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员在给帝企鹅宝宝量身高。(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央广网珠海11月8日消息(记者郭翔宇 官文清)近日,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再度传来好消息——帝企鹅本年度成功繁殖首次突破两位数。这是继2017年海洋王国一举成功孵化9只小帝企鹅,出壳率100%后,又一新记录。

  记者今日在现场看到十只帝企鹅宝宝有的刚开始换毛,有的已经换完了开始换毛,并采食整条鲱鱼。小朋友指着时而用尖尖的喙梳毛,时而跳入水中抓鱼的帝企鹅拍手欢呼。活动现场,保育员带着一众新生企鹅“宝宝”做“体检”,逐一称重,测量身高,十只新生企鹅,最矮的是30公分,最高有80公分。

  据了解,帝企鹅人工繁育一直是业内难题,一只雏鸟的成活要经历多重的困难。100%的存活率标志着企鹅饲养技术的成熟。资料显示,世界上现存企鹅共有18种,长隆引进了7种,已有5种成功取得繁殖,而且繁殖数量每一年都在递增。企鹅对空气、水质、食物要求非常高,因为它们在野外生活的环境本身就是非常干净的,因此要实现人工保育环境的繁育需要超高的硬件和技术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长隆集团的保育团队在企鹅孵化期间,坚持每天24小时的密切监测。如果幼雏发育良好,能成功孵化,而且亲鸟可以喂养,保育员就不会过多干预企鹅的繁育过程,予以企鹅更大的空间。

  据高级保育师张学平介绍,帝企鹅的野外生活环境模拟是成功繁殖的首要条件,也是最难“还原”的。如大家所熟知,帝企鹅是在南极最严寒的冬季进行繁殖,这就需要人工模拟南极冬天的各种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的变化,灯光周期的调控,光照程度、色温的选择,陆地和水池面积的比例等。每个环节都会影响企鹅的繁殖。

  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对企鹅的投入可谓“大手笔”。企鹅很容易受到空气中霉菌的感染,因此进入馆内的空气都要经过循环过滤和消毒,确保企鹅馆内的空气质量保持在最佳的状态。由于南极环境湿度较低,场馆采用空气除湿和平衡水池面积等措施以达到最适湿度。此外,帝企鹅繁育场馆采用南纬69度的光周期,每年的六七月份是极夜,场馆全天关闭光源;每年的12月-次年1月是极昼,场馆提供全天光照。除了对空气、湿度、光照等环境的严格控制,还有饲料营养的配比控制,以及医疗技术和硬件的投入,同时,保育团队与国外的技术团队保持密切的交流,与国内外的高校和研究所合作进行专业探讨,才使得企鹅繁殖工作顺利进行,取得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