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今年专家奖的参评剧目总数是70部,其中连续剧34部,单本剧21部,儿童剧8部,长篇连续剧、系列剧7部。单本剧的数量略有增加,质量一般。与连续剧相比,有一定差距,与前几届的单本剧相比,略有进步,但不明显,突出的、让人眼前一亮的剧目不多。
第十四届中国广播剧专家奖单本剧评选结果是:
特别奖一部:《我有一片阳光》:宁夏台、深圳宝安台联合制作,联合参评。
一等奖四部:《飞天》:广东珠江经济台;
《远航》:常州广播电视台;
《萨如拉的家》:中央电台;
《太空女教师》:烟台广播电视台。
二等奖六部;
三等奖七部;
淘汰三部。
获奖名单已经公布,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以上是本届单本剧的基本情况。
二、收获与问题
往年讲评,除了讲基本情况外,主要是介绍几出好戏,说说这些戏好在哪儿,有点老套子了。获奖好戏会在网上播出,大家可以自己琢磨,用不着我再罗嗦。今年改变一下老套路,概略的讲一点收获,然后讲一点问题。有一些问题,我会讲一点自己的体会;有些问题,我自己也说不太清楚,只是讲一点情况,提供一点信息,请大家共同探讨。
从文学剧本的角度说,广播剧的好与坏,成与败,主要取决于两个环节:一是选材,二是开掘,二者又是密不可分的。我从选材、开掘以及两者结合的角度谈谈单本剧的收获与问题。
本届参评单本剧题材涉及的方面还是比较丰富的,选材的视野比较开阔。21部戏都是当代和现代题材,包括农村、牧区、工厂、矿山、学校、军队等诸多领域,涉及了环境保护、心理咨询、老龄问题、守诺诚信、农民工维权、国防建设以及亲情友情、故乡情、爱国情等方方面面,大多数是宣扬先进思想和先进人物的,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积极向上,比较丰富。
对于题材的开掘,多数戏是下了功夫的,但有些戏开掘
得不是很理想。
我讲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有些选题难度很大,在开掘方面也下了功夫。
广东珠江经济台的《飞天》,是写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女飞行员的。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确有这么几位女青年,冲破种种禁忌,战胜难以想像的困难,飞上蓝天,成为中国第一代女飞行员。她们在北美、南美进行飞行表演,宣传抗战,募集资金捐献飞机,曾经在亚洲和西方世界引起轰动。她们的事迹带有很强的传奇色彩,按说是很适合写戏的。但是,在亿万人投身的全民抗战洪流中,她们毕竟只是几滴小水珠,时过境迁,早已淡出人们的记忆,连搜集准确的材料都相当困难。加之,由于时代的种种限制,这几位女士虽有惊人之举,但能做的事情毕竟有限,如果不做艺术处理,止步于再现她们的事迹,恐怕很难写出像样的作品。编剧在素材的搜集、提炼,人物形象典型化方面,下了很大功夫,题材开掘的重点很明确:尽力减少枝蔓,集中笔墨写好她们抗击日寇、保卫中华民族的爱国决心和动人事迹,效果不错。
烟台广播电视台的《太空女教师》,难度也很大,作者也是下了功夫的。但在题材挖掘方面,重点还应当更明确些、更突出些。王亚平的成长和太空教学这两个方面似乎有些平均用力了。太空教学,绝大多数人都看过电视直播,几乎人人皆知,很难写出新鲜感,再加上广播剧没有直观的视觉形象,很难达到电视直播的效果!此类题材,重点放在哪里,如何扬长避短,还可以继续探讨。
十几年前,福建台创作《飞越黄河》时,也遇到过类似问题。柯受良驾驶汽车瞬间飞越黄河,万众嘱目。但如何写成广播剧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飞越黄河惊心动魄,十分精彩,但也就是几十秒钟的事,况且上亿人通过电视直播目睹了那个精彩瞬间,广播剧在现场描述方面,不可能有多少作为,很难出彩。于是,作者另辟蹊径,重点开掘了那几十秒壮举背后的故事,写柯受良为什么飞越黄河,怎样通过飞越黄河实现人生的飞跃,并且把柯受良个人的追求与民族的追求紧紧融合在一起,写出了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背后的动人故事,写出了人物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这类开掘主题的办法,值得借鉴。
第二种情况:有些选材比较新鲜,但开掘不深;有些选材很少见,如何解读,如何开掘,还可以进一步探讨。
