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剧研究会顾问 丛 林
第十一届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广播剧专家评析6月在上海圆满结束。受评委会委托由我点评连续剧。
第一部分 连续剧的几个特点
一、小台在奋力崛起。
小台在大家的扶持下奋力崛起。中央台胡培奋导演、黑龙江台王锐导演积极帮助小台,如烟台台、温州台、黄岗台、镇海台、宝安台等都取得了好成绩,安台在总结时,特别提出:“小台的崛起是这次的一个可喜现象。”
二、老编剧重振雄风。
在编剧方面老编剧饶津发、吕卉又有新的提升,如《镇海雄关》、《永远的红手印》,还有一批老编剧如张明媛、熊生民、王国臣东山再起,效果不错,有利于推动广播剧的发展。
三、历史剧又现规模。
这次有相当一部分剧目是为庆祝建党90周年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创作的,像写秋瑾、史良、杨靖宇、陈嘉庚等人物的剧目。连续剧中写历史题材的大部头作品为12部,占连续剧的百分之四十。
四、数量质量有所突破。
在70多部参评作品中,连续剧占了30部,若加上报在系列剧中的10来部,连续剧在单本、短剧、儿童、系列总量中过半。
在质量方面也有新的突破,连续剧整体质量好于去年,可以说是历届水准最高的一届。
这一届本着坚持标准、实事求是的原则,有19部连续剧作品获一等奖:
上海台写一特困组织“星星港”面向社会、帮助社会特困人群的感人故事《星星点灯》;
呼伦贝尔台描写鄂温克族名将海兰察英勇抗敌故事的《索伦名将——海兰察》;
宝安台写农民工党员在外资企业的模范带头作用的《我在你的世界里》;
安徽台写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事迹的《永远的红手印》;
广西台写清代政治家陈宏谋的《大儒还乡》;
江苏台写十佳优秀法官陈燕萍的《乡村女法官》;
抚顺台写投身领导工人运动的《杨靖宇在抚顺》;
福建台写三希帖离散故事的《永远的三希堂》;
烟台台写的善心担起救赎双方故事的《月亮圆了》;
深圳台反映城市草根音乐人命运变化的《深圳歌谣》;
武汉台写有了孩子后三口普通之家经历的《孩子来了》;
绍兴台写历史人物秋瑾的《风雨1907》;
湖北台写对农民工信守承诺两兄弟的《信义兄弟》;
江西台写红嫂池煜华对爱情执着追求的《老镜子》;
温州台反映党建和民企发展的《红领》;
宁夏台写用慈善事业谱写灿烂人生的当代慈善家陈逢干的《善行千里》;
厦门台写反映陈嘉庚访问延安经历的《陈嘉庚去延安》;
黄岗台反映麻风病题材的《天堂岛》;
武进台写七君子之一史良的《君子史良》。
第二部分 评析四部连续剧
好戏很多,不可能都介绍,为了节省篇幅,只能突出重点。我集中评析四部原创连续剧(按评比的目录顺序)。这四部剧在编剧、导演方面都有些独特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首先评析上海台的《星星点灯》,编剧:黄海芹;导演:雷国芬。
讲三个问题。
一、取材独特,结构讲究。
这是一部完全创作的广播剧。在上海有这样一个组织:失去了子女伤透了心的父母聚在一起,抱团取暖,互相安慰,又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别人,这个组织叫星星港。其它文艺作品尚未涉及过。上海台的同志们抓住了这一新生事物,几次深入到星星港,访问家长,倾听诉说,查阅资料,特别是召开了敞开心扉的座谈会,一下子找到了感觉,几个人物也出来了。
在编剧过程中几经反复,核心问题是结构问题,即这个灯怎么个点法?是四个人物一个一个地点,所谓放射状的,或叫扇形的;还是别人点亮她,她又去点亮别人,所谓线性的。根据结构的需要,根据广播剧的听觉规律,他们采用了第二种线性“点灯”的方法,确定了剧本走向,理顺了人物间关系,使敏敏妈妈在戏中贯穿到底。
