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内容
第十三届广播剧专家评析儿童剧、超长剧点评——熊生民
中广网 2014-02-08
    

  

  关于儿童剧

  作为评委,首先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儿童广播剧正在萎缩,从参评的制作单位和剧目数量都可以证明这一点。这其中的原因,记得上一届点评的时候也曾经说过,一个就是近些年来,在政府奖或“五个一”这些重量级的评奖中,儿童剧获奖的机会比较少,所以儿童题材不太被看好;另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播出的时间或栏目,不少电台没有少儿节目,或者有少儿节目,但并没有播出儿童广播剧的栏目或者时间。

  本届年会的工作总结报告我们都听了,其中讲到《百部儿童剧精品集》的问世,这是由专项资金支持出版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家对儿童广播剧的重视。至于说到评奖,我的印象里,在早些年的“五个一”评比中,就有儿童剧获奖的记载。关键还是剧作要好,故事要好,能够有包括成年人都喜欢的童真童趣,引人入胜,一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所以,还是希望有生产制作能力的单位不要放弃儿童剧。

  本届参评的儿童剧有这样几部:

  杭州电台制作的《76秒》、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制作的《住在床下的精灵》、青岛市广播电视台制作的《妈妈,我会好好爱你》、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和乌鲁木齐广播电台制作的《孔雀河畔的生命考场》、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飞来的白鸽》、山东广播电视台制作的《加油,西恩》、湖北交通广播制作的《等妈妈的小女孩》、武汉总台音乐广播制作的《爷爷家的日子》等,共8部。

  不可能对每部作品都作分析,只能选取讲其中一部展开讲,另外讲讲剧本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青岛广播电视台制作的《妈妈,我会好好爱你》,在所有参评作品中是比较突出的。这是根据徐玲的小说改编的,它讲还的是这样一个故事:12岁的女孩苗苗有一个工作稳定的爸爸,妈妈经营一家商店很少有时间陪女儿,所以对女儿的照顾就落到了爸爸的身上,爸爸帮助她做功课,辅导她练习钢琴,时间一长,苗苗对爸爸的依赖和信任远远超过了妈妈。在苗苗的心目中,妈妈关心的是她的商店,关心的是赚钱,眼里根本就没有女儿。可是突然有一天,爸爸在车祸中去世了。故事从这里开始,多侧面多角度地描写了妈妈与女儿情感的纠葛变化、当中的几度波澜,把母亲对女儿的深爱和女儿对母亲的重新认识---即从隔漠到亲近、从埋怨到理解,做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剧作因此闪耀着伟大母爱和知恩感恩的光芒,让听者动容。剧作至少显示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会写故事。虽然有许多不编故事的戏剧也相当优秀,但本人认为,以诉诸听觉见长的广播剧,总体上还应该注重把故事编好,让你写的内容有头有尾波澜起伏环环相扣,让听者欲罢不能。本剧具备了这样的特点。二是会设置矛盾。虽然无矛盾的戏剧也不断有力作问世,但作为广播剧,还是要强调写好矛盾,设置好矛盾冲突。本剧在设置矛盾方面是准确和精心的。一方面写女儿对母亲的不信任甚至怨恨,另一方面写母亲为女儿的良苦用心和所做的牺牲。当中的起起落落,碰撞中迸发的火花,是任何一部戏剧作品都醉心追求的戏剧效果。应该说《妈妈,我会好好爱你》,做到了。三是会写情。在写戏当中,往往会遇到写过程与写情的矛盾,有时候专注写了过程而忽略了写情,或者没有留出写情的地方;有时候只顾了写情而将事件的发生发展写得不明不白。写过程与写情,可以比喻为借船出海,借了船不出海,船算是白借了;只想出海但没有船,也是枉然。本剧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我们能够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情感的变化,真情的流露。四是儿童剧没有忘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童真童趣,准确地传达出她的思维、行动和语境。五是给音乐音响的发挥留有广阔的天地。这一点我想特别强调一下,常看到一些剧本写得太满,不给音乐音响留空间,写着累,让人听了也累。本剧除了钢琴。古筝是直接的音乐声源,还以配乐描写环境,渲染情感,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剧中大提琴在描写母亲情感时催人泪下。母亲和女儿的演播都很到位,母亲的真诚与温馨、女儿的淡淡的伤感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儿童剧《妈妈,我会好好爱你》值得推荐和借鉴。