前一类,说两出戏。
一出戏呌《自杀电话》。
这出戏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以跳舞为梦想的女孩夏天,因车祸失去左腿,陷入绝望。当心理医生的爸爸夏宏辉做了多种疏导,效果不好。后来他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把女儿帯到自己的心理咨询热线工作室去。夏宏辉外出时,女儿帮爸爸接了许多咨询电话,其中有一些是夏宏辉特意安排的来电。在对各种各样人物进行疏导劝说的过程中,夏天逐步战胜了自己的心理障碍,恢复了生活信心。
这出戏的题材比较新鲜,构思也还不错。不足之处是,咨询电话涉及的社会热点多了一些,包括年轻人整容、失恋,物质慾望膨胀导至心态扭曲,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境遇问题等等,问题太分散,很难深入开掘。女儿夏天从绝望到重拾生活信心,显得简单了些。
《自杀电话》这个剧名很能吸引人的眼球,但并不是很准确。
还有一出戏叫《康墨水轶事》,是写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的,重点写灾后重建工作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这出戏选材新鲜,戏写得生动,缺点也是开掘不够深。
作者认为:和谐的源头在人心,和谐的关键在文化,灾后农村重建,文化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作者让这出戏的主人公康墨水全力抢救羌族文化,最终办起了羌族年画展和羌笛擂台赛,并以此引导农民转变旧的习俗,逐步走上“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路子。
文化建设搞好了,的确可以振奋群众的精神,有利于促进经济建设与社会和谐。但文化的、精神的东西起作用,很难能立竿见影,需要一个潜移黙化的过程。要让“二筒”之类的人不再聚赌,仅仅依靠向他们宣传羌笛和年画如何好,恐怕不行,需要从多方面做工作,必要时还得采取了一点强制措施。戏里是依靠派出所的配合,才算是解决了问题。从派出所回来后,经过多方帮助,二筒同意把过去聚赌的茶舘改造成羌族风格小楼,一楼搞羌笛演出和年画展览,二楼办阅览室,看似很不错,康墨水称之为这就是“文化撘台,经济唱戏”的正事!这样做,“文化”可以有一点,但似乎很难产生多少经济效益。康墨水恐怕连房租都付不起,二筒的生计怎么解决?
羌族年画和羌笛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生存很困难,需要支持和保护,用它实现所谓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不敢说肯定不行,至少短期内是不可能见到成效的!
我很赞成广播剧关注文化和精神领域的题材,但精神文化领域的问题,有自己的特点,需要做深入一点的研究。真正掌握了题材的特点,才可能开掘得深一些,戏才可能写得合理些、精彩些。
以上两出戏属于一种类型,即:选材新鲜,但开掘还不够深。还有一种类型是:选材少见,如何解读,如何开掘值得再探讨。也说两出戏。
第一出戏是:《萨如拉的家》
这出戏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腾格里草原有这么一对年轻的夫妻:丈夫朝克图厌倦了平淡无奇的牧民生活,向往繁华的都市;妻子萨如拉深爱腾格里,希望能用自己的爱,把丈夫留在草原,留在自己身边。丈夫一次又一次出走,一次又一次做生意失败归来;妻子一次又一次原谅他,因为在妻子的心里,丈夫就是她的家。
冬天到了,朝克图瞒着妻子用十五只羊换回一辆破旧吉普车。夫妻俩爆发了激烈的冲突,萨如拉怀的孩子也流产了。朝克图十分后悔,发誓再也不离开草原,要永远守在妻子的身边。萨如拉康复了,又有了身孕,朝克图趁她去集市上买东西,赶着羊再次离家出走。
萨如拉在家里整整守候了一年,丈夫并未归来,但孩子给了她新的希望。
戏的结尾是:
又过了半年,终于挣到了钱的朝克图,开着车子回到了腾格里草原,迎接他的是一幢空荡荡的房子----他没有家了!朝克图疯了一样在草原四处寻找他的萨如拉。
一年后,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了萨如拉的消息:有人看见她在草原上赶着一群肥羊,背着她的胖儿子……
路人问:萨如拉,你的家在哪儿?
萨如拉:草原就是我的家啊。
路人问:……那你的男人呢?
萨如拉:你看,这不就在我的背上嘛!
