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珠海召开就业和社会保障专场发布会。记者获悉,截至3月底,全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就业人数115万人,基本恢复至去年底的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2.29%,同比微上升0.03个百分点。

  “点对点”专车接返、网络招聘、到岗奖励……珠海通过一系列举措为企业减负、为员工就业搭台,保障了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但受疫情的冲击,作为外向型经济城市,珠海就业增量市场下滑、灵活用工需求量增多,稳就业仍然面临不小挑战。

  “增加就业机会、扩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服务”是珠海下一步稳就业工作的关键。业内人士认为,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的主体,珠海还需加大力度、更精准施策让企业渡过难关;疫情推动互联网+浪潮加速前进,珠海还需创新人才服务模式,为企业灵活用工需求和灵活就业群体等,提供更精准化的对接平台和保障。

  就业增量市场整体下滑

  “3月份以来,公司没有订单每天都在亏钱。”每当谈起疫情,邱荣林的情绪都略显激动。他管理的珠海市晶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软性线路板生意的企业。“我们是纯出口外贸公司,海外疫情对我们打击非常大。”

  而在年前,邱荣林为扩大生产已投数百万资金购买设备,“疫情发生后,公司没有经营收入,流动资金根本没办法支撑每个月近百万的亏损。”无奈之举,邱荣林决定让企业员工放假半年。从4月初发出通知至今,公司的员工从160余人的规模减少至现在不到50人。

  珠海作为一座外向型经济城市,在国外疫情双重影响下,和邱荣林一样受影响的企业并不在少数。珠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珠海一季度外贸出口同比下降同比下降17.4%,服务业中的旅游收入下降63.5%。受疫情冲击,行业营业收入下滑直接影响人员招聘需求。

  截至今年3月底,珠海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就业规模基本恢复至去年底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2.29%,同比微上升0.03个百分点。虽然就业存量市场保持稳定,但增量市场情况并不太乐观。

  “外来务工、毕业生、普工等就业人群受影响大。”珠海市蓝龙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总经理余浔球表示,随着出口制造业和服务业受冲击,企业只能采用停招、减员、缩减人力成本等方式来维持生存,“求职供应端比较平稳,但招聘需求端下滑很大。对比往年平台的招聘规模,今年行业招聘增量需求保守估计下降五成。”

  大数据也印证了这个现象。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珠海2020年一季度CIER(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市场招聘需求人数/市场求职申请人数)为0.87,即当前珠海人才需求低于人才供给,平均每个求职者对应0.87个工作机会,就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而在2019年同期,珠海CIER指数约为1.4。

  市场供需不平衡导致的人才就业难现象趋明显。陈谷乔是今年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中文系的应届本科生,“对比往年明显感觉今年竞争压力更大,普通行政岗起招学历都需要研究生。”

  行业招聘“冰火两重天”

  “公司业务量持续增长,今年人员规模整体实现扩招。”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王永超说,该公司主营化学药制剂、化学原料药等业务,从今年2月份起,公司原料药业务相比往年有一定的增幅,“仅车间普工公司就新招聘近100人,用于车间扩产的人力补充。”

  不仅是生物医药业,办公用品业务也在疫情期实现“逆势上扬”。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是珠海生产打印耗材的企业,疫情期间员工在家办公居多,企业订单量剧增。“在3月份,公司打印机车间员工规模是往年的130%。”纳思达人力资源总监唐向东说。

  珠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珠海生物医药业增加值增长2.5%,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增长121.8%。据《报告》显示,疫情催生的“宅经济”,还带动了教育培训、娱乐休闲、物流仓储等行业的持续增长,也扩大了行业人才蓄水池。

  一边是“宅经济”带来行业逆势爆发,另一边却在“活下去”的边缘挣扎。“开业不仅没有客流,还要负担水、电、租金和人员工资,只能暂停营业减少损失。”珠海市餐饮协会秘书长林国荣说,在4月份以前,珠海大量的中小餐饮企业状况都是“入不敷出”,“企业只能选择灵活用工、支付员工基本工资这些方式减轻负担。”

  消费市场低迷引发的行业人员流动,余浔球认为不用过于担忧。“各项刺激手段正在提振市民消费信心,市场调节机制下这部分就业需求将会逐渐恢复。”从珠海派发1个亿消费券,到横琴新区发放2000万元消费券,珠海也正在用真金白银鼓励市民消费。

  “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出口制造业。”余浔球表示,逆势增长的扩招行业人员需求整体量并不大,而受疫情影响的制造业人员缩减量,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的吸纳量,从而导致市场人力供大于求。他举例说,“仅我们一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往年上半年向企业输送的新增员工数量约1万人,今年才2000多人。”