二、激发感情,控制感情。
感情是戏剧的生命,对导演来讲,角色的感情体验是创作核心问题。
这部戏主要人物是四位年长些的女性,全剧又充满了悲凄的情调。这样的戏怎么演,给导演提出了个课题。导演紧紧抓住每个人的性格特征:敏敏妈妈柔弱善感;吴老师热情豁达;元元妈妈从容优雅;李太太活泼爽朗。在遭遇灭顶之灾以后,在不同的情境下,他们的内在心理和外部动作应各不相同,以此来激发每个人的情感,使角色情感准确到位,栩栩如生。
当真的投入联排时,普遍的是感情“有过之无不及”,一场戏下来,旁边的纸造了一大堆。“玩”的比真的还真,甚至演不下去了。当演员陷入角色情感之中不能超脱时,导演及时给予提醒,要把握好情感表达的“火候”,也就是说情感积蓄十分,广播剧表达八分即可,不要太过,不要太满,使声音处在一个适宜的常态。
这里想提出,第二集戏敏敏妈妈遇李太太时哭得有点过头了。这是一点不足。
三、意境凄美,手段适宜。
这部戏神态重于形态,主观表现重于客观再现,“偏重表现最内在的自我”。
当相依为命的女儿因白血病走了以后,敏敏妈妈每天都有和敏敏说话的时间。(交待敏敏的背景)
暮色中,时钟敲响五下(音响),敏敏的歌声响起(音乐),敏敏妈妈就和敏敏开始对话了:
“敏敏,你来啦?又到了和你说话的时候了。妈妈每天就盼着这一时刻。今天妈妈要告诉你的是,妈妈去找你了。当刹车尖叫的时候,我以为可以够着你了。敏敏,他们把我送到你的医院去了。一样的走廊,一样的急诊室。只是,今天是我躺在手推车上。那时候,手推车推你去抢救,我怕死了,那吱嘎吱嘎的声音,一声声碾在了我的心头。今天,我一点都不怕了,我就想着,快一点,往里,再往里,离你越来越近了,越来越近,我想和你在一起。不要摇头,小家伙,我知道你不满意,可是,妈妈的日子太难熬了,我过不下去了。”
一段时间过后,敏敏妈妈和敏敏是这样的对话:
“敏敏,妈妈今天要告诉你,妈妈醒了,只是,敏敏,妈妈醒过来太晚,在我们一起的苦难中,妈妈没有呵护好你——,不过从今天开始,妈妈自己要当妈妈了。”
敏敏的生日,妈妈是这样和她对话的:
“敏敏,今天是你生日,你又长大了一岁。妈妈为你准备了礼物。知道是什么吗?猜猜看?是你最希望的?告诉你吧:妈妈又会笑了。”
【哽咽,自己平静了一会。
“这是你离开以后,妈妈第一次笑,(哭了)我简直不敢相信,我还会笑!”
全剧的调子是悲切的,妈妈的笑,妈妈的第一次笑,这是她生的开始,这是她新生的标志。
和敏敏的对话,实际上是敏敏妈妈的心灵独白,也是敏敏的歌声对妈妈的呼唤,是语言、音乐、音响综合运用手段的发挥,体现了广播剧的特长。
这里要结合说一下歌曲的处理,按原意敏敏是同一首歌重复四遍。但雷导认为,这是妈妈和女儿在进行心灵的交流,如果女儿的歌儿选得妥帖,对妈妈的成长变化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她向有关人员打听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的几位歌手,配乐罗文从几百首歌中选了二十来首供导演挑选,根据剧本规定情境,最终选定四首歌达到了预期效果。
下面评析福建台的《永远的三希堂》,编剧:熊生民,导演:胡培奋。
侧重分析编剧。
广播剧要赢得听众,它的故事性很重要,编剧通俗地说法叫编故事,关键看你故事怎么编。《三希堂》据说开始只有一篇新闻报道,由此引发了创作思路,最后形成了现在这样的七集广播连续剧。当然我们的老熊了解书法、热爱书法,有书法功底,在占有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明确创作的目的性,调动自我能动性,发挥内在想象力。我们说,没有目的性,创作方向不明确;没有能动性,没有创作动力;没有想象力,没有编故事的激情和思路。
