这位盲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把孩子扶养成人。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盲人高双成也很值得我们尊敬。但我以为这类事件只是社会生活中的特例,并不具有典型意义。
一位全盲的男人,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也很困难,还要抚育一个刚满月的孩子,这让人很难想像,也很难接受。盲人的精神可贵,他的意愿应当得到尊重,但与此同时我们的社会,恐怕还应当想到盲人特别是婴儿的健康和安全,因为这毕竟是两个鲜活的生命啊。高双成是不具备抚养婴儿的能力的,他养育婴儿成功可喜可贺,但这并不具有普遍意义,不应提倡。
总之,我的观点是:一是先进人物可以写、应该写;二是要有选择的写;三是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特殊事例,对于不应当倡导的做法,我以为还是不写为好;四是,写真人真事,最好是以它为原型,或者从中选取某些素材,作为艺术形象来写。写出的作品应当是艺术品,而不是先进人物的事迹总汇。因此我以为,对于先进人物的素材,应当选择、提炼、加工,也是一个典型化的过程。
第二个问题:改编人家的东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广播剧创作,我们提倡原创,但改编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改编”是个很大的课题,不可能展开谈。我只讲一点意见,那就是,改编人家的东西,要认真辨别,要下一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功夫。
这次参评节目,有这么一出戏,故事大意是:四川某地的一个阿妹,生了个儿子是个傻子,丈夫扔下她们母子俩走了。阿妹听说河南某个媒矿,一旦矿工因为事故死亡,亲属可以得到30万元的赔偿,从此过上富足的生活。就这样,四川阿妹带着孩子来到了这个矿区,嫁给了一个又老又丑的矿工王驼子。阿妹嫁给王驼子,是因为他是光棍一个,既无父母也无兄弟姐妹,只要人一死,30万赔偿金全都归自己。戏写得很生动、很细腻。四川阿妹的自私自利、贪婪狠毒,王驼子的勤劳善良,对阿妹母子的爱心,都写得相当到位。在共同生活中,驼子的善良、宽容、忍耐以及他的真诚,温暖了四川阿妹那颗冰冷的心,逐渐把她那被扭曲的人性扭转了回来。但就在这个时候王驼子得了肝癌,已经到了晚期。王驼子最终还是走上了一条极端的道路——人为的制造矿井塌方,为四川阿妹母子留下了30万赔偿金!
这出戏是根据中篇小说《买死》改编的。小说以及根据小说改编的广播剧,有很多优点,但这个结尾,是站不住的。作者这么写无非是要把王驼子的爱推向高峰,但实际上是把他拉进了地狱,因为这种爱是极端自私的、十分卑鄙的。这个结尾所表达的恰恰是对社会的一种绝望情绪,是不可取的。去年的参评节目里,也有类似的一出戏,大意是说,一对青年男女,深深相爱,女的得了重病。男的为了给女友治病,利用职务之便挪用了几十万公款,后来投案自首,心甘情愿去坐牢。主创人员认为这是歌颂了爱,颂扬了一种大爱。但我以为,这是一种极端自私的心态,是对爱的亵渎。任何以伤害国家、伤害集体、伤害他人为手段的所谓的爱,都是不能提倡,不能宣扬的。
第三个问题:不同的作品中,出现相似或者相同的情节、细节,不知是巧合还是模仿。
比如,去年和今年各有一出戏,写城市学生利用假期到山区参加“换位体验活动”。戏还是可以的,但许多情节、细节相似甚至相同。两出戏里老爷爷讲马帮的故事,农村孩子教给城里孩子怎样识别蘑菇等情节几乎完全相同,还有一些细节也很相似。作品中相同或相似的情节、细节过多,会让人感到重复,感到陈旧,说明我们的作者生活贫乏,缺少积累。我衷心希望主创单位能提供一点条件,让作者下去走走,看看,丰富一下自己的生活阅历。从生活中选取和提炼的情节、细节,才会是生动新颖的,从别人的作品中寻找情节和细节,显然不是高明的做法。
第四个问题:要杜绝脏话和粗话。某些戏里脏话粗话太多,而且脏得过分。尽管这并不是普遍现象,但应当提请注意。
我的这些看法,仅供大家探讨。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系地址
邮编:100045
地址: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二号楼三单元107室
电话、传真:010-86096439
电邮:xiaochen007@vip.sina.com
网址:www.zggb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