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1月10日消息 2009广播发展论坛暨全球华语广播协作网会议今天在北京隆重开幕,下午继续举行大会发言,图为深圳广电集团副总编辑李静做题为《论媒体融合给广播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与新路径》的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各位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接在胡正荣教授后面讲是我今生遇到的最大一件困难,因为他讲的太好了,而且我们每次听胡正荣教授都有一种震撼和一种感动,所以在大家还沉浸微微乎高山的赞叹中的时候,也请关注一下静静寂寞的山谷里,野百合也有春天。今天我们已经处于一个数字化、全球化的一个时代,它对我们来讲既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其实也有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这种浪漫,为什么说是一种浪漫呢,因为浪漫就是融合和碰撞来产生一些无限美好和可能的东西,所以我们这一代广播人就有撰写这种奇迹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面对新的挑战我们总是汲取古人的智慧,我们的先贤说过有“融”乃大,“合”实生物,有容乃大就是不管什么样的新技术、新平台、新手段,广播人应该以海纳百川,万物皆被我用的姿态来迎接它。合实生物就是说在这种新的发展条件下我们要有新的业务团队,我们要有新的运作机制,我们要有新的运营方式,所以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充实自己、做大自己、做强自己,在上个月北京召开了世界媒体峰会,默多克先生的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数字平台仅仅是一个机制,是个人和国家彰显才华、抱负和潜力的一个画布”,的确数字化它仅仅是一个平台,而我们这些媒体人是如何上演这一场有声有色历史活剧的就取决于我们今天的这个行动。在我认为以人为本、重构重建和产业延伸是媒体人努力的三个方向。
首先数字化和多媒体的时代我认为最重要的重构与重建是来自于媒体人观念上的,最大的观念转变就是受众在哪里,我们的媒体就应该在哪里,我们记得小时候媒体是饭桌上的那个收音机,而我们是坐在小马扎上早晨听新闻报摘,中午听刘兰芳的岳飞传,现在坐在小马扎上的受众到哪里了,他们现在听音乐使用的是ipod,打电话使用的是iphone,移动上网使用的是itouch,音频下载使用的是itunes,搜索新闻资讯的引擎是igoogle,大家年轻一代所谓的I族体现,这种个性化和高度自主强调的是自我,我消费媒体的行为,在我昨天来的飞机上看到一款汽车的广告,有三句词,I WORK、 I DRIVE、 I ENJOY,彰显的也是我的青春我做主,在接受媒体的变化中,我们上海文广的同事其实早在三年前就提出“三屏合一”的趋势,最早是电脑、电视和手机,对于广播来讲,电脑、收音机和手机,他选择不同的媒体,他可以由他的理由,比如说最快的是电脑,最对的,也就是最有公信力的是收音机或者是电视,最方便的刚才胡正荣教授也讲了然后就是手机,与此相适应的媒体和受众的关系也发生了相对的变化,由原来公共化的服务变为了更私人化的服务,和听众遥远的距离变成了更亲密的接触,刚才胡正荣教授说的就是更个性化、更私人的接触,而我们原来灌输的渠道是一种单向的我说你听,现在更多的是一种互动的、交互的沟通。这样我们的媒体提供的就不仅仅是信息,而是我们深刻的了解受众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深度的一个服务。受众消费媒体的特色的转变,也带来广告营销的转变,我在上个月去了南京电台陈小平台长那里,他给我生动讲了一课如何把受众变为用户,受众变用户上午晓晖台长台长和胡正荣教授刚才都讲到了,我们把广告卖给广告商,其实我们卖的不是时段而是卖给他们听广播的这一群人,这个用户将是更细分的,更有针对性、更精准的这么一批人,我在请教陈小平台长今年金融危机期间我们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广告的任务非常难完成,陈小平台长给我讲了他们的例子,就是说他把受众变为用户,就是在几年的积累过程中,他对自己的受众进行了细分,哪一批人是消费比较高的,对数码产品感兴趣的,他把这样的一群人今天量身订作了一个计划方案,卖给了天翼3G,这样他们取得了比以往多3倍的营业额的增长,在我们的营销过程中的精确性、到达率、真诚度将比覆盖率更为重要。
