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内容
第14届广播剧专家评析论文奖综述——关玲
中广网 2014-09-29
    
      

    这一届专家奖的论文参评的数量不多,只有7篇。但是,这7篇论文都关注到了广播剧当下的热点问题。其中,有4篇论文侧重新媒体、网络媒介语境下的广播剧发展战略问题,有2篇是关于广播剧选题问题的,还有1篇研究儿童广播剧。

  一、四篇研究广播剧发展战略的论文,都能够从当前广播行业快速发展,而广播剧影响力不足等角度,立足于当下实际,联系今天新媒体发展的新机遇,思考广播剧的发展道路和创作未来,选题具有前沿性和急迫性。

  南广学院王贤波的的《坚守与突围,当下广播剧发展的战略思考》获得了一等奖,可以从论文看出作者受过良好的写作训练。论文开篇提出问题,论证过程翔实并有支撑数据,论文的观点也很明确。他的开篇从一组数据开始,文中写到:“根据2011年公布的我国“十一五时期广播电视发展状况”统计,在“十一五”期间,“广播剧类广播节目制作时间8.02万小时,比‘十五’末7.54万小时增加0.84万小时,增幅6.37%,年均增长1.24%。”在播出时间上,“广播剧类广播节目播出时间57.48万小时,比‘十五’末的41.18万小时增加16.3万小时,增幅39.59%,年均增长6.89%。”[i]与之相对应的,“十一五”期间全国广播节目总制作和播出时间分别为681万小时和1266万小时。作为一个节目类型,广播剧的制作量和播出量在整个广播文艺体系中是非常可观的,然而,相对于其它类型广播节目而言,它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与其产生的经济效益相比,却十分不相称,一部投资上万元一集的广播剧,卖到电台往往只能有几百元,卖一部,亏一部成为很多广播剧制作者共同的心结。”在一组数字的支撑下,作者提出不容辩驳的问题。并围绕制作量大而影响力小,制作投入高而市场反馈效果低,这一当下广播剧的生产总体呈现的困境,提出了精品剧与粗品剧并存、长剧与微剧共荣、专业创作与大众参与共同发力、“行内”与“行外”资源共享等突围措施和发展策略。尽管这些措施和策略的针对性还不够强,但论文写作规范,包括引用的数据都有出处有注释。

  获得二等奖的呼伦贝尔台宋士斌、沙云鹏、何林呼的论文《广播剧生存现状及发展策略》,对赛立信发表的的一片文章《广播剧的存在之艰》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读解,对文章中的几个观点一一做了梳理和反正,如广播剧做为舶来样式水土不服、广播剧受众之窄无法成就声音产业链、广播剧是互联网时代(出现)的微弱曙光等等,论文在反证这些观点片面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它认为广播剧的现状虽然艰难,但并不悲观,也有很多有利条件:(一)中宣部、各省区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广播影视政府大奖评选为广播剧生产、创制提供了有力支撑。(二)广播剧创制团队人才相对集中、稳定。(三)广播剧优势逐渐显露,并开始尝试撬动市场。论文在广播剧如何市场化方面提出了思路和建议。

  另一篇获得二等奖的论文,长春台刘国君、刘梦蕾的《微广播剧:网络时代的广播剧之变》,一如既往地站在行业前沿,看到了网络媒体与传统广播剧结合后出现的各种变化,如碎片化的接受和欣赏习惯、浅薄化的创作手法、参与性的美学特征等,论文对“微广播剧”进行了界定,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它认为:“微广播剧不是传统广播剧的衍生产品和创作的延伸,而是一种从审美体验到创作手法都完全不同于传统广播剧的新的艺术品种。微广播剧不是广播剧,而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产品,是基于互联网数字时代特点之上的,具有网络文化特征的,以传统广播剧艺术基本要素为创作形式和手段的新型网络艺术形式。”论文在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的同时,也在创作手法的变化做了探讨,如:微广播剧考验的是创作者讲故事的能力。在微广播剧中主题应该更单一,应该更耐人寻味,一唱三叹,而不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人物应该更简单,但不是单一,人物更加类型化,人物应是扁平的,但不是雷同的。论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但有时也有偏颇和不准确之处,如作者认为微剧在创作风格上,更倾向于技巧化。这句话不够准确,难道之前的作品没有突出创作技巧?另外“创作风格技巧化”的提法本身也不够严谨。

  获得三等奖的沧州台孙琳琳、沈江的《浅议新媒体时代广播剧的发展之路》,论述了广播剧与新媒体结合后搭建新的传播平台时应该充分利用广播的传统手段,重新培养收听人群;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让新媒体成为广播剧的新载体。并提出广播剧的制作应该市场化、广播剧推广应该市场化的观点。观点很好,但论文与前三篇相比较,显得简单和空泛了一些。

  二、今年的7篇论文中,有两篇关于广播剧选题的论文。

  天津台吴震巧的《切合时代脉搏,激扬时代精神——“五个一”工程奖广播剧题材解析》获得了三等奖,它以天津台级全国一些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的作品为例,总结出了这类节目的特征:1、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描写重大革命历史题材,2、讴歌中国工人阶级振兴民族工业、树立民族品牌的奋斗精神,3、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火热实践,4、表现英模人物的无私奉献精神,5、少数民族题材。论文还从创作的角度提出,“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的成功,需要有生活可以深入体验,需要有演员可以精确表现,需要有典型音响可以辨识,需要有跨领域空间可以尝试。这篇论文是一篇总结式的文章,作者有组织创作天津台“五个一”工程奖获奖作品的亲身体验,材料较为丰富。但论文的选题和观点都没有新意,论述范围也太大。作者应该将论文题目的范围缩小一些,案例分析更深入一些。就只谈天津这些作品的选题如何具有天津的气质和特征,论文的效果会更好一些,现在站在全国的角度,不免有挂一漏万的可能。同时,在有广度的同时,论文的深度就会受到影响。

  另一篇关于广播剧题材方面的论文是渭南台杨加锋、殷满仓、曲纪芝、马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播剧创作的富矿》。这篇论文的切入点小,论述范围比较集中,就是论述广播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创作对象的迫切性及意义与价值,文章条理清晰。但问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作为广播剧表现对象的这个观点还需要论证吗?论文的论点不存在可论性。另外,论文站在非遗的角度,从什么是非遗开始论证,切入点也是不对的。

  三、今年的7篇论文中,还有一篇关于儿童广播剧的。

    天津台邹莉莉、刘冰《浅谈当代儿童广播剧的发展空间》获得了三等奖,这篇论文从“丰富的童年、丰富的题材;庞大的人群、庞大的需求;默化的教育、深远的影响三方面写了儿童广播剧生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也是个不需要论证的论点。

  今年参评的论文不多,但好论文的比例是很高的。广播剧行业有很多热点话题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希望明年又更多更好的论文参评。论文多,说明研究广播剧、关注广播剧的人也多。所以,为了广播剧的发展繁荣,我们一起来写广播剧的论文吧。

责编:万华 来源: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简介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联系我们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系地址
邮编:100045
地址: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二号楼三单元107室
电话、传真:010-86096439
电邮:xiaochen007@vip.sina.com
网址:www.zggbj.com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86093114 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