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12月29日消息 12月中旬,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在广州落下帷幕。来自全国各地职业技术学院的选手和技能人才齐聚广东,在比赛场上切磋技艺,一决高下。
选手们励志成才的故事越来越让在赛场外的观众们动容,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推动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在广东清远和甘肃临夏,也分别有着这样一所职业教育学校,它们不仅是教育扶贫的生动体现,同时也是产教融合在职教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典型示例。
向社会输送超千名人才
校企共育助力高质量就业
6月30日,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2020届75名毕业生,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毕业典礼。活动没有采取“云”毕业的形式,而是办在了学生们实习及就业的企业。
“企业深度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仅成为学生培养基地,而且成为人才培养的办学主体。”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院长刘惠坚表示。
据了解,该院2020届408名毕业生目前都实现了100%就业,专业对口率达98.3%,平均月薪达5502元。
高质量就业背后,其实是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共育”的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刘惠坚介绍,学院按照创办人杨国强的理念和顶层设计,把教育教学和产业生产融合起来,“实施校企共育人才的办学机制与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的关键所在”。
2017年7月,碧桂园集团创新性地从组织架构、运行机制上进行突破,成立了“碧桂园集团校企共同办学理事会”,来保障支持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三段式”教学改革。
在“三段式”教学组织方式中,学生将从专业基础培养、专业岗位分流培养、企业实践教学培养这三个阶段进行学习,聚焦职务岗位能力,来培养基层一线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
目前,校企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培养基地已有134个;共建学院兼职教师库,选派了273名技术骨干、能工巧匠担任学院兼职教师;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71门。
在新冠疫情背景下,企业逐渐成为技能人才培养的办学主体,对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
今年作为学院办学的第六年,已经是向社会输送毕业生的第四个年头,目前累计培养毕业生1413人,就业率均为100%。其中,有1075人毕业即成为基层一线管理干部或技术骨干,占比76.1%。
“实践证明,我们的实践创新与实践探索是正确的,碧桂园职教模式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此外,作为一所公益慈善性质高职院校,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对贫困学生全额资助学费、教材及学习用品费、食宿费等,对非贫困优秀学生颁发全额奖学金。至今共招收学生3057人,其中来自广东、广西等12省(区)的贫困生2317人,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其中72人月薪过万。
向贫困学生敞开大门
“双师人才”构建产教融合
“弟弟妹妹们还要读书,光靠父亲打零工,家里的条件供不上了。”15岁的马晶晶说,“不过我能去上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那里免除所有费用,更适合我。”
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不少像马晶晶一样的孩子,面临着因家庭贫困辍学的困境。
今年7月,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正式揭牌启动招生,学校计划三年内招收2000名学生就读,将对贫困家庭学生免除一切费用,帮助他们掌握就业技能,实现“一人成才,全家脱贫”。
为了斩断贫困代际传递,自2018年4月起,碧桂园集大力支持东乡教育事业,包括捐赠1700万元援建龙泉学校及附属工程,为东乡县贫困户学生捐助358.1万助学金额,帮扶贫困户家庭1142名学生。
在学校启动教师招聘后,景瑜昌听到消息就马上报名了。“我自己是贫困山区的孩子,曾经受过国家的资助才完成学业。家里人都支持我的选择,好好磨练自己的意志。”
在招生过程中,学校老师还与扶贫干部共同在改变当地的教育观念。“实际上,现在东乡的孩子非常渴望读书。在招生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做家长的工作。在未来,这样的工作还要持续去做,改变他们观念。” 景瑜昌表示。
不过,为当地学子提供教育机会只是第一步,提供怎样的教育才是更为重要的部分。
国务院扶贫办督查专员海波认为,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一定的技能,能够稳定就业,是深度贫困地区实现稳定脱贫、巩固脱贫成果的一项紧迫任务。
今年,学校首开6个特色专业,包括建筑工程施工、汽车美容与装潢、物业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会计专业,同时建有与之配套的高端化专业实训室,能为学生校内实习和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学校依托碧桂园集团及博实乐教育集团,配备教职工73人、教师42人,同时拥有企业工作经验与教学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21人,占教师总数50%,能在指导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实践经验。
“需要加强对贫困地区职业学校的投入”,杨国强早在今年两会期间就建议,应鼓励和支持企业到贫困地区开办职业学校,根据当地产业链、需求链布局优化专业结构,形成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