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夏燕 摄)
央广网广州7月17日消息(记者 夏燕)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旧突出,“十四五”时期如何推进广东农业农村现代化?
7月16日,广东省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近期出台的《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珠三角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3:1,力争所有县(市、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守住“两个底线”
广东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顾幸伟提出,守住“两个底线”是《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守住粮食安全的底线。
其中,前者强调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后者明确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各地级以上市要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十四五”期间粮食年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200万吨以上。
2020年,广东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省161.5万相对贫困人口和2277个省定贫困村全面脱贫出列,农村居民收入提前两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
今年是乡村振兴元年,如何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前不久,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宋宗约表示,将从领导体制、工作体系、机构队伍、规划项目、政策举措、考核监督等六方面做好衔接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工作体系衔接方面,广东创新实施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力量+金融服务”组团式帮扶。
“这个模式在全国是首创,将成为我们未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一项主要抓手。”在顾幸伟看来,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最关键的任务是产业转型,而这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顾幸伟特别提到,每个工作队每年有2000万的财政专项资金,“我们在工作队中安排了一名金融助理,就是希望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金融资金参与。”
九大攻坚行动
“进入新发展阶段,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是广东最大的短板和‘潜力板’。”顾幸伟表示。
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意见》强调,2021年和2022年实施“九大攻坚行动”,加快补齐“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努力实现到2022年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确保广东乡村振兴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记者梳理发现,“九大攻坚行动”分别围绕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展开。
农业现代化重点是解决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问题。
其中,耕地方面,广东将开展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行动,开展撂荒耕地专项整治和新一轮垦造水田行动等,到2022年新增建成高标准农田310万亩,完成75%存量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任务。
种子方面,实施种业翻身仗攻坚行动。加强农业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建设现代化种业基地,做大做强广东种业集团,建设广东省农业种质资源数据化共享平台等。
“2022年年底前完成75%已收集种质资源初步鉴评,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农作物新品种16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7个,水产新品种3个。”顾幸伟说。
而在农村现代化方面,核心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包括全面提升村庄规划实用性,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快补齐农村突出短板等。
如何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实施意见》也制定了若干措施。
比如,在金融方面,明确要建立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专项工作机制,到2025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基本覆盖全省种养业品种等;在事权方面,明确要深化乡镇街道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扩权强镇,推动下放更多的管理职权到乡镇一级,支持镇级提升治理能力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才方面,明确实行种业专家“揭榜挂帅”制度。“目的在于最大程度集聚社会智慧,最大限度激发人们潜能,推动解决科技难题,促进科技成果产生。”广东省委农办常务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省乡村振兴局常务副局长许典辉解释。
珠三角将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到2025年,全国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对于广东而言,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开放程度高、科技实力雄厚,2020年珠三角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98万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48倍,全国的1.74倍,具备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条件。
《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珠三角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顾幸伟表示,要实现这个目标,将从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建设与国家一流湾区相匹配的美丽乡村、建设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示范区等四个方向着手。
其中,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顾幸伟提出,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农业国家科学中心、国际种业硅谷和现代生物育种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平台,打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华南种业创新中心。
同时,加快建设与国家一流湾区相匹配的美丽乡村。把乡村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全面实施珠三角“五美”专项行动,启动农村“新基建”和数字乡村建设等。
此外,在建设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示范区方面。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农业交流合作,全面推进更高水平的农业开放发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优化农业全球供应链,打造农业国际商贸中心。
“我们在农业对外开放上,也进行了一系列国际交流活动,开展得非常有成效,这些都将是我们推动珠三角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点和突破口。”顾幸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