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记者 李文轩
通讯员 黄雯 张金湖 陈佩湘
截至8月,在“粤读通”平台,已超2万名读者领取证照,可享受全省17个城市18家公共图书馆提供的图书借阅、电子资源浏览下载等服务,实现互联互通;各地文化场馆数字平台上,演出、艺术教育、线上活动等“云”上项目越发繁荣……
近年来,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成果走进广东千家万户,成为市民群众可切实感知的身边事。
近日,广东发布的《广东省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三年计划(2021—2023)》(下称《计划》)中显示,目前,广东省级综合性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架构逐步建成、特色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基层公共文化机构线上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加强文化资源平台互联互通
“摄影展览、非遗集市、DIY手工课堂……原来广东省文化馆的‘文化在线’平台有这么多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家住广州荔湾的学生黄子欣惊喜发现,该平台不仅提供线上服务咨询,还汇总收集了全省各级文化馆的演出、培训、展览等信息,许多大展都可线上免费观看。
这是广东逐步建成省级综合性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架构的生动缩影。广东省文化馆数字文化部主任方崴介绍,目的是为了打通各级文化场馆数字平台的壁垒,让优质文化资源“活”起来。
以广东省文化馆为例,目前,该馆统一建设了覆盖全省“1+21+N”的广东省数字文化馆系列平台,全面提升全省文化馆数字化的支撑服务能力。截至2020年底,已实现为全省51%的市县级文化馆提供数字化服务,实现市县文化馆的业务功能再造,文化馆数字化服务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广东省文旅厅公共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广东以资源共建共享、数据及服务开放互联为原则,加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建设省城公共图书馆读者统一认证中心,逐步推进全省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互联互通互认,实现“一次办证、全省通用”;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活动指南”线上版基础上,整合各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国有美术馆等文化机构公共文化高频服务和精品特色资源。
线上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今年6月,由佛山市图书馆主导研发的邻里图书馆小程序正式上线,全面实现邻里图书馆申请、签约、图书借阅、活动开展等全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管理。通过该小程序,读者不仅可线上关注图书上架信息和活动发布情况,小程序还与物流平台连接,提供网上借书、快速上门等服务。
“除邻里图书馆外,近年来,我省各地图书馆智能平台的‘黑科技’不断刷新线上公共服务能力的新高度。”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说。
《计划》显示,广东基层公共文化机构线上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如刷脸办证、线上即可浏览可供借阅的图书资源、通过大数据更新阅读活动及主题……“硬核”的数字化手段为市民读者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公共文化服务。
“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我省将以‘平台+内容+终端+服务’相结合,提升我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水平及服务效能,进一步完善服务保障机制。”广东省文旅厅公共服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计划》还发布了《广东省公共数字文化建设2021—2023重点项目列表》(下称《项目列表》),共列举15项公共文化数字建设重点工作任务。
广东省文旅厅公共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列表》将从完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地方特色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库、加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广及创新服务模式、强化公共数字文化安全、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扩大优质公共文化数字产品和服务供给,全面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促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