《永远的三希堂》开始的解说就是这么说的:“你听过北京故宫“三希堂”的故事吗?”怕听众听不明白,下面作了个解释:“三希堂以珍藏书圣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而得名”,解释过后又发问“二百多年过去了,乾隆皇帝最为钟爱的这三件书法珍宝还完整地保存至今吗?又是怎样一次次与团圆聚首擦肩而过呢?”调动你,让你听下去。发问过后,话又说回来“还要从80多年前末代皇帝溥仪出宫的那一天说起”,故事开始讲了。
老熊是怎样编故事的呢?就立起来的戏分析有四个方面:
一、突出主要人物。
主要人物应处在剧本所描写的各种矛盾的焦点,处在结构的中心。广播剧主要人物不宜多,应相对集中。该剧主要人物就是沈博年,人物身份为故宫博物院院长。关于三希帖几十年的事件都要和他有关,所以,许多事件都往他身上集中。在与张作霖派来的唐师长的周旋中,在与陀爷陈远平的舌战中,在说服群众让“太古轮”靠岸的对峙中,件件桩桩都表现了主人公沈博年的机智果敢的雄才大略和爱祖国、爱中华的博大胸怀。
在沈博年这个人物身上,还包括先后出现的两个儿子和未来儿媳。关于后面儿子方泉的出现,我理解是编上去的,有方华,还要方泉吗?是否是多余的?我认为,①方泉是以广东银行香港分行的经理和香港文物秘密收购小组组长的身份出现的,没有方泉在香港赎回二帖的事干不了;②方泉不出现,三希贴传承就成了问题,因为后来方华失踪了,吴黛牺牲了,沈博年年迈了,怎么能叫“永远的三希堂”呢!③方华的失踪编得好,不然台湾问题不好处理,况且“方华投江”前有两处铺垫(一处是吴黛的牺牲;一处是和爸爸的谈话);④吴黛的牺牲、方华的投江都应看作是为保护三希贴的奉献精神。所以沈博年、方华、方泉、吴黛四个人理解成一个人也行,理解成一个人的分体也可以。我的话并没有离开沈博年,可见,人物也在往沈博年身上集中。
二、把握情节主线。
广播剧,特别是长的连续剧必须有一条鲜明的情节发展主线贯穿。这部戏的情节是一线贯穿,两脉相承。主线即“三希帖”,《快雪时晴帖》和《中秋帖》、《伯远帖》几经颠沛离散;两脉:《快雪时晴帖》为一脉,《中秋帖》、《伯远帖》为另一脉,解说起引领分导作用。剧中,张作霖派人看字帖;日本人惦记着、盯上了字帖,日军攻占山海关,字帖决定南迁;土匪袍哥会要拦路抢劫字帖;蒋介石要往台湾抢运字帖。在国宝西迁两万里的日日夜夜,北路、中路和南路的故宫人经历了一次次生与死的考验。在与袍哥会的搏斗中,未来儿媳吴黛为保护字帖被土匪打伤牺牲时,沈博年、文德和十分感慨。老师文德和说:“当时她用身体挡住我,固然因为我是她的老师……还因为她知道我身上藏着书帖,她是不让我受伤,不要让血把书帖浸染了……有那么一两分钟,她突然醒来了,我问她是不是这样,她笑了,眼里闪着泪花……”沈博年说:“这是文物西迁以来我们牺牲的第5个故宫人,正是因为有了故宫人的无私付出,才换来了每一件国宝的安宁,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子孙会永远记住他们……”
三、围绕高潮戏。
在高潮戏中,进入三希帖最后争夺战,两脉合一。沈博年利用挑选文物的机会,大胆地实行了“快雪时晴帖”的掉包计;沈博年、方泉为赎回《中秋帖》、《伯远帖》与台方抢时间;从台湾归来的儿子方华与父亲分别三年,都在香港却不能见面;方华为保护字贴不流向台湾,在香港失踪。在这些可歌可泣的高潮戏中,作者不惜笔墨。
四、做好开头、结尾。
广播剧起式要快,这部戏做到了,第一场戏溥仪出宫,《快雪时晴帖》就出现了,戏开口不大,围绕它的故事开始了,主人公沈博年也出现了。
结尾留有悬念,干净利落。最后儿子方华留下字条:
“为着心中长久以来一个崇高的理念,在生命的一瞬间,我选择了自我退场和自我消失,尽管需要勇气和牺牲,但若能换来先祖至宝重归故里当无悔无怨。不要找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爸爸,听到了吗,儿子就在您的身边……”
