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里的冬奥|“塑”造 冰雪冬奥

央广网唐山1月26日消息(记者李长青)随着冬奥会的临近,在滦南县第一实验小学,王文艳老师正在带领孩子们制作以冰雪运动为主题的面塑作品。通过开设面塑社团活动,让同学们在玩中做、做中学、学中思、思中获,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塑造出有童趣、有创意的作品。在体验面塑技艺的同时,弘扬非遗文化。同时,还能让孩子们感受冬奥会魅力,为奥运喝彩。这些美好的面塑作品,不仅成品实物被保存下来,而且把中国这一激情冬奥时刻深深地刻在孩子们的心里。

据了解,面塑也叫捏面人,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历史悠久,在民间也称作面花,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强的民间工艺品。

46岁的王文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滦南面塑的传承人,学习面塑已经有20多年。面塑艺术吸取了黄河和长江流域的艺术特质,既有古朴、豪放、深厚的因素,又兼备细腻、灵动、精巧的特质。王文艳在祖传技艺的基础上,又远赴山东,陕西等地拜师学习,使古老的技艺融入了新时代的内容和技法,把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推向又一个高峰。她的面塑制作精良,人物栩栩如生,与地方乡土文化相融合,作品以传统人物,历史故事、热点时事为题材,独具地方特色和艺术魅力。

面塑制作的手法多变,用工具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尤其人物制作,更是要注意人物的表情、神态、形体。冰墩墩、雪容融,可爱的形象深受孩子们欢迎,冰球队员、速滑运动健将人物神态各异,运动姿态健美,冰雪运动的美感、韵律呼之欲出。

编辑:崇锦芳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