[草原上空响起了婴儿和两个女人的笑声……
这出戏选材的视角很独特,很新颖,很少见,听起来很有味道,。怎么评价这个题材、这出戏,评委中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喜欢这出戏的人认为:戏很有味道,听完以后能够给人留下回味,让人思考。
不喜欢的人认为:朝克图希望走出草原,走出平淡,希望追寻一种新鲜的生活,并无大错。尽管他的做法有这样那样的缺欠,但他还是热爱妻子、热爱草原和自己的家的。萨如拉忍受了种种委屈,值得同情,但坚决不许丈夫走出草原,似乎并没有多少道理。把他们之间的分歧推向极至,导至家庭破裂,是否妥当,值得研究。
作者在推荐意见中说:“男人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女人对家乡故土的坚守,……是当前一个具有典型性的社会特征”,随着时代的快速变迁,很多男人对家的归属感越来越趋于淡化,令人痛心。朝克图和萨如拉之间的矛盾,就是这种“传统理念与现代诱惑的碰撞。”作者认为:“萨如拉的最后出走,其实就是一个女人的心灵自我救赎。”
作品揭示了当前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现象,的确能够引发人们的一些思考。但对于这种社会现象,如何准确的解读与评价,似乎还可以讨论。现代的“诱惑”是客观存在,但未必就是洪水猛兽;男人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对于传统的理念肯定会有冲击,某些走出去的人,家的归属感可能有所淡化,但这恰恰是社会由相对封闭走向开放的一种必然,恐怕很难阻止;“女人们对家乡和故土的坚守”,是不是就那么值得歌颂和赞美?
萨如拉背着孩子离家出走,未必就能实现“一个女人的心灵自我救赎”!
对《萨如拉的家》这出戏,评委们争论比较大,经过三轮投票,少数服从多数,最终评定为一等奖。
社会在迅速发展、变革,有许多现象需要沉下心来解读和思考。评委之间有争论很正常,是好事,可以促进我们对问题进一步深入探讨。
另一出戏叫《等你回家》,写了一位农民工采用极端措施,讨要工资的故事。
杨德重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民工,妻子遭遇车祸身亡,母亲老年痴呆长期卧床,八岁的儿子正上小学,此外,还有一个患精神病的妹妹小灿需要他照料……总之,生活十分艰难。包工头钟鸣经常克扣和拖延农民工的工资,杨德重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藏匿了包工头钟鸣的儿子,并告诉包工头:只要拿到自己“八个月的工钱”,就会放回你的儿子。杨德重最终被法院以绑架罪判了刑。
法庭上,包工头钟鸣的母亲走到杨德重的面前,弯下了腰,鞠了三个躬。她对杨德重说:
“……这第一躬,是我代我儿子向你赔罪。是我教子无方,让他做出了对不起你的事。该受审判的不应该只有你,还有我儿子,他才是罪魁祸首。这第二躬,是我向你的家人道歉。我的儿子不仅仅对不起你,也对不起你们一家人。作为母亲,我有愧啊。这第三躬,我感谢你没有伤害我的孙子,没给他的心里留下丝毫的阴影,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孩子,你比我儿子强上一百倍。”
此时,杨德重那位“患有严重心脏病和老年痴呆长期卧床”的母亲也出现在法庭上,她对被判了刑的儿子说:
“……你放心吧,那个钟老板把钱都给送来了,还替我们家付了我的手术费。小灿也送去疗养院了,我也放心了。钟老板和他妈妈还经常来看我们,他说,他要替你尽孝……”
“我们等你回家”!
作者在推荐理由中说,这出戏“表现人性的抉择与美好”,并且认为“作品在处理道德与法的关系,善与恶,是与非的问题上”,能够将“情感与理性合理区分,……符合时代精神指向,符合社会主流价值。”
戏里,杨德重虽因犯绑架罪被判了刑,但他那颗“善良的心”,感动了许多人,钟老板也从此改恶向善。作品告诉人们,杨德重用他那颗“善良的心”,救了自己一家人,也救了包工头杨鸣一家。两家人皆大欢喜,一切都是那么圆滿!但仔细想想,有些问题似乎又不是那么回事,值得进一步推敲。
其一是,杨德重处于弱势,他绑架包工头的儿子,的确事出有因,但毕竟是犯罪,对于弱势群体犯罪,对于事出有因的犯罪,应该那么同情、那么赞扬吗?
近年来,农民工中的犯罪现象越来越突出,其中多数是维权受阻后,用犯罪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法学界把这种犯罪叫作“自救式犯罪”。法学界一致的认识是:在法治社会,不论什么人,不论有多么大的冤屈,也不能采取过激和违法的手段维权,“自救式犯罪”必须受到法律制裁!
对于弱势群体“自救式犯罪”同情,是廉价的、危险的。这种同情除了伤害法治秩序、法治精神,还会引发可怕的效仿效应!其本质是鼓励犯罪!
