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12月17日消息(记者 王雪薇、夏燕)罗柱林怎么也没想到,20多年前他从东莞技师学院毕业时四处碰壁,但如今这里的学生却成为了各大企业纷纷争抢的“香饽饽”;同样,毕业于技工院校的刘晓龙也不会想到,15年后能从一个普通模具钳工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的总经理。
  12月16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粤港澳大湾区总部与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执委会共同主办的“大国工匠湾区行”活动来到东莞市横沥镇。
  通过走访东莞市技师学院和东莞市中泰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记者发现,当地已经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技能人才培养链条,而这也恰恰是东莞市打造“技能人才之都”的缩影。
 
“大国工匠湾区行”访问团在东莞市技师学院合影留念。(央广网发)
 
  从“被嫌弃”到“抢着要”
  偏见似乎一直存在。
  当16岁的罗柱林选择去东莞市技师学院读书时,父母百般阻挠,觉得“当技工没前途”。
  “刚毕业的时候,外界对你的认同度不高。”毕业后,由于学历低、没经验、太年轻,现实还是给了罗柱林一记猛锤。他决定继续学习,提升学历。
  “最难熬的时候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早上要去上课培训,晚上值夜班到天明。”凭着执着的学习,罗柱林从中技学历一路考到本科毕业,也从一名普工变成公司里能独当一面的电气工程师。
 
东莞市技师学院电气自动化教师罗柱林分享个人故事。(央广网发)
 
  一路走来,罗柱林深知技工之路的艰辛。他认为,这条路一定需要“引路人”。于是,辞去了在某世界500强的工作,于2013年重返母校——东莞市技师学院当老师。
  “现在的学生不可能有那个年代难了。”回忆起往事,罗柱林不禁感慨道。
  现如今,他所带的国际中德班学生,还没毕业就被各大企业争相“预订”,“我身边的很多企业家找我要学生,我说我真的给不出来;我表哥每年找我要学生,要了三年没要到。”
  从“被嫌弃”到“抢着要”,20年前后为什么反差巨大?这与德国“双元制”东莞本土化实践密切相关。
  借鉴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东莞市技师学院建立了以“学习型工厂”为基础的行为导向课程体系,引进国外证书、师资培训、建设学习型工厂、聘请外教。
  “把培训内容和企业流程相链接,将培训与就业相链接,走出了一条‘技能+学历+国外证书’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东莞技师学院院长刘海光告诉记者。
  资料显示,目前该学院开设国际班104个,涵盖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智能化控制等29个专业,在校生3480人,已向社会输送1355名国际化技能人才。
  此外,学院还与企业合作,开办“招生即招工、进校即进企”、校企双师共同培养的“校企双制”班,目前已与56家企业共建了100个校企双制班。
 
  从一线钳工成长为总经理
  “我们每年大概能从东莞市技师学院招到10人左右,这已经算很多啦!”东莞市中泰模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泰模具”)总经理刘晓龙笑着说道。
  中泰模具与东莞市技师学院(职教城校区)相距不到6公里,近年来积极开展了校企合作。
  “跟技工院校交流合作,共同开发一些课程,让学生在学校里有更好的收获,在企业里有更好的成长。”刘晓龙说。
 
中泰模具技师工作站。(央广网发)
 
  值得一提的是,中泰模具在企业内部也成立了技师工作站,帮助各层级技术人员快速掌握相关岗位专业知识,提升岗位技能,“新进学徒及初级技术人员一对一匹配师傅。”
  刘晓龙透露,未来技师工作站还将不断深化:“在深度方面,会重点培养中级技工和高级技工;广度方面,数控加工、模具、钳工各种工种都会在技师工作站孵化。”
  从技术岗转到管理岗是否有可能?中泰模具人力资源组织发展主管吴爱萍表示,在中泰模具是没有晋升壁垒的,除本岗位横向的技术晋升通道外,还设置了纵向的跨岗位技术晋升的通道和管理通道。“我们刘总就是从技术转到管理的例子!”
  2005年,刘晓龙从江西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从一线的装配钳工做起,抱着“坚定、进取、全面、包容”的准则,在工作中不断实现突破,于2018年被提拔为总经理。
 
中泰模具总经理刘晓龙分享个人故事。(央广网发)
 
  “将军必起于卒伍,宰相必发于州郡。”刘晓龙一直记得这句话,他也鼓励前来走访的年轻国赛选手,要持续进取,不断挑战更高的目标,同时懂得聆听和感恩。
  据悉,今年9月,东莞市已正式启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改变原来政府鉴定模式,把评价权完全交给企业。作为第二批加入的企业,中泰模具计划首先开展装备钳工、铣工两个工种的等级认定,后续再逐步完善模具设计、磨工等工种的认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