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期广播剧人培训班上的发言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坦
一、培训是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的重要工作
首先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参加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主办,沈阳台承办的广播剧人培训班。我们的培训一般选择在下半年,或是年终末尾,今年情况特殊,在上半年开班,大家忙于五个一广播剧参评和日常工作,还有一些广播剧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前来,但即便如此,我们的培训仍然有近70人参加,大家从东南西北赶来,有的要乘4小时的飞机,不辞辛苦;有的学员是连续参加5期的老师辈的骨干学员了,还是坚持学习充电,干到老学到老;还有的学员是各地宣传部的领导和工作者也来培训班听课,这是我们广播剧培训班史无前例的事情,由于大家的支持,我们的培训如期举行!为此,我代表广播剧研究会再次感谢到会的全体学员,感谢培训承办台沈阳台,感谢辽宁省、沈阳市宣传部领导的高度重视,感谢沈阳台领导和广播剧人对广播剧事业的真心支持和无私奉献!
先向大家通报一个重要信息。5月29日,也就是一周前,经广电总局决定,报民政部批准,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更名改建为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我们的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也随同三十余家国家一级学会一起转入联合会。蔡赴朝部长在讲话中谈到,联合会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战略部署的大背景和我国广播影视加速变革转型的新形势下成立的。总局党组对成立联合会的工作高度重视。覆盖我国广播影视全行业的社会组织——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的正式成立是广播影视系统的一件大事,在广播影视社会组织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标志着我国广播影视行业社会组织工作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谈到联合会的各项工作时,他强调了三点: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要坚持服务广播影视行业发展;三要坚持服务广播影视从业队伍建设。要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广播影视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绕来绕去,说到正题。开展形势多样的业务培训是我们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今后的重要工作,这一点上符合中央精神,下切合研究会会员单位的实际需求,所以说我们这次培训举办得非常及时,非常有意义,是我会进入联合会以后的第一项工作。开门红!上午大家已经切身感受到了这次别开生面的经验交流会的精彩与新颖。经历了一场头脑的风暴,饱餐了一席成果的盛宴,很多学员迫不及待地向我谈了感受,认为这种方式太好了,实用、过瘾,有推广意义。用何善昭老师的话就是“这场介绍具有音乐性、戏剧化、沙龙式的特点”,一会儿大家还将针对沈阳经验开展互动讨论,希望大家珍惜机会,珍惜自己的话语权,把下午的讨论进行好。
其实,培训一直是研究会非常重视的活动,从一九八零年研究会成立以后,就举办过数次,但那时条件有限,也不可能一年一次。我们的培训从1996年研究会恢复工作以来,一直到去年年底,十七年间也才举办过四期,这四期分别在北京,上海、哈尔滨及伊春举办,也就是从去年开始,培训每年一次,今年是第五期,同学们叫它“黄埔五期”。可是就是这样屈指可数的几次培训,却培育出了一批目前活跃在广播剧队伍的精英,一批金牌制作人、编剧,他们中的几位已经开始走上讲台当先生了,去年年底在北京培训班讲课的吕卉、王宏、邵军、潘海琳、阿宝,他们刚入门时都还是一张白纸,现在已经是一本很有内容的厚书了。当然还有一些没有登上讲台的金牌制作人和编剧,他们也是满腹经验,一腔激情,饱尝创作的酸甜苦辣和成功的艰辛,每个人都有一肚子的收获和感悟。像深圳宝安的牛金瓶,宁波镇海的李静等等,她们当初都是本单位独挡一面的领导,工作繁忙。一面抓工作,一面当广播剧制作人、编剧,两手都很硬。广播剧创优能够以小搏大,区级电台能够连创佳绩,屡获大奖。还有这次没能来参加培训的陕西渭南台总编室主任殷满仓,以前也写过一些剧本,但成功率不太高,去年参加了四期培训,再加上专家的指点,如今剧本已写得有模有样,他说是培训班上大家的讲授与交流让他开了窍,入了门,终于知道怎样写戏了。