今年一月份我们一批广播的骨干去美国密苏里大学学习,也和纽约很多同仁有一个沟通和交流,在这个交流和学习过程中,我们感觉我们最重要的是要重构和重建我们的观念和我们的工作方式,回来以后我们训练的把它转化为生产力,特别是我们在“蓬勃财经”它的媒介现在做的非常非常好,总部200个人做出年产值80亿美元,这是非常非常值得媒介融合同行骄傲的。在“蓬勃财经”那里我有打开一扇窗看到未来的震撼的感觉,回来我们就迅速的消化,把它转化为生产力,我们的做法大概有四个方面:
第一就是对新闻编辑部的改造。原来我们传统广播意义上的新闻编辑部仅仅就是一个记者来稿的处理中心,现在它要适应一种多媒体的新闻需求,那么它至少要有三个这样的中心的含义,它是信息集散中心、新闻决策中心、运作流程中心,现在我们的记者采访了一件事情以后,他回来不仅仅是要上一个比如30秒或者1分钟的广播的新闻,他同时要给我们的网站可能写一个5千字更深度的新闻事件,也就是说广播它是一种线性的新闻,而在网上要完成一种块状的深度,这样线性和块状结合起来,可能广播上更多的强调时效性,而网络上不但给它提供深刻的背景,而且来提供我们独特的判断。编辑部的功能也是,它不仅仅是内部编辑和记者交流的一个中心,它同时和外部产生了非常多的联系,比如说它和听众要建立这种网络的平台交流的机制,那么我们国外的同行在这个方面已经做出了这样的例子,比如说2008年10月26号孟买的恐怖袭击案,最早报道出来的就不是CNN或者是FOCUS这样的记者,而是twitter的一个使用者,twitter是美国一个比较通用的网络工具,在国内我们通常会用QQ,twitter的使用者亲历了孟买的袭击案件,他在网络上第一时间发布了这个消息,美国的记者看到了这个消息以后去核实,这样才报道出来,所以说今后的新闻的报道者可能不仅仅是记者,而且有可能是人人都是报道者。今年1月15号我们在美国纽约期间亲临了哈德逊河上有一架飞机迫降的事实,我们看到他们突发事件的报道打破一切正常的新闻,电视屏幕下滚动的和电台里面夹叙夹议的都是twitter使用者的评论和他的所见所闻,这就要求主持人工作方式和工作观念的一个转变,所以回来以后我们要求所有的主持人和所有的节目必须建立QQ群,建立自己的网上听众社区。我举一个我们节目的例子,反映老百姓解决不了的热点难点问题,向政府、市长反映解决问题的,建立了这个网络听众社区以后,我们就发现很多年轻的听众或者是叫受众,非常积极参与我们这样的一种方式,他们把身边经历的事情在网络上告诉我们,他们是我们很多节目话题的提供者,同时又是整档节目的策划者,同时又是忠诚的听众,他跟踪以及反馈着这个节目,所以我说这一批年轻的受众成为我们节目的提供者、策划者、跟踪者和反馈者,这样就从这是你的节目变为这是我的节目,这就是我前面说的年轻的一代I族强调的是个性化和高度自主,所以我们最后的终极目标其实应该变成我的节目,或者叫iradio这种概念。当中我们很多听众离开深圳,但是他们依然在网络社区上和我们保持联系,把我们的节目传播到社会各地。
节目形态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刚才胡正荣教授讲的非常清楚,我这里就简单的讲,原来我们的接收平台是收音机,那么现在收听广播和音频的有电脑、收音机、手机、MP3、MP4,刚才我觉得胡正荣教授讲的现在强调个性化的年轻一代强调的是我随时随意听我喜欢的节目,这个里边我们在美国听到两个最如雷贯耳的词,一个叫Podcasting,音频定制;Vodcasting,视频定制,包括苹果公司在密苏里大学有一个未来实验室,他们这样的做法是基于,它认为今后所有的年轻的听众来收听音频都是通过IPOD来实现的,可能会摒弃传统的收音机和半导体,如果不占领移动的终端平台,今后我们的听众可能会遗忘我们将近百年的广播媒体的历史。