沈博年:“方华,我的儿子……”
这是个沉甸甸的思念性的结尾,也是个通篇点题的结尾,
令人怀念,发人深思。
为照应开头,尾上解说说:
“多少年过去了,北京故宫的《三希堂》依然保留着当年的样子,“中秋”、“伯远”两帖回到了原先的位置,但是“三希帖”却少了一件,“快雪时晴帖”的位置空着,一直空着,我们期待着它们的团圆。”故事讲完了,一切如旧。
这里再插说一点不足:第五集尾上的解说,似乎有终止
的感觉,岂不知后面还有两集。这里收一下再起,似乎没大必要。
总之,三希堂的故事,讲的是保护“三希帖”。传承“三希帖”是传承中华的血脉,弘扬民族的精神。熊老编故事实质是凝聚中华的魂。四易其稿可以说精品是编出来的,是改出来的,也是磨出来的。这是我的理解,班门弄斧,请熊老多多包涵。
这部戏是由著名导演胡培奋执导的,堪称经典。这里不再多说了。
下面评析温州台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创作的献礼节目《红领》,编剧:张明媛;导演:姜萍。
广播连续剧《红领》是一部成功的作品,最为突出的有三点。
一、主副两线的编剧法。
广播剧要塑造人物性格,人物间不同性格要发生人物关
系,不同的人物关系形成不同的矛盾冲突的运动线。在这部戏中,80后大学生夏思明和贺董事长两个主要人物构成了党务工作线,包括大冬、黄满仑等。另外,夏思明和小米构成了情感线,包括米妈妈。简单说,前一条是主线——事业线,后一条是副线——爱情线,前一条也叫硬线,后一条也叫软线。随着人物性格的成长,随着戏剧的发展,勤奋从事党务工作与追求美好爱情齐头并进,最后合并到一条轨道上,凸显了党务工作的力量,完成了人物性格的塑造。我们有的写人的戏没有这条软线,或没有写够这条软线,或两线揉合得不够,戏就不成功。《红领》这一剧目的硬软两线都写的好,并进到并轨写得更好,足见张明媛编剧的艺术技巧。只是软线笔墨略显多了些,这也是这个戏的不足之处。
二、 生动得体的语言运用。
1、解说与独白一体,有利于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广播剧的主观叙述成为一种优势。如第一段独白“不同寻常的温州,夏天总是热辣辣的。热辣辣的温州一向以“创造模式”著称。此时,这个民营企业集散地,又向全国爆出一条猛料——面向全国公开招选25名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在这一解说中事件背景、温州社会背景都出来了,夏思明以一种火辣辣的心情向听众报告一件猛料新闻,人物心理也出来了。
2、语言表现主人公进取向上的品格。
小夏对未婚妻小米说:“你那里还是太小了,城市小,经济又不发达,不用太费力就能干到顶。到顶了还有什么意思,没有挑战,没有刺激,没有对手,有意思吗?这儿不同,你得使出浑身解数,你得应对不同的事情,就像一条大鱼,得找大江大河大海——”小夏进取的心胸、向上的意志表现得淋漓尽致。
3、具体、形象化的对白比抽象概念的话要确切、生动。
“米妈妈:夏思明,你拒绝我给你安排的工作,我不怪你,人各有志,你有你的阳关大道,你可以去走。如果佳琪走的是独木桥,至少,我能给她安上防护栏,保证她顺利。请你不要再干扰她的正常生活。
小夏:阿姨,你是可以给她安上防护栏,也可以打个金丝笼把她装在里边,可她的翅膀呢?她终归还是需要用自己的翅膀去飞啊。”
口语化不等于大白话,可以蕴涵着很深刻的道理,阳关大道、独木桥、防护栏、金丝笼、翅膀,这些潇洒自如的比喻再恰当不过了,而且突出了小夏的人物性格。
三、导演的精心设计。
夏思明是主要角色,戏多,人物又坚毅正直、积极进取。
现在的80后都是什么样,我们有的戏中的80后又是什么样,大家都见过,这样的角色很难选,导演姜萍不但原型选得准,而且在把握演员演播分寸方面很适度,不能像一般80后那样,也不能少年老成。在把握朝气勃发、进取向上的人物性格方面是鲜活的。