当然搞广播剧最重要的是在于实践,在干中学。但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及时学习别人的宝贵经验,分享成功者的创作心得,可以事半功倍,少走弯路,少交学费,实在是好处多多。这几次培训,我们曾经请过业界的新老专家,更有院校的学者、教授——包括上戏,中戏,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大咖都来到我们的课堂,他们的讲授高屋建瓴,理论联系实际,大家收获很大。而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专家,那些金牌的制作人,导演,编剧等等,他们的讲授,实用行、可操作性强,属于“一般人儿我不告诉他”的真传和实授,非常宝贵,是无私的奉献。这次的五期培训我们又换了一个打法,请大家听沈阳团队的实战讲授,参观他们的一条龙制作全程,并参与他们的舞台演出,这是我们在培训方法上的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
二、谈谈五期培训班的预期
有的同学问,这次培训是不是让我们参加沈阳台的现场会,学习沈阳团队的经验搞自主原创。其实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简单,各地有各地的情况,各台有各台的条件,我们应该量力而行,扬长避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制作模式,我想提出十六字方针概括今后的广播剧制作不知准确与否,大家可以讨论。那就是:立足本土内合外联多种模式共谋发展。
所谓立足本土,一是从作品的选材上看,最优秀的作品大多是选材有地域性,即所谓的本土题材。一方水土一方人,本土题材由本土人创作、制作,她的本土特色自然十分鲜明,采访人物、搜集材料、体验生活、采集音乐音响,都有极大优势,这也是这几年很多精品成功的经验,当然并不排斥从全国角度选择好题材,也有成功的先例。但是在大家普遍创作广播剧精品,各自选择适合自己的题材,在选材阶段就开始“全国大战”的情况下,立足本土,优势多多,沈阳台介绍的五部精品,都是选材本土的题材。写的是他们身边的故事,所以才能调动所有创作团队的生活积累,这是宝贵经验。解决了我们没有更多时间、精力去体验生活、搜集素材的不足。这个话题今天就不展开细说了。再从创作队伍上看,也要立足本土,充分发掘自己的人才优势,特别是要培养自己的制作人。编剧、导演、制作我们可以借助外援,但是如果连制作人都要仰仗外援,那我就想劝其放弃广播剧项目了。举个例子,根据五个一的经验,在评比时,一些没有制作能力的部口选送的作品往往被淘汰,组委会认为他们没有制作能力,作品全部是外来的。不予考虑。
再说说内合外联,这四个字也是切合我们目前广播剧制作单位的实际状况提出来的,目前很多广播剧制作台,没有也不可能很快有自己的一条龙制作队伍。很多是有制作人,无编剧,无录音棚,无制作人员,这种情况下要不要搞广播剧,实践的情况是不但能搞,也能搞好。这一方面的例子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说明时代变化了,广播剧作为专业性比较强、投入比较大的艺术品种,在讲成本核算的时代,不可能要求各个台都有行当齐全的制作队伍,广播剧和电视剧一样,也要走社会化制作的发展道路。我们一直呼吁建立广播剧的基地,充分发挥基地的作用,大家有了好的选材,抓到了好的剧本,可以到基地制作。目前的情况就是这样。龙江台,中央台作为两大基地,几乎包揽了全国广播剧精品制作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也可能还要多,我没有详细调研,只能是估算。这就叫做内合外联,内合就是要培养使用好自己的制作人,并且我建议在台内广泛挖掘人才,不余遗力招聘有培养前途的制作人,重点培养。台内的力量要形成合力,不要因为复杂的人际、利益关系产生内耗,内斗,把本台的力量抵消了。沈阳郭志英团队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他们2007年开始起步,那是的郭志英就是大胆启用了本台的人材,放手使用、培养他们,短短七年就成就了这样一支行当齐全、敢打硬仗、屡战屡胜的队伍,光编剧就培养了6个,的确了不起!