包括在美国的教授、同仁,非常火的节目主持人、非常火的节目,他们的节目不但热播于像NPR这样的很多电台里面,同时他们非常多的被在网上定制,定制然后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收听,可以通过IPHONE、IPOD来收听,这就使得我们原来稍纵即逝的音频变成了可以反复收听的新形态这样的媒体,所以现在深圳广电集团在这个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变化和规定,比如说台网互动和台网合一,现在我们规定新上的节目和大型的活动必须借助两个以上的媒体平台来实行资源的整合,单一平台的将不再被允许出现,节目形式的变化、编辑部的变化就带来了我们对业务队伍的考核和培训的变化,原来的记者要求,我刚才讲过可能写一个短暂的报道,只要拿一个录音机、一支笔就可以应付,那么现在就要写一个更长的网络上的更长的消息,甚至要减视频,甚至要拍一段照片做成动画,所以现在的新闻队伍应该具备以下的技术能力,我这个是在美国同仁的电台里边拿到的一个,他们的记者具备什么样的技术,博客、twitter、Photo Shoring、Focebook、Forums,特别是Forums,其实我们和中国广播联盟这种跨区域的互动特别需要用google的forums它让跨区域的团队来的更加顺利也更加方便。
所以我觉得我们广播的记者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原来我们的古人说成功的人士只要两条就行,第一读万卷书,第二行万里路,后来西方又加了一条,必须还要阅人无数,有历练有阅历,今后对于广播记者还要加上刚才的十八般武艺傍身才可以。
我再介绍一下我们在产业延伸方面做的努力和尝试,就是线上是节目,线下是项目,我们这个产业延伸方面其实是节目以下做的更多的努我们现在做了一个“车主宝典”,也是以手机为终端的媒体形态,以路矿导航卫基础,运行九大交互的商务平台,将我们的直播室、交警指挥中心、节目短信平台、人工呼叫中心以及车主的手机,把这四者结合在一起,它主要是打造一个流动的为车主服务的一站式、全天候、多领域的一个服务,就是说一个车主或者一个老百姓,你一天、一年、一辈子所涉及到的吃喝住行方方面面,我们都给你涉及到,这样我们可以看一下这是我们车主宝典在手机上的界面,就是说我们可能从更多的原来我们的受众听广播,最重要到用广播,数字化仅仅是一种手段,而信息化的生活确实是让我们市民真正享受权利的终极目标。
刚才我们很多专家都讲,其实我们的传统媒体广播遇到了很多挑战,这个里边就是说像红海,这是我们原来已有的红海,我们都去过海边游泳,看到有一个防沙网,围在防沙网里面人头涌动、海水浑浊,秩序也相对的有保障,但这就是我们传统媒体的界限,这是原来所谓的红海,那它的媒体竞争是激烈的,它的资源是有限的,但其实我们只要把我们的立足点放高,把我们的眼光放远,那么超越这个防沙网我们看到的是一片蔚蓝。上午晓晖台长也提到了这个蓝海计划,蓝海战略就是针对已有的竞争市场红海来提出的,它注重市场的边界,注重全局而非数字,超越现有的需求,我觉得蓝海战略里面的这些原则是我们面临多媒体时特别需要的境界和一种智慧。其实说到底在什么平台上干广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用好这个平台,就是说我们原有的广播平台我们都不能妄自菲薄,我在美国,美国的同仁告诉我,说到目前为止还有80%的人在听广播,而且听广播的这些人是住郊区,他们的年平均家庭收入在75000美元以上,而且他们还喝红酒、逛商店、听唱片,就是他们是一群高品质生活的人,就说我们传统的广播到今天为止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和有公信力这样信息的一个渠道,今天加上互联网发展的年代,加上多媒体,媒介融合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所以我感觉使我们广播的媒体应该是如虎添翼。所以只要我们有容乃大,我们合实生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做强做大自己,我想我们这一代广播人就一定能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传奇,所以最后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未来不是可预见的,不是被预见的,而是被创造的,而创造未来奇迹的人就是我们在座的这一代广播人,谢谢大家。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