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占我国GDP总量10%的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也是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在春天来临之际,广东如何开好局、起好步,对全国将有重要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即日起至2月2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总站暨粤港澳大湾区总部推出六期融媒体直播特别节目《岭南春来早》,通过央视新闻、央广网、央视频等总台新媒体平台,展现广东在开局之年主动作为的奋战场面。
第一期关注《南粤新征程·打造高质量对外开放新高地》。
央广网广州2月26日消息(记者 刘祎辰、赵菁、陈杰雄、夏燕)提起广东的对外开放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一千年前。从秦汉开始,广州就是通商门户;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外贸连续33年领先全国,占全国的1/4。
按照“十四五”时期“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的目标,广东如何实现比“高”更“高”?
2月26日上午,在《岭南春来早》第一期节目中,记者走进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基地、深圳西部港区赤湾港,探寻广东如何打造高质量对外开放新高地。
“引进来”“走出去”
中欧班列连接近20个欧洲国家
在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基地,大型的龙门吊正在繁忙地作业,将集装箱搬上中欧班列。作为广东中欧班列的开通地,全省60%以上的中欧班列都从这里发出。
今年广东第50趟中欧班列即将出发
广铁集团广州货运中心石龙货场主管蒲穗,从2013年起就在这里工作,见证了中欧班列8年的发展变化。据他介绍,现在可以去到近20个欧洲国家,最长1200公里,“今年计划开行300列左右。”
国家商务部专家委员、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做客直播间。(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中欧班列本身也是对外合作的系统性工程!”国家商务部专家委员、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表示,原来广东对外贸易的通道主要是海上,要通过马六甲海峡,“现在中欧班列在陆上运行,多了一个选择,更稳定,占比也明显增加。”
此外,中欧班列运输的货物也有一些不同,如运输猪肉、水果的车厢,其设计正按照市场化的需求,满足广东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要求。
“粤贸全球”
大湾区组合港开启通关新模式
今年大年初一,广东第一列海铁联运的中欧班列顺利开出。在节目中,总台记者来到深圳西部港区,去年该港区外贸集装箱是1111万TEU,同比达到2.8%,今年计划还将新增两个泊位。
妈湾港就是其中即将新增的一处泊位,也是首个5G智慧港口。“计划5月份对外开放,不仅增加西部港区的运作能力,也将为传统码头改造升级提供智慧解决方案。”招商港口华南营运中心总经理刘彬说。
利用科技手段来管理港口,不止马港湾一例。在节目中,总台记者还在50米高空体验了全新的岸桥驾驶方式。
据测试,采用这种方式后,现场作业人员减少80%,综合作业效率提升30%,碳排放量减少90%,比全自动码头建设成本减少50%。值得一提的是,从传统码头升级到智慧港的成本,比新建一个智慧港要低一半以上。
记者体验50米高空岸桥驾驶舱
除了智慧赋能,如何让港口和港口之间的通关更为便利?粤港澳大湾区已开启组合港通关新模式,即在湾区港口群之间打造一个货物快速流动的海关监管模式。
“将国际航线引入腹地,为珠三角企业货物的直通出海,打造一条全程无缝接力的‘水上高速公路’,促进湾区港口群的联动发展。”深圳海关口岸监管处副处长詹萍介绍,原来需要两个海关办理的监管手续如今并为一个海关办理,极大地优化了通关作业流程,为报关企业减少30%的报关成本。
在组合港模式之下,科技赋能也十分明显,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其中。詹萍介绍,通过区块链技术搭建物流平台,多方数据交叉验证,便于掌握船、箱、货的全程数据。
在曲建看来,无论是水铁联运,还是组合港,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对提升对外开放合作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方案”走出去
需要更广领域的对外开放
在深圳市福田区,多位企业负责人表示,审批流程简化,极大提升了融资效率、降低了融资成本。“一次登记,自由借入”,选择最优的资金来源,使企业利用跨境资金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
广发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丁雷表示:“在没有这个政策之前,我们一年只做了一笔,出台政策后做了四五笔。以前有一个亿,现在有四五个亿的规模,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和外债使用率。”
往来频繁,纠纷也在所难免,如何更好地处理涉外纠纷,也成为广东对外开放需要思考的问题。
去年9月,粤港澳大湾区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集聚区在南沙成立,融合诉讼、仲裁、公证、司法鉴定等高端法律服务资源,加强与港澳规则衔接,打造一站式涉外法律服务平台。
“一带一路”域外法查明(广州)中心秘书长林启迪在连线时表示:“去年发布了亚洲版的手册,可供企业去了解。目前能够查明的目的地法律,包含中国、美国等86多个国家。”
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岭南春来早,“十四五”开局之年,也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