其二是,钟母法庭上的三鞠躬很突然,包工头钟鸣的转变也不可信。
农民工维权难是客观存在,需要政府通过强有力的制度建设,破解他们的困境,例如把恶意欠薪列入刑法惩治范围,给予严厉打击;对于不依法办理恶意欠薪案件的国家工作人员要追究责任,等等,这些做法已经初见成效。
总之,农民工维权之类的题材,可以写,写好了会有正能量,但写这类题材一定要有很強的法治观念,一定要有很強的大局观!
第三种情况:题材比较常见,如何写出新意,如何写得精彩,需要下功夫。
比如保护野生动物,毫无疑问是应当关注的。广播剧写此类题材的戏比较多,再写,需要深入开掘,尽力写出一点新东西,否则会让人觉得又是老一套,那就很难引起关注了。这一届有三出戏涉及濒危野生鸟类,有人戏称本届参评广播剧有 “三只鸟”。三只鸟里,连续剧里的《鹮巢》,开掘得比较深,写出了新东西,单本剧的“两只鸟”,则显得单薄,缺乏新意。
又比如,知名人物、真人真事,是当前广播剧最常见的、数量最多的题材。这一届参评的21部单本剧,有11部戏与真人真事有关。有的是从真实人物、真实事件中选取素材,更多的则是直接反映真实人物的事迹。
在广播剧中,真人真事题材很早就存在,但不占主导地位。大约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逐渐增多,近期,此类题材已经占据单本剧、连续剧的半壁江山。真人真事题材的迅速增长,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广播剧反映生活简便、快捷,与电影、戏剧、电视剧等艺术形式相比,投资相对少一些,风险也就相对小一些,因此,常常是宣传先进人物的首选,也是参加评奖剧目题材的首选。这种选材取向,可能还会持续一个阶段。
从广播剧生存和发展的角度说,真人真事题材的增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广播剧依托新闻单位,宣传先进人物、模范人物是应尽的责任,主管部门青睐、重视,加大投入,这对于广播剧是好事。但如果简单的认为,只要写先进人物、英雄模范、重大事件,就一定出好作品,其结果很可能是一轰而上,出现一批题材雷同单调,主题开掘不深,粗糙浅薄的作品。要知道,主管部门的支持、投入,是希望有好作品回报,时间长了也会失去耐心。希望不要满足于题材数量增多,而要认真研究如何提高质量。
2010年讲评时,我曾经就“创作以真人真事为原型的戏应当注意什么”,说过一些看法,这里不重复了。那次讲评,熊生民老师特意让我向大家转达他的一段话。熊老师说:
“由真人真事上升成为一部广播剧作品,是一个从始至终都充满痛苦、挑战及喜悦的过程。它的真正成功是严格区分了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和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诚然,后者源于前者,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可等同。广播剧作品图解化、还原原始状态的功能,应该结束了,否则,广播剧的审美、可听的魅力将丧失殆尽!”
熊老师的话很到位,希望各位认真体会。
所谓写真人真事的广播剧,准确一点说,应该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或者是“从真实人物、真实事件中取材”的广播剧。这只是艺术家从生活中选取创作素材的一种做法。这种类型的戏,也要按戏剧艺术规律办事,也必须对素材作精心选择、提炼、集中,必须有一个从生活素材到艺术形象的蜕变和升华。只有这样,才可能使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变成广播剧中的艺术形象,而我们许多作品往往是在那儿复制、图解、还原生活原型!我这样说,并不是给真人真事题材泼冷水,只是提醒注意,要研究这类题材的特点,研究如何深入开掘,吸取以往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创作出真正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这一届获得单本剧特别奖和一等奖的五部作品里,有三部属于真人真事题材,占据多数。宁夏台的《我有一片阳光》取材于支边教师冯志远的事迹,但作者只撷取了冯志远双眼失明前的那段特殊的经历,着重刻划了他爱家乡、爱亲人、爱学生的真挚情感以及内心世界的激烈冲突,写出了一位双目失明后仍然热血沸腾,把生命献给山区,献给孩子,也让自己的生活充滿阳光的人民教师形象;《飞天》这出戏的原型是以李霞卿为代表的第一代女飞行员,我们可以从主人公颜雅男身上看到李霞卿的影子,但她又不是生活中的李霞卿。她有许多和李霞卿相似或相同的经历,但她比李霞卿更丰富、更成熟、更有魅力。这两出戏的成功之处在于:取材于真人真事,但不拘泥于真人真事,有选择,有提炼加工;源于真人真事,但比真人真事更丰富,更凝炼、更感人。
应当记住,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同时也要记住,艺术应该高于生活,如果停留在还原生活、图解生活,那肯定不是艺术品。
三、希望重视单本剧
近几年,参加评奖的单本剧数量相对较少,连续剧增多了,而且越来越长。这一届,四集、五集的戏明显增加,六集、八集的各有两部,十二集的一部,长剧越来越多。
连续剧为什么越来越多?我想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认为连续剧容量大,内容会丰富些,份量重一些,更适合参加评奖,加大了投入。
二是,某些连续剧是有水分的。有的戏,情节并不复杂,故事也不怎么曲折,60分钟之内完全可以解决问题,但却拖成三集、四集,人为的把单本剧变成了连续剧。这样的连续剧往往进戏慢,过程长,枝蔓多,重点不突出。篇幅是长了一些,但内容未见得“丰富”、“厚重”,戏也并不精彩,是注了水的连续剧,滥竽充数,不可当真。
连续剧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必要时,多搞一点是可以的,但希望注意:
第一、要从题材的实际情况出发,决定做单本剧还是连续剧。单本剧可以容纳、可以表现的题材,决不要拉长成连续剧。鲁迅先生说:“宁可将可作小说的材料缩成Sketch(速写),决不将Sketch(速写)材料拉成小说。”(见《答北斗杂志问》)人为的拉长,势必使作品松散、拖沓,既浪费人力物力,又不精彩,我看这类儍事不做为好!