  普惠政策多管齐下稳就业

  应对疫情“黑天鹅”,珠海也全方位发力出台多项政策,为企业减负为就业者搭台。

  “全市大规模开展线上招聘,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平台。”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珠海联合市内外19家机构举办为期两月的联合网络招聘会,共吸引近4000家次企业参与,在线发布岗位超10万个,在线求职超50万人次,达成就业意向超2.6万人。

  为解决企业初期外地员工“返岗难”的问题,珠海还通过建立 24 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采取政府包车、专列等方式开展“点对点、一站式” 劳务对接输送。截至4月底,全市人社系统共安排专车289台次、专列3台次,接回8178名务工人员。“3月份企业订单量大,政府顺利接返人员大大缓解了企业用工紧的状况。”唐向东说。

  珠海还通过落实社保费“减、免、缓、降、返”五项措施,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稳定员工队伍。截至目前,珠海已完成4.65万家企业已缴社保费退费工作,逾2.2亿元社保费已全额退至企业账户。据测算,整个社保费减免期间,可为珠海市逾8万余家企业减负29.17亿元。

  同时,珠海实施企业员工到岗奖励、招工补贴、校企合作劳务输入补贴等各项政策鼓励企业招工用工。截至4月30日,全市共受理上述补贴合计1.29亿元。

  王永超表示,尽管疫情期间企业业务量增长,但在员工扩招的招聘、培训等用工成本、防疫物资投入等方面负担仍然很大,“公司申请珠海各项补贴预计超百万元,这些政策确实为企业减负提供很大帮助。”据悉,疫情期间珠海支持企业开展职工线上适岗职业技能培训,截至4月底,珠海共有2288家企业办理培训备案手续,备案培训人数超过24万人。

  面对重点就业人群,珠海通过本市技工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力量,将其精准对接至珠海各大企业开展顶岗实习。“一方面,为毕业生就业做好对接;另一方面,可以补足企业中短缺的技能人才力量。”珠海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珠海已组织全市5所技工院校325名学生投入到重点企业顶岗实习,并储备近千名学生随时投入顶岗实习。

  “撑”企渡难关还需更精准发力

  稳就业就是稳民生,在这场同心战疫中,众多企业也纷纷发力。为搭建更大招聘就业平台,为珠海毕业生和企业提供更多选择,三江公司通过“珠澳人才”招聘平台举办“第三届湾区大学生就业实习双选会”活动,吸引不同区域尤其是澳门和武汉的高校参加,共有超过200家企业参与,提供岗位1100多个。

  实现更高效的人力资源配置,珠海市蓝龙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疫情期间开通“共享员工就业平台”,为闲置劳动力提供更灵活的就业方式。“从工种来看,共享员工主要分布在服务业,比如保洁、市政设施保养维护等。”在人员求职最高峰期,该平台有超过500人线上找工作。

  政企合力稳就业,但众多业内人士仍表示,对于吸纳最多就业群体的中小企业,珠海还需有更大、更精准的扶持力度。疫情期间,在人流和客流双下降的情况下,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受冲击严重,特别是旅游、餐饮、零售等服务行业,收入大幅下滑。而且这类企业普遍规模小、底子薄,在疫情寒冬中的生存艰难。

  以餐饮业中小企业举例来看,“调查显示,珠海餐饮行业仍普遍存在人工、租金压力大,现金流成为餐饮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林国荣建议,由于餐饮业普遍在3月底和4月初才陆续复工,为帮助企业减轻用工压力,可考虑将返岗补贴政策延续到4月底;另一方面,对于中小企业和个体商户而言,私人物业减租困难,政府可以考虑出台政策引导或给予相关补贴。

  不仅如此,疫情影响下“互联网+”业务实现猛增。在就业招聘市场中,珠海在创新人才资源服务领域还需与时俱进。以“共享员工”概念为例,疫情期间,线下餐饮、酒店等服务行业受到冲击,大量员工无工可返;而在线生鲜电商生意火爆,捡货员、打包员、骑手等人手紧缺,以灵活用工为主的就业新模式悄然兴起。

  将企业需求与闲置劳动力实现更精准的匹配,需要平台、技术以及资源的统筹调配。尽管当前珠海已有企业做出尝试,但从珠海整个就业市场而言,不仅缺乏一只“有力的手”精准调节对接各类型灵活用工的需求,在员工的权益保障和各项服务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南方日报记者 黄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