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江门12月24日消息(记者何伟奇)12月24日,记者从广东省江门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获悉,近年来,江门市通过多部门联动形成治水合力,对列入全国监管平台的12条城市黑臭水体开展全面整治,长度71.65公里,累计投入超60亿元。目前,12条河涌黑臭消除率已达100%,改善的水环境不仅为群众生活品质提升带来新活力,更为江门社会经济和谐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作为河网密布地区,江门境内河道纵横交错。在城市化工业化飞速发展的阶段,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曾经没有同步跟上。为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呼声,补历史短板,一场力度空前的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拉开序幕。
“连续三年,我市把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列入‘政府工作清单’,市委办、市人大办、市府办、市政协办联合督查督导,市生态环境、水利、城管、农业部门及河涌属地镇街等形成工作合力,集中向城市黑臭水体‘宣战’。”江门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九龙治水”变为“共同发力”。从摸查流域污染源、论证分析河道纳污能力入手,江门对12条黑臭水体编制整治工作方案,针对工业、农业、垃圾、生活污水等四方面污染源,印发《江门市区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并拿出专项污染整治工作方案,形成“1+4”工作方案。为明确年度任务和责任单位,江门还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
“为了查清污染源,找准症结,我们乘着小船或套上连体防水服,趟着水溯流而上,一户一厂排查。”整治前,江门市、区两级城管部门联合行业专家和相关职能部门密集调研,踏遍城区河道水系,排查组相关负责人至今记得,“有时甚至蹲点到半夜,打着手电筒查偷排口。”
病症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管网。这一轮治水,从一开始就瞄着治本。
蓬江区是江门市中心城区,以它为例,“‘病’得最严重的河道,往往窝在老旧城区,如丹灶河、杜阮河,河岸挤满房屋,周边还有工业厂房,污水直排,整治前河水发黑发绿,岸边垃圾成堆,恶臭难闻。”专家们一语点出病灶:地下管网老化或空白,导致污水溢流、直排,周边河道自然不堪重负。“污水收不住,活水进不来。”
针对这12条黑臭水体,江门开展“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全流域综合治理,委托第三方技术服务单位全面分析污染成因、特点,因地制宜因河施策,沿河埋设截污管413公里,改造老旧管网78公里,改造问题排口226个,建成雨污合流管网1030公里,新建扩建生活污水处理厂6座。原先直排入河的污染源通过新建污水管网全部纳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兜住直排污水后,专家组又评估河道底泥淤积情况,对12条总长约71.65公里的黑臭水体开展清淤工程。“暗渠清淤最难,垃圾多又杂。”新会会城河过半都是暗渠,几艘工程船的吸泥管都堵塞了好多回,区城管部门、工程队使上“笨办法”:“先围堰,把水抽干,再用挖掘机把大堆垃圾铲出。”
底泥整治的同时,江门还坚持行政措施并行,对工业、农业、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污染等四类污染源开展专项整治,从源头上进行严格把控。其中包括出台了《江门市排水管理办法》,严格落实排水排污许可制度,核发排水许可证1091个、排污许可证837个;全面排查每条水体沿岸区域企业、住宅、餐饮场所、养殖场,累计整改“散乱污”工业企业4094家,关闭、搬迁养殖场880个。
为防范水体污染重复反弹,江门市城管局与生态环境、水利等多部门联动,建设环保智慧监管平台、排水信息化监管平台,加强工业排水户工业废水排放监控和市政排水设施实时监测,及时查找原因并落实整改。
“样子变了,气味也变了。”江门新会西甲村边,林艳梅正忙着给新会柑开皮,大片空地上成百上千的柑皮一只挨着一只;微风拂来,不远处的沙气口深冲河波光粼粼,堤岸两旁的三角梅在冬日暖阳下摇曳。“河面不再浮萍泛滥,水不发臭了,做农活都是种享受,柑香味扑鼻。”
“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江门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该市结合城管进社区、党员义工巡河、河长巡河等行动,将继续严查违法排放生活污水、乱堆垃圾等行为,引导群众积极监督共同治理,全力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建立健全长效保障机制,让城市水环境得到彻底改善,人民群众共享秀水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