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重阳接受央广网记者独家专访
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将于12月10日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将在广州展开一场激烈的技能大比拼。
在行业一线,对技能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也一直存在着。
张重阳,一位行走在一线的“地铁工匠”,凭着对技能的不断钻研创新,仅仅用时7年,他就从“门外汉”转变为首席维修专家。
“隔行如隔山,说实话学习是比较难的。”回忆起自己38岁从化工行业转到轨道交通行业,张重阳一声感慨。
2003年,张重阳转行到地铁维修行业。2010年,他被评为广州地铁首席维修专家,广东省、广州市首批劳模创新工作室——张重阳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
17年岁月流金,张重阳的热爱从未发生改变。
广州地铁首席维修专家张重阳(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摄)
从“门外汉”到首席维修专家
2003年,因为生活上的种种原因,张重阳的工作生涯发生了重要转折。
“我最大的挑战就是38岁转到地铁来干活。那个时候觉得能不能胜任这个工作,因为要重新开始学习。”
为了尽快熟悉工作,张重阳先后自学了微机、电子、电气等相关专业技术知识。为了看懂国外进口设备的技术材料,张重阳在工作之余还一直坚持自学英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以职业为乐,所以就不会感觉到自卑。”张重阳说。
尽管跨行业的工作在最开始带来了不少麻烦,但把工作当成了自己兴趣爱好的张重阳,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目标。
地铁零配件维修。(央广网记者 张胜强摄)
2004年,广州地铁进口了当时国内第一辆钢轨打磨车,用于消除钢轨波浪形磨耗,减少车辆振动,保障乘客出行安全。
从那时开始,张重阳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开启了自己事业的新篇章。
“我高考的时候物理只打23分,那个说明书一开始对我来说就像天书一般。”
但认输显然不是张重阳的性格。在自学英语之后,张重阳便频频请教外国专家,在两年时间里,掌握了国外厂家认为“广州地铁不可能掌握的技术”。
“一开始是他们(外国专家)干,我们看;到最后是他们看,我们干。”
地铁维修一线。(央广网记者 张胜强摄)
两年时间内,张重阳不仅完全掌握了钢轨打磨车的工作原理以及操作维修和技术,还将总结归纳的相关技术改进措施、方案等信息反馈给国内设备制造厂家,用于提升设备的国产化水平。
成就感,就是找到职业切入点,然后享受工作。
“因为我们的特长和兴趣在这里,就是把检修质量做到最好,让我们的车出去以后保证安全。”张重阳说。
薪火相传的工匠精神
2012年,广州地铁正式成立以张重阳为代表的首个劳模创新工作室。2015年,工作室被评为“广东省劳模创新工作室”。
谈及创新,张重阳反而说起了“基础”。
“只有等你把专业基础钻透了以后,你才知道在哪里要改进、改善、完善和创新。”
张重阳认为,创新不是凭空想象,而是钻深钻透之后的机遇点。
自成立以来,工作室合力累计完成技术攻关79项,工装开发124项、测试台27项,累计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1项。
如今,劳模创新工作室已成为了助推地铁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为推动“地铁制造”向“地铁智造”转型升级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日,张重阳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在工作室的墙上,一幅长长的师徒关系表引人注目。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每个月,张重阳都坚持对工班员工开展1-2次技能培训,将自己积累的技术技能及维修经验传授给年轻员工。
“收徒标准很简单,就是要‘勤商’高,勤奋的勤。”张重阳表示,地铁维修是一门手上的工夫,这个行业更加青睐“跑步干活”的人。
“我们工作室的技师来自各个专业,有许多的创新点和完善点,我们提出来改进措施和方案,交给设备厂家来改造和完善。”
据介绍,工作室通过开展各种技术攻关、教学研讨、难题研修等活动形式,已经搭建起了一个集学习、培训与实操于一体的人才培养平台。
多年的工作经验,也让张重阳对工匠精神有了自己的理解:“干一行、学一行、专一行,爱岗敬业,精益求精。”
据了解,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即将开幕,在国赛的赛场上,期待有更多选手,像张重阳一样秉持工匠精神,用技能“点亮”自己的人生!
策划/王雪薇
记者/夏燕 张胜强
拍摄/官文清
后期/黄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