  下面对参评儿童剧中存在的问题作一点提示,也许对今后的创作有一些好处。

  一是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们所写的、所制作的广播剧,是完全依赖听觉完成的戏剧艺术,它的最低要求是让人听得懂听得明白。对于广播剧任何创新,如加快节奏、转场迅速、精炼台词、跳跃思维、意识流、声音化妆变型等等,都不应该排斥,都应鼓励大胆尝试,但一定要记住,任何创新,都要建立在让人听懂听明白的基础上。让人听不懂听不明白的所谓创新,应该被认为是失败的。

  二是改编外国题材作品时应注意中国化。在不违背原作精神下,让听众对改编作品听得懂听得明白,切合中国人的思维和欣赏习惯。

  三是要注意不要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少年儿童在面对坏人的侵害时,一方面强调反抗斗争,同时强调学会求援,巧妙周旋,主动避开,及时报告,而不是一味地强调与坏人硬拼,英勇搏斗。

  四是要正确处理好情与法的关系。情与法的冲突在很多戏剧中都有表现,但有一些作品可能在无意中就表现了情大于法,认为这样有戏,殊不知在客观上造成了无视法律的后果。

  五是矛盾的面铺得很大,而又不能使这些矛盾得到解决。

  六是一部戏的开头铺垫太多,迟迟不进入矛盾,就是我们常说的“皮太厚”,显得很不精炼,容易使听者失去兴趣。

  下面说说超长剧

  此次参评的剧目有青岛市广播故事频率的《知青》、新疆台的《生死之间》、上海东方广播的《到警893之替身杀手》和《首席女法医之残骸线索》、济南台的《泉城微警事》、广西台教育广播的《悦来悦乐》、中央台的《天魂》,共7部。

  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适应市场和播出需求;从选材、到编排或编剧、以及演播制作,一切从吸引听众收听出发,所以听起来一般都很好听;此外就是出手快,不在艺术细节的处理上过多计较,而注重一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演变,一个人物的命运---失败与考验、坎坷与成功。应该说,本次所有参评的7部作品(其中也有栏目和系列---如何界定它的类别有待研究),总体上都有一定的质量,其中上海的《刑警803》和青岛的《知青》更显优秀。

  此次参评的《刑警803》,除了保持和继承老《刑警803》的传统,更显示了一种新的面貌和审美追求。这主要表现在,选材上从过去多以侦破个体刑事犯罪到与一个犯罪团伙周旋,最后导致这个神秘团伙的覆灭,故事更精彩、敌我交手手段更为丰富,而且更显谋略和智慧;注重多侧面多角度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此外在制作上有意追求听觉大片的效果,以适应新一代803听众的审美需求。这一切说明标志性的“803”品牌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前进,与时代和时尚保持同步,因而魅力不减当年,而且更有新意和追求,可喜可贺!

  青岛台的52集的《知青》,首先是选材好。它是根据梁晓声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这是一部还原知青生活的鸿篇巨制,已由作家本人改编为电视连续剧。但这并不影响超长广播剧《知青》人气的聚集。它的成功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原作的精度提炼。据作家本人说,他笔下的这部作品是全景式地反映知青生活,100多万字,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百人,没有刻意设置核心事件,以免叙述受到限制。以我的看法,青岛台在改编时,在充分尊重原作的前提下,还是按照广播剧的艺术处理,大致形成了一条主线,使人物和事件更为集中,所以我们听起来感到贯通、很流畅、很有层次。改编是成功的。其二是它的演播充分显示了青岛台的特色。它聚合全台之力,以青岛广播各频道主持人为班底,充分开发本土资源,组建了有近60人参加的演播制作团队,演播中高标准严要求,历时一个多月出色完成了任务。

  由于这两条,使得这部超长剧别具一格。

  纵观超长剧的评比过程,评委们对于有的剧作制作粗糙的问题,在表示宽容的同时,也希望未来的超长剧向上海台青岛台看齐,做到又多又快又好!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责编:万华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简介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联系我们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系地址
邮编:100045
地址: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二号楼三单元107室
电话、传真:010-86096439
电邮:xiaochen007@vip.sina.com
网址:www.zggbj.com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86093114 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