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央广网公益频道 > 广首公益 > 公益新闻

“天使妈妈”回应私设小金库

2014-09-02 08:41: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说两句  分享到:

  曾质疑过嫣然天使基金的新浪大V“落魄书生周筱赟”近日对“天使妈妈”慈善基金会提出质疑,直指其违规使用个人账号接收巨额善款、用善款购买理财产品。而后民政部回应:“天使妈妈”存在用个人账号收款的问题,但未发现公益资产的流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天使妈妈”法人称,违规使用个人账号接受善款的行为与其无关,是“天使之家”邓志新所为。周筱赟则称,二者就是一家。目前,各方“口水战”仍在继续。近年来,慈善基金会多次被网友质疑,这暴露了在“慈善热情”背后,也存在着不规范操作的问题。未来,慈善何以取信大众?

  质疑一

  “天使之家”

  公益资产流失了吗?

  “爆料人”周筱赟于2013年3月5日向民政部实名举报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儿慈会),称“天使妈妈”涉嫌用个人账号收款、“私设小金库隐匿善款”等问题。

  近日,民政部经调查后发布结论:“天使妈妈”存在用个人账号收款的问题,但未发现公益资产的流失。“天使妈妈”基金下设项目“天使之家”除儿慈会账号外,存在通过个人账号接受捐款的违规行为。

  记者8月30日在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官方网站上看到,“天使之家”和“天使妈妈”是分别的两个项目——“天使妈妈专项基金”和“天使之家项目”。“天使之家”是一家旨在帮助孤儿医疗救助的民间救助机构,成立于2007年,创办人邓志新,资金用途为孩子的生活费、医疗费、天使之家房屋租金、水电费、取暖费以及员工工资等。网站显示,目前天使之家已募善款总额1464万余元,支出善款总额766万余元。

  受到质疑使用个人账号募捐的邓志新曾于2013年7月15日发表书面说明。其在说明中写道:“2007年,为了保障天使之家的正常运转,邓志新继续使用原来在摇篮网当爱心摇篮版主时社会信任度很高的个人账号为天使之家接受社会捐赠,捐赠收支通过博客和网站进行逐笔公布。“天使之家”内部管理架构一直和“天使妈妈基金”的贫困患儿救助组是分开运作的,账目、资金、人员都是完全独立运作的。”

  质疑二

  慈善基金

  用个人账号合法吗?

  8月29日晚,“天使妈妈”慈善基金会对媒体表示,他们和邓志新的“天使之家”早已不是一回事,也不存在使用个人账号等问题。

  记者30日下午拨打邓志新的电话,她表示,“民政部的调查结果很中肯,以那个为准。”其他的她不愿再做回应。

  针对民政部称“邓志新用个人账号接受的善款都已退回,没有损失”,周筱赟对此继续表示质疑,其在微博上表示,“捐款没有进入公账,就不用开捐赠发票,根本无从监管,不纳入审计范围。公众连到底存在多少个这样的个人账号都不知道,怎么知道所有用个人账号收的善款都退回了?”

  周筱赟认为,个人账号接受捐款直接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基金会管理条例》《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等。上述法条均明确规定,单位资金严禁以自然人名称开立账户存储。他认为用个人账号截留的公众善款,没有进入审计范围,甚至涉嫌经济犯罪。

  慈善基金能否使用个人账号?业内人士、北京圆爱单亲家庭服务中心发起人杨雅云说,作为一个二级基金,绕开一级基金用其他账号募捐是不合法的。从逻辑和常理来看,慈善组织接受的是公众捐款,“天使妈妈”并非独立法人,必须挂靠在公募基金会的名下才能接受公募,并且应当在所属基金会进行公示。

  质疑三

  慈善事业

  何时才能更透明?

  近年来,壹基金、嫣然天使基金会都受到过网友质疑。为什么这种质疑时常发生?业内人士表示,操作过程不透明、不规范是其被质疑的主要原因。但是正是这种质疑和询问是促进其规范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还应加快立法步伐,慈善需要制度保障和约束。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认为,慈善基金的一些细节的问题都是近年来在实践中显现的,可以说公益事业的发展,大家都是在学习的过程中。

  “前几年很多明星、企业家所办的慈善也有类似问题,都是带着一腔热情,但操作中存在一定的不规范,一般都是由民政部门提出整改。”李红兵说,比如,韩红几年前注册了一个基金会,属于非公募基金。但她做了一场演唱会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上公开向大家提出募捐。她没有意识到自己不应该使用这种途径,可以说是善意的错误。民政部门知道这个事后,到现场终止了募捐。

  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表示,众多的公益性非营利组织被授予公开募捐的资格和权利的同时,还需要遵循程序和行为规范,要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正面回应来自捐赠人和公众的种种疑问、询问和质问,这是获得信任的必由之路。

  “当下,尚无关于公益募捐的全国性法律,慈善法还在起草过程中,因此募捐主体资格问题尚未明确,立法首先要回答的就是谁有募捐资格的问题。”金锦萍说。

编辑:王天怡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相关新闻

头条推荐

频道推荐

央广出品

热门图片

央广网官方微信

央广网教育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