对编剧、导演来讲,党务工作不好写,也不好演,往往容易生硬、呆板,落俗套,真正把党务工作者写成、演成积极向上、可亲可爱、活生生、有人情味的人不容易。
通过《红领》的启示,我想提醒三点:①选择题材要注重人性化、戏剧性。②塑造人物要注重典型化、鲜活性。③运用语言要注重口语化、贴近性。
下面评析武进台的《君子史良》,编剧:王国臣;导演:王波
这部剧讲四点。
一、历史题材的时代特征。
《君子史良》不是革命家的传记,不是领导者的铭文,而是以史良为原型编成的“故事”,写一位像史良那样的有抱负、有作为、有魅力的中国女人,目的是给当下的少男少女树立一面镜子。
为达到讲述史良,照应今天的目的,编剧巧妙地运用今天的两位年轻人作解说,他们以现代人的眼光,又以羡慕的心情评判历史人物,以敬仰的心情介绍历史,既谈对史良的崇拜,也谈自己的感悟,戏的最后又交待了解说甲与剧中人的关系,恰到好处。安台在谈另外一部历史剧时就曾指出“历史题材要有时代特征。写历史剧要说明我们的意图,从历史中我们要借鉴什么,吸取什么,给后人留下点什么,这样广播剧今天播出才有意义。”这部戏做到了。
二、明确因果关系。
写史良的成长过程,因时间跨度大,经历的事情多,要有个来龙去脉,有个因果关系。而且这一剧目因果关系揉得很舒服。
1、“五四运动”的带动。当时“五四运动”风起云涌,在“五四运动”的带动下,史良投身了护校斗争。
2、老师董康的教育。董康给讲法律三个递进关系的基本特征——维护常理、大众遵守、整齐划一。董康最后指出:“老师觉得你可以放单飞了!”这才有了作为大律师史良为革命者辩护,营救革命者的行动。
3、好友陆殿栋的帮助。陆殿栋无私地帮助史良,在营救邓中夏和任白戈方面给出了可行思路。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坚定了史良“投案自首”的决心。
5、女犯案例的启发。女犯说:“如今有为我这样的人做主的国法么?”史良说:“这正是我落泪的原因。”后来史良表态要确立一部《婚姻法》,以保障妇女权益。
这些动因不断地作用于史良思想,影响着史良的行动,推动着戏剧的发展。
三、 塑造人物声音形象。
广播剧《君子史良》当然主要写女君子史良。这是绝对一号人物。
1、选择演员。
对广播剧这一声音戏剧来说,是要用声音去塑造人物性格。在选择演员时,由于史良心性高洁、天生丽质、气质不凡、仪表翩翩,所以要选择声音清纯、甜美、亮丽、刚性有力,以青、中年为主的女生。导演王波对史良这一角色选得准,选得好。俗话说:“演员选对了,二度创作就成功了一半。”
2、指导演播。
导演在前后大时空跨越中,紧紧抓住史良高洁、智慧、果敢、气质不凡、能力超群的性格本质去塑造人物。
在护校斗争中,不到20岁的学生史良,在县劝学所大门口发表演讲:“各位长辈,各位同乡,各位朋友!我们今天到劝学所门前集会所为何来?因为有人要关闭女子师范!大家都知道这所学校已经办了十五年了,十五年间培养学子过千,一千个毕业生就是一千名教师,一千名女教师!可就是这样一所全国并不多见的学校,有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偏偏要拿教育开刀,女师、男师一并关闭,今后武进还要不要教育、要不要文化?!”
学生时代的史良年轻气盛,一腔热血。导演要求演播吃透台词,把握重点,提高音调,加快节奏,用犀利的高声区演播。
在解救邓中夏、任白戈斗争中,大律师史良舌战群雄:“法官大人:根据法庭公布的资料我们得知:警察局会同巡捕房到法租界内的林家去逮捕林素琴,恰巧施义也在她家,被一并带回。施义是不是林素琴的同伙的确需要查证。然而在发现违法犯罪事实之前,施义就是一个普通工人,居住地和事发地又都在法租界,所以本律师认为,施义的嫌疑应该就地查证,没有引渡的必要和理由!”