外联就是要强强联合,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制作团队。请外援还包括请编剧,说一句行内话,好制作人能培养,好编剧难培养,好的编剧是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的。但是好制作人有了,他可以去请最适合这个题材的好编剧。当然制作人如果同时能具备编剧能力最好不过,不过这是一种理想,不是都能实现的。现在广播剧行业里,真正能身兼数职的,能当制作人,能编能导的全能型是极少数。何况有的一退下来,台里就不用了,这也是一种人才的浪费,培养一个好制作人是很不容易的,起码要三到五年的功夫,要亲手抓过三到五部精品才能基本成熟。这是领导的认知和观念的问题,在这里也就不细说了。
再说说多种模式。现在广播剧的制作模式我初步总结了一下,应该有这样几种吧。一种是中央台,龙江台,上海台,天津台基地型的传统制作模式,这是目前依然使用着,并且行情看好的制作模式。还有北京台、福建台、广西台、广东台、河北台、四川台、浙江台、宁波镇海台等制作人领衔,其他靠外援的社会化制作模式。还有一种是安徽台、山东台、新疆台、深圳宝安台、重庆万州台,制作人、编剧出自本台,制作靠外援的强强联合型制作模式。第四是完全自主创作,以新一代年青人为主力的青春型制作模式,这种模式是广播剧制作模式的新亮点,使我们看到了广播剧发展的光明前途。但是要具备这样的条件,并不是大家都能达到的。要有各方面比较齐全的人才队伍,编剧、导演、音乐、音响,演员,制作合成,还要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和制作人领衔,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在沈阳召开这次培训班的初衷,让大家眼见为实,亲自感受一下他们的团队精神和青春活力,学习他们对艺术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说开现场会也可以,其实现场会也是一个好方法。大家可以从中学到整个制作的全过程,我们过去办培训班,讲课人基本都是专家、领导、编剧、导演、编辑,后来又增加了制作人,但是现场会可以听到整个制作团队全行当的声音,让大家有机会全面、具体、鲜活地了解广播剧的制作全程和创作始末。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场会有他的独到之处。我们来学习沈阳团队的制作经验,并不是硬性地向大家推广这种制作模式,而是让大家取长补短,举一反三,联系本台实际,学习最适合自己,最急需的东西,激活大家的创作潜力和创新精神,这就叫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今天的沈阳团队他们也是有发展过程的,也不是一开始就有这样齐整的创作队伍,他们的制胜法宝是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根据本台情况,形成了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机制,并成功实现了广播剧生产播出常态化。这3点保证了人才的充分发掘和积极性的调动,保证了节目的收听率,才在几年的时间内拥有了像郭志英这样强有力的制作人、团队带头人;李多娇、宋晓这样才华横溢的编剧、导演,王健这样年青有为的音响师,还有其他的人才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团队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才获得了五连冠的佳绩。这在近几年的广播剧行业里是一个极为突出和少见的现象,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沈阳现象”。回想起七年前,我们在北京搞了一次“宝安现象”研讨会,“宝安现象”最重要的一点也是领导高度重视,第二点用人得当,起用了一个复合型人才牛金瓶,把一个区级电台的广播剧搞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在广东广播剧届名列前茅。曾一度要建立广播剧的南方制作基地。那时的郭志英团队才刚刚组建。七年后,我们在沈阳研究“沈阳现象”,这是一个更有战斗力的团队现象,而且更加年轻,更加朝气蓬勃,潜力无限。
最后再说说共谋发展。前边十二字的目的就是一个——共谋发展。我们的广播剧千条水总归东,殊途同归,众望所归,目的就是让大家多元化拓宽创作途径,多种模式,共谋发展。说句老百姓的俗话,就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只要能够形成良性循环,繁荣创作。你就不拘一格,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创作模式,我们也期望大家在学习交流的同时,有更多的创新,将来我们也到你们那里去开现场会!去学习你们的好经验。好了,我说了已经不少了,留下时间让大家发言。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系地址
邮编:100045
地址: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二号楼三单元107室
电话、传真:010-86096439
电邮:xiaochen007@vip.sina.com
网址:www.zggb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