第二、“五个一工程”奖和广播影视大奖评选中,连续剧获奖数量的确占多数,对此也要做冷静的分析。
一是,连续剧参评数量最多、基数大,获奖数量多一些很正常。从投入与产出性价比方面说,连续剧并不一定占优势。
二是,获奖与否,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戏的质量。连续剧容量大一些,在表现重大事件方面有自己的有利条件,但大也有大的难处,如果驾驭不了,也可能大而不当,大而不精。其实,在已往的“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获奖的单本剧数量也是很可观的,像《紙月亮》、《沙狐》、《野山花》、《石头说话》、《运河人》、《劳模和他的影子》、《星期四,真好》、《千条水总归东》、《嫁给中国》、《厉兵石头城》、《犟老汉与呌驴的故事》、《喊海》、《飞来飞去》、《老神树》、《红庙村》、《一路追寻》、《新生命一号》、《嫁给了公家人》、《‘事儿妈’今年23》、《大地震》、《月亮走,我也走》、《生死大营救》、《深山信使》、《大法官梅汝璈》等等,在业内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有许多戏题材很重要,份量也不轻。其中《野山花》、《石头说话》、《红庙村》、《飞来飞去》、《一路追寻》等等多出戏,都是被参评单位排在第二、第三位的,有的正是在他们的连续剧落选后递进入选的。建议各位花点时间看看剧本,听听录音,可以从中感受到单本剧的魅力和潜力!
第三、单本剧是传统广播剧的基本形态,最能体现广播剧的特点和优势。
早期的广播剧基本上都是单本剧,比如,大家熟知的代表性优秀剧目,上个世纪50年代的《皇帝的新装》;60年代的《没有织完的筒裙》、《杜十娘》、《三伏马天武》;70年代的《二泉映月》、《南宫玲霞》;80年代的《彭元帅故乡行》、《陈妙常》、《序幕刚刚拉开》、《减去十岁》等等,都是单本剧。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以前,单本剧是广播剧的基本形态,偶而出现一、两部连续剧,属于特例。短小、精练、便捷、明快、玲珑剔透,是广播剧的特色,是广播剧的优势。曹禺先生说:“广播剧的好处在‘短’,在短中取胜。它是锐利的武器。一件事,一曲悲歌,一个人物,一位伟大的烈士,一首断肠的情思,一段童年的回忆;古代的文化与人物,今天建设中的斗争与成果,星星点点,变化万千,宇宙间形形色色的题材,任凭你取用。”(见中国戏剧出版社《广播剧选》序言,第2页)。广播剧的这个特色、这个优势不能忘记。
广播剧之所以能在艺术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因为它短小、精炼、锐利,反映生活便捷及时;广播剧的生命力,在于它有独特的个性,能给听者留有广阔的想像的空间;广播剧没有视觉形象的限制,“宇宙间形形色色的题材”,可以“任凭你取用”,具有强大的魅力。而单本剧是经验最丰富、最能体现广播剧特点和优势的形态,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连续剧、系列剧,乃至超长剧、微广播剧,都应当吸取单本剧的经验,借鉴单本剧好的创作手法。
我们应当重视单本剧。
就讲这些。其中,有一些是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有一些只是提出问题供大家探讨。仅供参考。
谢谢大家! 2014/9/13 银川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系地址
邮编:100045
地址: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二号楼三单元107室
电话、传真:010-86096439
电邮:xiaochen007@vip.sina.com
网址:www.zggb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