导演指导演播语言要义正辞严、铿锵有力,有理有据,节奏平稳,用中音区表达。
在七君子“投案自首”的斗争中,大律师史良绵里藏针,大义凛然。
国民党借口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是“反动组织”,已抓六位,就剩史良,正张榜悬赏,多方缉拿。
“史良来了,来投案自首,我就是史良”。表现了史良毫不畏惧的性格。
“如果主张相近,那一定是因为境遇相似——所有的中国人都面临着亡国奴的危险,一致提出“抗日第一”的主张有错么?再说了,共产党天天都吃饭,我们如果要表示有所区别、划清界限,是不是就不再吃饭了呢?”
导演要求演播浩然正气、用中音成熟的语调,带讥笑嘲讽之义,字字句句如子弹,投向法庭,让他们理屈词穷。
说到这里,做个归纳,塑造声音形象讲究三点:①抓住核心,即把握人物性格特征这个核心。②依托情境,即结合剧本提供的具体的特定情境。③运用声音,即发挥好演员演播的语言情感和技巧,三者合一,实现主客体完美融合,完成主要人物声音形象塑造任务。
四、 制作群场戏和音响效果。
广播剧有时有群众场面戏。《史》剧中共有四处游行示威演讲的群体场面。就听觉艺术而言,广播剧中不适合出现太多的群体场面,因为听觉的分辨率与视觉相比是很有限的,做不好往往是无层次一锅粥或是无气氛不真实。
《君子史良》中,我们所听到的四个大场面做得好。做出了千百人的感觉。气势宏大、层次分明、如临其境。史良的煽动演讲声清晰丰满,群众的呼应声细腻适度。王波用的是分轨录音多次叠加的办法,他在合成时移植使用了音乐迷笛制作中的合成缩混手法。在音频工作站自动平衡之前,对所有分轨声音进行一次音量和频响的手动调整平衡,这样才能营造出剧中环境气氛所需要的最细腻的预期效果。
在前面第一部戏中谈了歌曲音乐,这里想谈谈音响制作。音响在广播剧中是第二语言。《君子史良》的音响制作贴切。如史良与陆殿栋打扮成贵妇人和阔佬进国民党高等法院前厅一场,音响配了那个年代高级场所特有的双合叶两面推拉的门声,一推“吱钮——”,人进去之后,它还“吱钮——吱钮——”悠荡几下。一个门声音响,特定环境和时代背景交代出来了。
应当指出,第一场戏中,姐姐史群和史良的开场对白音色略有点靠,是这个戏的一点不足。
广播连续剧,通过对以上四部创作剧目的评析,一些主要值得大家学习借鉴的业务问题都包括在其中,当然每个剧目也各点了一个不足,连续剧还有个别问题留在下面单讲。
第三部分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一、编排欠讲究
广播剧讲究起承转合,要有高潮戏。我们有的剧是现成材料的堆砌、是好人好事的罗列,一件事一件事单摆浮搁,一个片段一个片段摆在那里,没有贯穿起来,没有在人物关系上下功夫,不成戏。起与合,即开头与结尾,开头半天起不来,一架吵了10页,戏还没正式开始。尾太大,有的甚至愿意用领导讲话,如用温家宝同志的讲话,以为这样就会有分量,其实那不是戏,用不好反而干扰戏。
二、语言不规范
有的作品为了所谓表现主题,语言带标签、口号式,有说教感。特别是写先进人物,语言总好用过头,没有人情味,有点残忍,提炼加工不够。另外,有一部戏中,四处用了“我睡你妹子”这样骂人的话。广播剧中语言要干净,粗俗的话尽量不用。
三、录制不精心
有的剧读错字很可惜。《农民工司令》整部戏很好,戏剧冲突强烈,特别是第四集让副总走,第五集哥弟见面戏好。但由于导演粗心竟把人姓改了:关晓玲读成张晓玲、杨春山读成张春山。
在另外一部戏中,一会儿“同志会”,一会儿“同盟会”,还有的戏中“结束”,读成“结束(sù)”。
以上是连续剧的讲评,不妥之处请各位指正。谢谢!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系地址
邮编:100045
地址: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二号楼三单元107室
电话、传真:010-86096439
电邮:xiaochen007@vip.sina.com
网址:www.zggb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